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之驸马无情

第9节

    “公主,将军还在等您,您这是去哪儿呀。”凝香忍不住问。
    我横了她一眼,凝香瘦削的双肩颤了颤,闭上嘴老老实实地跟在我身后。
    其实明轩的伎俩虽有些无赖,却也让人佩服他的心机。本来催我回府就容易引人生疑,思念妻子的话更不便在人前提起,他却叫了个不会说话的二愣子丫头来,又料定皇嫂定然好奇他与我之间的私房话,逼着二愣子丫头当众说出来,最后轻轻巧巧地便让皇嫂主动放我回府。这份识人术和利用人的手段当真是厉害。
    “那丫头叫什么名字?什么来历?”我问凝香。
    “她叫二丫。”
    我险些笑出来,这名字是二愣子丫头的简称么?
    凝香接着道:“她是个孤女,从将军老家来的,听说祖上曾于骆家有恩。她家祖祖辈辈都是厚道人,从未收过骆家一金一银,只她爹爹临终前交待她来找将军,请将军赏她口饭吃。”
    她撇了撇嘴又道:“寻常主子挑人总是挑聪明伶俐有眼力价的,咱们将军呀偏偏找个最笨的做贴身丫鬟,平日里得空时奴婢想找她说说话都是对牛弹琴……”
    “多嘴!”我皱眉,“只问你那丫头名字来历,哪来这许多废话。”
    凝香迅速低下头,沉默许久小心翼翼地道:“公主,你……您变了。”
    变了吗?也许吧。从前的我怎会这般训斥她,虽然与她无话不谈情同姐妹,却也养成她恃宠而骄的性格。但若是她也和别人一样带上面具,事事斟词琢句,我就真会喜欢吗?
    我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这便是将军的高明之处,身边既要有聪明人,也要有笨人,因为有些事聪明人不敢做,笨人却敢。”
    就象皇帝身边有奸有忠、有贪有廉一样,各有其用。等到明轩叛离,带走一帮部下后,皇兄身边的忠良便寥寥无几,大周气数将尽,回天无力。若皇兄皇嫂还有一点清醒,就该笼络骆家、扶植忠良,待叛乱平息后再设法平衡骆家的势力。可惜……
    我遥望出现在前方的荷花池,恍若隔世。
    皇宫后花园本建在一方天然奇泉之上,池水一年四季保持温凉,一到晚间,水雾袅袅自池面升起,越积越厚越升越高,到了清晨,浓浓的雾气在水面上足有一人来高,直到正午时分红日高照时才完全散去。这样的雾气最养荷花,因而虽是在北方,却每每能在夏日里目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况。而据说也正是这雾气,要了家宝的命。
    我步履沉重踏上池边石亭的台阶。此亭用一百八十块大理石砌成,石面打磨得如同镜面一般。这些石头是皇兄击败宁氏一族后对方求和时送来的贡品之一,听说皇嫂也曾是这些贡品中的一项。若不是皇兄对皇嫂一见倾心,以皇兄那时的个性,是定要将宁氏灭族的。
    这一百八十块大理石洁白如玉毫无瑕疵,且质地坚固细密,是以一晃十年,此亭仍如同新的一样。皇奶奶曾经最爱坐在这里欣赏一池荷花,她退隐归来坡后,此亭便成了皇嫂的专有地。
    我面对荷花池缓缓坐下,一方池水尽收眼底。此时池面上雾气蒸腾已漫过池边的围栏,听说皇嫂便是坐在这里,看到家宝挣脱小倩的手跑向荷花池围栏处的雾气里。小倩和侍女们追上去时家宝已不见踪影,不多时就听到落水的声音。那时雾气正浓,三尺之外的景物已看不清楚。待找到家宝时,他已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具尸身。
    消息传出来那天,明轩是提着剑来找我的,我还记得被冰冷剑锋抵住咽喉的感觉。明轩的声音沙哑得几乎难以分辨,他说家宝不可能淹死,是我和皇嫂合谋将他害死的。
