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茸宠(重生)

第19节

    一时之间,乾元殿内混乱一团,惊叫之声不绝,更是兵刃相见伤亡一片,其中几个刺客纷纷围着景帝,景帝身上已是数道伤痕,此时殿外驻扎的禁卫军们持刀冲进殿内护驾,那些南蛮人见势不妙,行事更为极端,好似能杀一个便杀一个,而那为首的女子更是近乎刀刀致命,逼迫着景帝后退于殿内墙角。
    而巧的是,李溯正好匿身在此观望,他看着时机已是差不多,便突然现身为景帝挡了背后不轻不重的一刀。
    李溯早已算计好,那刀刚好插在他的右胸口处,他现身的角度拿捏妥当,伤口倾斜并未深入,只看着血溅当场,加之他本就身着白衣,衣衫上尽是刺目的鲜血,李溯便顺势倒地在景帝脚下,口中仅浅浅唤了一声父皇后,假意昏厥。
    然危机时刻,景帝见此顿时心口大震,他额间青筋暴起,拔剑相向,双目赤红大吼一声:“尔等南蛮歹人,还朕皇儿命来!”
    第25章 .出宫 【二更】“清婉姑娘,往后纤月姑……
    乾元宫乱了, 兵刃相见的声音甚至传至到了奴役坊。
    常之茸闻声看着暗沉的天色,便知时辰已到。
    她回身从后墙处搬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木质推车,这推车原是用来搬运恭桶的, 而现下又无更妥善之物, 身在奴役坊便物尽其用。
    她将推车交给李清婉后, 立即说道:“你先进去奴役坊内接纤月姑姑,速度要快, 你接到人后在后墙处敲三下, 我于这里垫后,这些干柴还要燃一阵子, 我们便宫城西侧门处汇合。”
    李清婉听了吩咐,到了此时却心头有些慌,她接过推车, 扫了一眼乾元宫的方向, 紧张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今晚宫里可是有何事端?”
    常之茸拿出怀里的打火石,抬头只说了一句话:“宫里不论发生何事,都将与你无关,只有趁着此时出宫才能安然无恙。”
    李清婉一咬牙, 最终没有再问, 亦信了常之茸,转身用力推着推车冲进了无人的奴役坊内。
    仅仅半柱香的时间,后墙处便敲响三声。
    常之茸半蹲下身握紧打火石, 蹲在墙下用力摩擦着, 她蹙着眉, 手亦有些抖,打火石擦了十数下都未将火点着。
    常之茸干脆在原地闭目,深呼吸片刻, 再度睁眼,眸中已恢复镇定,她将手中的打火石对准干柴堆狠一用力,火苗倏然点燃,瞬间便将靠墙的干柴堆燎起了火,小小的火星随着西南吹来的寒风顺势而起,火势越来越大,顺着柴堆摆放的方向,一路熊熊燃烧进奴役坊院内。
    甚至借着干柴堆的威力,火苗逐渐越窜越高,红光映天,可却依然不见有人发现此处走水,亦无人前来扑火。
    常之茸静立在外,火势将她的面容映的通红,她看着那烈火将奴役坊内的一切物什点燃,所有房屋皆没有幸免,这里的一切都即将被这把火燃烧殆尽,她才默默转身离去。
    她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半个时辰一过,必会有人发现奴役坊的火势。
    常之茸一路疾行,从漆黑的小路跑离了奴役坊,没有留下任何行迹,她额间尽是汗水,行至西侧门时,发现果然守门的禁军都已去了乾元宫内护驾,她看到了宫门外一辆马车候在不起眼的角落中,而李清婉正推着纤月姑姑在西侧门门口等她。
    不远处那车夫瞄见到几人在宫门口,急急驾着马车前来。
    常之茸缓了缓气,对那车夫简单行了礼,便恭声问道:“可是朱公子叫您前来?”
    车夫忙答道:“是大公子说来此接人,送其中二位去城中一处别院。”
    常之茸点了点头,转身便让李清婉先上马车,她在车外半是托抱着纤月姑姑的身子,两人里外合力将人抬上了马车内。
    常之茸四下看了看,不敢在此处多停留,便匆匆嘱咐道:“纤月姑姑,这马车是丞相府大公子相助,你们便随着马车走,他会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若有何事,便可托朱公子往宫中送信。”
    说罢常之茸就放下车帘,纤月姑姑却于马车中突然慌道:“之茸,之茸——”
    她双手探出马车外,胡乱的摸索着,常之茸赶忙拉住纤月姑姑的双手:“我在,纤月姑姑我在。”
    纤月姑姑毫无焦距的双眸中水汽漫延,她沙哑着声音问道:“你且告诉我,你将我们送出宫,你定会没事?”
