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第四章 那一天的生日 (4)

    当我自然的打出这一句话之后,我愣了好一会儿,坐在电脑前发了好一阵子的呆,差点潸然泪下。
    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很清晰的场面。
    就是我有一个堂哥,大我两三岁,因为家中娇惯,一直是整个家族里的土霸王,我们这些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不敢惹,因为如果发生矛盾,不仅他会打我们,他妈妈也会出面。
    他是长子长孙,天然的享受了各种优待。
    有一次他把我打恼了,就泄愤的说再不同他玩了,于是他又打了我一顿,问我还同他玩吗?我屈服了。
    我一直记得这一幕。
    我后来很疑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对这个镜头记得这么清楚。
    已经忘了当时是几岁,已经忘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记得自己一开始坚定的说不,后来小声的说玩。
    按照理性来分析,这好像没什么。
    七岁以下的小孩,别说错两三岁,就是半岁一岁力气身高也有很大的差别,我那堂哥又有大人做后盾,我屈服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那我还有什么斤斤计较的呢?
    直到我写出这一句,我才意识到,我计较,我一直计较,从我内心里来说,宁肯他把我打死,也不想这么屈服的。
    很傻,但是,我就是这样的人啊。
    只是我不知道,一直不知道,所以,哪怕我很努力的去努力着,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扭曲着。
    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很广——最终,我们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我一直很烦这句话,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烦,直到这时候我才知道,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活成自己不喜欢的模样?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就去努力避开它。
    我们努力的去争取,努力的去靠近,那么,哪怕失败了,我想,那也不是我们讨厌的模样。
    这一本书我完结的恋恋不舍痛彻心扉,深觉这是一次对内心的洗礼。
    所以19年我觉得很充实,很快乐,希望20年能够继续下来。
    但是生日后的第二天的气氛就又不一样了。
    白天是什么样已经忘了,大概也就是码字吃饭,重复着重复,但晚上,因为约了朋友吃饭,就有区别。
    街上零星的见到了戴口罩的。
    然后我们是坐滴滴到饭店的,在那之前,小灰灰要拐弯去给另外一个朋友送个东西,他提前给那位朋友打了电话,我们到了地方,那朋友出来拿,他下车送过去,中间不超过五分钟。
    那位朋友早先出去玩了,是才回来的。
    我们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滴滴师父的脸色明显不对了,我连忙说,那朋友不是从武汉回来,滴滴师父的脸色才缓和。
    回来后我同小灰灰说这件事,他说真的吗?他都没有注意。
    我说是的。
    他说没这么夸张吧。
    我们都不知道,那是这件事,我们最后轻松的对待。
    这一天,涮牛肚店里的生意依然很好,我们和朋友也谈论了疫情。
    朋友马上要回老家,说自己开车回去,不会有事的。
    吃完之后,我和小灰灰散步回去——他很有点意见,觉得我耽误了时间。
    哦,对了,这几天q7都在他奶奶家。
    放寒假了嘛,而且他叔叔回来了,他很喜欢他叔叔,每次他叔叔一从外地回来,就慌着过去。
    他叔叔对他也很好,这一次人还没回来,就先邮寄了一套吃鸡的游戏装备,有枪有头盔有背包有子弹,他把那小背包背了一下午也不觉得累。
    二十三号这一天,我给我家太后在我们这里的开元酒店办理了入住。
    这几年春节,基本都是类似的操作。
    自从我结婚,我家太后就在那套房子里住不下去了——邻居家养狗影响了她,邻居家种花招来了虫,有很小很小肉眼看不到的虫子咬她了,闹的她晚上睡不着觉,反正是我那套房子不能住了。
    我们经历了找房子买房子找房子各种事……最后她住到了敬老院里。
    在我们的概念里,老人住敬老院是儿女不孝,她一开始提这个要求的时候,我气的肝疼,想着我的婚前房你不住,说给你租房子你有要求,让你自己去租总有问题,来同我一起住你不愿意,最后去敬老院,别人知道了如何想我?后来就发现,少年夫妻老来伴不是说说的。
    嗯,有点吐槽自家太后了,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因为在后来有个很明显的对比。
    她所在的养老院是开封我们所知道的最好的,收费超过她的退休金,对面是城墙公园,她每天早上去跳舞,晚上去溜圈,生活也基本愉快。
    不过再欢快,过年的时候也不能把她一个人放养老院,就是找我们这里条件不错的酒店,陪着去住。
    说句实在话,给她办理入住的时候,我心中是有那么点犯嘀咕的,安不安全?可不可以?不会有事吧。
    但在这个时候,我听前台打电话说武汉那边的退单需要处理。
    哦,对了,这一天,武汉封城了!