    我那时以为他伤心过度才说出这样的话,现在想来,既然家宝深谙水性,浅浅一潭荷花池又怎能淹死他。谋害他之人定是利用池面上的雾气作掩护,将家宝推入池内再强行将他溺死,而后借着雾气遁逃。
    若果真如此,那么杀人者必须对皇宫极为熟悉,或是有宫人做内应,掌握皇嫂每日的行踪,在皇嫂携家宝到来之前便埋伏在雾气里,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逃过皇嫂侍卫的耳目。
    自归来坡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谋害家宝的动机不外乎私仇公怨这两样。
    私仇的可能性不是没有。骆家世代为将,不用说战场上杀敌无算,就连军前斩杀的违纪将领士兵也不在少数。但为了报仇专程潜入皇宫杀一个小孩子,这不合常理。想报仇可以去将军府门口守着,或者成为将军府的奴仆混进去,这比进入皇宫容易得多。
    如果说是因为公怨……我心里一阵阵揪紧,杀家宝的后果只有一个:逼着明轩彻底和大周决裂,一心一意推翻大周朝。这件事有可能是叛党忠武侯所为,也可能是大周内贼所作,甚至有可能是史清。
    上一世的明轩最终没有和史清结盟,而是投靠了忠武侯,难道也是怀疑史清和家宝的死有关么?如果真是史清的人杀了家宝,我又怎么能够原谅他,我又怎样去面对他,如皇奶奶交待的那般去拉拢他,我做不到。
    我闭上酸涩的眼,年少时最好的一帮伙伴便是包括皇兄在内的哥哥姐姐们、明轩还有史清,如今哥哥姐姐们被皇兄杀了个干净,明轩与皇兄反目,如果史清也……
    思绪被自远而近的叫喊声打断,听得是宫里的护卫在喊:“陛下有令,凡无陛下手谕者,见者立斩!”
    我手抚皱成一团的眉心,皇兄这又是在发什么疯,皇宫内持手谕行走的只有被召见的大臣,难道连宫女太监见了都要杀么。
    杂乱的脚步声顷刻便到跟前,接着颊边感到一阵劲风,我知是凝香闪身挡住已来到我面前的侍卫。
    “长公主在此,尔等放肆,还不快快跪下!”别看凝香平日里细声细气的,关键时候却不输须眉。
    我睁开眼,拍了拍凝香的肩,示意她让开。一名带刀侍卫单膝跪在石亭的地上口称“公主”,行礼行得毕恭毕敬,但右手始终不离刀柄,眼尾余光在我身后左右扫来扫去。身后是他的手下,十来个皇宫护卫,个个手持火把低头跪在亭外。
    作者有话要说:
    ☆、不识故人面(三)
    我认得这人,似乎叫李超,是程姚的结拜兄弟。他与程姚都为皇兄所信赖,相比之下程姚为人憨厚,李超却有些“滑头”。当年皇兄本拟定派李超前往归来坡守陵,恰逢他妻子即将临盆,诏书还没下他就得到风声,一连告病了几日,逼得皇兄换人。品阶高一些的大内侍卫们人人自危,深怕烫手山芋掉进自己手里。这时程姚却跳了出来,自告奋勇要去归来坡。
    送行那日别人都是走走过场,唯独李超一直送到归来坡脚下。那日正巧我奉皇奶奶诏去看望她,眼见得李超双眼通红,当着众人的面给程姚深深一跪,是以我对他印象颇深。
    因为陈见在先,当时我觉得这人可真会装模作样。直到明轩破城血洗皇宫,大内侍卫们能逃的都逃个干净,唯独他护着我和皇兄直到最后,我才知道人不可貌相,更不可以一件事就决定对一个人的看法。
    但这人的命可真是不济,虽然有义兄程姚替他去了归来坡,他的妻子仍旧难产死了,知道襄城城破时,他仍是孑然一身,连子嗣都没有留下。
    “李超?”
    他见我一口叫出他的名字,咚咚地又磕了两个响头,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开口正要说些赞颂的话,我不耐烦地挥挥手制止,眼神示意凝香问他话。
    “长公主在此欣赏夜景,尔等深夜扰驾可知罪么?!”
