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赤霄

第五十六章 真相

    许琛一边跟着夏祎往王府里走一边心下担心,万一小叔如今的情况被母亲知道……
    此时却听见夏翊清喊道:“晟王!姑母来给您送贺礼了!”
    听到夏翊清的喊声,刚回到殿内的许季亭吓了一跳:“靠!怎么不该来的全来了!阿禤快帮我挡一下!”
    晟王立刻迎出去:“小祎你怎么来了?”
    夏祎:“给你送贺礼啊,王兄生辰近在眼前了。诶?怎么没见季亭?”
    “啊那个……季亭昨天累了,刚起床。”晟王随便扯了个谎。
    夏祎皱了皱眉:“王兄你说什么呢?!孩子还跟这儿呢!”
    晟王这才意识到刚才的话太有歧义,连忙说:“不是不是,你想到哪里去了,他昨晚又摆弄他那些奇门机括,一直到后半夜才睡。”
    “晟王啊,我的一世英名都让你毁了。”
    众人闻声抬头,看到许季亭已换好衣衫靠在门边,此时脸色看起来跟常人无异。
    许琛和夏翊清对视了一眼,都松了口气。
    晟王:“行了都别站着说话了,去书房吧。”
    一行人都往书房走去,晟王则偷偷扶着许季亭走在最后面。一进书房许琛便快步走到书桌前将木鹞收起,夏祎在一旁将许琛的行为都看在了眼里。
    许季亭毕竟刚刚恢复,所以直接坐在了最近的椅子上。
    夏祎问:“这里说话安全吗?”
    晟王点点头:“绝对安全。”
    夏祎松了口气:“门外有眼睛,今天从琛儿府上一路跟到这里。结果我到了门口发现还有眼睛,你们这俩孩子招惹谁了?”
    许琛吃了一惊:“我没发现有人跟着我啊?”
    夏祎:“你没发现也是正常,若不是平留半路回府给你拿披风,也不会发现那些人。”
    夏翊清也觉得意外,他一路上也都没有发现有人跟随。
    夏翊清有些担心:“那刚才我们在院子里……?”
    晟王:“放心,没人能在我府里偷听,顶多是在外面盯着罢了。
    夏祎:“从琛儿府邸到这里,一路上换了四个人,这些人也够专业的,不会是那位大人的人吧?”
    “我的人没这么笨。”即墨允从外面走进来,冲着夏祎一拱手,然后便坐在了空着的椅子上。
    夏祎:“大人怎么来了?”
    “刚好路过。”即墨允说,“看到门外有人抢了我的活,所以我进来看看。”
    夏翊清心内一笑,即墨大人是真的不擅于找借口。
    其实即墨允是专程来晟王府的。今天一早醒来,即墨允突然意识到自己昨天犯了个错误,他竟然把太常寺存放着的太医署医案直接就给夏翊清看了。夏翊清一向心思细腻,可能已经发现了什么。他没有办法只好来找许季亭商议,正好也看一看他身体怎么样了。结果刚到门口就发现了好几个尾巴,于是赶紧进府。
    晟王出来打圆场:“那大人可知是谁的人?”
    “说这事之前,得先把之前的事都说清楚才行。”即墨允道,“正好大家都在。”
    夏祎问:“是之前衍儿的事吗?”
    即墨允点了点头。许琛和夏翊清对视了一眼,晟王则看向了许季亭。
    许季亭起身:“你们说吧,我走了。”
    即墨允有些担忧地看着许季亭,许季亭只装作没看见,径直走出了房间。见许季亭神色无异地走出房间,即墨允这才放下心来,开始跟众人说事情。
    即墨允:“前太子的事情因为牵涉颇广,今天正好诸位都在,我想还是这样跟大家都说明白的好,以后大家也能知道该提防谁。”
    夏祎问:“是皇兄让大人来说的吗?”