    我一直觉得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封的,刚才又去对了一下日期,是农历的二十九。
    一月二十三日。
    在这之前,我没有经历过封城,听都没有听说过——也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
    但封城?
    上一次离我最近的疫情是03年,说句实在话,感受并不是太强烈,就记得电视里的主持人说最近洗手洗的几乎要蜕皮了。
    然后呢?
    街上的人比较少,比较空旷。
    再然后呢?
    那个时候我更在意的是,我家太后还沉迷在国家取缔的某功法里。
    对,就是国家禁止的那个。
    早先有人说,你家太后练那个,也不怪你爹找小三了,但这个关系在我概念里是这样的——太后生病,小三到太后病房里叫嚣,说xx说了,你这病是治不好的(xx就是我父亲),太后心灰意冷,想要结束生命(她当时是脑梗,觉得后半辈子要瘫倒床上了,不如一死了之),结果被人引着去练了那个东西,再之后就沉迷在其中了。
    他们那个年代的女人总是畏惧离婚,结果害了自己一生。
    当你的个人生活还在遭受着折腾的时候,对外部变化,有时候是很不敏感的,而且实话实说,03年那一次的事情好像范围也没这么广,影响也没这么大。
    而这一次,是封城了。
    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清楚封城意味着什么,但也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
    与此同时,网上也开始有相关段子。
    比如,某两家要打官司,被告说自己是武汉回来的,原告撤诉了……
    再比如,超市的货架上,各种方便面都被拿走了,只有武汉热干面孤零零的呆在那儿。
    很显然,那个时候大家对疫情的了解,还是持一种调侃态度的。
    当然,也有愤怒。
    萧二开始在群里发布有关疫情的消息,然后带领我们吐槽f4——话说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弄清楚,武汉早先的领导班子为什么叫f4。
    当时这个班子被骂的惨啊。
    开始时的息事宁人,各种大意;后来各种昏招,新闻发布会上口罩都没戴好,再之后说封城,竟然还给了几个小时的缺口时间。
    火车停了,飞机停了,高速竟没封闭!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什么封城?
    我们在群里各种讨论,同时网上开始有真真假假的消息。
    某武汉人有症状了,还去上海迪士尼;
    某武汉人,有症状了还去西安逛夜市;
    某武汉人,带着有症状的孩子到了上海的儿童医院,一开始还不承认……
    兵荒马乱,也在抹黑着武汉的形象。
    那应该是武汉人最难过的一段时间,我们在群里的议论是听说封城,想出来,是很正常的求生欲,如果换成是我们,我们也想出来,但出来之后就老老实实隔离,不要乱跑,及时汇报。
    那个时候还没有统一的隔离,就是自我隔离。
    而也因为这些议论,后来钟南山先生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在最初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真的需要表示歉意,鞠躬!武汉人,真的很了不起!
    萧二所在的小区有一户人家是从武汉回来的,那户人家的邻居在他们群里嚎了999+,嚎的萧二给了他一个n95。
    恐慌而又迷茫,害怕而又无知,一方面在意着一方面又想着自己不会这么倒霉。
    在这件事情上,最有反应的好像是年轻人。
    微信群里,qq群里,论坛上微博上,我们在讨论着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而相反,老年人则是一种非常佛系的态度。
    家庭群里,吃饭的时候,说的是,这就是命,谁摊上算谁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这样,我婆婆对这件事很重视,我家太后对这件事在最初的时候就很有些无所谓,而根据我们在群里汇集的消息,很多老人的态度和我家太后类似。
    我有一个读者,是湖北的,一度情绪很失控,对我说的是,他们那里被称作武汉后花园,很多年轻人是从武汉回来的,年轻人回来都自我隔离,但父母不在乎,出去还不戴口罩。
    这就是我们,现在冷静下来想,那个时候的f4,哪怕是官员,哪怕已经在一定位置上了,恐怕也是无措的。
    不是为他们洗地,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洗的,我只是想说,在疫情发生的最初,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它还是来了


上一章
返回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