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之幸福农家妇

第26节

    “为这么点儿事儿不至于,给他就是了省的你嫂子埋怨你。”胡国栋整天在工厂里忙活当然知道吴红儿说的那个人是谁,不过亲戚里道的,不值当的为这点儿钱起矛盾,因此胡国栋便说道。反正他一共的工钱也不过几十块钱而已。
    “这可不行,这一次给了,下一次呢。我三嫂前几天还找我说等咱们的厂子开起来想让她娘家兄弟来干活呢,这样怎么行,等抽空我得跟我三哥说说,要不跟我娘说说也行。”他们现在正是事业起步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什么的没有原则,再说他三嫂的娘家兄弟还真不是什么好鸟,整天没个正行,她怎么能留这样的害群之马在厂子里。要是找些这样的工人,他们不倒闭就算不错了。
    因为是她的娘家人,胡国栋当然不好说什么,因此胡杏儿打算好了,先跟他三哥提一提,要是再不顶用她就要回家跟她娘提一提了。虽然她娘看着平时挺和气,但是几个儿媳妇儿还是拿捏得住的。她三嫂也就是嘴厉害而已,其实做不了家里的主儿。
    “不过这次咱们得吃点儿亏了,还得发给他这段日子的工钱。”吴红儿看着手里记得账,暗地里盘算了一下,正好可以用这件事儿杀鸡儆猴。有这个例子在,再想有人偷懒耍滑心里也得有个震慑。
    “真该让别人来看看你这个管家婆的财迷样子。”胡国栋见吴红儿拿着个算盘噼里啪啦的算个不停的样子笑着说道。吴红儿的算盘是专门找胡桃儿他公公学的。老王头曾经是村里生产队的队长,一手算盘噼里啪啦的厉害的很,给村里人算工分、分钱、分粮食一次也没有错过。这也算的是一门绝活了。吴红儿一连在胡桃儿那里待了多半个月总算是磨得老王头传授了她几招。
    “哼,总比你花钱大手大脚的好的多。”吴红儿白了胡国栋一眼然后说道。胡国栋这个人太过大男子主意,平时又太爱面子,想让他跟人斤斤计较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管钱的问题呀,还得是她来。其实村里的男人大多这样,不是他不在乎那点儿钱,只是抹不开面子而已。
    “是啊,多亏娘子大人了,小的这厢有礼了。”胡国栋怪模怪样的给胡杏儿行了一个礼,然后笑着说道。
    “好了,赶紧去忙吧,别再我这耗着给我捣乱了。”吴红儿见他没个正行,也不想让她在这捣乱了,自己手里还一堆活儿呢。
    胡国栋的手里其实活儿更多,待了没一会儿就走了。现在这段日子两口子都忙,能聊上几句天儿也算是难得了。
    吴红儿又忙了一段时间,把众人的工资算的差不多了,这才抽空去找了一趟吴新会。现在吴家三兄弟也都在这忙活,当然了工资也照样给他们发。不过相对于别人只用干活就行,吴家三兄弟还要注意监工,毕竟盖房子这种事儿只要一个偷懒耍滑没准儿就会出大事儿。虽然这里只是厂房,但是也不能放松。
    见吴红儿过来了,吴新会连忙放下手边的活儿过来说道:“咋了这是,妹子?”吴新会前段时间跟着胡国栋去市里弄机器去了,回来以后又忙着安装,整天团团转,再加上他小舅子整天迟到早退的他还真没注意到这小子在这成祸害了。
    “是这样三哥,我这不是正在算工钱吗,三嫂那个娘家兄弟你也是知道的,这次时间短就算了。但是上次三嫂还跟我想让他以后来厂子里上班,你得提前跟三嫂说说,他总这样没个正行可不行。要是都这么干,我们家这个厂子也不用开了。”吴红儿自小在家里就受宠,而且她跟三个哥哥的关系都十分好,因此她说的十分直白,并没有拐弯抹角的。不是她不讲情面,偷懒耍滑这事儿传染,没准儿一个就能引出一大串来。
    吴新会一听,怒气就上来了。亲妹妹跟没个正经样子的小舅子比起来当然是妹妹更亲了,说实话他最近也是早出晚归的,虽然才开始是跟王家姐夫一起管着监工的,但是后来他因为嘴皮子还算利索便一直跟着胡国栋往外跑,很少出现在厂子里了,虽然他也听他媳妇儿提了一句书小舅子就在这干活但是还真没怎么注意他,不过当初他还专门叮嘱了他媳妇儿让小舅子好好干,千万别给红儿弄难看,没想到才干了这么几天红儿就找过来了。就这样子还打算以后到厂子里来,这不是为了挣钱,纯粹就是把他的脸放在地下踩呢。
