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谋天下

第44节

    都说这父母孩子一多,老大自然就成了最不受宠的,可在皇宫里,却成了这个皇后长子,最受皇帝跟皇后恩宠,什么礼仪世俗,到了这个皇长子跟前,通通不起作用了。
    而且李弘这一套,还不是其他皇子能够学来的,无论李贤还是李哲,惹了武媚生气后,想要学李弘的二皮脸功夫,没学到一半,就在武媚皇后威严的凤目注视下,先露了怯。
    武媚今日不打算跟他算账,昨夜发生的事情在她看来,真是险之又险。
    如果李弘稍微大意一些,就完全让许敬宗玩弄于股掌之中了,没想到小家伙,就是凭借他那独有的任性跟硬气,化解了一场对皇家,对他自己都充满威胁的事件。
    这件事儿,也让武媚对李弘更加的放心,能够与许敬宗斗的旗鼓相当,甚至还稍微占些上风的,可不是哪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这鞋穿着是好看,就是有点儿挤脚,穿久了后就很难受了。”武媚伸出一只脚,看着脚上的鞋子,同样写着凤凰吉祥的图案,捶着自己的小腿说道。
    “母后,您可以这样啊,平时呢就不穿,在马车上呢,脱下来,换其他鞋子穿,下车的时候呢,就再穿上。哦,对了,您等下,我让连铁去找夏至,这家伙肯定准备了,而且好像我的马车里就有。”李弘说完后,一手拄着宫女的大腿内侧,然后急忙起身,爬到车帘处敲了下窗户。
    连铁听见响声,急忙把耳朵凑近,李弘把车窗打开一个缝隙,看了看街道两边矗立的百姓,然后对连铁说道:“去后面找夏至,让她拿两双拖鞋过来,给我母后的。”
    武媚坐在车里看着小家伙,不顾形象的爬来爬去,看着那撅起来的小屁股,真想上去揍两巴掌。
    “嘿嘿,母后,等下您就不用受罪了,这可是好东西,保证让您的脚很舒服,这一路上虽然不远,但也相当于穿过整个长安城呢,还是换上舒服些。”李弘继续窝进宫女的怀里,脑袋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靠着。
    武媚懒得看他,扭头透过车窗上的薄纱,看着外面被净街在两侧的人群,喃喃道:“弘儿,你那崇文馆,现在有多少寒门士子?”
    “母后,现在应该有三百来人吧。”
    “能成气候的呢?”武媚继续问道。
    “嗯……这个不好说,寒门士子无论是参加科举还是被举荐入仕,眼下暂时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与豪门士子相提并论的。”
    武媚听到此话,有些不解,询问的目光投过来,只见李弘正色说道:“勋贵与门阀所占的优势太大,毕竟他们见多识广,眼界跟看问题的高度、还是对朝堂上政事的熟悉程度,或者是身为地方官,治理一方百姓,他们都欠缺一些高度跟自信,但他们的优点就是,对百姓对民情的切身体验要比豪门士子多,两两对照的话,豪门占七,现在寒门能占三就是不错的结果了。”
    武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她心里虽然想建议李弘,过多使用寒门士子,但听到李弘的分析头头是道后,还是有些认同的点点头。
    史书上,武媚在登基后,就曾大力提拔寒门士子,而这也造成了朝堂上的相对不稳定,门阀世家被打压过度,朝堂上没有稳定的人才输出,也是导致武媚之后,大唐乱象的一个原因。
    李弘自然清楚母后的心思,笑了下说道:“母后您放心吧,儿臣心里晓得,再有个十来年,恐怕就可以五五对比了,甚至还可以占上风,但就算是现在的寒门,一样也可以为我大唐社稷做出巨大的贡献,并非只有在朝堂上才行。”
    连铁快速的跑过来,把一个明黄色的口袋从马车窗户递了进来,另一个宫女急忙接过,然后关上窗户。
