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胜券在手

第7节

    李彬在意大利呆了十年了,自然也是知道,在意大利,有不少的国内的记者的。但是,那些记者们,最多也就是关注一下各个球队的战绩,引援,也许还有点绯闻什么的,他们大部分都在米兰,毕竟北方三强的新闻更多,李彬也见过他们,甚至帮他们弄到过一些内部消息,但是采访李彬,毕竟还是很少的。
    这也促使他带着点好奇心,准备好了见这位记者。
    “李彬教练吗?你好,我是体坛周报的记者李思蔓。”
    当门被敲响了的时候,进来的人,让李彬有些愣住了。
    这并不是一个他想象中的记者的形象——他见过不少的记者,也常和记者打交道,但是这个记者,却和他认识的很不一样。
    这是一个看上去不过是二十岁左右的女孩,穿着一身波西米亚风格的吊带碎花黄裙,头上还带着一顶圆圆的帽子,长相颇为精致。这样的女孩,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记者。
    这样的漂亮女孩,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做体育记者?
    不过,她的认真的态度,让李彬马上就意识到了她就是记者了。她脸上带着相当温和含蓄的笑容,那是一种职业化的笑容,李彬当然不会没有见过。
    “请坐。”李彬做了个手势,让她坐下了。
    “你看到我好像很奇怪的样子。”女孩打开了笔记本之后,首先说的,是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当然,足球记者,在我想来,应该是30岁往上,人生阅历丰富的老球迷才对。不瞒你说,我甚至还准备好了啤酒和一些录像带,准备好了和记者先生聊天看球呢,但是,我很想问一句,我给你啤酒犯法吗?”
    “谢谢,不过,我不至于看上去连16岁都不到吧?”李思蔓的笑容中有些小得意,那个女孩不愿意别人说她年轻?“不过,酒就免了,我不会喝酒。咱们还是聊聊足球吧。”
    “好吧。虽然说谈点风花雪月的事情我也没有意见……不过谈什么,先让该由女孩说了算的。”
    李思蔓饶有兴致的看了看他,然后扮了个鬼脸,“大叔,我对三十岁老男人不感兴趣,风花雪月什么的,我倒是不介意你一会儿你介绍球队的帅哥和我谈谈……不过你就算了。我们还是就谈谈你吧。你是中国人里面,第一个在意甲球队里面有着重要的地位的……首先先说一句我深感佩服了,然后,可以讲讲你的奋斗历程吗?”
    “你不是体坛周报的记者么?可是我听着,你这像是给文摘读物写稿子啊。”
    “这是我的事情,回答我的问题就好了。”李思蔓打断了他的话,“我听说你是从底层做起的,应该会是很累的吧?而且,钱也不够花的吧,我记得不少人都说过,意大利底层教练的工资很低,都得做兼职的。”
    女孩的问题和态度,让李彬有些哑然。女孩有些霸道,这也让李彬有些稍稍的不满。
    “不,实际上,说起来,我应该算是那种富二代,我父母还是蛮有钱的,生活费什么的,毫无压力……”李彬想了想,才开口说话。
    这话让女孩的脸色有些僵住了,“要是那样的话,为什么要从底层做起呢?真那么富的话,买个球队啊。”
    “什么都不会,对于足球界的事务一窍不通,买个球队干什么?我喜欢的是足球,不是烧钱。训练啊,比赛啊,战术啊,技术啊,一窍不通,买了球队就算是赛季全胜,也不是我的功劳,我哪来的成就感?就因为我花钱了?我不是莫拉蒂,我是喜欢足球,但是还不至于为此糟蹋家里的钱啊。”
    女孩的脸色更不好看了,但是她还是写了下去。
    “如果这样的话,”李思蔓继续打开了笔记本,“那么说说吧,如果你很富的话,为什么不去学经济,商业管理什么的,而要过来学体育?”
