书名:天下第一滚刀侯

天下第一滚刀侯_13

    “哦?”正和帝以为石磊还是出是馊主意呢,就先给他打了个预防针:“本朝科举取才,不止要看 考试成绩,最初州府考试的时候还要有各个名人绅士的举荐,以证明此人德才兼备,而到了京都之后, 为了能尽快了解朝政以及考官们的嗜好,甚至是窥探圣心所思所想亦有之,考生纷纷奔走于朝中大臣, 以及各个公卿府,向他们进献自己的得意之作,这个他们私下里叫投名卷,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让人知 道自己的大名,有那被看中的,则会得到很好的照顾,科举的时候中了第,就成了他们的势力,而科举 当时做的卷子叫慕名卷,上面的文章锦绣,可惜,都是夸夸其谈者居多,因为这样的人有私心有弱点, 方便掌握啊!”
    石磊头一次听到这样详细的分析,而且还是正和帝亲口跟他说的,原先他以为照顾一下那些士子们 的生活起居就算是施恩了呢,结果里面这么多说法儿啊!
    可是他有一点不太明白:“那这样下来,岂不是朝廷越来越没有人才可用了吗?虽然太祖皇帝是马 背上取的天下,可小臣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常说,没有永远的用兵打天下,只有永远的用士治天下。”
    “先定军侯看得清楚,可是很多人看不清!”正和帝一提到这个就来气:“但凡是投靠了他们的人 ,就千方百计的让人扬名,而后科举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有才情,给的名次也高。但是很多时候 都是他们自己弄虚作假,欺世盗名。这样科举出来的‘进士’,朕如何敢用?”
    “以名取人?”石磊重复的说了几次,眼珠子转悠的更厉害了,古灵精怪的样子倒是让正和帝心情 好了点儿,就看这位小定军侯有什么“奇葩主意”了。
    “陛下,小臣有一事不明,那些考试地读书人他们都是要把自己地名字写在试卷上的吗?也就是说 ,大家都知道彼此谁是谁?”
    “当然!”正和帝很肯定的点头。
    “小侯爷,这科举考试是很严格的,不只是姓名,还得上书籍贯,家中父母高堂,若有娶亲,且妻 族也要上表,三代血缘至亲都要写上,按律,三代为良,无犯法之人,无再嫁之女方可科举及第。”高 大总管很贴心的给石磊又普及了一下科举的规矩。
    石磊终于明白了科举的苛刻,怪不得那些读书人家都规矩的要死要活,原来根源在这里!
    066 糊名誊录
    以前他觉得岳家的规矩太规矩了,规矩到人人的行事准则就跟量好了似的,说话做事一板一眼,亡 妻也是如此,管家理事的时候,五位婶婶都对亡妻退避三舍,因为亡妻的规矩是最规矩的,愣是压的出 身高低不同的婶婶们一头,谁在她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就连老虔婆子也是如此,谁让她是庶女出身呢。
    论起“规矩”二字,就是石磊自己都敢说,不如亡妻。
    只是他没有想到,岳家的这种情况是来自于科考!
    三代不能有犯法之男再嫁之妇,怪不得李家的姑娘们出嫁后,若是守寡的就终身不二嫁,全都是守 节之妇,而不打算再婚。
    这可是关系到全族的大事,李家是文官清流之首,这样的家族,是容不得半点儿差错的。
    不过现在不是讲究规矩的时候,石磊在了解了科举的详细之后,立刻就来了坏点子。
    石磊没有什么正才,不然老侯爷当年也不会给石磊找了李家的嫡女做媳妇了,他只有歪才,正好配 上李家嫡女的端庄,这才相宜么。
    “陛下,小臣虽然是一介武夫……”好吧,说这话的时候,正和帝的表情很纠结,石磊自己也小脸 儿一红,他一个娃娃脸看起来跟个豆芽菜一样的小身板子,“一介武夫”这四个字儿,真不般配!
    “好吧,小臣一个纨绔,科举大事其实小臣没有置嚎的余地,但是小臣想啊,这是朝廷选才的大事 ,可不能让一些欺世盗名之辈,当成踏脚石用,所以小臣的想法儿是试卷做糊名,不让审卷的人看到名 字!”石磊的意思就是看不到名字看你们还怎么挑!
    正和帝一愣,他怎么就没想过在试卷上做手脚呢?
    不只是自己,历代先帝可都没想过在试卷上找回来啊!都是想着怎么跟那些世家勋贵们争人才来着 !
    正和帝一口干了手中茶杯里的茶水,跟喝酒似的,高大总管看的眼睛都抽抽了,这得多激动能让陛 下失态啊!