    武媚示意宫女把手里的口袋递给李弘,谁知道皮猴子又鼓捣出了什么新鲜玩意儿,在没有弄懂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让他自己先行解释一翻,不然又要跟以前一样,进献的新鲜事物不会用,倒是闹出了不少笑话。
    李弘看了一眼宫女手里的口袋,懒懒道:“打开它,嗯,把里面的鞋子拿出来。”
    宫女照着李弘的吩咐,拿出里面两双……鞋子?软软的鞋子后脚跟处却是没有鞋帮,只有前面的鞋面,而且鞋子开口极大,一看就是脚很容易伸进去。
    “唉……”李弘接过宫女手里,一双面料为丝绸丝织的拖鞋,摸起来极为软和丝滑。
    然后对武媚说道:“母后,您把这只脚上的鞋子脱下来,换上这个。”
    武媚依言而行,在宫女的帮助下,脱掉了那高跟鞋,然后李弘拿着手里的拖鞋看了眼,从宫女怀里起身,坐在那里掰过武媚一只脚放在怀里,脸上的神情自然真诚,说道:“母后,您试试儿臣给您准备的这个,以后再坐马车时,上车您就换上这个,保证您舒服,平日里您在宫里也可以这么穿,怎么样,舒服吧?哈哈……”
    武媚满眼温柔,看着一点儿也不做作的李弘,捧着自己一只脚,把一只没有鞋帮只有鞋面的鞋子,生疏的给她套在了脚上。
    只感觉脚上虽然套上了一只软面丝滑的鞋子,但仿佛没有重量一般,很轻很柔,脚也不像刚才那般难受,舒服极了。
    “弘儿,这是?”武媚看着李弘都快跪趴在马车上,把自己另外一只脚的鞋子给换上,问道。
    “嘿嘿,怎么样?可还舒服?我起名这鞋子叫拖鞋,顾名思义,就是得脚拖着鞋走,嘿嘿。适合您休闲时在房间里、或者马车上穿,保证即舒服又轻便,鞋底给您用的也是极为柔软之物,份量很轻。”
    “就你鬼点子多。”武媚凤目欣喜的打量着,穿在脚上很舒适的拖鞋,白了一眼李弘道。
    第78章 佛像
    慈恩寺依然如几年前般,只是今日门口显得特别热闹,早已经换了住持的慈恩寺,此时门口僧侣是排成好几排,恭敬的站在那里,望着眼前快速通过的天子仪仗。
    皇帝的龙辇与皇后的凤辇在门口停住,太子的车驾早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反正正主儿也没在车里,在李弘的授意下,就没有驶入这条街道上。
    黑黑瘦瘦的六祖慧能站在中间,左侧乃新晋慈恩寺住持嘉尚,右边则是一个,身型如铁塔般高大,留着一脸络腮胡的和尚,两人把黑瘦的慧能夹在中间,让马车上还未来得及下车的李弘,产生了莫名的喜感。
    皇帝李治已经在扬武等人的恭敬下,缓缓走下马车,而至于皇后的凤辇,此刻里面快要跟着了火似的了。
    武媚穿着舒服的拖鞋在马车里晃来晃去,高跟鞋有一只不知道让她给踢到哪去了,母子两人此刻正在车里火急火燎的找寻。
    两个宫女更是吓得面无血色,趴在马车的地板上,焦急仔细的搜寻。
    武媚站在马车里,一只脚穿高跟鞋,一只脚踩拖鞋,一只手搂着旁边的李弘,谨防自己站不稳,嘴里气急道:“都是你这个皮猴子创的祸,穿什么拖鞋,现在好了,你母后都没法儿下车了。”
    “哎呀,您就别催了,这不正在找呢吗?”李弘也是一边扶着武媚,一边四下找鞋。
    “你父皇下车了,小王八蛋,看我回宫后怎么收拾你……”
    李弘不像宫女般恭敬、谨小慎微,扶着武媚的胳膊,然后一只手把武媚的凤衣裙摆掀起来,挥了两下后,便看见鞋子的跟挂在了凤衣里面,难怪找不到。
    “找到了找到了,挂在您的衣服上了,您扶着窗户站好了……”李弘把武媚搭在他肩头的胳膊挪到车窗上,然后蹲下身子钻进武媚凤衣宽大的裙摆中,把鞋子拿了出来。
    “母后抬脚,父皇下车了,快点啊。”李弘整个人还在裙摆里面,只露着一个脑袋,抬着武媚穿拖鞋的脚,飞快的把鞋给武媚穿上,然后脑袋一缩,从后面爬了出来。
    刚一起身要跟武媚下车,武媚看着被自己凤衣裙摆剐蹭的七扭八歪的,李弘脑袋上的束冠,急声道:“李弘等一下,你的束冠。”