    “行,这事儿我知道了,你别管了。这段时间的工钱你也别给他发了,奶奶的这臭小子皮又紧了,你嫂子也是那脑子纯粹就是当装饰用的。”吴新会毫不客气的说道。
    “别,看你说的,这段时间的工资怎么也得给,但是三哥你也知道,我们这厂子马上就要开工了,就他那副样子反正我是不会再用了。”吴红儿说道。她的确是想补贴娘家,但是不给她面子的娘家人就别怪她翻脸。再说了这人可不是她娘家人。她三个哥哥为了怕别人说闲话干的可比别人多多了。连胡家姐妹五个都说不出别的话来。
    “行,这事儿你别管了,我回去跟你嫂子说去。”吴新会安抚了妹妹几句,回去就跟她媳妇儿算账去了。
    吴新会回去劈头盖脸就把陈香枝骂了一顿,虽然陈香枝在外面显得十分厉害,但是她还真做不了吴新会的主儿。“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别把你娘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往红儿家那里放,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再有一次让我知道了看我怎么抽你。”吴新会颇为生气的说道。
    丈母娘家条件算不得好,尤其是小舅子也二十五六的人了,家里孩子都俩了但是还整天没个正行。当初那两口子超生把老丈人老两口存的那点儿底子也抖搂的差不多了,因此陈香枝偶尔帮衬娘家一把,他到也没说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是这次陈香枝算是捅了吴新会的腰眼子了。
    被吴新会劈头盖脸的一顿骂,陈香枝一方面是脸上挂不住一方面又暗骂弟弟不争气,平时她还能吵吵几句,但是吴新会动了真怒她却是不敢顶嘴的,因此只能不停的擦眼泪。偶尔才弱弱的反驳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啊,那是我弟弟。”
    本来正在隔壁屋领孩子的崔荣梅老两口听见儿子在跟儿媳妇儿发脾气,老两口诧异的互看了一眼,这两口子又是为了啥?但是两口子吵架,他们当老人的也不能干看着,哄着两个孙子好好看电视,崔荣梅和吴栓子走到外面,崔荣梅吼了一嗓子道:“老三,你小子大晚上的喊啥呢,就不能好好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了,今天我去弄一个表,结果遇到我们这里一个重点高中放月假,私家车从马路这头排到了那头,整整堵了一个多小时。好多交警都在那指挥,话说那个高中实在是太牛了。
    谢谢yydzt扔了一个地雷,么么哒!!
    ☆、第73章 风生水起
    见惊动了俩老人,吴新会又狠狠地瞪了陈香枝一眼,但是到底没继续再说,要他说这事儿能不让他娘知道还是不让他娘知道的好,亲娘当然向着闺女,就凭崔荣梅那暴脾气非得狠狠地骂他媳妇儿一顿不可。再说还有吴栓子呢,他爹要是动了怒,他就非得跟他媳妇儿动手了,因此吴新会连忙跟外面的吴家老两口说道:“娘,没事儿,就绊了两句嘴,我们不吵了。您两老去休息吧。”
    农村里两口子吵架很正常,要是一直相安无事的才惹人奇怪呢。因此见儿子这么说吴家老两口也就没再说啥。他们倒不是关心儿子为什么吵架。只是大晚上的这么闹腾到底不好看罢了。
    陈香枝现在也知道怕了,连眼泪都顾不得擦了就那么一直眼巴巴的瞅着,等崔荣梅他们又回了屋,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其实她也不愿意管娘家那些烂事儿,但是每次回娘家她娘就没有一次不跟她哭诉的,到底是她亲娘,她也就顺手帮了一把,哪知道那小子那么不争气。不过陈香枝在心理也有些怨怼小姑子,胡家家大业大的哪里就差他弟弟的那点儿钱了。
