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第二十章 无限漫长的假期 (6)

    好吧,我再次意识到了我的啰嗦。
    其实本来这个假期里的时光是最焦虑的,结果我现在光扯过去了。
    不过这篇也不入v,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推荐,大家爱看呢,就点一点,不爱看呢,直接点x,不用告知,谢谢!
    有同学提议开公众号,非常感谢,但是不行的,我和晋江有合同,是不能干这事的,只有在这里发了,有感兴趣的,帮忙推荐就好了,( ` )比心
    既然扯到我父亲去世这件事上,就再顺着扯一下,因为我看下面有同学问心理问题,我没有直接回复,不是没有看到,而是这不是一句话说得清的,在我的感觉里,我应该是一直到现在,都还在进行着心理调整,当然,早早的就不再焦虑也是真的。
    有这么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否则只有归途。
    这句话感受上是对的,但感受上也真不是太全面。
    当然,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这也不用去较劲。
    在我扯心理问题之前,先出一个测试,有兴趣的可以做一做。
    就是在黑暗的空间里,躺平,尽量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然后观想一个婴儿,看这个婴儿在什么位置在什么地方是什么表情……
    嗯,知道这个测试的同学麻烦先不要说什么。
    而如果想要真实答案的呢,也先不要去搜是怎么回事,先做。
    人类进化到现在,真是身体比大脑聪明。
    我父亲的状态,一开始让我很有冲击,我甚至一度非常后悔,觉得自己早先对他太不好了- -
    但慢慢的也平静了下来,然后就是每天到医院去陪陪他。
    他一开始在肿瘤医院,中间出院一段时间,后来又到人民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最后是在那里过世的。
    有没有鬼这个问题很有争论,但你要问肿瘤医院的大夫,他们八成都是相信的。
    我父亲在肿瘤医院的时候,身体相对来说还好,在搀扶之下可以下地走路,但在一楼那个大厅里,他自己是找不到电梯的,不是视力有什么问题,如果在病房里,你给他拿什么东西,他是能看到的,他是喉癌,后来是淋巴癌,视力始终没什么问题。
    他的主治大夫说,在他们这里医治的重症病人最后都有这个症状——找不到路。
    肿瘤医院的灯是不关的,别的医院,我记得晚上大灯会关,留有照明的小灯,房间里的灯随意。
    而在这里,所有的灯都不关。
    但晚上我陪床的时候,总是能听到走廊里又推车急匆匆推过的声音,睁开眼,什么都没有,拉开门也并没有什么推车。
    我父亲找的那个小三也在,晚上我如果去厕所她会跟着一起去,如果我不去,她是不敢自己去的。
    我一开始觉得这小三不管怎么说对我爹总是情深义重,后来才知道在这个时期,我爹还能当一部分家,有一部分钱在他的卡上。
    不过,他一直都没有对我说。
    我去看他那一天,是刚拔了罐,身上有罐印,他看了非常焦急,好像是怕我受欺负似的,我当时心中很是酸涩。
    我去爬过三次华山,这三次,都有他的支持。
    第一次,是我跟着小婶回老家——她是渭南下面一个村子里的。
    九十年代初期,我父母给了我小叔两千块,我身上还有四百零用,那时候家中还没有这么多狗血,我还是一个富养的姑娘。
    第二次,本来是他们要带我过去的,临去之前,当时的合伙人非不让走,他就找了我堂哥,同我家太后带我一起过去,走之前去买卧铺票,没买来,买了三张软卧,那是我第一次坐软卧。
    第三次,是我和一个妹子去玩,他给了一千块。
    虽然我们父女之间的温馨时刻并不多,总是有那么一些的。
    但是关于房子的拆迁、拆迁理赔,他做的安排,始终,没有对我说……可能到最后他想对我说了,但已经说不出来了——他是喉癌,最后已经不能发声。
    在医生宣布他去世的时候,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当时是真难过,想着如果有机会,我们下辈子再做父女吧,我会做一个好女儿,你也做一个好爸爸吧。
    后来不少人说,哪怕不怨恨呢,也不该再和这样的人有什么联系。
    我的那位心理学朋友则说,其实相反。
    如果一段关系是美好的,那么当分开的时候,你并不会太难过,因为是无憾的——我看过一个朋友发的微博,她说她和他外婆感情很好,但她外婆过世她竟然没有哭,她觉得很诧异,想着自己是不是天生冷漠,但在心理学上,这是正常的,而恰恰是那种不完美的关系,你会斤斤计较追忆无限。
    小说分类里有一种虐恋情深,没说什么甜恋情深的,哈哈哈……
    这有点扯了,不过在心理学上也能解释的通,越深刻越难忘嘛,别管这深刻是怎么产生的。