    常之茸轻轻抚着她的手,语气稍显轻松的应道:“定当没事,姑姑莫要忧心。”
    “你同我们一道走罢,我放心不下你。”纤月姑姑却不肯放手的说道:“四皇子殿下无论如何也是有着天子血脉,可你不同,之茸,你不应困在宫中,我亦不该劝诫让你委身在四皇子殿下身侧,于你而言太过不公,若能活命逃离皇宫,你便应同我们一道离开。”
    常之茸闻言一愣,随后笑着摇了摇头,她放开了纤月姑姑的手,轻声安慰道:“纤月姑姑,你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不会抛下四皇子殿下一人在宫中,我既已答应他,要伴在他身侧,便不管这宫中是有何洪水猛兽,都不该离弃他。且我亦有我自己的打算,纤月姑姑莫要过于担忧,我会时常书信与你们联络。”
    说罢她便看向马车内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清婉,对着她深深鞠躬行礼,埋头沉声道:“清婉姑娘,往后纤月姑姑便只得交由你代为照顾,此恩情我与四皇子殿下都将铭记于心,日后有何难事,若你相求我们便鼎力相助。”
    李清婉点头受了她这一礼,常之茸转头将藏于袖中的金子递给车夫:“此番劳烦您,快马加鞭。”
    ※
    宫中所有禁军都调遣去了乾元宫,整个宫殿被围的水泄不通,不让任何一个南蛮刺客有逃脱的机会。
    而那十几个刺客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死士,他们制造了恐慌,刺伤了无数宫人,亦伤了皇子与嫔妃们,甚至皇上都没有幸免,但于这些刺客们而言,最为失策的便是没有将这中原皇帝一举击杀,短短的时间内,驻守在皇宫的禁军已到,支援甚快,南蛮刺客们见今日已逃脱不开,最终竟纷纷拔剑自刎。
    无一幸免,全数死在殿堂之上,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见此情景,景帝勃然大怒。
    然现下已无力顾及那些刺客,因此次宫中受伤之人颇多,轻重不一,殿内挡刀惨死的宫女和奴才便有十余个人,亦有不少嫔妃中刀受伤,当场死了一位才人,其余之人皆是轻伤,殿堂之上,鲜血将地面与石柱均染上了绯红色。
    此间比较显眼的是,姬贵妃娘娘毫发无损,因着她那两个护卫第一时间便冲上来护住了贵妃,贵妃保住性命后便一声命下让那护卫前去保护三皇子。
    而三皇子见护卫都围着自己转,气的大吼一声:“快去保护五公主!”
    最终三皇子和五公主都仅是轻伤,李涛身上溅了一身别人的血迹,整个人有些神志呆愣,眼中惶恐不已,显然是受惊吓不浅。
    六皇子和年仅五岁的八皇子都受了伤,二公主亦然,而伤势最重的当属李溯,他那般惨状众人见了皆以为他已无力回天。
    刺客们自刎后,殿内由禁卫军守着,解除了安危,福田趴伏在地,对着李溯晕倒的身影哭诉不已。
    稳住局面后,景帝捂住臂膀的伤口,正待宣御医,转头这才看向依然倒地不醒的李溯,身侧除了一个奴才趴着哭,竟无人将他扶起身来,顿时怒火中烧一声喝道:“还不快宣太医!”
    说罢便命人将李溯抬至他的寝殿内,虽未放置在龙榻上,也算是进了内殿,躺上了一侧的软榻。
    此举顿时惊醒了一众后宫嫔妃,瑜妃娘娘原本还忧心检查着六皇子李淇的伤势,见状脸色顿变,甚至暗中抬手狠拍了李淇一下,恨铁不成钢道:“你这小小轻伤,方才为何不去护着皇上!”