    即墨允轻笑了一声:“自然不是。”
    夏祎叹了口气,说:“大人请说吧。”
    “这事要从汝州的事情说起。”即墨允缓缓开口:“汝州这些年确实一直有人暗中相助,持续了至少有五年,这五年来汝州出来的往各地行走的商人有百余人。”
    晟王接话道:“是的,我们在汝州时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说前太子贤德远超今上,这话确实让人心惊。”
    “不错。”即墨允道,“但问题的关键是,前容贵妃是滑州人,并不是汝州人。”
    晟王有些惊讶。
    夏祎点头道:“是,之前王兄跟我说的时候我就觉得有蹊跷,崔氏是滑州人这件事只有很少的人知道。”
    “所以我就怀疑这是有人想布局结果弄错了。”即墨允说:“而且这局其实布得没什么水平,想来五年前布局之人应该也并没有很厉害,所以这个只能算是个备用的局。”
    “后来便是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有一些事情那晚东宫内都说了我就不再赘述。那天没有说的是,淮甯府秘密送死士入东宫,每一批死士之中都有一人在进入临安城之后离队,去往魏拓府上。”
    听到这里夏祎有些吃惊:“魏拓?怎么会……?”
    即墨允说:“长公主稍安,后面才是重点。魏拓有一个表侄叫魏延方,他曾于事发前和丁易等人见过面,更重要的是,他见过侯诚。之前许仁铎公子的事情,侯诚是个重要人物。”
    夏祎:“你是说……魏拓是冲着我和叔亭来的?”
    即墨允点了点头:“正是。魏拓是得知了东宫要出事,于是便想在这件事之中浑水摸鱼,借机拉下许公爷和长公主您,不过当时被许公爷破了这局。”
    “好险。”夏祎叹道。
    即墨允:“后来我安插的钉子传回消息说东宫异动,准备在千秋节行刺,我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今上,但他却让我设了个局。”
    “所以后面的一切皇上都知道?”晟王问道。
    即墨允点头:“是,行刺是真,但王禹和我早有准备。就算是绝顶高手也绝对伤不了他。但在这其中还有别人也在排布,因为刺客随身携带的两块腰牌。”
    晟王:“两块?不是只有东宫腰牌吗?另一块是……?”
    夏祎冷冷地说:“应该是我府上的。”
    即墨允点头:“长公主聪慧,这便是魏拓的计谋。”
    许琛听到这里才意识到自己逃过了多大的一劫。
    夏翊清发觉不对,说:“可是那日那刺客首领指认的是太……是大哥啊?!”
    即墨允笑了笑:“拿着长公主腰牌的那几个死士我解决掉了,带到殿里的那个是真的混入东宫的那群人,自然不会认错人。”
    夏祎此时起身面对即墨允一拜:“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即墨允也站了起来:“长公主不必如此。许公爷和长公主一心为仲渊,我绝不会让你们蒙受不白之冤的。”
    夏祎和即墨允都坐回到椅子上,即墨允继续说:“因为赤霄院的人无令不能进宫,所以当时只有我一人在暗中,行刺发生的时候我把去过魏拓府上的那几个人引开,从他们身上搜到了长公主的腰牌。后来我把那几人解决掉之后,正好撞到了要跑的那个人,我便将他拦下,但没想到那人身上竟然会有东宫腰牌,当时看到腰牌我就明白东宫和长公主一样都是被设计的,但王禹就在我对面,我没办法再藏起东宫的腰牌了,这事是我疏忽了。”
    夏祎摇头:“不是大人疏忽,是当时所有证据都证明东宫要反。”
    即墨允点头:“是。当时能得到的所有消息和证据都指向东宫,我虽有疑惑,但不能凭直觉向今上回话。”
    晟王:“所以后来皇上晕倒也是……?”