    “其实,我有米兰博科尼大学的经济与社会科学硕士学位,我只是不喜欢经商而已,不代表我不会。”李彬的话,让李思蔓更想杀人了,但是还好,李彬接了下去,“曾经我也想过,要去赚钱,赚很多钱,让所有人都不如我富有。但是,我突然明白了:钱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的就可以了。我需要的,不是赚钱,而是享受生活,追求我喜欢的人生。而显然,我喜欢的东西里面,足球是我最好的选择。”
    李思蔓本来在他说上半句话的时候,笔头已经停住了,但是,到了下半句话,李思蔓眨眨眼,继续写了起来。
    “我有一件事情很不理解。”李思蔓继续开了口,“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你会选择意大利呢?为什么不去英格兰呢?据我所知,英格兰球迷,对球队的支持和信赖,是更为狂热的吧?”
    “是的,他们狂热,但是狂热的同时,他们极为盲目,英格兰那个地方缺乏理性。他们对足球没有足够的思索和考虑,只是盲目的支持,不顾一切的支持——这是他们的足球氛围好的原因,但是这也是为什么英伦足球落后于拉丁足球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今年五十岁了,想要享受一下功成名就之后的快感的话,更乐于听到万众欢呼,阿谀奉承,我会选择去英格兰,在那里,我可以少出不少力气,只要维持一个半死不活的成绩,就会有一群盲目的球迷支持我,爱戴我——举例来说,莫耶斯在埃弗顿那个德行就可以了。但是我才刚刚三十岁,我想要的是进步,是补充自己的知识能力,是不断的进步。所以我选择的,自然也就是战术氛围更为浓厚的意大利。从1930年之后,英格兰的战术理念就是落后于拉丁足球的,我的志向又不是技术扶贫,干嘛要去英格兰?人的追求是不同的,自然选择的地方也就不同了。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我自然就会留在这里。”
    “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人不是都希望获得认同吗?”
    “我希望大家认同的是我的能力,而不是我的身份。”李彬停顿了一下,“作为球迷而言,可以更喜欢狂热,无原因的支持球队的,但是作为教练而言,我们必须理性的思索,理性的考虑问题。球迷的支持很重要,但是,认清楚自己更重要。”
    李思蔓已经停住了笔,只是缓缓地开口了,“那么,你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留在意大利的?学到东西了么?”
    “是的,在意大利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帕尔马是个教练辈出的地方,我在帕尔马期间,曾经接触过泽曼,安切洛蒂,普兰德利多位名帅,而萨基先生也是我们的技术顾问,我也和他学习过,这些机会,我不认为在英超能够学到。人没有能够生而知之的,我们得靠着学习才会懂得东西。我刚来到意大利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那个时候,我就只知道几个球星的名字以为足球就是堆砌球星的游戏,但是,跟着不同的人,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坦济主席就让我做了青训主管兼任球探总监了,十年时间,你说我学到了多少?”
    “多长时间做到的这一切?”
    “从当球探到现在么?十年。”
    “这可不算是简单了吧?”李思蔓反问道,“他们都说,你的青训基地,是全意大利最好的青训基地,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做到的吧?”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肯花钱,肯支持,然后工作中认真一点,别犯错误,这也就是全部了。”
    “我说李教练,你能不能够配合一下采访啊?”李思蔓被这句话噎的很难受,有些气恼的合上了本子,“你这样说话,我的稿子很难写的啊,没有兼职打工这些催人泪下的东西也就罢了,你至少说说你现在的伟大成就啊,你这样温吞水,你让我怎么写体育励志故事啊。”
    “新闻采访总得说实话吧,我是个诚实的人。”李彬笑了起来。
    李思蔓看着眼前的人,眯着眼睛,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记者倒也不错。李彬笑眯眯的,他之所以这么说话,只不过是想要敲打一下她,然后给她点新闻爆料,好让她以后不要太过于胡来。但是看她的样子,似乎还没有学会如何闭门造新闻——本质倒不坏。
    而李思蔓这个时候,也在打量着李彬。
    这个人和她想象的不一样。
    李思蔓刚到意大利当记者不久,因为没有太多的资源,别人介绍了李彬,让她上李彬这里挖新闻,而她听到了李彬的事情后,写想要一个比较冷门的话题。她本来想写的,是一个励志故事,写一个艰苦奋斗的人,但是现在,她才发现,那样的故事,似乎不好写。
    穷小子打工兼职追求梦想——这是励志文章。但是富二代享受生活,玩出了另类生活态度——这有什么好写的啊!
