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谋天下

第414节

    曲江池的宫女太监们,在人们正要抱怨远处的影响太模糊不清时,一个个给宫女太监,便给他们递上了望远镜。
    而李治跟武媚,早就举起了手中,李令月给他们的纯金打造的望远镜。
    不过这几个望远镜只有李令月知道,这是皇兄糊弄父皇跟母后呢,其实都是铜的镀了层金,至于父皇跟母后给的打造纯金望远镜的金子,早就被他们兄妹两人侵吞了。
    随着那大字出现,一些人不由自主的跟着念了出来,而当大字彻底呈现在人们眼前后,空中楼阁下一层的“唐”便随着亮了起来。
    大唐?李治跟武媚脱口而出道,其他人也同样,看着那两个字,哪有不识之理!
    万字的出现,瞬间便让人们想到了接下来的另外一个字是什么,所以当岁字点亮时,曲江池的外围,特别是离皇城内大明宫最近的游人,瞬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声:“大唐万岁!”
    “大唐万岁……”
    像是在接力一样,一开始从皇城最近的几个坊间传出,而后便被靠近的几个坊间接过来,最后,那大唐万岁的呼声,如同天空中的滚滚雷声一样,向曲江池这边传来。
    不多时的时间,曲江池内苑的外面,便响起了轰隆隆的“大唐万岁”的欢呼声。
    “大唐万岁!”李治举着望远镜,依旧痴痴的看着空中楼阁上那四个字,嘴里喃喃的念叨着,耳边则是群臣向他与武媚恭贺的声音:“大唐万岁”。
    武媚同样被这李弘策划的一切深深的震撼住了,她同样没有想到,李弘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天人之举来!
    用此法来凝聚大唐百姓的人心,用此法震慑宵小,用此法向各国使臣传递着大唐的威名与盛世。
    只是当放下望远镜回过头时,便听见李令月在那低声跟李旦嘀咕道:“哎,可怜的崇文馆的学子,可怜的国子监、弘文馆,以及那些中央军跟金吾卫的兵士了,估计这个时候嗓子已经哑了吧。”
    “就你知道的多是不是。”武媚拍了下冻的冰凉的,李令月的额头,轻声的斥了一声。
    不过当李令月说话的时候,武媚心头瞬间明白了,这一切的一切,显然都是人为操控的,不然怎么可能如此整齐,形成如此震撼的效果!
    不过好在,当武媚的视线巡视在,那些满脸自豪跟感动的臣子,以及皇室宗亲的神色上,包括那些痴痴发呆、满脸羡慕或者震撼的各国使臣脸上时,心中还是偷偷松了一口气,还好,看起来都沉浸在这震撼人心的景象中,没有人有心思去想通其中的奥妙就好。
    第767章 时代观念
    随着大唐万岁四个字的发酵过后,整个长安城百姓的热情显然都已经被点燃了,所以当曲江池水面上的火龙从堤岸这一头,快速的奔向那一头时,能够看见的,也不过是皇室宗亲跟众臣。
    大唐万岁的声音久久不绝于耳,但曲江池水面的火龙却是眨眼即逝,一条长长的火龙,像是从水面上飞快的游过,人们的视线跟随者那一道道的火星闪烁的光芒,瞬间抵达了对岸。
    “砰!”
    久违的地动山摇的感觉,这一声炸雷一样的声音,去年上元节的人们已经习惯,但第一次来到大唐的各国使臣,显然都是没有料到,一个个在听到如炸雷一样的声音时,心头则是不由自主的颤抖着,像是被重锤击中了一样。
    “哗”的一声,夜空中突然间出现了比星星还要耀眼的花火,大唐传说中的烟花,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中闪耀起来。
    整个天空仿佛成了烟火的世界,此起彼伏的在炸雷一样的声音中,绽放在高高的夜空之上,同样把整个长安城映照的是五光十色,如同一个色彩斑斓的不夜城!