    长公主接话:“那晚我陪着皇嫂一直在正殿之中,泽兰根本没有机会去查看皇兄情况,寝室之中只有杜太医和陈福,孙石韦也说别的太医根本没有看到皇兄,所有都是杜太医传出来的消息。”
    “今上从头到尾都安然无恙,玲珑阁内他是故意的,这件事事先只有杜太医知晓,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即墨允道:“那晚他晕倒之后,陈福立刻让我去福宁宫待命,我就知道还有计划。他让我带人在东宫盯着,一旦有异动立刻回禀,后来的事长公主就都知道了。”
    长公主点点头:“我和皇嫂被叫入寝室中,皇兄给我准备了剑和衣服,让我随他同去。我便和大人一起带着皇兄去往东宫。当时我假装传信,结果东宫里面的人却说东宫当晚只能进不能出,还试图刺杀传信之人。我带着皇兄进入寝殿的时候衍儿正坐在寝殿之中,看到皇兄之后还询问皇兄身体如何,说自己十分担忧。后来大人和王禹在外处理好了叛贼,皇兄便让我回福宁宫召你们去东宫,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夏翊清:“那夜到最后,大哥被于晨反咬一口之后,绝望之下说的那些话,足以证明他是被冤枉设计的,我觉得……”
    夏翊清想了想,还是把想法说了出来:“我觉得父皇其实意识到了大哥的事有蹊跷。”
    一时书房内的几人都沉默了,晟王从即墨允那里已经知道当时发生的情况,其他几人都是亲眼看着前太子是如何精神崩溃痛陈这些年的过往的,而那句“孤家寡人”犹在耳畔,让几人心里都有些波动。
    即墨允说:“那天回到福宁宫之后,今上召我前去问话,我告诉今上没有人会傻到在行刺的时候带着自己宫里的腰牌,这事还有疑点。但今上却说,行刺可以暂且不论,可东宫的轻甲士兵是众人都看见了的,前太子赖不掉。而且前太子已经对他心存怨怼,难保不是故意让人携带腰牌,为了装成自己被设计陷害的样子。”
    夏祎摇了摇头,叹道:“好一出大戏啊!”
    即墨允道:“今上将此案迅速了结,但我心中还有疑惑,就偷偷探查了一番,后来终于发现了这件事幕后的人。”
    晟王:“是谁?”
    “宏王。”即墨允说道。
    夏翊清大吃一惊:“二哥?”
    即墨允点头:“正是。前太子身边的两个太监,开宇十四年被杖毙的于海和后来的于晨是兄弟俩,他们一直都是宏王的人。平宁伯和寭郡王应该记得,早年间在书房的时候,前太子曾经有过一次和穆学士的小冲突,还有更早些时候的丢玉事件,甚至就连……就连当时前太子提到的那两份让今上生疑的贺礼,都是于海和于晨在中间挑唆的。”
    许琛和夏翊清对视了一眼,没想到当年那些事背后还有这样的隐情。一直默默无闻的宏王,竟然是这样心机深沉之人。
    “后来于海因为做错事被杖毙,于晨顶替了于海的位置,一直陪着前太子直到事发。”即墨允说:“我的线人告诉我,东宫少詹事丁易曾经在野菽苑见过一个人,而经我多方探查,那人和宏王的贴身太监李木是同乡,而且是他一个远房表姐的庶子,当然那个人现在已经消失了。”
    许琛想到那日在野菽院听到的丁易在向一个人汇报死士混入东宫的情况,原来那人是宏王的人,难怪当时丁易语气十分恭敬。
    即墨允继续说:“至于魏拓,他一直让魏延方在城中和这些官员厮混,就是为了打探消息,在得知了东宫的计划之后,他一边通过魏延方暗示侯诚拉许仁铎下水,一边用高价收买和安插死士混入那些刺客之中。如果侯诚那件事不被许公爷察觉,如果我没有发现长公主的腰牌,那么东宫之事,就会变成长公主和许公爷暗中扶植前太子意欲篡位。”
    许琛和夏祎都沉默了,他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陈丘的致仕和后来的赐死抄家灭族,都跟定远公府有关,魏拓作为陈丘的姻亲虽然得了豁免没有被连坐,但却被皇上冷了好久,而且失了陈丘这一助力,魏拓在朝中的势力也大打折扣。
    “还有,前些天寭郡王贴身太监安成被人威胁,也是宏王的人做的。”即墨允看向夏翊清。
    夏祎皱了皱眉,问夏翊清:“怎么回事?”