    另一边姬贵妃亦是心中郁郁烦闷,这行刺实在事发突然,适才一直担心那些刺客造反了,居然未曾想到这十几个刺客于宫中数百禁军面前不算什么,还不如借此机会表表忠心护驾在侧,只要身不死,在皇上面前便能落得个赤诚丹心的好印象。
    此番阴差阳错,反而让李溯得了逞,若是他死了便罢了,若是没死,在众位嫔妃眼里便要嫉恨上天了。
    而李溯确实没什么事,短暂的“昏迷”过后,在太医为他把脉时,便悠然转醒。
    此时皇上的伤势已经过太医包扎处理完毕,他立身在软榻旁,微微蹙眉看着躺在上面对他来说颇为陌生的四皇子李溯。
    太医查看过伤口后,起身回禀道:“皇上,四皇子殿下伤势无大碍,上过药包扎一下便可,此番实乃殿下命大,这刀口若再往里多一毫厘,便要伤及内腑,轻则卧床修养个一年半载,重则可直接丧命,幸好伤口浅显,遂现下无事。”
    太医的话让景帝心头微震,看向李溯的目光变得极为复杂。一年前得知狸猫换太子一事后,原本对韶贞皇后和喻家叛变早已放下多年,一夕之间怒火全被挑起,即便接回了这个嫡皇子,也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真龙血脉流落在外,景帝依然没有想过多的关注于他,心中总有芥蒂,现下他竟觉得自己好似亏待了李溯一般。
    而躺在软榻上的李溯白着脸,虚弱又纯朴的笑容浮于面上:“父皇无事便好。”
    话落,景帝更是心中复杂,这四皇子李溯确实蠢笨,不堪重用,但如今一看,此也并非缺点,起码纯善赤诚的性子在宫中难得一见,尤其是刚刚殿堂之上遭遇行刺时,他能毫不犹豫的不顾自己来扑身挡刀,景帝心中颇感欣慰。
    “你好生歇息,让那奴才抬软轿来接你回福阳宫。”
    景帝吩咐了一声,又转头扫了一眼在内殿周遭候着的嫔妃们,脸色一沉,尤其是看到毫发无伤的姬贵妃时,脸上黑成一片,对这个日日宠爱的贵妃不满到极点。
    而姬贵妃也不傻,此时已站在软榻前哭成了泪人,柔声啜泣道:“我的好溯儿,怎的就伤成了这般,回府母妃便给你做最好的补品膳食,这伤定然很快就能痊愈,溯儿莫怕,母妃陪着你。”
    她这般言辞说的声泪俱下,将母慈子孝这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然而李溯看向姬贵妃时,眼中带着不解与恭敬,憨笑于面:“谢贵妃娘娘赏赐。”
    一句话,姬贵妃顿时语塞,她此刻实在不知这四皇子是装的,还是真的憨傻,自己这番热脸贴上了冷屁股,明眼人一瞧便知是怎么回事,当真叫人怒由心生。
    景帝不再理会她,气的直接扬声道:“宣旨下去,四皇子护驾有功,赐御贡墨貂,冰种翡翠玉佩,黄金百两,往后一切待遇遵从嫡皇子位份!”
    第26章 .三载 四殿下有言,准许狐假虎威。……
    李溯受了伤, 又得了赏赐无数。
    常之茸一时心惊胆战,她查看了李溯的伤口,那刀口角度刁钻, 又恰巧避开了所有要害, 仅是皮肉伤, 只是创面大流血多罢了,正如太医所言并不严重, 上药后多修养些时日便可痊愈。
    常之茸又是担心又是惊讶, 担心是因李溯竟以身犯险,全然不顾自身安危, 惊讶是因这刀伤像是故意避开的要害,她有点疑惑,难道是李溯故意为之?
    翌日帮李溯换好伤药, 裹上了新的纱布后, 常之茸才问道:“阿溯,你是如何救下的皇上?”
    李溯老实相告,将宫宴晚间的情形都说给了常之茸,然后笑道:“幸好宴前有之茸提醒, 我才能提前有所准备, 只是父皇被刺客逼至角落,刚巧我亦在此躲避,见有人偷袭, 未曾多想, 便挡下一刀。”
    闻言常之茸嘴巴都要气歪了, 抬手就弹了一下李溯的脑门,甚是恼火道:“你无把握便去挡刀?当自己有九条命不成,我竟以为你是算计好的伤口位置, 此次能有惊无险当真是你运气好,以后万不可这般贸然行事。”
    李溯乖巧点头,微低头垂眼,一幅知道错了的神情。
    常之茸心中叹气,果然还是个傻孩子,她还道李溯或许开了窍,精明了一些,现下看来是她想多了。
    门外倏然传来福田的声音:“四殿下,瑜妃娘娘命人送了些物件前来,说是给殿下调养身体的。”
    瑜妃娘娘?