    石磊说完眼巴巴的看着他的皇帝陛下,正和帝的眼睛很亮,看石磊的神情就跟看宝贝儿似的:“这 个不错!”声音很低沉但是明显能听出高兴的意思:“不过还不够,只糊名的话,有那字迹也是能认出 来的,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糊名誊录!看他们还怎么作弊!”
    “誊录?啥意思?”这种文邹邹的说词儿,不是石磊那颗纨绔脑袋能听得懂的。
    高大总管赶紧小声解释一下:“就是再让人抄一遍,这样字迹不同,就认不出来谁的了。”同时在 心里给那些拉帮结派的勋贵人家上了一柱香,高大总管精着呢,能混上皇宫大总管,能在皇帝陛下身边 一起长大的人,能傻的了么。
    “可是,万一誊录的时候做个记号什么的,不也是一样么?”石磊完全站在世家勋贵们那边考虑, 想方设法的作弊了。
    “誊录的人是朕安排,可不是他们。”正和帝当了几年皇帝,自己手底下哪怕是再没人,几个抄抄 写写的清贵文官还是有的。
    067 无形耳目
    “小臣有个主意,但是不是很好,可以说是馊主意。”石磊又开始冒坏水儿了:“您看朝中大家都 同僚袍泽,很多关系复杂,您不如找那屡试不第的老秀才们来做这个,保证没人做记号!”
    正和帝听了后一拍桌子哈哈大笑,指着石磊的龙爪都哆嗦了:“好你个小定军侯!真真是个馊主意 啊!”
    石磊这主意的确是馊的很,因为是老秀才,还是屡试不第的,最讨厌的估计就是那种作弊的事情了 ,且这样的老秀才一般都是死板人,认理不认亲,那些勋贵人家就是收买,能收买的过来吗?天底下老 秀才多少?正和帝都数不过来!
    今年找十个二十个,明年就换人,百八十年内,人都不带重复的,肯定还有剩余!
    而且正和帝已经想好了,这誊录的人是随机选择的,秘密的来,大不了,给一个老秀才十两银子, 可以为皇帝陛下做事情,想必那些老酸儒们肯定乐意保守秘密,更何况还有银子可以拿。
    “哎哎!”石磊往正和帝跟前儿凑了一下,就跟哥俩好一样的姿态:“还有个事情,不如给科举上 再加一条,让他们写出他们家乡的事情,比如这个官员好不好?田赋多少?山川水利什么的,都写些呗 ,也让陛下能多了解些您的江山啊!”更主要的是,石磊可以多知道点儿别的地方的事情,因为他想出 去还得先申请,谁让他是有爵位的人呢,轻易离不得京都范围。
    但是石磊是石家人,骨子里天生带着走四方的血液,总想着征战沙场啥的,无奈最近边疆安稳的犹 如一潭死水,他就是想去军中效力都不能够,更何况他孩子还小,他也走不开,以前只看山河志之类的 山川游记什么的,就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江南烟雨塞北雪”的壮景,若是能让人多写些这方面的东西就 好了。
    而正和帝却是不同,他是总揽全局的皇帝陛下,他想的比石磊可是要多多了,这样一来,岂不是天 下学子都是他的眼睛耳朵了吗?
    “爱卿果然是朕的福将!”正和帝正愁无法控制除了京都之外,其余地方的情况,毕竟他可以用的 人少,顾的了身边的顾不得外放的官员,这样一来,每隔三年他就能了解一遍天下大势,岂不美哉!
    石磊不知道正和帝是说他的馊主意好呀还是说他这个人够坏,只是笑嘻嘻的跟着乐呵,正想跟这位 白龙鱼服的皇帝陛下好好亲近亲近,也好有个靠山的时候,家里跟着他一起出来的四位长随之中的杨戟 跑了上来,虽然不知道这位的身份,但是能跟小侯爷平起平坐,且小侯爷还有些恭敬的样子,杨戟就知 道这位也是出身高贵的人,但是这次的事情太急了,他不得不进来给小侯爷报信儿啊。
    其余的三个也跟着他进来了,只不过没进门里,在门口就被拦下来了,尤其是冷剑,更是在楼梯口 就被拦下了。只有杨戟这个长随,看起来伶伶俐俐又白白净净,没有什么危险性,这才放他上来报信。
    068 不是外人
    “小侯爷!”杨戟平日里爱笑的脸,现如今笑起来比哭都难看:“快回去看看吧,叔老爷与其夫人 们,跟门房李贵都要打起来了!”