    夏翊清只说安成被人以师父张培的性命为要挟,探听自己和许琛的谈话,但被许琛发现了。
    晟王:“怎么会这样?卓儿这孩子,心思也太深沉了。”
    许琛问:“大人,那现在晟王府外面这些人?”
    “有今上的,也有宏王的。”即墨允说:“今上的是跟着平宁伯和一直盯着晟王府的,宏王的是跟着寭郡王的。”
    晟王冷笑了一下:“夏祯当我是死人吗?!”
    夏翊清心下一惊,原来不止即墨允,晟王对自己的父皇竟然也没有什么好感,当年父皇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晟王和即墨允都有如此态度,还有即墨允经常提及的故人。即墨允说那故人已死,难道是父皇害死了他吗?可又跟晟王有什么关系?
    夏祎劝道:“王兄冷静,说不定有什么误会。”
    晟王却说:“小祎,你觉得这其中会有什么误会呢?知白不也是被跟着吗?那日野菽苑的事不就是因为知白被人跟踪才特意闹了一番吗?”
    夏祎沉默,许琛也沉默。
    夏翊清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思索着这其中的联系。
    即墨允说:“各位都是今上的亲人,我不方便说什么。如今外面的人自然察觉不到我,但确实看见了平宁伯和寭郡王在晟王府中,虽然这不能说明什么,但诸位比我更了解今上,你们得想办法才行。”
    夏祎:“他给叔亭和琛儿的晋封,一个是为着那日东宫之事封口,另一个便是为了札达兰,他还是对我们不放心,所以派人盯着琛儿。可又为什么盯着王兄府上?”
    “难道是因为季……许公子?”即墨允看向晟王。
    从即墨允进门开始,夏祎就意识到即墨允跟许季亭和晟王的关系不一般,即墨允刚才又想要直呼许季亭的字,大概是意识到屋里还有别人,所以才改了口。这让夏祎对许季亭的身份又确定了几分。
    晟王摆了摆手:“不可能,这么多年他都没因为季亭盯过我,没道理现在才来。或许是那一晚我一直跟许公爷和知白在偏殿,他怕我们有所图谋吧。”
    许琛开口道:“可是之前晟王和义父义母也有往来啊。”
    晟王:“之前都是季亭常去你们府上,或者是小祎来我府上,我跟许公爷很少单独相处,皇上最忌讳我与朝臣往来。”
    夏翊清:“可那晚玲珑阁一片混乱,是母后让您和许公爷暂时到偏殿的,而且知白和小世子、郡主都在……”
    夏祎接过话来:“翊儿,你可知我当年那些哥哥弟弟,就只剩下了晟王兄了啊。”
    夏翊清轻轻地点了点头:“是,只剩下晟王了。”
    夏祎似乎是觉得不该跟夏翊清说这么多,便道:“都是陈年旧事罢了,不过翊儿,这些年你为什么只称晟王,不称王叔啊?”
    夏翊清摇摇头:“晟王比父皇年岁大,在寻常人家我该称一声伯父才对。如今只是因为父皇,便要称伯父为叔父,我总觉得不好。”
    晟王:“皇家何来真正的亲眷?不过是个称呼罢了。”
    这话说的众人一时都有些沉默。
    最后是即墨允开了口:“事情我已经全部告诉各位了,至于该如何应对,就不是我的事了。请长公主放心,我赤霄院永远不会对公府和晟王府做任何事情。我这便离开了。”
    即墨允说完便转身出了书房。
    即墨允走出书房便看见许季亭坐在廊下闭目养神,他走近一些,低声问道:“是不是还不舒服?我扶你回去?”
    许季亭睁眼看了一眼他,默默点了点头。


上一章
返回

赤霄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