    她那点儿小心思,吴新会一眼就能看明白,说到底呀,她这个媳妇儿虽然看着挺精明的,平时在几个妯娌之间也惯会掐尖,但实际上却是最没城府的,别说大嫂就是二嫂也能把她卖着吃了。不过到底是自己媳妇儿,吴新会便继续虎着脸说道:“你那是啥心思,你当红儿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凭啥让你白拿白占的。再说了红儿家可还有那么一大笔贷款呢,你咋不替她想想。翔子去红儿家厂子里干活的事儿就别提了,这几天的工钱我出了。”
    这不是亲的就是差点儿,就说吴新会只要想想吴红儿家欠的那一大笔钱心里就一直提着,平时花钱的时候也是盯得死死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而陈香枝这当嫂子的就差多了。
    陈香枝心里就算有再多的想法,家里的当家人发了话她也就只能认了。想想连她兄弟这几天的工钱都得自家出,她又舍不得起来。就算是亲弟弟,她也舍不得自家那点儿钱。不过看着吴新会黑着的那张脸,她到底没敢再说什么。
    因为这件事儿,吴新会一直好几天都没给陈香枝好脸色,她在家里小心翼翼的赔了几天小心,才总算让吴新会的态度转圜了几分。见吴新会的态度好了,陈香枝才怒气冲冲的回娘家把那个不争气的弟弟给骂了一顿。这小子但凡争一点气,她也没必要这么既赔笑脸又赔钱的。
    却说吴红儿那里,有了吴新会小舅子的这个例子在,招工人的时候,原本心里存着点儿小九九的人便把心里那点儿小算计掐掉了。吴红儿连她娘家嫂子的面子都敢折,他们这不沾亲不带故的就更别提了。当然沾了亲戚的,心里也都掂量了几分,吴红儿这一手倒也真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了。
    忙碌了多半年,等到盛夏过了,胡家的厂子终于开张了。因为是镇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民营企业之一,开张那天镇上几个主抓经济的领导还专门来捧了个场,现在国家改革开放了,对于自己创业的行为他们也得公开支持不是。
    胡家卤肉取了个非常普通的名字就叫“老胡家”,吴红儿想到后世铺天盖地的假货和商标战,还专门长了个心眼儿提前去注册了一下。工商局现在有这个意识的人很少,他们去注册的时候,还引得别人专门看了几眼。
    厂子虽然开张了,但是现在还没有订单,并不敢做的太多。这次主要是第一次试试手,顺便让工人们熟悉熟悉机器。毕竟虽然包装什么的全都是靠的机器,但是杀猪,做卤肉还全都是人工的。一开始也做不了多大的量。
    胡家的卤肉分为好几个部分,有卤猪蹄、卤猪耳朵、压猪头等几种,又放在真空包装里的,也有放在罐头瓶里的,当然也有没做保存加工直接新鲜的卖的。而胡杏儿那个关了半年的店铺也总算是重新开张了。
    不过现在里面的人已经不是胡杏儿两口子而改成刚刚搬到镇上来住的胡家老两口了。九月孩子们就要开学,胡国栋费了番力气把家里三个孩子的户口弄到了镇上,今年正好胡杰上一年级,胡卓提前一年上学前班。至于丫丫也被送进了幼儿园。老两口在这个铺子里既卖新鲜的猪肉,也卖卤肉,当然了工厂里出来的罐头和真空包装的小食也在这卖。生意真是兴隆的很,每天人来人往的简直不要太热闹。
    至于胡杏儿和赵强两口子,早在第一批小样做出来的时候就拿着东西去拉客户了,你别说还真让他们摸到了几个订单,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工厂总算是开张了。
    这时候的人都实在,里面放的也都是好东西,绝对不是后世的那种黑心商人可比的。再加上胡家的卤肉这几年也算是闯出了几分名气,镇上几家大工厂八月十五中秋节发福利的单子全被赵强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给拿下了。
    别人对赵强很是佩服,毕竟镇上的几家大厂子加起来的订单也不算是太小了。但是这在赵强看来还真没啥,镇上本来就是他的大本营,如果连镇上的几个单子都拿不下他才真是丢人呢。
    他暂时的目标是在市里占据一席之地,然后就是省里,乃至全国,冲出中国都是有可能的。赵强现在整个人都充满了斗志,简直可以说是焕发了第二春也不为过,连本来偶尔有了几根的白头发也都泛了黑茬,至于胡杏儿比赵强还要斗志昂扬,才开始她只是一个农村人,虽说嫁到镇上二十多年了,但是遇到大场面整个人也有些畏畏缩缩的。但是跟着赵强出去跑了几趟之后,她整个人的气场都为之一变。整个人也开始向着女强人的方向发展了。
