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剑三]维以不永伤

[剑三]维以不永伤_10

    闭上眼,李倓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了令狐伤的剑身,他淡淡地道:“那一日你要我给一个承诺,今日我给你一个承诺,如何?”
    令狐伤没有回李倓,深蓝色眼眸中浮上了一抹诡异神采,李倓明白,令狐伤已经做出了选择。
    “我不会杀你。”
    李倓淡笑,指尖用力,卸下了令狐伤的剑,而后翻身从鸾灯上跃下,迎面向追着鸾灯而来的护卫们走去。
    令狐伤捡起被李倓丢在鸾灯内的软剑,轻轻擦拭掉剑刃上留下的李倓的一丝血迹,突然笑了起来。
    李倓太狠也太绝,令狐伤无路可退。
    作者有话要说:
    ☆、长安月色
    纵然有李倓与令狐伤替玄宗试乘鸾灯,最后玄宗与贵妃仍未乘坐鸾灯一览长安皎月。安禄山仍旧被玄宗犒赏,杨国忠坐在坐席上暗自冷哼了一声,这一幕落在了执杯换盏的李倓眼里,李倓轻轻挑了下嘴角,随后将目光放在了不远处自闷头喝酒的令狐伤身上。
    令狐伤独自一人回到含元殿后,脸色微沉,殿上众人皆在推杯换盏,无人注意令狐伤不霁的脸色。李倓知晓令狐伤为何不悦,之前在鸾灯上自己做的确实有些过了。然而情不知所起,李倓行事处处谨慎小心,却也难耐心中欲望。
    明知令狐伤是致李沁死亡的幕后之人,李倓偏偏对令狐伤狠不了心。兀自灌了口酒,香冽的酒水入喉,李倓却觉得毫无滋味。这场中秋之宴,对有些人来说要乏味的很,好在玄宗体恤众卿,早早结束了酒宴,众臣纷纷起身向玄宗做礼答谢,李倓亦随众人行礼。待玄宗及贵妃由内侍扶入后殿,众臣这才直起身,相互告谢,而后鱼贯走出含元殿。
    李倓今日喝得有些多,站起身时身子微微晃了晃,离李倓不远处的杨国忠急忙扶住了李倓。李倓挑了下眉,杨国忠大庭广众之下如此做,目的太过张扬。不远处,安禄山正在与还未离席的大臣们寒暄,李倓的位置,安禄山正巧能看见。杨国忠此举故意为之,李倓暗自心惊,表面上他与安禄山之间只是普通臣子间的交往,暗地里是何情形只有安禄山、令狐伤与李倓三人知晓,现下杨国忠如此做,李倓猜测杨国忠恐怕已得知自己与安禄山之间的联系。
    然而,杨国忠一开口,李倓便打消了顾虑:“王爷当心脚下,今日王爷在陛下面前露脸实在令本相刮目相看,本相原以为王爷逍遥洒脱,未曾想王爷也是胆识过人。”
    杨国忠话里句句带刺,李倓眼神暗了暗,旋即恢复平日疏懒神色,脸上堆起惯有的笑容来,对杨国忠道:“相爷过奖,本王也是图个乐子而已,这新鲜玩意难得一见,有机会乘此鸾灯,本王自然不愿错过机会。”
    杨国忠假心假意地在脸上摆出了个笑容来,松开扶住李倓的手,语气却十分森冷,杨国忠对李倓道:“王爷是个聪明人,本相有些话不会挑明了,忘王爷珍重。”言罢,杨国忠深深地看了一眼不远处还在与一些官员客套的安禄山,负手走出了含元殿。
    直指杨国忠消失在视线中,李倓才收起了素有的笑容。李倓眼里渐渐浮现鄙夷之色,杨国忠这个人权利熏心,已看不清这个风云诡谲的朝堂上人心向背。杨国忠已经输了。
    那边,安禄山送走最后一位寒暄的大臣,这才空出时间向李倓点头。李倓微微颔首,而后独自走出了含元殿。
    李倓刚走出含元殿,安禄山向令狐伤打了个眼神,令狐伤追着李倓出了含元殿。
    今夜月光如华,空气中飘来淡淡的芙蓉花香。现在虽是秋日,暑气还未彻底散去,一丝温柔的风迎面吹来,走在太液池旁的人揉着太阳穴,慢下了步子。
    太液池旁的灯火不如含元殿内明亮,朦朦胧胧的,只能勉强照清太液池旁的小径,再往旁边去,就照不清了。
    阒静的路上,又多了一阵不急不慢的脚步声。李倓停下步子,掉转身,不远处令狐伤正一步一步地往李倓那边走来。
    李倓突然笑了起来,令狐伤的到来他并未太感意外。只是没想到,杨国忠不久前的激将法竟让安禄山在意了。李倓舒了口气,心里放心了几分。未来这场角逐,还是他这个渔翁能获利。
    令狐伤本就没离李倓多远,现下李倓停下步子等他,令狐伤不一会就到了李倓身边。
    昏暗的灯光下,令狐伤冷峻的脸上表情有些失落。这还是李倓第一次见这样的令狐伤。
    “怎么,令狐大人趁夜色跟来,想必一定是急事。”李倓松了松一直神,又四下看了看,寻了块稍微平扁的石头,径自坐了下来。
