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把82年的狗粮

第3节

    结果,遭到了田新梅无情的拒绝,曲鹤清只能承担起给女儿讲故事的重任。
    从三岁之后,曲昱田就开始了‘为什么’的问句模式,听到什么东西,都喜欢问一句为什么,再好的耐心,也挨不住这么多的问题,于是,夫妻两个不仅买回来很多儿童启蒙的书籍,还商量好,你一天我一天,换着给女儿解答。
    鬼知道,女儿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
    而且,夫妻两个还发现,女儿的关注点,好像和别人不太一样。
    睡前故事一般都是童话,比如,别的小孩子,听到海的女儿结尾时,小美人鱼变成泡沫,多多少少会难过,因为,王子和别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曲昱田不一样,她乐颠乐颠的举手想当巫婆,因为,她觉得能做出药水,要尾巴变成腿,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
    至于王子和小美人鱼,和她做药水的伟大梦想有什么关系?不关心!
    再比如,讲到白雪公主的时候,曲昱田就一直在追问,白雪公主的嘴像血一样红,那么天气特别干,嘴巴流血的时候,该怎么发现?皇后的魔镜能不能给她一个,镜子能聊天吗?可以和镜子做朋友吗?
    曲昱田的眼睛随爸爸,又大又双,眼尾的睫毛又翘又浓密,抬头看着人的时候,就像自带眼影。曲鹤清觉得,女儿的眼睛像是一汪月亮,望着你的时候,还带着小翅膀,就算追着他问,小美人鱼的头为什么不是上半身鱼,下半身人这个样子的问题,他都能忍着太阳穴痛,和女儿好好解释。
    可能别人不知道,曲鹤清和田新梅为什么这么坚持让女儿早早的识字看书,实在是这家伙的问题太多,他们又不想敷衍随便回答,那就让书本来回答她吧。
    但结果,只能说夫妻两个还是太年轻。
    看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之后,曲昱田的问题就更多了,而且,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问的问题有一些曲鹤清他们都不好解释。
    “爸爸,为什么隔壁白奶奶穿的鞋子那么小?”
    “梅梅,为什么孙爷爷家要打年糕?”
    “细菌长什么样子?星星是圆的还是带尖角的?读书为什么一定要去学校?”
    “还有,你们为什么要蹲着捂头?”
    第4章
    等田新梅辞了工作,在家调养身体和照顾孩子,她就发现,自家女儿,好像和她的气场不太合。
    之前夫妻两个都上班的时候,早上吃完饭把女儿送去爷爷奶奶那里,下班之后接回来都差不多天黑了,他们只能给田田洗洗澡,讲讲故事说说话,小姑娘就困得开始脑袋一歪一歪的了。
    就算是周末能全天陪着田田,夫妻两个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还要给田田教东西,洗衣服收拾房子,去应酬去社交,和女儿相处的时间比较碎片,所以在此之前,田新梅还没有发现,自家孩子的小毛病这么多。
    田新梅喜静,不爱说话很少外出串门,喜欢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做好一桌子饭菜,她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胸无大志,生活简简单单的就很满足,闲下来也不去看电视听音乐,回床上躺着睡觉多好。
    这种比老人家还要无聊的生活,曲昱田先坐不住了。
    快到四岁的孩子,正是模仿能力特别强的时候,别看平时乖乖软软的,一学起别人来,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田新梅正在拆沙发上的靠垫,想趁着外面阳光好,去把垫子洗干净,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吵架,声音未免太大,她想着女儿还在院子里玩,就皱着眉头起身出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结果,出去之后,声音就没有了,她走出院子也没有找到人影,等回到屋子里之后,没多久,声音又起来了。
    仔细听听,田新梅发现不对劲了,刚才只觉得声音又急有利,语气像是谩骂,现在一听,这音调未免太稚嫩了,不就正是女儿的声音吗?
    猛地跑出屋子,把正在学话的曲昱田抓了个正着,田新梅让女儿过来,表情很严肃,“田田,你刚才在说什么?”
    曲昱田没看出来妈妈压抑的怒火,惟妙惟肖的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好吧,田新梅这次听清楚了,是孙家的婆婆在骂儿媳妇,一半的脏话一半的狠话,还牵扯了一些私密话,简直不堪入耳,听的田新梅都觉得眼前发晕。
    而且,不知道曲昱田是在哪里听到的,连语气都模仿的很像,学了一遍之后,还得意的在晃小腿。
    自家女儿,怎么会听到别人的墙角?
    田新梅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蹲下来和田田解释,学别人的话是不对的,这些东西不能再说了,可是,小姑娘根本没有体会这话的严重性,满不在乎的用小手推开妈妈的脸,乐颠乐颠的准备跑出去玩,还转头做了一个鬼脸,和田新梅吐舌头,还很不满,“人家都夸我学的像呢!”