    “啊?”石磊以为自己听错了,门房李贵素日里老实巴交的,别看身材魁梧一把子力气,但是他还 真没想到,他那五位极品的叔叔婶婶们,竟然真的会跟一个看门的下人起冲突。
    “石大总管让人来找您回去,因为,现在家门口占了很大块地方,五位叔老爷都是带着夫人们来的 ,车马轿子一大堆,且有仆人跟随……”意思很简单,就是他们站在大门口,叫嚣着要进去,可是李贵 那个人可是个“规矩”人,换言之,就是个认死理儿的,没有拜帖不许进,没有功名怎么可以走定军侯 府的正大门的中门,那是白身之人可以走的吗?
    京都分九门,东西南北正门平日里只有皇帝大行,也就是死了出丧的时候才会开,而其余的时间, 只有祭天、出兵和打了胜仗凯旋回朝的时候才会打开京都九门的中门,而每一门两边,各自有一扇侧门 ,侧门旁边则是偏门,偏门旁边则是角门,角门旁边就是小门,共分为九个门,所以京都有九九八十一 门,取九九归一之意,象征着皇权的统一。
    一般进出京都走的都是侧门,甭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高官显宦,都得走侧门,而偏门则是给平头百 姓们进出的,小门则是走贩夫走卒,戏子乞丐的专用。
    这里不得不说,因为定军侯府乃是官宦府第,且定军侯可是一品侯爵,按规制,可以有五门,即中 门,也就是正门大门,中门旁边有侧门,侧门旁边的是角门,平日里进出都走的侧门,角门则是下人仆 役们走的,中门除了有重要的客人来,还有大事情发生的时候,才会打开中门,例如有圣旨到,有同品 级的贵客来访,这都是要开中门迎接的,至于平日里,石磊这个小侯爷都走的侧门,中门毕竟进过不知 道多少次的圣旨了,也迎接过很多次的贵人,所以平日里,中门是不开启的。
    杨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说话间也吞吞吐吐的不利索,正和帝也不知道起了什么心思,愣是没有回 避的意思。
    看这位皇帝是不准备回避了,石磊也不在意,反正出丑的事情他也不是没干过,当他向皇帝陛下借 御林军来处理家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家不论是藏着掖着,还是光明正大,这位只要想知道的都知 道了,他也就不矫情了,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呢。
    “别看了,说吧,这位黄先生也不是外人。”石磊这样说,惹得正和帝看了他一眼。
    杨戟听了他的话也就不遮遮掩掩的了:“五位叔老爷要走中门,李贵不让进,说中门不开,要走侧 门也要拜帖,今天是发月例的日子,都去领银钱了,还真没人在李贵旁边,等石大总管知道的时候,李 贵已经跟叔老爷们杠上了,老太太估计还不知道,您快回去吧,要不李贵该吃亏了。”
    069 小的们走
    这话说的,正和帝还没反应过来,高达公公倒是为之侧目不已,话说这家的下人不分清尊卑的吗? 怎么这定军侯府的下人宁愿向着一个守门人也不向着自家叔老爷们的啊?
    更绝的是,石磊听了这话后,赶紧起身给正和帝行了一礼:“在下家中有琐事,这就向黄先生请辞 了。”
    虽然话说的文邹邹,但是石磊的动作可不文雅。
    正和帝一点头放行后,他就把手里的扇子插脖子的衣襟上了,看起来真真是地痞流氓到不能再地痞 流氓了,一挽胳膊袖子,露出白生生细细的一双小细胳膊,偏偏动作大气的一挥手:“小的们!走!跟 小侯爷回去,本侯爷还就不信了,他们还敢硬闯我定军侯府不成!”
    说完带着自己四个长随轰轰烈烈呼呼啦啦的下了楼,出了茶楼的大门就直奔定军侯府而去,留下正 和帝跟他的高大总管目瞪口呆,四周的便衣侍卫们更是憋笑的脸都红了。
    “这、这……!”正和帝指着石磊这位小定军侯离去的方向手都哆嗦了,这是他泱泱大国世袭的定 军候吗?跟个小混子似的,能是定军侯的样子吗?
    “噗!!”高大总管没忍住,到底是笑了出来:“您恕罪!”高大总管赶紧弯腰请罪:“实在是这 位小侯爷,太逗了!”
    “唉?哈哈……!”正和帝也是被高大总管这一笑,给勾引了出了笑意,憋不住的不止是高大总管 ,正和帝也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他是皇帝陛下,没道理主动笑话自己的世袭侯爷。
    不过有人带头,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反正正和帝是开怀大笑哈哈的,高大总管更是,几个明里暗 里负责保护皇帝陛下的侍卫们更是了。
    正和帝笑过之后,脑海中不由得再次想起刚才石磊的样子,难为他一个堂堂的小侯爷,竟然这么一 番做派,还真是痞里痞气的紧,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竟然对那对纤细的小白胳膊记忆很深刻。
    真怀疑他若是到了战场上,能不能拉得动弓箭啊!