    这一夜终究要被记载进史册之中,刚李弘到达曲江池时,就看见史官正眼含热泪、神情激动,颤抖着双手在那里奋笔疾书。
    对于李弘凑到跟前,看他记载的行为,都忘了去阻止,而是全身心的沉浸在了那今夜的震撼之中。
    《白蛇传》在一阵鼓瑟声中,拉开了前台的黑色帷幕,一个个人物随着特有的音乐开始出现在了舞台上,随着登场人物的唱念做打,在舞台上把《白蛇传》的剧情,缓缓的铺展开来,曲江池上的皇室宗亲在李治与武媚的带领下,渐渐跟着人物投入到了剧情之中。
    一袭白色衣裙、仙袂飘飘的白素贞让人们不由得为其喝彩的同时,也为其与许仙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而小青在里面作为一个丫鬟似的人物,却如同男女主角一样,同样被人们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
    法海的出场,在李弘看来倒是挺震撼的,所以即便是已经看了好几次的裴婉莹,在看到法海与白素贞斗法时,还会情不自禁的使劲掐着李弘的胳膊,紧张的不能自已。
    等会儿,不对!为何旁边的母后却是一脸怒气的看着舞台上情景,而那纤纤玉指也掐着自己另外一条胳膊呢?她老头儿不就在她旁边吗?
    “母后……”李弘倒吸一口凉气,龇牙说道:“疼。”
    “谁让你把这法海弄设计的这么厉害的?你就不能让这变成美满的故事儿吗?还有那颜令宾也是,自个儿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就狠下心来这么编撰,不行,回去后必须改,这个法海……”
    “故事需要啊母后,您不能什么都按着您的意思来不是?故事不曲折离奇、百转千回怎么吸引人啊?”
    “那也不行,这个法海看起来太讨厌了,还有那个太师,我怎么感觉有点儿许敬宗当年的影子呢,蔫巴巴的城府极深……但许敬宗在你东宫任少师吧?没这么对过你吧?你何苦如此挖苦人许敬宗……”
    “母后,这跟许敬宗有什么关系啊,跟李义府也不挨着啊……”
    “能不能好好看了,小声点儿。”李治不耐烦的看了一眼武媚跟她儿子,警告了一句后,便继续欣赏起了白蛇传。
    只是当白素贞下场、许仙被镇压后,李治在剧情不再扣人心弦时,悠悠然地说道:“这白素贞也算是一个忠贞女子了,但……如果是白纯来饰……”
    “您觉得可能吗?”武媚刚刚紧紧揪着李弘胳膊的手,终于放开,挽着李治的胳膊低声嗤笑了起来。
    “为什么不可行?”李治还没有发现他的太子,整张脸已经黑了下来。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如此说了,基本上在小范围内,看过这出戏的人,最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但从父皇嘴里说出来,总让李弘感觉,白纯有点儿凶多吉少的危险,整不好哪天就会被人请去饰这白素贞。
    “您看看那醋坛子,您让白纯饰白素贞,那许大官人谁来饰?总不能让黑脸的太子殿下去饰吧。”武媚一边说,一边拽着李治的胳膊笑的是花枝乱颤、不能自已,整个人都已经快挂在李治身上了。
    随着剧情继续的进行,武媚倒也是再次恢复了正常,只是时不时看到不满意的地方时,便会拿旁边的太子殿下发泄。
    加上太子妃偶尔还会与她讨论下剧情,所以更是助长了李弘龙妈心里对一些剧情的不满。
    就连那主编之人颜令宾,也不知道是剧情真的不够饱满,还是确实不符合唐人的胃口,也是在一旁把武媚的每一个意见,都是仔细的记了下来,甚至有时候一边记,一边还赞同的连连点头。
    这下倒是给了武媚继续挑错的机会,于是乎,整个故事在进行到尾声时,颜令宾的小本上也记满了笔记,但她老公太子殿下的胳膊,却是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的。
    李弘很理解这种东拼西凑的剧情,根本无法从实际上让所有的人接受,特别是像母后、李令月等等这些个才华著称的女子,加上这个时代的世界观,很难一开始便取得满堂彩。
    所以当龙妈对《白蛇传》挑挑拣拣时,李弘也不得不佩服,龙妈跟后来也插话进来的龙爹,两人的意见确实是很重要。