    马车已经打开车门,连铁一脸心悸的看着母子两人,终于拾掇好了一切,李弘率先走下马车,然后恭敬站在一旁,扶着武媚的手,皇后终于雍容华贵的出现在了人前。
    但夫妻多年的李治,一看李弘跟武媚的神态,自然知道这两个人,刚才肯定出了什么变故了,不然怎么会拖这么久才下车。
    武媚看着李治询问的目光,强自笑了一下,然后与李弘携手走到跟前,皇帝与皇后并列,接受僧侣的见礼。
    太子跟随两人身后,然后是礼部尚书戴至德等人,门口一番交谈后,便在嘉尚、慧能,那个铁塔般的和尚,竟然就是神秀和尚!这是李弘所料想不到的。
    三人陪同着皇帝与皇后缓缓进入寺院,李弘跟在后面举目望去,整个慈恩寺格局没变,但这几天显然是因为父皇的到来,进行了大量的修缮跟打扫,整个慈恩寺显得焕然一新。
    听不清楚他们到底在小声说什么,李弘正想落后两步,不想却被武媚不和礼法的牵住了小手,于是,某人只好认命的跟在一侧,他知道,这是母后怕他又惹是生非。
    宽敞明亮的佛堂里更是一尘不染,初升阳光的照耀下,使得大部分换上玻璃窗户的佛堂更是明亮、宽敞。
    李治与武媚在慧能等人的恭请下,缓缓踏上了临时建起来的高台上,一龙一凤分左右坐下,太子自然是在皇帝的下首踞坐在蒲团上。
    而慧能、嘉尚、神秀三人,则在最下端的蒲团上坐下,恭敬的行礼后,便开始与皇帝、皇后论佛讲法。
    在此时道教、佛教两者还能分庭抗礼时,皇帝与皇后的驾临,都让佛教感到无上的荣耀。而这次,佛教还是沾了本土禅宗,也就是慧能与神秀这一禅宗主要发扬者的光。
    慧能虽然久不来北方,但在神秀和尚的邀请下,以及嘉尚的诚意下到达长安后,并未选择比慈恩寺香火更盛的大兴善寺、大安国寺以及大庄严寺,而是选择了这个,不算是长安城香火最盛的慈恩寺。
    慧能、神秀两人乃正确意义上的禅宗,跟法如的佛教还是有不同之处。佛教乃从西域传入大唐而来,赫赫有名的玄奘大师,便曾经是皇家的坐上僧,也是佛家的代表性人物。
    而慧能、神秀则就是大唐本土禅宗,真正意义上,属于大唐本土佛法的代表性人物,向来一直流传有“南能北秀”之说法。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都是师从五祖弘忍。
    从小就从踞坐上练出来的瞌睡神功,已经好几年没有派上用场了,一开始的客套话,李弘还能听的一些进去。但当进入佛宗的问对时,父皇问慧能答的阶段后,李弘的瞌睡神功便发挥了出来。
    犹如入定老僧一般,闭着双眼,一脸真诚的“宝相”,偶尔脑袋摇晃、点头,仿佛是对佛家至理的领悟与享受。
    但李弘如此的样子,却让上首的李治与武媚脸上一阵抽抽,彼此都在心里有些后悔,带太子来这里是不是一个错误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上午的佛法也渐渐进入尾声,李治开口道:“不知为何高僧没有选择其他寺院,而是选择了这慈恩寺?”
    “小僧选择慈恩寺,乃是听说这慈恩寺有一神佛,据说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小僧一时好奇,便就住在了这里。”慧能双手合十说道。
    “哦,还有如此神奇之事?”李治奇道。
    “回陛下,此事说来甚是神奇,有日打扫庭院的僧人,在扫地时,偶然发现庭院一块空地上,露出了一点儿圆石,当初并未在意,却不想没有几日后,竟然每天长高,露出了一座佛像头颅,众人皆是感到惊奇,难道是佛祖显灵?于是每天便观察,但依然是每天长出一点儿来。”嘉尚同样双手合十说道。
    李治听的奇怪,问旁边微笑不语的慧能:“高僧可知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真是佛法显灵吗?”