    李彬是个足球教练,她以为,他应该是那种为了理想不顾一切,或者是一个极端痴迷技战术,不懂得其他的事情的人。但是见面之后她就发现,眼前的李彬,是个相当出乎意料的人。
    他不喜欢倾述自己的苦难,也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成就,那些东西,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苦难也好,成就也好,对于他来说,仿佛都是不足为道的东西。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他都轻描淡写的给推翻了,这让自己怎么写稿子?
    显然,他的眼界很大,那么点困难的生活,或者是现在的看似辉煌的成就,在他而言,都是不足为道的。
    “李彬教练,我想请问一下,你是不是有着在意大利当主教练的想法?”李思蔓想到了什么。
    一个人可以因为性格刚毅,而不在乎那些什么苦难,但是如果他对自己的成就也不在乎,那就是说他的心思肯定更大了——人总是有所图的,这让李思蔓,很快就来了兴趣。
    “是的,我确实有这种打算。”
    “那样的话,我就有个问题了。”李思蔓想到了什么,“我得做一个标题的——你说一下,你自己觉得你自己比较像谁?我就说你是中国版的xxx了。现在哪个教练名气大?穆里尼奥,安切洛蒂,里皮,卡佩罗,你自己选一个吧。”
    这句话,让李彬愣了一会儿,而后,他才摇了摇头,“不,我谁也不像,我就是我自己。”
    “这叫什么话?我当然知道你就是你自己,但是我说的是,你希望自己像谁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术理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执教理念,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用人准则和做事要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怎么会有两个相同的教练呢?我就是我自己,我也只做我自己。和别人盲目的比较是没有必要的,做好我自己,我就能够成功了。”
    李思蔓看着李彬,突然间,她觉得,自己有些低估了他的信心的。
    做好自己——这样的志向,比什么都重要啊。
    第十四节 你重视谁
    “李教练,你说你想成为一个主教练,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好了,如果你成为了一个球队的主教练,你将会如何把它带好?”
    “如果我真的做了教练……所做的无非也就是设计好了战术,让每个人物尽其用,保证球队没有体能和伤病问题,详细侦查敌情,做出针对性布置,让球队取胜——仅此而已。”
    “就这么简单?未免说得太笼统了吧?”
    “你问的就很笼统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问过我想怎么办……那我只能说我想好好干活了。”李彬耸耸肩道。
    “不想说说你的理想的战术方法吗?比如说你有没有想过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战术……”
    “脱离实际谈理想很没有必要吧?我是个教练,如果结合实际谈谈的话,我很乐于和你谈谈我的工作。但是如果脱离实际,那很没有意思的。”李彬摇了摇头,“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战术……一切战术,都是建立在状态好,球员发挥好,布置正确的基础上的,这就像是金庸小说里面,内力强了,怎么样都好办,我所说的,自然也是从根本出发了。”
    李思蔓有些更火大了。这个家伙,根本等于什么都没有说!从实际出发这种话,怎么可能让人有兴趣看?
    “我不怎么看武侠……那么我们说一些实际的事情好了——你觉得中国足球该怎么发展?”
    这个问题,让李彬皱起了眉头,“怎么发展我不好说,毕竟上面有国家政策。但是问题所在,我却是有些想法的。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够专业。教练,媒体,球员,一切的一切,全都是错误的发展的。”
    “我们媒体怎么惹你了?我们还是很认真的为足球做贡献的啊。”李思蔓这次有些不满了。
    明明是你给我找麻烦,还敢抱怨我?
    “国内媒体很认真?”李彬笑了起来,在他看来,女孩就已经很不认真了,“我们来举个例子来说吧。现在国内媒体盛传说,维埃拉,雷科巴,舍普琴科,贝隆都在中国上海的俱乐部试训被拒绝,传的有鼻子有眼,很多人都深信不疑。但是实际上呢?”
