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神医许多福

第16节

    张学旺兜着两个大白菜,小跑上山:“许医生,我刚刚在村口看到你爸。”
    许多福将汤桶放下:“妈,你点好了数去诊所等我, 我下山一趟。”
    鸡圈就在猪圈旁边,喊一声就能听见。
    正在垒猪圈的村人手上动作不慢,可眼睛全部都黏在这个不锈钢大汤桶上的,老远就看到老板端着大桶的身影了,昨天的热汤是排骨炖白萝卜, 用料足足的,暖进人心窝子里了,不晓得今天的是什么。
    嗨!
    可汤都到面前了,咋舀汤的人走了呢?
    眼尖的看到了张学旺,就算他面如罗刹,这会看起来也让人特喜欢。
    “老张……老张干啥去?别走啊!快先我舀一碗。”
    张学旺:“……”
    因他这幅尊荣, 旁人躲都来不及,就算是在村里,也是平生第一次这样受欢迎。
    张学旺并不知道,这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
    许多福刚进村就远远看到大伯家的宝马车,心里刹时就有点闷了。亲戚来家里玩倒没有什么,可现在父母吵了架,自己亲妈回了娘家,那大伯突然来访时间就有点微妙。
    大伯一家人都来了,正在外婆家的院子里坐着的,大堂嫂最先看到许多福,话还没说眉头就蹙起来了。
    “你下地啦?一身泥巴。啊哟,还说让小姑抱抱我们乖乖~哦哦哦,小乖乖,小姑姑脏脏,抱不了你哦。”
    这位还真是……许多福干脆没理她。
    许天明见到女儿面带瑟然:“我带你们大伯他们过来拜拜药王爷,你妈呢?”
    许多福的目光稍缓,她就是觉得她爸还不至于傻到这个地步,把媳妇气回娘家了不哄,还带着强势的兄弟一家人上门给媳妇施加压力,她更愿意相信这是个巧合。
    “她还不知道你来了,这会正在诊所收货。”
    许多福能下来迎一趟已经是尽礼数了,她开张的日子都算好了,这阵子忙得很,要再有人说她不陪同长辈招待不周这种闲话,那也无法。许多福跟许爸爸说了,一会拜完药王爷带大伯一家人上诊所食堂吃饭就匆匆走了。
    大伯:“多福挺忙的,不过年轻人是忙点好啊。”
    许天明看着女儿的背影,心里莫名有点酸,一家人确实都挺忙,就他那餐馆歇一两天业好似也没什么事。
    因为去妙济观的路不远,许天明没让大哥开车,这条新路上修好之后他也是第一次走。
    “天明兄弟啊!”
    刚走了没两步就被叫住了,只见路边的人家打开院门,硬扯着他寒暄了几句,末了从屋里拿了个巴掌大的木头小狗摆件,塞给许天明。
    “这是我自己做的,你让许医生看看能不能用。”
    这种情况之后陆续重复发生,本来只需要二十几分钟的路硬是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等到了青石径,一路上没怎么说话的许天寿挺惊奇的:“多福在村里人缘挺好。”
    说许多福在村里人缘好都是谦虚了,只要是院子里有人的,能认识许天明的全部主动跟他攀谈,话里就没有离开许医生这三个字,就是许天寿回自己村里,也不敢说一句人人都认识他,就算是认识他的也不见得会过来跟他打招呼。
    许天明:“多福医术好,村里人大多找她看过病。”
    许天寿这几年有钱了之后,就开始在乎自己的名声,对亲戚能够提携一把的从不推辞,外面谁说起许老大不竖大拇指。可这种声望毕竟只是在各个亲戚之间流传,即使是这样都要花费他不少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所以他更知道一个好名声有多难。
    自己做不到的,从来没有看在眼里的侄女做到了,他也觉得这场景挺荒诞。
    青石径两旁栽种的多是四季常青的树木,间或有几颗腊梅树,现在都已经开花了,香味悠远绵长,一路走过来都沐浴在花香之中。
    一行人走了一会就看见一个卖香烛的摊子,用两根长板凳搭了一块木头板子,上面的香烛纸钱摆得整整齐齐。卖香烛的是一个穿着花棉袄的女人,既然是来道观,肯定惯例是要买香烛的。
    许天明叫了一声:“大姐!你这香烛怎么卖啊?”
    “配一套小的十六块,大的……唉,”大姐上下打量许天明,一拍巴掌:“你是许医生她爸吧?”
    许天明:“……”怎么都认识我?
    “我是翁娟,搞装修的老翁家的妹子啊!”
