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剑三]维以不永伤

[剑三]维以不永伤_2

    李倓不知他这一声“久见了”是指何时,是七年前,还是如今?
    客栈里的其余人已经退去,空旷的客栈里,只剩下李倓和这个白衣歌者。
    “你在等我。”李倓坐在男人指着的位置上,将凌云墨龙剑放在桌上,顺手接过了男人递来的酒。
    男人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点头道:“王爷手下的人跟了我们三天,在下想今晚王爷就会有答案。”
    李倓挑眉,面前这个男人虽然面无表情,但看得倒是通透。
    “你是安禄山的人?”李倓明知故问。
    “是,在下令狐伤。”
    李倓仿佛回到了七年前,那个血腥弥漫的修罗场。令狐伤一身白衣,恍若谪仙,只一剑便斩杀了九名顶尖杀手。令狐伤对李倓说:“你,不该用剑。”
    七年里,李倓从未用过剑。手摩挲着桌上自己的佩剑,李倓自嘲地笑了起来:“我从未用过剑。”
    “或许王爷该说,你从未在自己是‘李倓’时用过剑。”令狐伤接下了李倓的话,他的眼里,划过一丝狠绝。
    李倓收起笑,眼神逐渐变得凌厉。令狐伤话中有话,提起了李倓一直隐藏的谋划。
    这个人十分的危险。李倓对自己说。
    令狐伤将李倓的神色收入眼中,右手挑起被他放在一旁的一根食箸,敲击着面前的桌面,再次哼起了调子。这次,令狐伤哼的不再是胡曲,而是现下已很少传唱的《高山流水》。
    曲里的意思李倓心知肚明,令狐伤的讽刺如他人一样锐利冷酷。
    李倓淡淡笑了起来,拿起桌上的佩剑,对还在哼着曲的人道:“后会有期。”
    “钧天君,希望我不会打扰你的雅兴。”令狐伤闭上眼,继续哼曲。
    李倓勾起嘴角,回道:“彼此彼此。”
    作者有话要说:
    ☆、平衡之局
    李倓回来的时候,康雪烛已经在门前等候多时。夜色中的融天岭更加荒凉,冷酷的双眼盯着一步一步向自己走来的李唐皇子,康雪烛突然笑了起来。
    “小王爷何必多此一举呢?”康雪烛拱手对李倓抱拳,李倓脸上的神情他看得十分清楚,李倓的盘算早在三日前就定下,只是他不明白,为何李倓还要趁着夜色前去一会安禄山的人。
    李倓并不打算对康雪烛直言,他来到康雪烛面前,停下了步子,锐利的双眼凝视着面前这个出身万花却入了恶人谷的雅士,只是略微地勾了下嘴角,李倓对康雪烛道:“康先生,有何打算呢?”
    李倓这一问,康雪烛有些头疼。眼前这位二十来岁的青年城府颇深,康雪烛初识李倓之时,李倓曾坦然将自己的谋划尽数告知他,其后李倓渐渐对康雪烛三缄其口,到后来,李倓不再与康雪烛多说一字。康雪烛知道李倓并非对他有所避忌,李倓所想亦非他们这些个身处江湖的人能够明白。
    “在下何德何能替小王爷打算,望小王爷指点一二。”康雪烛作揖的双手还未收回,此刻又弯下腰,做足恭谦之态,不让李倓看出自己心里的一丝不悦。
    李倓嘴角边的笑容渐渐隐去,眼里多了一分阴鸷,康雪烛这个人虽入过恶人谷,但终究还是怀了一颗为正之心。这种处于极黑中的人只要有一丝白,就显得十分突兀。现在的康雪烛在李倓眼里就是如此。而李倓,觉得自己也是一样。
    “康先生,夜深露重,回房歇息去吧。”李倓收起眼里的冷绝,托起康雪烛抱拳的双手,将低头弯腰的人带直了身,“明日也不必早起,我还要在融天岭多喝几日的茶。”
    李倓说的多喝几日茶,于是陈和尚、康雪烛与柳公子又在那个茶棚喝了三天的茶。
    陈和尚皱眉,将今日第三杯茶喝下了肚。“老衲不明白!”陈和尚将茶杯掼在桌上,憋了好一肚子气,“小王爷为何留我们三人在此喝茶,他却从前日起就不知所踪。”
    康雪烛慢悠悠地品了口茶水,眼里无甚色彩。柳公子坐在茶棚栏杆之上,双手交叠放在脑后,右腿搭在左腿之上,脚尖有一下没一下地上下晃着,对陈和尚的抱怨充耳不闻。
    陈和尚见没人搭理他,火气更甚,他腾地站起身,就要往外走,才走一步便被康雪烛止住了去路。
    康雪烛立在陈和尚面前,眼里仍是一派淡然,说出的话里却夹着一股森冷:“大师乃是出家人,怎会是一副急性子?”
    “莫急?”陈和尚将法杖重重掼在地上,平地起了一波震动。
    躺在茶棚栏杆上正在假寐的柳公子睁开了眼,好整以暇地看着不远处两个人。