    “实际上国内引援确实犯过很多错误啊。”
    “但是我说的是现实情况。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了,96年的时候,戛纳和上海缔结友好城市,到上海踢了一场球,事后租给了上海三名球员:加西亚,布雷,佩雷斯——都是法乙的水准的球员。但是那个时候,维埃拉已经转会去了米兰了,他19岁的时候,就是戛纳队长,1995年转会去了米兰了——那可是博斯曼法案之前的转会,任何一个外援的引进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样的球员推荐给中国球队?戛纳人都是疯子吗?可是,因为维埃拉呆过戛纳青年队,戛纳青年队又到上海踢过比赛,租给过上海球员,就被传言称了维埃拉到上海试训因为技术粗糙被拒绝了——说这话的记者,哪怕看过一场球,也得不出来维埃拉技术粗糙的结论吧?他们是不是认为皮肤黑就都是技术粗糙不成?”
    “再说舍普琴科,传言说97年舍普琴科来上海试训被拒绝了,因为身体瘦弱——先不说记者们是怎么不看球得出来的舍普琴科身体瘦弱这个结论——1995年3月25日,舍普琴科已经代表乌克兰国家队首发过了,他从94年,就开始打欧冠了,97年他当选了乌克兰足球先生,巴塞罗那和米兰为首的球队都盯着他,他当时的发挥可以说是不输给罗纳尔多太多的,他到底多有病,才会在西班牙,意大利众多球队青睐的时候,来上海试训?真正在上海试训没过的乌克兰球员是谁?谢尔盖。后来去了鲁能,看看他的发挥就知道他怎么样了,这也能够和舍普琴科扯上?”
    “雷科巴也是一样,那应该是万宝路杯吧,他来过中过一次。但是当时他的身价就是1000万美元了,欧洲球队已经有人出价了。但是当时上海球员的工资,最高的也就是一万人民币出头,怎么可能买他?沈丝为此还特地接受过采访,说中国足球的不足。可是前一段我回国看到报纸说错过他的时候,价钱变成了100万了——把一个球员的身价说得极低,从而证明球队愚蠢,这种游戏有意思么?”
    “哦,对了,还有贝隆。传说四川曾经要打包博卡青年的三个球员,博卡要价100万——1996年,博卡青年的三个球员打包一百万——这是多么逆天的交易啊。但是实际上呢?那不过是当时的博卡青年来和四川踢比赛,踢完了之后,马拉多纳当做客气话说了一句,希望日后能够来四川踢球,希望和四川多多交流足球,然后,这就被人宣传成了四川要买博卡青年的三个球员。贝隆实际上只在博卡青年待了几个月就去了桑普多利亚,300万,100万打包三个人,博卡青年是傻子?我们国家的足球媒体,总是想在编造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而不是去好好地关注足球本身,这就是我国媒体最差的地方。球迷被骗了都不知道,还认为真的有这些事情,不停地辱骂中国的足球人们,这算是媒体对足球的贡献吗?”
    “别那么看着我,又不是我编的。”李思蔓嘟囔了一句,她本来也只是想问国内同行辩解一句,谁知道惹出来这么多的废话来,“不过,媒体不是本来就该是报道足球相关的事宜吗?你也得理解。不报道这些,报道什么?足球两边一分组踢上90分钟了,反正到了最后就是一边赢了,一边输了,不报道些场外的东西拿什么写版面啊,我们报道什么去?”
    “足球这个东西,看上去没有什么,就像你说,给双方球员们一人一件背心,找一片空地,他们就可以踢球了。但是,细研究起来,内容确实是不少的。”李彬沉吟了一阵子才开口,“我举个例子来说吧,英伦足球一向都不如拉丁足球技术细腻,这一点是他们的老问题了,当时他们研究过这个问题,苏格兰还请卡佩罗先生去进行改革。但是,改革失败了,卡佩罗总结原因说:因为英伦三岛太冷了,球员们到了室外,就不得不高速跑,不然的话就冻得厉害,所以没办法踢好球。”
    “确实呢……这就是研究了吗?”