    我父亲的这件事,让我理解了家庭、伴侣、孩子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我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就说,论舒服,单身最舒服,这是不用比较的,但如果遇到事了,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这种直系亲属的离世,这个时候有没有孩子,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那时候q7才一岁多,我抱着他,能深切的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孤单。
    我生孩子,就是没胆子丁克,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养老啊什么陪伴啊,而且大言不惭的说一句,我在自己的兴趣里,做的还不错,也并不指望孩子来完成我的什么梦想——我的梦想我的目标,我自己去追寻就好了。
    但是在那时候,我知道,有没有这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他不需要做什么,只是他的存在,就代表了很多。
    我父亲去世半年后,我奶奶也去世了。
    就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她还因为我父亲的事情打了次官司——因为我、我母亲、我奶奶,属于我父亲的第一继承人,于是我父亲小三的朋友,就把我们三个都告了- -
    大概就是我父亲去世后,这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父亲欠她钱,让我还钱,我说这钱我没见,我没拿,我不清楚,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你也到过医院,当时可没对我说我爹欠你钱,她说小三知道,我说那你找她要。
    真欠假欠,这事到底如何是不知道,我爹死了。
    于是就开始了漫长的官司生涯。
    我奶奶在离去世半年前,还走了这么一遭,恐怕是她也没想到的。
    而也因为这些极品狗血的事情呢,我也没能悲痛太长时间。
    我父亲的后事很简单,他生前把自己的这些事委托给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为此还留了十五万,但他的兄弟姐妹,也就是给他买了套社火,在十字路口烧烧完事了。
    我奶奶的后事则不一样。
    孝子贤孙,亲朋故友。
    说起来也很玄妙,我奶奶最疼我堂弟,我们这里的习惯是人去世后,当天殡仪馆就把人带走的。
    这边也打了电话,殡仪馆也来人了,但跑过来才发现没有带棺材。
    ——我奶奶最惦记我那个堂弟,但他当时在外地,就没能赶过来,我们都说,老人家是在等他。
    不过到底没有等到。
    我们这里是三天火化,第二天送葬。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完整的送葬仪式。
    早先其他人的送葬,我大多是随礼,然后站一站完事,这一次作为唯一的孙女,从头跟到了尾。
    我过去一直觉得繁杂的送葬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就像那句俗语:死时一桌供,不如活时一颗粽。
    有什么人活的时候做到位就好了,死后再怎么样也就那么回事了。
    不过参加完了之后,我就知道其实那些仪式也真不是对死人的,是对活人的。
    繁杂的仪式,也是让活着的人同那个离世的人进行一次完整的告别。
    通过身体,印入到思想、精神。
    当时有一个人来做了二十四拜,这是一个沉长而复杂的仪式,大概就是随着音乐,站在不同的方位行礼。
    作揖、磕头、挪动,不断交替。
    这在城市里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很少有人会做了,做一次需要几十分钟。
    小灰灰说当年他奶奶去世的时候,很多人做了这个——他奶奶离世的更早。
    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做这些的必然是越来越少了。
    她老人家的离世我并没有怎么伤心,大概是,虽然我们的祖孙关系不是十分的好,也过得去了,我作为一个孙女基本也做到了该做的了。
    而随着她老人家的过世,我和我父亲那边,也再没有什么联系。
    后续是两三年后,我家太后遇到我大伯母,大伯母对太后炫耀说我那个堂哥一个月可以拿到五千块(事实是除非很辛苦的上全班,基本是拿不到的,本市公交车司机大多是两三千的收入),然后说我没有正式工作什么的,给太后气的睡不着觉,问我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有没有五千块,我非常无语。
    我说妈妈啊,我要一个月只挣五千,你能过现在的日子吗?
    但我没个固定工作,还是她老人家的心事,特别是今年这经济形势= =


上一章
返回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