    虽然到了离场时,两口子因为剧情的分歧,差点儿当着皇室宗亲的面吵起来,不过这并不影响颜令宾继续埋头思考、夯实整个《白蛇传》的剧情,以及人物的深度刻画。
    但不管如何,这个上元节,《白蛇传》能够推出,能够得到李治与武媚,以及其他皇室宗亲,包括众多臣子的点头称赞,已经是让颜令宾骄傲十足了。
    对于接下来如何去进一步把《白蛇传》里,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词、曲、剧情的丰满程度的填充,她都是有了更大的信心,比一开始时的忐忑不安状态,自然是要强太多太多了。
    而对于明日晚间,将会在大明宫进行的《西厢记》,颜令宾心里也有了一些底儿,甚至是有了一些底气让李治跟武媚挑错,总之,在她看来,《西厢记》里,最起码还是有很多更能引起人们去回味的词跟曲句。
    从曲江池回大明宫时,小胖子李旦喊住了李弘,指了指萧淑妃的马车,示意李弘过去。
    这个时候的李弘,即便是再得李治跟武媚恩宠,他也不敢像小胖子一样,与萧淑妃同座一马车。
    于是看着萧淑妃那张写满了不高兴跟委屈埋怨的脸,李弘只好让花孟牵来一匹马,然后跟随在萧淑妃的马车旁边,准备往回走。
    但他这一举动,可是把太仆寺以及礼部、鸿胪寺一同随性而来的官员吓了一跳。
    这哪成啊!陛下与皇后的御驾就在前方,太子殿下不过去,反而是陪着萧淑妃的马车,这……这不和礼数啊!
    哪怕是太子殿下是萧淑妃亲生的皇子,那按照礼数,如果太子殿下相陪,也该是骑马在帝后御驾一侧才对。
    刚刚骑上马背的李弘,看着三个衙署的官员站在马脑袋前面,一个个苦哈哈的连连请求,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跳下马背:“我走着行不行?”
    “这……”
    “别这不这的了,你们三人再在这里墨迹,我父皇跟母后的御驾都要进入皇城了。”李哲从旁边蹿了过来,不耐烦的指了指浩浩荡荡的马队与皇家仪仗,吓唬着三人说道。
    三人看了看李弘,再看了看手里依然未撒手的缰绳,只好转身往回跑,临走还不忘叮嘱李弘:“殿下切记万万不可,这不和礼制,陛下与皇后为尊才是。”
    等着太仆寺跟礼部、鸿胪寺的官员离去后,李哲嘿嘿腆着脸在李弘跟萧淑妃的马车之间晃荡,以实际行动想要引起李弘的注意力。
    “你晃荡够了就跟着走。”李弘再次翻身上马,此刻皇家的仪仗最后一行人都开始动身了,他们再不动身了,就成了给仪仗殿后的了。
    马车的窗户被李旦乖巧的打开,方便萧淑妃与骑着马的两位皇兄说话。
    “母妃,儿臣这些日子确实忙,您也看见了,今日这儿臣不费心,怎么可能早就今日如此声势?我大唐威名要远扬,我身为大唐的太子,自然是要……”
    “这些事儿都是我跑腿的好不好?我不管啊,我一定要去。”李哲当场就拆穿了李弘的违心之言,强硬的回视李弘瞪过来的目光。
    “哲儿你是又想去哪儿?”萧淑妃敏锐的发现,从那白眼狼身上套话,不如从李哲身上下手容易一些。
    “儿臣自然是去南诏,但皇兄却不允许我去,所以儿臣还希望母妃能够帮助儿臣……”
    “这事儿没得商量,你必须留在长安成亲,一个堂堂的大唐王爷,老往外跑什么。”李弘不等李哲说完,就直接否决了,也免得萧淑妃为难。
    “那这么说来,李素节等人,也在巴蜀一地了?”萧淑妃原本一直淡然的眼神,变得有些凌厉。
    第768章 向往宫外的天地
    萧淑妃话里话外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既然你现在一直这样重用着他,而且你们兄弟之间,从小关系就很好,一直都是因为你的庇护,才让不单是他们,乃至母妃有了今时今日。
    如果不是你李弘,恐怕母妃如今早就已经是一抔黄土了,至于李素节与义阳、高安,今日今日,也不会有如今在皇家如此显赫的地位与身份。
    所以,母妃有生之年,只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在你李弘的庇护下,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