    上次去南方的途中,胡杏儿还和火车上的一个乘务员联系上了,俩人当初只是随便聊了两句,谁知道后来说起来俩人竟是老乡,见竟是这么有缘分,俩人最后竟然称起姐妹来。当时也只当是平常,但是时间久了,胡杏儿心里也有了自己的小算盘。
    这年头坐火车简直就是受罪,经常就是啃啃冷馒头或者坚持到站点才能买点儿东西吃。路途短的从家里拿上点儿东西就行了,要是一连坐上好几天可就受大罪了。火车上倒是有卖吃的的,但是又贵又难吃,哪里比得上他们家的卤肉好。胡杏儿心里盘算如果他们家的卤肉能在火车上代卖,这一传十十传百的,全国这么多火车,只要一个买袋或者一个罐头吧,她就赚翻了。
    不过胡杏儿可不傻,虽然她跟人家女乘务员平时姐姐妹妹呀的乱称呼,但是真涉及到这种事儿也不能贸贸然的请人家帮忙,因此她干脆就当是送东西给自家妹子尝鲜呢,顺便也借着女乘务员的名义给了她几个相熟的朋友一点儿。
    因为只是在火车上偶然遇到的,再加上胡杏儿表现的也就是给她尝鲜的样子,女乘务员倒也没怀疑什么,见胡杏儿还大方的分给她的几个朋友,倒是很有面子,在心理又跟胡杏儿亲近了几分觉得这个老乡这不错。其实她哪知道,胡杏儿这次坐这趟火车纯粹是冲着她来的。
    事情跟胡杏儿预想的差不多,等过了没多久,那个女乘务员就私底下开始联系胡杏儿了,不过她倒不是如胡杏儿想的那样想在火车上卖,只是他们在吃的时候火车上的同事看见了,这东西的确香的很,再说也容易保存。在火车上工作的都是国家正式职工也不差那个钱,因此倒是都托她给捎点儿。
    胡杏儿虽然心里有点儿失望,但是面上却笑盈盈的。毕竟时间长了她碰的壁也不少了,这才算个啥,“这哪用用钱买呀,妹子你不是打姐姐的脸吗,这都是自家的东西,你要多少尽管拿去。”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现在胡杏儿也大方了,要知道以前她可舍不得。这可都是货真价实的肉啊。
    女乘务员也不是那么脸皮厚的人,同事们托她买的她当然是付了钱的,不过她自己那份实在顶不住胡杏儿的热情,并没有付钱。
    这么一来二去的还真叫胡杏儿给弄成了。又一次女乘务员再来的时候便问胡杏儿他们的厂子规模有多大,正规不正规,能不能在火车上代卖。见事情终于成了,胡杏儿心里激动的扑通扑通直跳,但是她还是强迫自己面上做出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道:“看妹子你说的,咱们这可是正规厂家,什么执照可都是办全了的,就咱们这商标也都注册了。不是我吹,我们老胡家的手艺可是祖传下来的,据说我们家先祖可是御厨呢,妹子要是不信就去打听打听,镇上的人知道的也不少。要是真能成,姐姐我可得好好谢谢妹妹你。”胡杏儿吹牛不打草稿,其实她祖上哪是什么御厨,祖传是杀猪的倒是真的。但是吴红儿说的对,这东西啊就得有个出处才有身价呢,谁能说得准他们家老祖宗不是御厨来着。
    胡杏儿这一番折腾拿下了一个不比赵强小的单子,赵强看着胡杏儿得意洋洋的样子便说道:“行啊你,胡杏儿同志。”
    “那还用说,你等着吧,要是效果好,以后的订单才是源源不断呢。”胡杏儿非常傲娇的抬了抬头。
    ☆、第74章 转型
    赵强和胡杏儿的夫妻档首战就告捷,让压力很大的胡国栋和吴红儿也算是吃了个定心丸。说实话弄这么大的摊子大家谁心里都没有底,都是空牢牢的。十万元的贷款压在头上要是不是胡国栋是个响当当的汉子恐怕都要被压弯腰了。
    却说今年的确是胡家非常忙碌的一年,一开春儿家里就忙着该厂房,忙里偷闲还得帮着胡桃儿一家操办王聪这个胡家第一个外孙子辈儿的婚礼。等到婚礼过了又是工厂新开业又是拉订单的一直没个时间休息。