    许天明倒是知道翁老先生,两人还一起吃过饭,他要喊翁老先生一声伯伯,那大姐喊得就不对头了,他得喊人家一声阿姨。翁娟给他们配了最好的香烛,只收了一套十六块钱,要不是拜神仙的香烛不能免费,她连钱都不想收他们的。
    翁娟年纪大了,口才却没有退化,跟谁都能说两句。
    “无量天尊,许医生出钱重修了道观就是功德。你说说,我这一辈子就只会种田,腰摔断了就是断了生计,我一个孤寡的老女人没条活路,现在这生计都是许医生帮的忙,找你的钱实在臊得慌……花婶,许医生他爸过来了,你给弄点汤水。”
    一行人又喝了免费的萝卜汁,许天明一路走过来嗓子也要冒烟了,舒爽得吁了一口气,再看自己兄弟一家人,也都是一脸的满足。等到了妙济观之后,卖祈福牌的白阿公还帮他们将祈福牌挂到了最高的树枝上。
    许天寿一路被福兴村人的热情已经弄麻木了,他想关于这个侄女的价值得重新评估,等到达多福诊所的时候,他就惊呆了。
    这房子真可以用豪华来形容了。
    想当初他刚刚换了洋房,买了十多万一套的大沙发,连着半个月一趟一趟的请亲戚朋友来吃饭打麻将,多风光!他承认自己是太要脸面,可这老三怎么就这么视名利如粪土呢?
    闺女搞出这么大动静屁都不放一个!
    说白了,许天明其实并不认为这房子是许多福的,这个诊所项目包括眼前的大房子是‘老板’出资修建的,自己女儿只是高级打工者。在他看来,工作的地方在农村,有什么好拿来跟亲戚朋友炫耀的。
    这真是个误会。
    “大哥,大嫂!”
    李月正在大门口指挥工人将多福诊所的牌子取下来,换上新做的‘福兴中医馆’的招牌,看到一行人过来脸上亲亲热热的没露出什么端倪来。
    许天明:“怎么换牌子了?”
    李月:“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晚点跟你说。”
    多福诊所内的大院子在这几天李月的努力下不仅栽种了各种植被还添加了不少陈设,走进来之后会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官。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中医馆外部都采用中式的装修,但对内部的陈设就没有太多的要求。李月却是个有强迫症的采买者,内部陈设方面力求达到最仿古的程度,这样弄下来效果居然很不错。
    黄州早就得到了通知,要给老板单独弄一桌,食堂旁边本来就有个员工餐厅,也有配备包房,里面有大桌子。许多福脚都踏进食堂了,却没有能坐下一起吃饭,村里有个人砍树捅了蜂窝,被蛰得满脸都是包,让她赶紧去看看,许佰也跟过去帮忙。
    “多福可真忙。”
    大堂嫂干巴巴的说了一句。
    许天寿今天真的只是来拜药王爷吗?当然不是,其实他今天主要是为了老三两口子吵架的事情来的,他来的时候大包大揽说一定把兄弟媳妇劝回来,这几年以来,许天寿就是许家的大家长,连许老爷子都得听他的。说实话,他觉得这件事情真没啥。男人嘛,在外面应酬是常有的事情,女人就要大方一点,哪能动不动就回娘家。
    许天寿夫妻俩是打算来教育弟妹的。
    可现在,话说不出口了。
    许天寿得估算这一大摊子得要多少钱,也在估摸自己这个侄女本身所代表的价值。
    这一顿跟李月预想中的不一样,可以说是吃得和和美美,连一向有意无意喜欢压着她的妯娌都客客气气的,也没有人当着她的面说一句不好听的。
    李月知道是为什么,因为她女儿有出息,别人就不想得罪她。
    等吃完了饭,得知侄女这个医馆二月十三号正式开业,许天寿连道了几声恭喜,上车之后跟老婆说:“你通知许家的亲戚,侄女开张的时候过来撑撑场子,热闹热闹。”
    ……
    所谓家丑不外扬,夫妻两个人的事情有外人参合只会越来越乱,强行因为别人的话压下心里头的火气,总有一天也会重新爆发。
    李月淡淡的扫了李天明一眼:“你是不是想让大嫂来劝我看开点,她确实看得看,也经常跟我说只要把钱握在手里了,自己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男人在外面甭管包几个那就不是事。”
    许天明:“……”
    “你先给我几十万存款,弄套大房子给我住着,每个月给我几万生活费,让我早上做美容,中午做按摩,晚上打麻将,我尝试一下能不能不要小心眼然后看开点。”
    许天明:“……”
    首先,他并没有钱。
    作者有话要说:  ~~~福多多:下章开业!