    然后,没跑两步,就被田新梅拽住了。
    一是学别人的私密话,二是学别人的骂人话,而且,听田田这么说,她还不止给自己‘表演’过?活了二十多年,从没有说过别人坏话的田新梅气的脸都红了,准备把女儿抱回屋子里,好好教育一下。
    结果,小姑娘拧着头,使劲挣脱妈妈的手,眼泪都在打转转。
    曲昱田根本不明白,为什么在别的大人那里,能得到夸奖的事情,为什么会换来妈妈这么凶的表情,而且,这个时候把自己抱回屋子里,小姑娘本能的就觉得不妙,当然是逃跑为上,她要去找爷爷奶奶,等到了奶奶家,妈妈就不敢凶自己了。
    一个想留人,一个想逃跑,母女俩个都不撒手,对着犟,结果就是,等曲鹤清下班回来,妻子和女儿都哭着向他跑过来。
    然后,告状。
    女儿抱在手臂之上,妻子搂到怀里,等曲鹤清努力从哭腔之中辨别出问题的时候,又无奈又好笑。
    看到爸爸在身边,曲昱田贼胆不小,伸出小爪子,揪了一把妈妈脸上的肉,抱着爸爸脖子的时候,就像个找到靠山的小土匪。
    田新梅不甘示弱,伸手戳了一把曲昱田的屁股肉,眼神直接怼回去,咋的咋的,这是你靠山,就不是我靠山了?
    看着妻子和女儿能在自己面前挠起来,曲鹤清就把两个人分开,妻子留到卧室,女儿带去客厅,一个一个讲道理。
    没有妈妈在身边,曲昱田坐在爸爸面前,挺直了腰,还带着点紧张,在她眼里,家里三个人,爸爸是要管自己和妈妈的,所以,她在这种要挨训的时候,都有点怵。
    曲鹤清坐在女儿对面,让曲昱田把脸上的眼泪擦一擦,重新说一遍今天发生了什么。
    到这个时候,曲昱田已经有点明白,是自己今天学的那些话有问题,可是在妈妈面前,她嘴硬不承认,一直和田新梅怼到曲鹤清下班,现在自己坐在爸爸面前,小姑娘就有些怕了,态度也软了很多,说起自己今天学别人说话的时候,明显心虚了很多,支支吾吾的,试图跳过这一段。
    实际上,妻子在他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只不过,等女儿再说一遍的时候,曲鹤清在几分怒气的同时,也有些诧异。
    气的是,他们夫妻没有教育好田田,让不懂是非对错的小姑娘,学了不好的东西还不自知,惊的是,小姑娘还不满四岁,这个模仿的能力是不是有点过强了?
    而且,曲鹤清注意到,女儿的转述能力很好,说了两遍的话,能一字不差。
    小孩子说话是没有什么逻辑性的,很容易前言不搭后语,让家长弄不明白,但曲鹤清注意到,女儿在转述一段话的时候,不管说了几遍,都不会错词。
    这就不只是表达能力的问题了,曲鹤清发现,女儿的记忆力,是不是很好?
    把这个问题暂时先放一放,他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是,告诉田田,听别人的话再来模仿搬弄的行为,是错的,不能做的,有些脏话粗话也是不能学的。
    “知道那是脏话,不应该学的话吗?”
    “知道了。”顶着‘做错’ debuff的小姑娘被教训之后,红着眼眶,可怜巴巴的问爸爸,“可是,为什么大人能说,小孩子不能说?”
    好吧,又来一个为什么。
    曲鹤清让女儿过来,把她抱在腿上,看着小家伙的眼睛,“田田,你听过爸爸妈妈说这些话吗?在家里,我们会把别人家的话再学回来吗?”
    “不、不会。”被爸爸抱着,曲昱田就知道,爸爸现在不生气了,像个橡皮糖一样挨着爸爸,小姑娘还是委屈的瘪嘴,看样子,应该是知道自己错了,但还是有些不服气,面子抹不开。
    把女儿哭乱的头发别到耳朵后面,曲鹤清认真的和田田讲道理,“小孩子会犯错,大人也会犯错,有错误就要改正对不对?”
    曲田田点头。
    “你错了,爸爸妈妈和你说,这个地方要改,别的大人或是小孩子错了,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会和他们说的。”
    “那,万一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说呢?”
    “不说,就是他们爸爸妈妈的不对了,你想要当一个有坏习惯,爸爸妈妈不管你的孩子吗?”