    赵强两口子每天四处跑着拉订单,胡国栋和吴红儿也闲不下来。今年的养猪场虽然扩大了规模,但是新养的小猪现在还没出栏,远远赶不上工厂里的需求。首先摆在胡国栋和吴红儿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收购生猪,好在农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猪,收购起来并不是那么难,只要多串几个村子就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了。不过也得好好挑挑,万一猪生了病他们没看出来就糟了。
    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他们闯出名堂来以后对生猪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每年光是收猪就是一个大问题。再加上胡国栋和吴红儿现在越来越忙不开了。工厂里的事儿一个挨一个,家里的养猪场现在根本顾不上,还是胡桃儿现在帮忙照顾着。
    所以今天胡国栋便跟吴红儿商量着,是不是把养猪场直接转给胡桃儿一家算了。反正自家现在也顾不到。胡国栋的这个提议吴红儿也赞同,但是想到家里的公爹,她苦笑道:“爹那里恐怕不同意。”
    可不是不同意,胡老屠在那里干了一辈子,才开始是给公家干后来是给自己干,但是他一直没离开过。可以说也正是靠着养猪他才给家里的孩子们打好了底子,要不然胡国栋和胡杏儿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老人们都念旧,虽然胡家一家子现在都搬到镇上去了,但是胡老屠隔个十天半月的还是会去猪场里看看呢,如果他知道胡国栋有把猪场兑出去的想法心里一定不愿意,就算接手的是他亲女儿也一样,毕竟如果兑给了胡桃儿家这个猪场就姓王不姓胡了。
    胡国栋听胡杏儿这么一说也是头疼的很,老爷子这几年是越发执拗了,而且认死理,想要做通他的工作估计比登天还难。但是就算是难也得尝试一下,他现在实在是分不开身了,把猪场兑给胡桃儿总比给了外人强。“等到大家都在的时候咱们跟爹提一提,要是爹抽我的话还能有个帮手。”胡国栋笑着说道。
    “对了,要不让你哥那里也多养一些猪,看现在的这种形式咱们对生猪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了。把这钱给别人赚还不如给了自家人。”胡国栋说道。几个大舅子的本性他也是很了解的,再说亲戚之间互相帮衬本来就很正常。
    吴红儿其实也早就有过这个想法,吴家虽然算不上困难,但是也就是一般人家,有赚钱的机会她当然忘不了自家兄弟。不过自家虽然平时也养猪,但是并没有什么规模一年养两头就算不错了。大规模的养殖家里一没经验二没财力。不过想到刚才提到的家里的养猪场,吴红儿心里忽然一动,突然想起前几天在书上看到的一个案例来。
    “你说咱们这么着怎么样,咱家的养猪场还是挂着咱们胡家的名字,不过把管理权交出去,这样估计咱爹也不会有多大意见了。”说完还找出当初自己看的本书来给胡国栋看看。
    胡国栋最近也看了不少书,随着厂子的规模越来越大,不看书真没办法。因此他一看也觉得不错,他们一直担心的也无非就是胡老屠不舍得这个猪场姓了外姓罢了,现在猪场还是他们胡家的,但是平时的事物他们一概不管。当然了最后的生猪由他们收购,这也没什么为难的,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
    “哎,媳妇儿你真行。”胡国栋狠狠地亲了吴红儿脸蛋一下,颇为高兴的说道。有了这个办法就不怕家里的老头子不同意了。可以说最难的一个问题算是解决了。
    “你干啥呢,又不是在家里,万一有人看见咋办,真是越来越不讲究了。”吴红儿连忙推开胡国栋说道。虽然别人进来会敲门但是万一被别人看见了也是不好。
    “都老夫老妻了你还害羞个啥,在南方人家小情侣在大家上亲嘴的都有呢。”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胡国栋的心情也十分好,便打趣了吴红儿几句。