    令狐伤沉下脸,看着神情惫懒的李倓,总觉得李倓变得与从前不太一样,从前的李倓处处小心谨慎,从不在任何人面前露出这副松懈神色,现在的李倓好似了了一桩心事。李倓这样的变化,在令狐伤看来分外刺眼。
    “杨相爷和你说了什么?”令狐伤的直截了当反而令李倓绷了下神色。
    “安将军都瞧在眼里,令狐大人何须再问?”李倓揶揄道。
    这个回答显然不是令狐伤想要的。李倓太难懂,令狐伤每次都感觉要摸清楚李倓的时候,李倓的表情都让令狐伤错愕。
    “你到底想要什么?”令狐伤不想再猜李倓的心思,如果李倓仅仅是要颠覆李唐,又怎会与杨国忠联手?杨国忠最渴求的是李唐安稳,自己能一直做这个国相,而李倓所谋与杨国忠背道而驰。杨国忠绝非李倓最有利的交易者。但安禄山也不是。
    李倓嘴角仍旧挂着一抹笑意,突然,李倓收起了笑容,站起身,往令狐伤身边靠了靠,他的鼻尖几乎快贴上了令狐伤的鼻梁。李倓将面前这个清冷男人冷漠的眼神记在了脑中,重新笑了起来:“你不躲?”
    “你……”
    令狐伤接下来的话语悉数被李倓用嘴堵了回去。令狐伤下意识地想要拔剑,却被李倓抢先按住了手腕。唇齿纠缠间,令狐伤眼神变换,随后不再抗拒。
    不知过了多久,李倓终于松开了令狐伤的手腕。如鹰隼的眼眸里划过一丝欣喜,李倓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让他流连的人的唇瓣,将手放在了自己的腰侧。
    原本平扁的腰带处突起了一小块,李倓伸手将腰间那枚瓷瓶拿了出来,递到令狐伤眼前,对令狐伤摇了摇头:“碧露丹?”
    此刻,令狐伤眼神冷寒如冰,他淡淡地应了声,未再给李倓多余的答案。
    这次轮到李倓头疼了。令狐伤给他这样东西,就表示李倓现在并不安全。李倓浸淫朝堂十载,心思何等锐利,当即明白了令狐伤所指为何。安禄山是不会对李倓下手的,那么这其中出了岔子的,唯有无名与伊玛目。虽同是九天,但无名与伊玛目是九天中最难掌控之人,他们心思十分极端,李倓与他二人结交之时,李倓就有所防范,未曾想他们竟然会动这样的心思。
    李倓冷笑一声,将碧露丹递回给令狐伤。
    “令狐大人,我们不宜再见。”将瓷瓶交回给令狐伤,李倓转身折入太液池旁的光亮之中。
    令狐伤握着手中的瓷瓶,叹了口气。李倓着实厉害,他看清楚了自己对安禄山并非全然真心实意。从安禄山将他纳入狼牙军开始,令狐伤对安禄山就已经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孤注一掷
    这一年的年末,下了一场大雪。李倓拢了拢脖间的狐裘领子,好整以暇地等着李承恩的回答。
    李承恩旁边的朱剑秋深锁眉头,未置一词。李承恩捧着茶杯,这杯茶从李倓进门就沏好,现下已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李承恩未呷一口,他在考虑李倓刚才的那个提议。
    “李统领考虑的如何了?”李倓望着秦王殿门外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此时天策府白雪皑皑,庄严恢弘的天策府被白雪浸染一层雪白,更添一份肃穆与凝重。
    李承恩的呼吸渐渐加重,这是他陷入沉思时才会有的反应。“小诸葛”朱剑秋亦在思索李倓的建议。李倓提议让建宁铁卫加入天策军,并不是心血来潮。作为太宗时建立的天策府,虽不直接隶属于朝廷,但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皇都内波涛暗涌,天策府早已知晓。安禄山、杨国忠还有眼前这位泰然自若的建宁王都是搅动这股波涛的幕后,李倓于此时前来天策府,李承恩与朱剑秋皆有所顾忌。何况李倓这次前来的目的,让他们隐隐感觉到皇都这三股暗中博弈的势力间相互牵制的平衡已经有了改变。
    “殿下突然造访天策府,又提出如此要求,我天策府本当欣然接受,只不过,卑职想请教殿下,为何会做此想?”朱剑秋虽不处朝堂,却看得实在,也越是这样远离纷争漩涡的人,才能越眼清心明。若要天策府接受建宁铁卫加入天策,那必须要李倓给个理由。天策府虽属江湖门派,但与朝廷之间牵连甚深,建宁铁卫融入天策军中,朝廷有心人必不会善罢甘休。李倓是皇子,拒绝不得,可朝廷中比这个皇子权利还大的人多得是,要应下这个条件,天策府得让李倓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