    李超瞥了一眼凝香,并不答她,倒反面向我问道:“李超职责在身,望公主体谅。敢问公主可曾看到一名身着白衣头缠银色发带的陌生男子?此人十分危险,公主若见着此人,千万莫要被其皮相所惑。”
    好个李超,公然藐视长公主贴身丫鬟,凝香的小嘴立刻噘起来。
    “皇兄不是说凡无手谕于皇宫内行走者立斩么?本公主也无手谕,本公主还当李侍卫要来将本公主也斩了呢。”
    李超脸色发白,将身子蹲得更低:“公主说笑。李超冲撞公主玉驾,实在是罪该万死。”
    我看看凝香,这样也算是给她挽回一点小面子了吧。
    转头又问李超道:“本公主如今已是有夫之妇,心如止水,你却说那人十分危险,千万莫要被其表象所惑云云,这是何意?”
    借着月光已能瞧见李超额头的细汗,凝香仍不住拿衣袖碰了碰嘴角,是在偷偷窃笑吧。
    “这……此人……此人曾迷惑皇上,幸得皇上英明及时识破此人伪装。公主贤良睿智且自小习武,又有凝香姑娘在侧,定是不惧此人的。但此人狡诈多计,已伤了两名护卫,若公主果真有个闪失,属下怕无面目去见皇上。”
    我心里暗笑,这李超果真急智,已看出我在为凝香出气。
    “罢了。”我佯作大方地摆摆手,“本公主仍有一事不明要请教李侍卫。”
    李超正要吐出的一口气顿时憋在喉咙里,忍着咳嗽道:“不敢!”
    “那人如何迷惑皇兄?又有什么伪装?难道是入宫来行刺的么?竟让刺客混入宫来,叫本公主好生惊怕。”
    凝香故意气哼哼地接上一句:“李侍卫失职的罪名可不小!”
    这回李超不仅汗如雨下,连脖子都涨得通红。
    我沉下脸:“本公主问话,尔敢不答?”
    “这……”李超显然是真急了,连连搓手,象是做了个极为艰难的决定般沉沉一叹,向前挪了挪,压低了声音道,“属下也是从别处听来的,那乱说之人已被属下严惩。听闻皇上前些日子得了那戏子,因相貌姣好颇得圣心。但那戏子誓死不从,还因此人闹得帝后不和。圣心震怒,将此人关了起来,不料今日却让此人逃了出去。我等初时并无防备,竟让此人误打误撞伤了二名护卫,有人见他往这个方向来……”
    我闭上眼,挥手让他不必再继续。在坤宁宫见到的那名男子果然是皇嫂的面首,还是从皇兄那里抢来的。显然那男子并非自愿,又从坤宁宫逃了出来。
    李超等了半晌不见我说话,有些尴尬地道:“不知公主可曾见过一名白衣人?”
    “白衣人?”我睁开眼,声音轻飘飘的,“倒是有一个。”
    李超面露喜色:“请公主明示!”
    我指着自己的鼻子:“本公主身着白衣,李护卫难道瞧不见?”
    一时间无人敢说话。
    冷场了半晌,李超干咳了几声道:“既然公主并未见到可疑之人,属下便告退了。这荷花池到了夜间雾气飘渺,月光下如同蒙了一层薄纱一般,煞是好看。只是公主切莫行至围栏边,只因此时那雾气已升腾至一人来高,遮蔽月光,万一……”
    “好了好了。”我不耐地挥挥手,“雅兴已被你搅了,我也不想在此久留,稍坐得片刻就回府去。李侍卫公务在身,只管自便。”
    李超抹了一把汗,如释重负地转身招呼手下人离去。走得几步又会转身来朝凝香深深一鞠道:“今日多有得罪,他日定到府上与姑娘赔罪。”
    凝香哼了一声别转头并不买账的样子,双颊却有些微红。
    待李超等人走远,凝香小心查看我面色,终是忍不住道:“其实李侍卫那人,倒不似看上去那般滑头。听说他丈人家对他有恩,那时他托病不去归来坡也实是无奈。”
    我冷冷地道:“怎么?我使劲替你挣回面子来,你倒可怜起他来了?看你这羞答答的样子,莫非对他起意?你虽是个丫鬟,但与人做继室我是不答应的。”
    我心情烦乱,话说得颇重,见凝香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放柔声音道:“我那样言语为难他并没有惩戒他的意思,不过是拖延时间,拖得他不耐烦了自动离去才好。出来吧。”
    前面那些是对着凝香说的,最后一句句“出来吧”却是对着面前的一根大理石亭柱说的。
    一根柱子自然不会说话。凝香诧异地瞧了我一眼,慢慢走到柱子前仔细查看。
    “你瞧柱子做什么?”我将她拉回身边,又对着柱子说,“敢伤了皇宫侍卫,却不敢出来见我们两个女子么?”