    “去你的,跟你说正经事儿呢,怎么说起这个昏话来了。”吴红儿说道。她拢了拢头发,正儿八经的说道“对了,二姐夫上次说的扩大种类的事情你觉得咋样啊?”前不久四个人碰头的时候,赵强说了一个自己的想法,他想把种类扩大一些。他们卖的都是猪肉产品,但是就市场的反馈来看,他们显然丢了一部分市场。虽然现在大家的条件依旧不怎么好,但是也有不喜欢吃猪肉而喜欢吃鸡肉的。因此赵强的想法是他们在里面再加上鸡产品。
    要说养鸡可比养猪快多了,而且成本也小。而根据吴红儿那点儿少少的后世经验,这也是一个非常赚钱的地方,什么卤鸡爪、卤鸡腿、卤鸡脖子,卤鸡架,甚至卤蛋,简直比猪身上的可卖点都多。而且这个比猪肉要便宜一些,也更符合大众的需要。要知道后世物价飞涨的时候一个卤蛋也不过一块钱。那时候的一块钱来现在一毛钱都不值。
    “咱们以前也没做过,也不知道市场效果好不好。”胡国栋也知道鸡产品比猪的成本要低多了,而且市场更宽广,但是他们家的传统手艺是卤猪肉,胡老屠虽然也会*肉,味道也不错,但是到底不是最地道的。
    “要不咱试试,先看看效果怎么样?其实我觉得咱爹做的鸡肉也很好吃。尤其是那个卤鸡爪子不比猪蹄子差。”吴红儿说道,后世的那些东西也不见得也多好吃,但是还不是很多人买。
    “行,试试吧。反正咱们也把摊子扑腾开了,也就是再养一批鸡的事儿。”其实当初赵强说的时候胡国栋就有些心动了。现在被吴红儿一撺掇当下便拍了板儿。养鸡简单,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先收点儿成年鸡试试水,如果效果好,可以把养鸡场办起来。有了猪场的例子在,到时候让他几个姐姐任一个办个养鸡场也就成了。
    “这么一算咱们该干的事儿还真多呢。想想都累得慌。”胡国栋懒懒的伸了伸胳膊觉得整个人累得不行。想想他已经很久都没好好的休息过了,自从过了年就一直忙,现在眼看着又要进冬天了,一年又过去了一大半儿。
    “可不是,我也累得很,咱们等天儿好的时候休息一天带上老人孩子出去玩玩吧。”吴红儿说道。她每天也是忙,已经很长时间没跟孩子亲近过了。每天出门的时候孩子们还没起,回到家孩子们都睡了。小丫丫还那么小,在这么下去该跟她生分了。
    挣钱虽然重要,但是跟孩子比起来还是差一点。吴红儿可不会做一个为了钱把孩子扔到一边的女强人。就说胡杏儿这么天南海北的跑那也是因为家里的孩子都大了原因。
    “行,咱们也歇一天。”胡国栋笑着说道。“前几天蛋蛋那臭小子不是嚷嚷着要去市里那什么动物园吗,咱们也领着他们去看看。要我说这小子也就是瞎闹腾,去啥动物园,咱家猪场里的猪多了去了。”胡国栋说道。虽然他嘴里说着自家孩子不好,但是脸上却挂着笑。可见也是疼急了这孩子。
    “你就惯着他吧,你忘了前几天这小子打架叫家长的事儿了?下次你自己去我可不跟着去了。”吴红儿说道。胡国栋惯孩子,虽然嘴里总是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但是却是有求必应,孩子要什么都给,再加上有爷爷奶奶宠着,因此这小子从小就是个小霸王,上了学更是没少打架,这才几天已经叫了好几次家长了。
    “男孩子打架没啥,谁不是这么过来的,要我说也就是镇上的老师穷讲究,在咱们村里再打架也没见老师找到家里来。”胡国栋说道,在他看来男孩子打架真没啥,他也是从小打架打到大的。
    “就是你这么整天教着,这小子才整天打架呢。你以后可不能在这么说了。”吴红儿瞪了胡国栋一眼然后说道。
    本来家家都是严父慈母,胡国栋虽然外表装的很严厉,度孩子们也很有震慑力。才开始孩子们都还挺怕他的,但是时间长了也都发现他的本质谁都不怕他了。可怜吴红儿本来是个慈母的,但是也不得不挑起了严母的担子。
    ☆、第75章 又是两年
    尽管忙乱胡国栋和吴红儿到底是抽出了一天的时间陪着家里的老老小小出去玩了一次,当然也去了蛋蛋心心念念的动物园,但是这时候的动物园真心没啥好看的,里面的动物不多,都是非常常见的种类,农村孩子还真不稀罕。而且还臭烘烘的,用蛋蛋的话来说还不如他们家的养猪场好玩呢。
    不过这难得的放松时间一家子倒是都很珍惜,一直在外面的饭店里吃了晚饭才回了家。不过回去的路上,两个老人一直念叨着太贵了而且不好吃。用胡老屠的话来说跟他做的比起来真是差远了。连李桂兰都说那些菜做的还不如她做得好呢。
