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世宠妃,倾国女帝

第154章 医女赵宝林

    可是,还是孙有德打破了这难得的闲暇:“皇上,中书令上官大人在勤政殿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他是中书令,当朝宰相,有什么事非要向朕禀报!”皇上被打扰了,心情顿时有些不好,但转瞬间,他就调整了心情,“朕知道了,这就回勤政殿去。”
    他是皇上,并且还是个想做明君、贤君的皇上,便不能随自己的意。
    “朕送你回承香台,然后再去勤政殿!”皇上转头对宣绿华说道,语气又恢复了那般温柔。
    二人在前,太监们跟在后面,眼看就要到了承香台,却遇到了坐在路边长廊上的陈贵人。皇上和宣绿华皆是惊异不已,不是说陈贵人身子还没好,见不得风吗?
    一见到皇上,陈贵人便在待月和太监的搀扶下,来到了皇上面前,行了礼,问安,宣绿华又给陈贵人行礼。
    皇上责备道:“你身子未好,怎么还到处走,这风一吹,病情又要反复了。”
    陈贵人有气无力地说:“臣妾数日不见皇上,心中挂念,便出来走走,能看到皇上一眼,也就心安了。”
    皇上上前,摸了摸陈贵人的手。昔日这双如凝脂似白玉的手,如今已经瘦得只剩骨头了,再看看人,虽然涂了脂粉,但憔悴病容,却遮也遮不住,虚浮的粉挂在脸上,越发显得肌肤发黄,气色极差了。
    皇上又心疼又生气,却又不愿责怪与她,便道:“你不要多想,朕这几日甚忙,过了这两日,定会去看你,你只管按照文太医的吩咐,好好养病,切不可胡乱走动,免得让朕担心。”
    陈贵人还要说什么,皇上又道:“朕昨日召见你父亲,他很好,还说起你,担心你的身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朕也安慰他了,你可不能辜负了朕和你父亲的苦心,罢了,待月,你们几个赶快扶贵人回去歇着!”
    陈贵人一听皇上赞许自己父亲,这似乎比什么补药都管用,心下一宽,便扶着待月回清晖宫去了。
    皇上来到勤政殿的时候,上官熙大人已经等了许久了。
    “中书令有何事?如此着急,并且你还不能酌情处理的?”皇上一进来,便问道。
    上官熙行礼请安,说道:“回禀皇上,此事,是关于去年的一个逃犯之事,臣已经派人去抓捕,如今有了下落,但是听说,另有一队人马,也在办理此事,并且还和王怀勇将军有关,臣惶恐,不知所以,便来请皇上示下。”
    皇上一怔,说道:“此事,朕只让你去办,并未再找人,朕也不想此事太多人知晓,如何还会有人追查?到底是什么情况?”
    上官熙眼看周围站着孙有德和瑞芳,便不言语,皇上挥挥手,让二人退下,关上门。
    孙有德和瑞芳出去了,二人相视一看,都不说话,可是心里都起了一个疑问。皇上对孙有德和瑞芳极是信任,许多军国大事,都不避讳,怎么抓一个逃犯,就这么小心?连他们二人都要遣出?
    讲了许久,屋子里终于传来了声音,门开了,上官熙走了出来,看了看远远站在院中的孙有德和瑞芳,点头示意他们进去伺候,上官熙自己便告退了,但是脸上却带着些许得意的笑容。
    晚膳后,皇上正在批折子,宫闱局来请示下,说皇上数日未曾召幸嫔妃,今夜太后问起此事了,必得召一位嫔妃侍寝了。皇上想了想,便说道:“贵妃前几日说她宫里的赵宝林颇通些医术,朕的肩膀脖颈酸痛,不如就她吧。”
    宫闱局的太监退下了,皇上呆坐了一会儿,站起身,却又坐下了,心里莫名地升起一股悲哀。
    王贵妃的凝华宫里头,如今正热闹。
    皇上召幸赵宝林的消息一传过来,四位宝林就聚在了贵妃的正殿里,商议着今夜的事。
    凝华宫是太极城里一处极大的宫阙,前后四进院落,即便住着五位妃嫔,依旧很宽敞。原本,贵妃之尊,仅次于皇后,高于淑德贤三妃,王贵妃独居一宫,也是应该的,可是,前年选秀女,王贵妃主动提出,自己只是嫔妃,不可比肩皇后,定要与其他新人合住一宫,所以,便从入选的十二位秀女中,选了四位,与贵妃同住。
    贵妃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虽有时严厉,但那份严厉也藏在宫规和礼仪的后面,让你捉不到错处。正如她以礼仪之名,不肯独居一样,明知她有私心,却找不出一丝错处。
    贵妃选择的赵氏、宋氏、李氏和黄氏,虽非名门,却都是出身清白,个个颇有姿色,也有几分才艺傍身,皆被封为宝林。
    可惜,贵妃自己不算十分受宠,这些宝林们自然也就无声无息,每个人侍寝的次数不多,皇上也不大记得,不但比不上薛贵嫔宫里的冯才人,更比不上谢贵嫔宫里的陈贵人和宣才人。四位宝林心里着急,却不敢多说,贵妃更是面上无光。
    好在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十二位新人,已经死了三个,病了两个,还有三个受薛贵嫔牵连,在皇上面前也是无声无息,跟个透明人似的,如今,还能侍寝的,只剩下了贵妃手里的四个人。
    真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啊,没想到薛贵嫔和谢贵嫔两位拼到最后,连累死了林婕妤,最后,让王贵妃捡了个大便宜。
    现在,王贵妃正在让三位宝林和赵氏梳头打扮,叮嘱她侍寝的要领,务必今夜拿住皇上的心,为凝华宫争一些面子。可说来说去,那三位宝林自己侍寝的次数也不多,贵妃也是如此,议论了许久,除了打趣,并无什么有用的经验。
    听着贵妃和三位姐妹叽叽喳喳的议论,赵氏自己,心里十分有主意。
    赵氏出身医家,祖上三代都是开医馆药铺的,虽不是名门望族,却家资甚丰,颇有雅望,只是医家虽有好名声,在朝中却无人,为了家族的利益,赵氏被父亲献了出来,参加了新帝的宫中选秀,结果一举中选。
    为了给女儿,也给赵家博个出路,赵家人四处寻找门路。


上一章
返回

盛世宠妃,倾国女帝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