    正和帝想的事情也就一瞬之间,他的身份不容他有发呆的时候,哪怕是闲杂心事,也只是想想,不 可能占据超过一炷香的时间。
    “怎么?定军侯府的那几个,还不消停吗?”正和帝笑完了回过神来,就问身边的高达。
    “哪里能消停得了啊!”高大总管可是看的清楚明白,正和帝可是很关注这位小定军侯的,对老牌 勋贵人家,也就定军侯府还能让正和帝高看一眼,别人家,恐怕没几个能入得了这位年轻帝王的龙目。
    于是高大总管将最近听到的关于定军侯府的事情跟正和帝汇报了一下:“一开始分家的时候,小侯 爷就分了他们不少东西,结果呢?前脚人刚分出府,后脚石老夫人病重,竟然没一个来看一眼的,还是 小定军侯自己亲自侍奉汤药,一直到老夫人康复为止,这老夫人刚好,小侯爷刚出来散散心,那边儿就 上门了。”
    070 花开两朵
    “原来如此。”正和帝心想:小定军侯也不容易啊!想着刚才离去的样子,正和帝突然很期待,小 定军侯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了:“派人去看看,等有了结果,回报一下。”
    “遵旨!”高大总管其实也很想知道后续发展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石磊气势汹汹的带着四个长随回了定军侯府,正好赶上好戏开罗!
    “我回自己家,竟然需要下帖子吗?啊?需要吗?”石景岩这个曾经的定军侯府二老爷,如今已经 是个白身的富贵人家的老爷而已,对着李贵油泼不出水淹不进的人,是大喊特喊啊。
    “你自己家?”李贵更逗,还伸手掏了掏耳朵,又用手指了指头顶的门匾:“您看好喽,定军侯府 ,认识不?你谁啊?不经通报擅闯勋贵府邸,是可以论罪的知道吗?”
    “谁敢论罪!”来人是个老嬷嬷,是石老太太的陪嫁,后来嫁了家里的管事做了管家娘子,再后来 一家子就让石老太太恩典放了出去,这次据说是听闻老主子病了,紧赶慢赶的到定军侯府来给石老太太 请安来了,正说着话儿呢,就有人来报,说二爷他们被兰在门口不让进来。
    石老太太当时就大怒,还是这位已经嫁了人的徐嬷嬷给劝住了,又身先士卒道:“主子不需如此发 怒,老奴倒要出去看看,谁敢拦着二爷他们回家!”
    “好!那你就去看看,谁敢拦我儿回家!”石老太太正怒气冲天,有人为她分忧自然十分首肯。
    要说她们俩也是老糊涂了,这里是定军侯府,所谓的“二爷”,那说的也是石磊的小儿子,跟石景 岩他们没一个铜板的关系。
    但事实上,就有这种自以为是的人存在,以为自己是太阳,地球都得围着她转才行。
    这位徐嬷嬷也不是别人,上次石老太太让翠英出去接头传话的那大石胡同的牛员外,就是徐嬷嬷的 儿子。
    可以说,这位才是石老太太最最亲近的奴婢呢。
    她这次来不只是看望老主子,也是向老主子求救来了,上次她替老主子传信回府,因为她是家生子 ,还有兄弟在礼王府里当差,自然传递消息快速而有效,不过自从传完了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霉运当 头,家里的两家铺子接二连三的出事儿,已经不得不关门整顿了,又有两个庄子说是占了别人家的田地 ,这就有人告上官府去了,她家说实话,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身份,一家子都是奴才家生子儿,但 是她有老主子,有礼王府和定军侯府两府的一点儿交情,这就上门求来了。
    而她来得早,也并没有一来就求爷爷告奶奶的,反而先跟石老夫人回忆了一下当年,闲话家常了一 番,刚想开口的时候,这就来了事端。
    要说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婢子,这位徐嬷嬷都嫁出去不下三十年了,竟然还当自己是石老 太太的近身奴婢一般,大摇大摆的就出了定军堂直奔大门。
    心里还盘算着,帮老主子出了这口气,接下来也好求老主子一个恩典,以定军侯府的威名,还不吓 退那些泥腿子。
    071 各表一枝
    要说这占田划垅的,哪里有那么精准的时候啊!只不过多的都是他们家的田地而已,少的都是毗邻 的别人家的田地。
    怀着这样的心思,这位徐嬷嬷出了定军堂就到了门口,恰好听到李贵的话,立刻就为石景岩他们鸣 不平了:“老身倒要看看,谁敢拦着二爷他们回府!”
    李贵不认识徐嬷嬷,但是石景岩他们认识啊!


上一章
返回

天下第一滚刀侯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