    常之茸二人皆是不知何时与瑜妃有了关联,便叫福田将东西送了进来,常之茸一一查看,发现瑜妃拿来的皆是好东西,其中一个更是百年人参。
    她这番示好还真是过于明显,常之茸当然是来者不拒,悉数帮李溯收下。
    这一开了头,后续不断有人赏赐物件补品到苕岚苑,姬贵妃再百般不愿,都要做做样子赏赐些东西尽了这个做母妃的心意。
    李溯以前默默无闻不讨圣宠,似乎挡了一刀后,众人都以为他一下成了皇上的眼中宝,赏赐颇多,还扬言处处都要是嫡皇子的待遇,眼下谁人不知皇上这是要护着四皇子了,只是不知是要护多久。
    众人纷纷猜测,兴许日后李溯能一跃而上成了最受宠的皇子也不一定,正所谓讨好要趁早,遂一有苗头,都忙着巴结起来。
    此番当属福田最为高兴,他时常陪着李溯进进出出,又日日跟着李溯出入国子监等地,自然有不少宫女奴才们向他频频示好,都想打听到李溯平日的喜好,争着借此立功禀报给各自的主子,一转眼连福田都变成了香饽饽。
    但谁也没想到,这盛况仅持续了短短十数天,热乎劲就要过去了。
    因为自打那日宫乱后,皇上压根就没再来过福阳宫。
    圣旨一下,便没有再探看过一眼四皇子,甚至提都未提,仿佛全然将此事遗忘了一般,顿时宫里的人都有些拿捏不准了,坐观其上。
    从来没见过这圣宠来的快,去的更快的,还颇有一些人直替四皇子打抱不平,觉着不该挡这一刀。
    连福田背地里都气的跳脚:“殿下真是不该如此牺牲自己,皇上一个圣旨就打发了,若是三皇子受了伤,皇上还不日日守在福阳宫云扶苑。”
    常之茸却觉得一道圣旨就够了,起码日后待遇上无人再敢克扣苕岚苑的东西,圣宠若是太过,李溯背后无甚可依,难免会成了众矢之的。
    她倒觉得这是好事,毕竟圣宠总有没的时候,她能够放下心的是,景帝此番虽是一时兴起,但或许心里对李溯已有了些改观。
    苕岚苑风光了数日后,便恢复了往日平静的生活。
    半月有余,李溯的伤口已结痂愈合,常之茸亦收到了一封宫外的来信。
    信是朱彦策命人送来的,她看了信中的内容,英气锐利的笔锋是李清婉的字迹,内容口吻却是纤月姑姑所言,她说道两人已安身在京城中,一切顺遂,并把别院地址写在了信里。
    常之茸默默记下,烧毁信件,亦安下心来。
    她终于了却了一桩心头大事。
    ※
    元初十五年,宫宴当日有南蛮刺客假扮舞娘于宫中行刺,宫内死伤无数,景帝亦无幸免,传闻四皇子舍命替其挡刀。
    同年同日,宫中奴役坊走水却鲜少有人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奴役坊烧的面目全非,听闻死了个残疾宫女,当场尸骨无存化为灰烬。又几日后,御膳房奴才发现一烧火宫女莫名失踪,正是那假三公主,此人忽然无迹可寻仿若人间蒸发,后宫一时陷入恶鬼传闻当中,且人心惶惶,姬贵妃听到传闻后大怒,一举惩治了无端造谣扰乱后宫的奴才们,就此宫中恢复平静,失踪之人是生是死再无人敢问津。
    景帝于前朝中命人查探行刺一事,并与朝臣们商讨对策,半月后,不顾朝臣反对终是下旨正式向南蛮王宣战,声称其胆大包天公然行刺,必当诛之!遂后,南蛮王嚣张接战,两国关系破裂至白热化。
    三月末,姬正平将军携同其子少将军姬擎,率五千精兵前往边疆驻扎迎战。


上一章
返回

茸宠(重生)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