    陈和尚嘿嘿一笑,对着康雪烛不屑一顾地道:“康先生,老衲岂是着急之人?小王爷最近愈发神秘莫测,所作所思对我三人不愿多说,老衲只是不明白,小王爷既然唤我三人前来,又多次单独行事,到底是何打算!”
    陈和尚所说,亦是康雪烛所担忧。然而,康雪烛比陈和尚多知道许多,但康雪烛不能多说。
    “小王爷只是追求一个平衡之局罢了。”康雪烛拍了下陈和尚的肩膀,示意陈和尚稍安勿躁,但他给出的答案,并不能令陈和尚满意。
    “这是何意?”陈和尚果然追问。
    康雪烛并未多言,他走进茶棚,给陈和尚喝空了的茶杯里加满了茶水,将茶杯递给了陈和尚。
    “大师若觉得光阴虚度,不如去度化几户村民如何?”
    康雪烛的话音刚落,柳公子便勾起了嘴角,一丝冷笑悬在了他的嘴边。
    陈和尚推开了康雪烛递来的茶水,拿起自己的法杖绕过茶棚的小径就往茶棚后的一处南诏兵营走。康雪烛看着陈和尚的背影摇了摇头,陈和尚是笃定要把这笔账赖在建宁王头上了。
    等陈和尚走远,柳公子才从茶棚的栏杆上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柳公子接过康雪烛递来的茶杯,仰头将茶水一干而尽。抹了把嘴,柳公子冲康雪烛挤了挤眼,康雪烛猜到柳公子要说什么,陈和尚不懂他话里的意思,柳公子倒是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小王爷这算盘拨得太过精妙,恐怕防着他的人也已经蠢蠢欲动了。”柳公子指了指不远处的关隘,有一群天策士兵正在关隘边整装待发。
    康雪烛瞪了眼柳公子,拂袖就走,柳公子又给自己杯里斟了杯茶,喝完了这杯才往康雪烛退去的方向走。
    “平衡之局么?”柳公子手掌用力,隔着十步外,在茶棚栏杆之上刻下了一枚“宁”字印记。
    也不知南诏这场谋算,到底谁能胜出。
    李倓离开融天岭已经三日。孔雀王妃盛装相迎,极尽谄媚。李倓怀抱美人,口含孔雀王妃喂下的美酒,俊逸的青年眼里丝毫不带情意。
    “殿下放心,臣妾会安排人将他们的对话记下。”见李倓没有什么兴致,孔雀王妃使出浑身解数讨好李倓。
    听得孔雀王妃这句话,卧在榻上的李倓微微抬起眼皮,手搭上伏在自己胸前的女人脑后,轻轻抚摸:“闻得王妃此言,小王甚是感激。”空出的手勾起了孔雀王妃的下巴,孔雀王妃的眼里满是娇羞与妩媚,这样的绝色女子如今为他李倓所有,李倓自嘲地笑了笑,避开了王妃投来的旖旎目光。
    孔雀王妃不依不饶,纤纤素手搭在了李倓的胳膊上,将自己姣好的脸蛋贴在李倓的下颚,柔声说道:“臣妾哪里让殿下不满意了么?”
    “没有。”李倓将孔雀王妃搂入怀中,故作温柔地道。
    这个世上的女人,再美也比不上他的亲姊李沁。李倓很早就不知该如何去爱人,如何去被爱。李沁的死,李唐皇室的冷漠,在李倓的心里逐渐化为了复仇的火焰。就算此刻怀里抱着温暖的女人,李倓心里也寒冷如冰。
    孔雀王妃早已习惯了李倓的冷漠,李倓是个无情人也是个伤心人,她不是个痴情的女人,李倓不爱她,她也不爱李倓。在诡谲莫测的皇室,没有谁会对谁表示忠诚。唯有傻子,才会将整个心都献出去。
    “还有,劳烦王妃替小王问南诏王借一样东西。”
    “何物?”
    “安禄山交予南诏王的信。”
    李倓回到融天岭行宫的时候,与李承恩擦肩而过。
    李倓坐在孔雀王妃给他准备的车辇中,透过帘缝,望见了身边走过的一队天策士兵。经年不见,李承恩的面容已有了风霜的痕迹。李倓收回眼,守卫大唐的忠勇之士踏上他乡之土,十五年前,也曾有一队天策士兵将他与李沁送往了遥远的吐蕃。李倓对天策军没多少好感,对他们的统领李承恩却例外,李承恩是与他同样由姐姐抚养长大的男人。
    坐在车中的青年等那一行天策兵走远才收回了徘徊的目光。李倓挑起车帘,夕阳照在车内,将窗边人嘴角的笑意染上一层暖意。
    “终于,你们都来了。”从袖中抽出一封信,李倓双掌运力将信震碎,那是七日前柳公子从浩气盟信使手上偷梁换柱过来的。“不知道那边是否也进行的顺利?”李倓拿起身边的佩剑,剑柄上雕刻的腾云之龙清晰在目,这把剑似乎从未出过鞘,让人感觉不到剑上的寒意。然而,只要它出鞘,那便是惊天慑地的一场恶战。
    作者有话要说:
    ☆、花间酌酒


上一章
返回

[剑三]维以不永伤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