    “小僧不知,这几日小僧也会去那观察,并未发现有何异处,只是这法像确实是每日都有增长。”
    “回陛下,这几日长安各大寺院多有传言,恐是因您与皇后驾临小寺,因其佛心,所以造成了这一异象。”嘉尚含笑说道,含蓄的马屁让李治脸上顿时又是一阵惊喜。
    打瞌睡打得口水都快要留下的李弘,依然不知众人在谈论什么。身旁的连铁在接受到武媚示意的目光后,这才敢悄悄的李弘后身,捅了捅李弘的腰间,小声说道:“殿下,醒醒,佛法讲完了,切记,您得慢慢醒来,可别一下子起来,陛下跟皇后与三位高僧还在说话。”
    李弘果然听话,身子一定,然后随着连铁的话语,缓缓的睁开眼睛,舌头小心的舔过嘴唇,首先看看有没有流口水,然后这才缓缓的从迷懵中彻底清醒过来。
    依然踞坐在那里,看了上方一脸高兴的父皇,再看看正用眼神警告的母后,李弘对着武媚做了个不易察觉的狡黠笑容。
    “既然如此,不知可否领朕去查看一番这一佛教异象?”李治听的心痒痒,如果真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引发了异象,这可是需要记载史册的,也是足以向天下人大书特书的一件盛事!
    慧能与神秀互望一眼,然后两人不出声的看着嘉尚,两人觉得这里肯定有古怪,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对。
    虽然他们不相信什么异象,不相信什么佛祖显灵,但此事乃佛教之事,他们此番前来,也只是因为好奇,并未想过如此异象,会让佛教的声誉压过禅宗。
    嘉尚看了看两人的目光,含笑说道:“既然陛下想去查看,不如就等用完午膳后,再行前去如何?”
    “好,用完午膳后,朕就亲自看看这佛祖显灵的异象,这石佛是不是因为朕的到来才显灵的。”李治开怀大笑,旁边的武媚以及众人也跟着附和。
    只有李弘一人一脸懵逼,茫然不知道这些人在说什么,于是看着众人都已经站起来,也跟着站起来,拉过连铁的衣袖问道:“怎么回事儿?父皇干嘛这么高兴?”
    “殿下,大大的喜事啊,这慈恩寺因为陛下的到来,竟然引发了佛祖显灵,从地底下竟然长出了佛像,刚才那嘉尚大师都说了,这可是因为陛下一心向佛……”
    “向个屁佛,你是把我父皇当作前朝的梁武帝了是吗?”李弘打断连铁的话,冷冷说道。
    “奴婢不敢,奴婢绝无此意,只是……”连铁吓得急忙赔罪。
    “只是什么?”李弘看着父皇跟母后缓缓离开佛堂,跟在后面问道。
    “只是这嘉尚大师所言,是乃陛下……”连铁委屈道。
    “停停停,别说了,什么地底下长出佛像,要那样,干脆大家伙都别种地了,改种金子算了,说不准心诚的话,地下还能长出金子呢。”李弘不耐烦地说道。
    “是啊,如果这佛像真是长出来的,殿下这种金子一事儿,真可一试,万一真如殿下……”
    “连铁你脑子有病吧,滚,赶紧上我母后旁边去,烦死了。”李弘不知道连铁脑袋真秀逗了,还是成心拿自己的话气自己呢。
    第79章 讨价还价
    佛教开始吃素,还得从一位酷爱出家的皇帝:梁武帝萧衍说起,而此人也就是现在世家大族兰陵萧氏的先祖,再往上可以追溯到,汉朝开国功臣萧何那里。
    “梁武帝当年读《楞伽经》:‘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读完之后深受感动,同情之心如山呼海啸,于是开始不近女色、不再吃肉,甚至发展到最后,连自己的百姓也不让在吃肉。”
    “吃斋与吃素也不可混淆,斋并不是指吃素,斋乃‘心地清净’之意,而素食可助人心地清净。正所谓食肉可助人气浊,食素则于人气清。”李治看着李弘侃侃而谈。
    这可是第一次啊,第一次在自己的儿子跟前如此露脸,任何时候,都是自己问儿子怎么回事儿。
    嘉尚听着李治的话,微笑道:“陛下好佛法,此乃正义也。”
    原本看着素食一脸不情愿的样子,现在则一脸乖宝宝形象的,起身对李治行礼道:“儿臣多谢父皇教诲,儿臣定当铭记于心,谢父皇。”
    “坐下吧,用完善与父皇一同去看看的佛法异象。”李治跟武媚对望一眼,这人前皇家礼仪还是不错的嘛,规规矩矩的。
    索然无味的吃完饭,李弘一直被武媚牵着手不离左右,实在是有事儿,也会当着李弘的面,让连铁看紧了他。
    毕竟另外一个杠头戴至德,还有御史王义方也在旁,别一个没注意,两个人在当场因为什么事儿争吵起来,那样就真的是把皇家颜面丢尽了。


上一章
返回

唐谋天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