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跃过人生迷茫的日子

虚惊一场

    北方的风沙打在脸上,火辣辣的,像男人用钝了的刮胡子刀,刮在脸上一样生硬地疼,在这个季节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刮起这样强劲的大风来。
    昨天傍晚时分,刚刚吃过晚饭,窗外突然间狂风怒号,卷起沙粒敲打在玻璃窗和一些物体上发出了噼啪的响声,急促的风发出了可怕的凄怆的呜咽般狼嗥的怪声,卷起的纸张、塑料薄膜漫天飞舞,一时间的风沙就刮的天昏地暗,空中飞扬的尘土遮挡了眺望的视线。
    此时此刻的冯路感叹不已,心想老天好像动怒了,威严的恐吓、怒吼,令人毛骨悚然地要把这地面上的龌龊之物一扫而光似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天气。
    这北方高原上的春天里,风沙相当的厉害,狂风横扫过的街道光秃秃的干净利落。
    冯路长期的伏案钻研创作的本领,由此疲劳过度,致使体力不支的样子,走路都轻飘飘地摇摇晃晃,感觉到精神恍惚有些头昏眼花,这样的狂风就能够把冯路吹倒在路上,冯路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冷颤。
    身体素质太差了,冯路感觉到了力不从心,想靠药补来强支撑下去,结果适得其反,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身体虚弱的已不适应药补,使得身体更加的虚弱了,此时冯路需要强迫自己躺下来进行长时间安静地卧床,休养身心,只有躺在床榻上闭上眼睛,别胡思乱想,安静的修养身心这样才可以恢复体力。
    这一点上,冯路似乎很难做到,由于脑海经常浮现出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搅乱了冯路想安静下来的正常思维,脑海中不由自主会出现鸡毛蒜皮的糟心的事,让心房充塞的满满的,又无法控制情绪,会被这些像阴霾一样的事纠缠地笼罩在心头,这样把冯路拖拉的筋疲力尽,感觉心力交瘁,苦恼不堪。
    冯路这样的心态及心理活动,归根到底是自找的,自从暗暗下了决心要为文学奋斗,为艺术献身,冯路就全身心地投入,一门心思笔耕不缀,每天都要坚持伏案润笔,虽然没有人指点迷津,却也相信持之以恒在长期的努力下,能够随心所欲的弥补文学的天赋不足,写出较为理想境界的作品来,在这样在自我束缚的桎梏下,再没有过多的精力用在生活上,自然影响了生活质量与生活的乐趣。
    不过冯路非常自信,经过潜心研究与练习,想今后一定能够达到天才的写作效果的,人的头脑越用越灵活,这是老人们留下的话,冯路需要旷日持久培养耐心来提高思维能力,虽然冯路他知道这个过程应该是漫长的,是耐心与情趣的统一,往往是通往成功必然之路,冯路也相信潜意识,对个人思想的影响会达到智慧者的境界,有时候很难说清楚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智慧。
    冯路搜索枯肠,不知道在什么时间段里,读过传说中关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人生演义的野史,野史对作者的追述描写,说作者竟然是个五大三粗,威武粗壮浑然一体模样的士兵汉子,外表这样的汉子怎么能够写出如此细腻的千古绝唱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了追述事实的真相,其实不然,男人粗壮的外表,并不代表内心世界就不会蕴藏着更加丰富的情感及细腻的心灵,这样的肯定解答,认为曹雪芹写出了人类的灵魂,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写作成功另一个原因,是曹雪芹经历了屡战屡败的生活磨砺,积累了素材。
    此时,冯路他嘴上叼着一根香烟,走到了窗户前,思想在回味,神情迷离地眺望窗外灰色的群山,光秃秃的山峰阻挡了视线,北方这干旱地区长年缺水,植被非常的稀少。这个时节的地表都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可在阳光的照耀下的大地,似乎也在孕育着悄然勃发的生机。
    冯路记忆犹新地想起了自己有过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刮风天的经历,那是一个漆黑一团的夜晚,冯路他睡得迷糊的时候,有人推醒了他说,该你站岗了。那是冯路当兵的日子,那是一个数九寒天的夜晚,冯路不习惯地拖着疲倦极了的身子走出了窑洞式却也温暖的房门。
    立刻寒冷的风吹醒了冯路,浑身是胆的他,也打了一个激灵,钻进了岗楼内,继续和着大衣搂着枪,又要昏睡。忽然间一股强劲的狂风怒号起来,刹那间冯路他仿佛听到了类似有人走近了岗楼的脚步声,这下可把冯路吓坏了,什么人竟然敢在深夜人静的时候出现在岗楼附近,顿时冯路警觉起来,这脚步声越来越近时,让冯路更加的毛骨悚然,头发根都竖立了起来。
    冯路的第一反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枪,将子弹推上了膛,枪上的刺刀在夜色中闪烁着寒光,不过冯路紧张的也快要窒息了,等待着一场肉搏…
    结果虚惊一场,原来是大风把某个地方的塑料大棚薄膜掀掉了,狂风携带着这大棚的薄膜刮了过来时,在地面上发出了像是人走路的脚步声。


上一章
返回

跃过人生迷茫的日子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