    第22章 福多多开业啦(一)
    杨雯雯在二月初的时候收到了神医许多福寄给她的同城快递, 打开是一个淡蓝色枕头, 整个枕头高度大约十厘米左右, 袋子里有两个枕套可以供换洗用。她闻了闻, 能嗅到一股浓郁的药味。
    杨雯雯在和神医许多福聊天中知道,使用这个号的人并不是视频中的妹子,而是这个妹子的弟弟。对方说为了感谢自己无偿为他们转发宣传可以送她一个枕头,问她是要普通保健枕头还是药枕。
    对方有跟她说明, 这个药枕是针对颈椎病患者的。枕头本来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杨雯雯觉得不收好像有点打击新人的热情, 毕竟这会‘神医许多福’正在遭黑,想到自己母上大人一直被颈椎病困扰,就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选了药枕。
    杨雯雯并不是职业的美妆博主,她只是对化妆打扮特别感兴趣。还没有上班之前, 杨雯雯就开始进军美妆界,想想一整套欧美化妆品买下来可不是小数目,更何况常常需要购买一个品牌的整套产品进行试用,那是需要原始资金的。
    能让她如此挥霍的原因只有一个,杨雯雯家境好。
    杨雯雯的爸爸开了一家小公司, 她妈妈是个全职主妇,今年才四十几岁。如果要说他们家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那就是她妈妈的病。杨雯雯的妈妈是三十八岁那一年正式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最开始仅仅是酸痛,后来慢慢演变为剧痛,常常彻夜难眠。
    市内的三甲医院都去遍了, 一般都提供两种办法: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杨雯雯的妈妈还年轻,也不敢手术,针灸理疗效果不佳。正规医院没有办法,杨雯雯的妈妈就开始尝试找民间医生,只要一听到哪里有能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的医生,就不远千里跑去治疗。
    医生换了不少,各种疗法不同,杨雯雯妈妈的身上常年青紫,一个月里头有半个月都包着各种膏药。经过有些医生的治疗之后,病情有一定的缓解,甚至一度达到完全康复的状态,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反复,甚至一度更严重。
    这段时间,杨雯雯妈妈的颈椎就特别不好,弄得她常常失眠,精神十分萎靡。杨雯雯也没有办法,当时从神医许多福的科普软文中看到关于颈椎病患者枕头的选择这部分,她是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的,这也是她当时那么快就帮着转发打广告的原因。
    虽然将药枕给妈妈了,杨雯雯却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妈给她打电话夸她,说第一天睡这种枕头还有点不习惯,以为会睡不着的,没想到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起来肩膀一点也不觉得酸痛。
    一连睡了几天,感觉状态越来越好了。
    杨雯雯楞了一下,给神医许多福留言跟她说了自己母上大人的情况,询问她除了药枕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她母上大人能用的。
    对方发了一个地址给她。
    神医许多福:我姐说你最好带你妈妈来找她看看,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过要等这个月十三号,我们那天才正式开张。
    去不去呢?
    杨雯雯也是f市的人,这点距离根本不是问题,她想,去看看吧!一个枕头就能让她妈妈的不适感降低,她无论如何都还是要试试的。
    二月十三号一大早,杨雯雯带上自己的母亲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达了耳口镇。耳口镇辖内的村子比较多,今天是赶集,街上人来人往的。
    杨雯雯的妈妈叫做倪世梅,她瞧见路边的农户担子里的大公鸡,跟女儿说等回去的时候要买两只。
    “农村空气就是不一样,真舒服。”
    杨雯雯其实平时不太喜欢人多,没想到镇上吵吵嚷嚷的她也没觉得不耐烦,她将所有窗子摇下来,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导航只到耳口镇为止,她出了镇上最热闹的一条街,看到路上有个女人停下车向她问路。
    “大姐,你知道福兴村怎么走的?”
    大姐非常热情:“知道知道,你们是要去福兴中医馆吗?”
    杨雯雯愣了一下:“我是去多福诊所。”
    “就是福兴中医馆,该名字了,”大姐笑了笑:“我就是镇上的人,也要去福兴中医馆,你们方不方便载我一起,我还可以给你们介绍介绍这里的情况。”
    杨雯雯心里还是对神医许多福存疑的,是抱着来看看的想法,现在遇到个本地人,正好可以跟她打听打听,就让她上车了。
    倪世梅:“你是去看病吗?”


上一章
返回

神医许多福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