    “不。但是,英足总当时就反驳说,英格兰技术最好的加扎是北方人,而且,英格兰的北方足球明显要比南方足球更发达,曼彻斯特和利物浦都比伦敦要靠北的多。而且,要说温度的话,荷兰,德国这些国家,比英格兰维度更高,而且靠近内陆,缺少海洋风的他们,气候比英格兰更低,可是德国暂且不论,荷兰足球的细腻程度也是在英格兰之上的,冷是靠不住的说法。于是,后来有人提出来了说是英国气候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大,使得草皮质量不好,才是足球踢不好的原因,但是,资料证明,虽然说伦敦号称雾都,但是实际上,英国的降雨量还不如意大利呢,罗马的降雨量比伦敦更大,降水量也不是最大的问题。”
    “那到底是为什么?”李思蔓也来了兴致。
    “这就是需要研究的东西。后来,温格教练揭示了原因:风。英格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刮西风,强烈的大风,造成了英格兰的特殊的环境。英格兰的风速达到了15.6,而意大利的风速是10.1,这样的差别,造成了很大的差距。在室外的时候,球员们被寒风吹拂,需要剧烈活动才能够让自己热身,他们缺乏研究小技术的心思,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气候太冷。”李彬继续说了下去,“实际上,事情很简单,但是,就算是卡佩罗那样的名帅,最一开始的收也没有吃透。他看到了球员们是怕冷,却没有找到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大风。很多时候,足球是需要研究的。静下心来,慢慢的去努力才好。这些,是媒体该做的讨论,但是中国足球媒体做过讨论吗?甚至于,中国足球界,想到过中国的广大疆域,不同民俗,习惯,气候,饮食,乃至于文化方面,对足球的影响吗?”
    “我国国内的人,缺乏这种研究的心思。很多时候他们还是太急躁。如果一提到了体育,首先想的还是成绩——如何出成绩,如何快出成绩,如何出好成绩。出了成绩,没有人深究内部原因,出不了成绩,也不去找原因,而是编造原因。国内不是没有人懂足球,很多人比我都要更懂足球,但是,他们不把精力用在足球上,把精力用在歪门邪道上面。从教练,到记者,再到足球工作人员,全都是满眼只有冠军,对足球真正的内部缺乏研究,怎么可能有冠军?这么多年,中国足球一直都缺乏系统性研究,每个人想着的都是如何靠着足球出名,赚钱,想着的是万众瞩目,而不是深入研究,真正愿意多付出,搞青训的徐根宝教练因为没有冠军就被媒体编故事造谣嘲笑,而有了冠军就是各种吹捧,你说这叫专业么?”
    李思蔓涨红了脸,半天才说出来话,“我就是想要写一些有人看的新闻嘛,你说的那些东西,谁会去看。”
    “如果足球杂志只能够靠着花边新闻来吸引读者了,那是足球杂志的悲哀。”李彬马上开口说道,“我可以理解你想要吸引读者,写点黄色花边小故事,写点励志故事,写点文摘文章,狗血,煽情,风流,或者是语出惊人的狂人——是的,读者愿意看这样的故事。但是,你这样做,尊重足球了么?”
    李思蔓这次无言以对了。
    她本来以为,自己来采访,就是简单的记录一个中国教练员在意大利奋斗的故事而已,可是,几句话下来,李彬就改变了她的很多认识。她本来以为,足球的新闻报道,大概也就是和米兰的沈姐那样,搞些什么米兰的x先生,国际米兰的十条败因,最强之人已在阵中之类的转会新闻,或者是弄一些什么阿德里亚诺逛夜店,罗纳尔多换了新女友,维埃里和因扎吉搞秘密约会之类的东西……在她看来,这些就是足球了。
    可是,李彬说的,确实另外一种东西了。这些东西乍看上去确实不如球星和模特的绯闻有趣,但是,这些东西听完了之后,仔细的去思索,然后仔细的翻找一些记忆中的资料去一一验证,却是更让人回味无穷的。毕竟,连卡佩罗都没有搞明白的事情,现在自己想明白了,想想更是有点小自豪呢。
    也许,这些东西,也会有人愿意看的吧?李彬给她指出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足球世界,一个更加认真,更加执着的足球世界。
    李思蔓歪着头,看着李彬,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再次开口,“我会试着写一些真正的,真实的足球理论的文章,但是,我对足球的东西也不太懂,我可以和你仔细谈谈吗?你可以教给我一些最为基本的东西,可以吗?”
    “当然没有问题,不过,现在,似乎我们不能够继续谈下去了。”
    “怎么了?”
    “我似乎忘了点事情。”李彬苦笑道。
    自己似乎把娜迪亚安排的那个约会给忘了,现在,似乎已经迟了啊……
    第十五节 女人


上一章
返回

胜券在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