    或许是人老了吧,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则是越来越会趋于一种中庸的视角,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如今的萧淑妃,随着年龄的变大,以及武媚那已经完全稳固到不能稳固的地位,这让萧淑妃早就掩息了刚刚被废为庶人时,心中对武媚无时无刻的深深仇恨。
    而武媚有如今的地位与威望,则并不像是自己一样,以母凭子贵的最简单方式,坐稳了皇后的位子。
    何况自己也不是靠着母凭子贵才活到今时今日。
    武媚有着她自己的谋略与大才,有着不同于其他女人一般的铁血手腕与笼络人心的手段,这一切让她自己原本就优胜于宫中的其他人。
    再加上她这个太子儿子,无论是大事小情,都很顾及她的感受,同样,在继太子之位开始到现在,母子两人算是相互扶持、互帮互助的一个坐稳了皇后的位置,一个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大唐太子。
    回到自己宫殿里的萧淑妃,心虚久久不能平静,自己原本修道多年的沉寂之心,这几日不知为何,总是会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影响。
    虽然不至于大限已到,但无论是红尘俗世,还是皇宫内的辉煌奢华,却是显得与自己更加的格格不入,甚至是让自己沉浸其中时,浑身上下的难受。
    李弘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意,她相信李弘一定会与他母后沟通,而后才会跟陛下沟通,如此之后,自己或许才能够真正的找到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没有武媚一直在心头作乱,打扰自己的清修。
    如此并不是说萧淑妃认为,回到皇宫之后,武媚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依然如从前那般针对她,而是武媚越发表现的大度与不计较,甚至还会偶尔来自己的宫殿相谈,或者是请自己前往她的蓬莱殿内相述。
    但这一切对于自己清修多年的寂静之心,却是一点儿好处没有,反而是显得自己越来越急躁,甚至又开始动那李素节的心思,虽然她不想,但有时候在梦里,特别是抱着陛下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潮水一般,缓缓的把自己拉扯进了万丈深渊中。
    她需要脱离苦海,需要驱除心魔,重新做回那个修身养性、凡是过眼云烟能够淡然处之的萧氏生活。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花落无语怨东风。”
    “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里李弘能够记得的词曲,一一交给了颜令宾,而后被她一一化成唐时乐符,编进了西厢记中。
    武媚欣赏完《西厢记》后念念不忘的便是这几句词,而在紫宸殿的不远处内另外的宫殿内,萧淑妃同样念着这几句词。
    “东风、东风,李弘你小子这是把我往死里逼啊,东字被你如此用,就不怕你母后再找我麻烦,让你帮我,你就这样帮我?”萧淑妃有些焦躁不安的在宫殿里走动着,偌大的宫殿内,却是连一个宫女也看不见。
    而紫宸殿内,某人则是满面愁容,武媚在轻轻的念了好几遍后,便开始疑惑道:“你这东风二字是不是意有所指啊?”
    “儿臣真的没有那个意思,就是戏词儿,您能不能不要多想?”李弘不知道解释第几遍了,但就是被他龙妈以为这是意有所指。
    李令月怎么还不回来,她那坊间天下还没有统计出来吗?
    李弘眼巴巴的看着门口,只希望这个时候李令月的身影赶紧出现,好让他再受龙妈折磨。


上一章
返回

唐谋天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