    曲田田拼命摇头,她不要爸爸妈妈不理她。
    “所以,没事的,有错误爸爸妈妈和你说,我们改掉就好了,小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么被爷爷奶奶说的。”
    看女儿情绪稳定下来了,曲鹤清就放女儿下来,让她把妈妈喊过来,既然说要双方都教育一下,他在田田面前,就不能说话不算事,顺便,还能和妻子聊一下,女儿记忆力的事情。
    曲田田一听爸爸要喊妈妈,以为妈妈也要被爸爸教育了,立刻乐颠乐颠去卧室喊妈妈,“梅梅,爸爸喊你~”
    田新梅正在卧室整理丈夫的衣服,听到女儿幸灾乐祸的声音,起身去客厅的时候,轻轻的拽了一下女儿的小辫子泄愤。
    小混蛋,就知道看热闹。
    嘻嘻,曲田田也不生气,捂着小辫子目送妈妈去客厅,自己和妈妈都挨训了,等一会儿才能互相道歉。
    曲家有规定,爸爸训人的时候,旁边不能留人看热闹,所以,曲田田留在卧室,玩床上放的胖玩偶,等着过一会儿,在爸爸面前和妈妈说对不起,没关系。
    当然,小姑娘不知道,客厅里根本没有训人,曲鹤清倒了两杯茶,和妻子边喝水边说自己刚才怎么和田田说的,夫妻两个对一下词,免得以后教孩子出现相反矛盾的话,然后,提到了曲田田的记忆力。
    “新梅,田田的记忆力好像特别好,等会儿吃饭的时候,我们试一试她?”
    “好啊!怎么试?”
    曲鹤清:“……”这跃跃欲试的语气,是要闹哪样?
    第5章
    曲鹤清和田新梅发现,孩子的性格,不只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有关系,肯定也有先天因素在里面。
    因为,曲昱田和他们夫妻两个的性子谁都不像,又嘴硬倔强,又欺软怕硬,喜欢使个小心眼又撑不到三秒钟破功,最关键的,是小姑娘不爱哭,就算被逗的泪汪汪,记仇似的威胁父母她再也不笑了,也能很快忘掉自己的誓言,继续乐呵呵的凑过来和你玩。
    这么好玩,让夫妻两个总是忍不住,去逗女儿。
    哪怕表演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也会强撑着,继续下去。
    就像曲鹤清和田新梅发现,女儿的记忆力好像特别好之后,两个人还特意准备了一下,才开始试探一下,女儿的记忆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然后,他们目瞪口呆。
    如果把曲昱田接触的东西分为三类,图画、声音和动态场景,那么小姑娘对声音的记忆力最差,图画的记忆力最好,动态场景的记忆力在中间。
    可是,田田对声音的记忆水平,就已经是只要用心听两遍,就能完整复述,哪怕有一些音在听的时候没听懂,她也能模仿出那个腔调,把音“复制”出来。
    这个,就是田田记忆力最差的部分,可想而知,田田对图画的记忆力,强到什么地步。
    所以,这是夫妻两个第一次接触,儿童版的过目不忘是什么样子。
    之前教田田背古诗认字的时候,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因为之前主要是他们教,然后到时间检查田田的记忆情况,这有一个完整的时间差,所以,他们也不知道,田田是当时就记住了,还是有记忆时间,反复叠加印象的结果。
    现在,这个问题就有解释了,田田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学完古诗或是字,还会再捧着小图书复习一遍,然后在父母检查之前,记下来这些内容。
    人家分明就是,当场记下来,然后就乐颠乐颠的去玩了,等父母来抽背的时候,再调出记忆片段,完美应对。
    曲鹤清和田新梅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底的诧异之后,夫妻两个分头去搬了不少书过来,和田田的故事书图画书不一样,这些是他们看的,全是字的大厚本那种书。
    随便翻到一页,曲鹤清拿笔画了一句生字比较多的话,让田田过来记住,等不明所以的田田点头之后,把铅笔给她,让她画出来。
    结果,只认识“的”字的小姑娘,像是画画一样,把这些字连排版位置都没有动,就重现在纸上。
    因为田田不认识这些字,没有办法写出字的间架结构,像是画画一样涂出来的字,看起来有些飘有些奇怪,但曲鹤清能一眼认出来,这是对的。
    这种能力,是不是有点过了?
    曲鹤清活了近三十年,只见过一个和田田差不多能力的人。
    那也是一个从外地来到北疆的老先生,建国之后因为成分不好,被打折了腿,守着的书也被烧的一干二净,后来不知道怎么逃到北疆,就在村子里留了下来。
    前几年,有文化局提着礼品来拜访老先生,一是问问老人的生活如何,他们来送送温暖,二是想问问当年那些书,还有没有剩的。
    说来惭愧,错误发生后难以弥补,孤本变成烧火纸,这该怎么办?


上一章
返回

一把82年的狗粮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