    凝香愣愣地瞧着我,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我等了片刻仍不见动静,转过身道:“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打磨得如同镜面,本公主刚刚坐在这里,已从对面石柱上瞧见你的影象了。”
    我手指前方树丛,对终于明白过来且进入戒备状态的凝香道:“去那边请他出来。”
    凝香这才恍然明白过来,微一点头,施展轻功两步就窜到木兰树丛前。
    “不必。”带着轻咳的声音,从树后转出一名纤长男子,白衣坠地,黑发如瀑,以银色发带简单地挽了一个发髻。
    作者有话要说:  不识故人面……写到这里觉得有点桑感啊……
    ☆、不识故人面(四)
    这个人的背面我已在皇嫂那里见过,见到他正面的那个瞬间,我忽然想起成人礼上的一件事。
    曾经有几个士人想讨好我,送了一幅“大周第一美人”的字给我,我当时觉的自己相貌也算不辜负轩辕皇族厚望,便欣然接受了那副字。如今见到这男子,心里油然生出愧疚感来,如若那副字此刻就在手上,我是定然要双手奉上的。
    我肃着脸道:“大周长公主在此,下面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这本应是凝香的台词,但此刻的她,我瞟了一眼对着那男子已看得痴傻的她……还是算了吧。
    那人似乎想移动步子,身子却不知是因为受了伤还是体力透支有些踉跄,索性站在原地不动,只拱了拱手:“在下安歌。”声音有些疲惫沙哑,但仍温婉好听。
    好大的架子。虽是低贱的戏子,却不比朝上那些屈尊卑膝的小人,在即成朽木的大周朝已是很难得的了。我虽欣赏他的气节,但他的不敬仍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
    “想活?还是想死?”我漫不经心地摆弄指甲,凉凉地问道。
    他不答,只抬头看我,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苍凉,唯独一双眼睛却亮如星辰,慑人心魂。不必回头看,我也知道凝香的眼珠子怕是快掉出来了。
    “生有何欢,死亦何苦?”他嘴角微扬,月光下面色仿佛透明一般。
    我无言以对。活着的最后一年我痛不欲生,死后的那刻却觉得平静安详。比起安歌,我似乎更有权力说这句话。但若真的死而无憾,我为什么又要活过来?
    我点了点头,很赞赏地道: “本公主很喜欢你,决定带你回公主府……哦,不,如今应该是将军府。”
    毫无悬念地在安歌脸上看到吃惊的表情,至于凝香,不用回头看我也知道她的舌头怕都要掉出来了。
    我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吩咐:“去把我的轿子叫进来,就说本公主身体不适,不便步行。”
    凝香惊疑不定地指指我,意识到这样似乎很是不敬将手指指向安歌,颤颤地问:“公主您是想……想将他用轿子抬出去?公主与陌生男子共坐一轿,怕是不……不大妥?”
    我脸一沉,斥问道:“本公主与喜爱的面首回府,有何不妥?”
    “面……面首?”凝香彻底无语,盯着我的眼神象是盯着一只怪物,指着安歌的手化指为掌,在我面前伸了又缩,只差没按到我额上探探体温。


上一章
返回

重生之驸马无情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