    李倓深深打量了一眼朱剑秋,这个天策府的谋士心思机敏,深谙谋辩之术,观察细致入微。如今朝堂时局变幻莫测,朱剑秋还能在混乱的时局中看清各方势力的优劣之处,不得不让李倓对朱剑秋另眼相看。李倓轻笑一声,站起身来,今日李倓着衣十分随意,他未束冠,只用金丝在脑后束了发,其余长发披在肩上,内着黑色长衣,外套一件乳白色外袍,最外披了件雪色狐裘,比平日里的建宁王多了一分散漫。
    “本王错了。”李倓负手看着秦王殿外的大雪,没来由地说了一句。
    李承恩与朱剑秋神情皆微微一怔,后相互看了看,不明李倓话中何意。李倓背对着他们,虽不知李承恩与朱剑秋脸上的表情,也能料想到此刻两人定有话要问。李倓没给李承恩与朱剑秋开口的机会,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对他二人解释:“这一场大雪后,长安会是何局面?是安禄山的狼牙军从范阳攻入神策军前往抵挡?还是杨国忠夺得神策军权对天策府进行打压?抑或是本王怂动他们两人自相残杀?”李倓缓缓转过身,看着对面哑然的两人,叹了口气自己答道,“皆不是。安禄山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在陛下耳畔煽风点火之人不会少,尤其是杨国忠屡屡进言安禄山将要谋反,殿下却将告密之人悉数交予安禄山处置。安禄山如今的气焰已经盖过了杨国忠,这一场角力,胜的人只有安禄山。”
    李倓说的这些李承恩与朱剑秋并不是不知,安禄山的胜算太大,就算杨国忠掌控了神策军,杨国忠为人狡诈圆滑,必不会贸然与安禄山硬碰硬。而作为守护大唐的铁盾天策府必定会首当其冲迎击狼牙军,若杨国忠借此机会转嫁仇恨,借由安禄山之手消灭自己的眼中钉天策军,不论哪一方胜出,神策军皆可坐收渔翁之利。李承恩与朱剑秋何等智谋,当即料到无论是哪一方,都会不遗余力的攻打天策。这唯一的变数,就是想让安禄山与杨国忠自相残杀的李倓。
    但是李承恩与朱剑秋怎么也没料到,李倓会在这李唐危如累卵之际亲自前来天策府要求建宁铁卫加入天策军。
    李承恩走到李倓身边,眼里满是防备神色,他信不过李倓。“殿下的意思是要与天策府共同抗击狼牙军?”
    李倓点点头,又摇了摇头。狼牙军必须得防,但此时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人要防备。
    “杨国忠觊觎神策军统领之职已久,一旦他得到神策军控制权,最危险的人便不是安禄山而是杨国忠。本王的意思,李统领应该明白。”
    “如今神策掌握在高力士手中,杨国忠与高力士狼狈为奸,神策军权怕早已落入杨国忠之手。”李承恩自是明白李倓的意思,李倓要走的这步棋太狠也太铤而走险。现在杨国忠还不敢利用神策军,因为还有个同样觊觎神策军的安禄山在,如若安禄山被打压,那杨国忠的势力大增,神策军控制权必然落入杨国忠手中。若安禄山以狼牙军牵制杨国忠,杨国忠未必敢造次。安禄山与杨国忠此消彼长的关系,李倓看得清楚,李承恩亦看得明白。
    “李统领果然是明白人。”李倓眼神里划过一丝敬佩之色,“这两方暗中较劲,又都防着天策府,虽不会联手对付天策,但落井下石之事,定会做得出来。本王担心……”
    李倓话刚说一半,李承恩便摇了下头,示意李倓别再往下说。李倓此番前来的目的,李承恩已经明白。李倓种下的因,结下了与李倓期待大相径庭的果,李倓下错了一个子,虽不是满盘皆输,却损失了苦心经营多年取得的安禄山的信任。
    “殿下既如此打算,是卑职荣幸。只是陛下那边,殿下要如何回禀?”让建宁铁卫加入天策军中,未尝不是件好事,李承恩未推辞,欣然接受。
    李倓拱手抱拳向李承恩答谢,李承恩哪里敢受,亦向李倓回礼。对于李承恩的问题,李倓只是摆了摆手手,意思是不用李承恩担心。见一切商量妥当,李倓未多做停留,带着亲卫于黄昏之前离开了天策府。
    李承恩与朱剑秋立在天策府门前,看着雪上留下的马蹄痕迹,良久,李承恩苦笑一声,对朱剑秋道:“建宁王卖了三个人情予天策,也不知何时能还。”
    朱剑秋羽扇轻摇,似乎未觉现下已经入冬。他眯着眼,叹了口气道:“能让心思缜密的建宁王走错一步棋,这个暗桩着实能耐。伊玛目与无名,当年建宁王启用这两人时就该多防范,眼看两人脱离控制,建宁王怕是再容不下此二人了。”


上一章
返回

[剑三]维以不永伤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