    现在胡老屠已经很少掌勺了,家里基本上都是李桂兰做饭,做了这么多年,李桂兰也算有了几分手艺,她这也不算说大话。现在的饭店都是刚开的手艺也说不上多好,无非是舍得放油放盐罢了。
    玩过这一天后,胡国栋和吴红儿便又把全副精神投入到忙碌中,虽然他们暂时取得的成绩还不错,但是现在的他们也就是个还没满周岁的孩子连走路也走不稳当,现在他们首要的就是要学会稳稳当当的走路。
    这么一忙转眼又是两年,两年后的“老胡家”已经不是当年的一个镇上普通的工厂可比了。当初想的就是要做大,所以厂房盖得很大,现在倒没有加盖产房。不过却也划分了两个大版块儿,一部分是加工猪肉产品,一部分是加工鸡肉产品。
    老胡家的产品多种多样,猪肉产品有卤猪蹄、卤猪耳朵、压猪头肉等等,今年还新推出了风味腊肠,鸡肉产品种类就更多了,仅仅是一个卤蛋就能给胡家带来不小的收益。
    当初赵强提出进军鸡肉产品行业以后,胡国栋两口子并没有贸贸然便进入,考察了将近一年,直到确认这个产业真的有利可图以后,去年他们在真的开始生产。“老胡家”这时候已经创出了一定的名声,再加上鸡肉产品明显比猪肉的要便宜,因此产品一上市就几乎卖脱了销。
    “老胡家”这几年规模扩大了,就算是胡国栋两口子忙的喘不过气来也干不完,因此胡国栋在争得了老爷子的同意后,把胡家原来的养猪场承包出去给了胡桃儿,吴红儿的娘家大哥和二哥合伙也办了个养猪场,不过也是挂在胡家名下的。吴红儿三哥对养猪不感兴趣,他走了和赵强一样的路子,虽然远远不能跟赵强相比吧,但是现在也算混的风生水起了。起码赚的钱足够陈香枝不在喂一点儿点儿东西掐尖了。
    至于养鸡场,因为需要量特别大,胡国栋的三姐和大伯家的大堂哥分别开了一个。胡国栋的四姐五姐两口子虽然没养猪养鸡但是也在工厂里当了个小头头,现在日子也起来了。因为攒够了钱,胡梅儿也这两年也打算在生一个,倒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实在是怕了她婆婆的折腾,也许是见她的态度强硬娘家也给力,她婆婆现在总算是不闹腾着让她再生了不过却有了一个更异想天开的想法,竟然想着把她大嫂家的二侄子过继给他们两口子。
    胡梅儿听了她婆婆一副为他们好的话语之后简直哭笑不得,现在又不是古代他又俩女儿还讲什么过继,再说她那个侄子今年都十九了眼看着就要娶媳妇儿她过继这么一个孩子过来不是养儿防老纯粹是给自己找祖宗呢。等她给人家盖了房娶了媳妇儿人家自己拍拍屁股走了,她哪哭去。但是看着她婆婆那副如果不这么干就是让他们家断子绝孙的架势,胡梅儿脾气一上来就下定了注意打算再生一个。
    现在的胡梅儿可不差那点儿罚款,弟弟给他们两口子开的工资不低,一年就能把钱挣够了,她觉得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大嫂才动了这幅心思呢,要不是她大嫂有了这个想法,她婆婆可不会有这么个注意。
    但是她偏偏就不让他们如愿了,他自己的钱凭啥让别人得了去,就算是打了水漂她还能听个响呢,再说了她也听人家大学生说了,这生男生女靠的是男人可不是女人,要不然怎么他们胡家姐妹五个就她自己没儿子呢,要是老三再是个闺女,她得好好跟婆婆念叨念叨。
    却说胡家那里,虽然当初胡老屠非常不愿意,但是“老胡家”终究成了一个家族企业,不过虽然里面大多都是自己人,但是股份却是胡国栋和赵强两人的,赵强也只有百分之二十而已,完全威胁不到胡国栋,当然了赵强也没想着要更多地股份,当初开始的时候俩人就讲好了,胡国栋管生产,赵强管销售,俩人分工合作谁也不碍着谁。赵强说白了就是“老胡家”的经销商而已,不过当初才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不仅投了钱,还没少跟着忙活才给了他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而已。


上一章
返回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