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205节

    莫少珩笑眯眯地,“你那收尾工作,能不能随便帮着修一个码头?”
    要是让莫少珩自己修,又得招工人,又得是一阵折腾和花费。
    但若是由现在的这些工人修,就简单多了。
    “反正你都要收尾,只是换一种方式,有一个码头,也能利于我凉京发展。”
    其实是有点公器私用的,但莫少珩也没有乱说,这码头也不是给他一个人修的,是为凉京而修。
    一个码头也就一个停靠之地,方便运货,工程并不大,不然莫少珩也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赵棣问道,“倒也并非不可以,但得给朝廷足够的理由。”
    莫少珩赶紧点点头,“理由充足着呢。”
    第71章 水稻和水车灌溉
    莫少珩除了想让赵棣帮着修一个码头。
    他自己也在忙着春耕的事情。
    无论是黄豆,甜菜,还是辣椒,花椒,白萝卜,都需要扩大种植。
    还有就是去年秋天他花费了不少精力收购的野花种子,也得洒出去了。
    当然,野花种子不能占用耕地,莫少珩准备洒在附近的几个山头。
    野花嘛,生存和适应能力是难以想象的。
    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他们运河就等通水了,也就是运河周围的耕地都将不缺水。
    莫少珩第一次在外域商人那收购种子的时候,其中有一车水稻,到现在都还收藏在仓库里面纹丝不动。
    水稻是什么?
    是一种能代替粟米成为主食的高产作物。
    粟米无论如何定向培育,如何提高产量,也不可能改变它基因的定性。
    颗粒小,收成低。
    一粟穗,大部分都是壳。
    所以,水稻对于北凉来说,才是真正的能改变北凉吃不饱饭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
    在莫少珩收购的那么多种子中,甚至是棉种,又或者是丝绸的重要性,也比不上水稻来得重要。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饭,才是真正的关乎天下的大事。
    别看凉京现在看上去繁华了不少,但是各地,依旧和以前一样,根本发展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连吃饱饭这一点都还没有解决呢。
    北凉穷苦,贫瘠,天下皆知,情况和字面上这几个字分毫不差。
    莫少珩又去找了赵棣,“听说圣人准备大势开垦耕地?”
    这事儿已经有了定论,圣人准备沿着运河周围,将能利用的土地都利用起来。
    莫少珩说道,“我们也去买一些开垦的地,最好能买到越靠近运河周围的越好,方便灌溉。”
    赵棣:“……”
    耕地十分的的有价值,是贵族财富多少的一种象征。
    赵棣说道,“越靠近运河的耕地自然是越好,最近凉京各府邸都在争着购买,听说价格已经不便宜了。”
    莫少珩:“……”
    现在买耕地估计就跟现代买房子一样,现代买房还有一定的限制,但买耕地,就看谁更加财大气粗了。
    对于买耕地,赵棣是不反对的。
    在赵棣看来,买耕地是最稳定的,反而比建一些让人看不到结果的商船更让人省心。
    赵棣说道,“你看看我们账本上还有多少盈余。”
    莫少珩点点头,上次的钱除了还朝廷的,都拿去修商船了。
    但这不又过了这么久了,陆陆续续应该又有些进账。
    莫少珩查了一番账,又让赵棣去打听了一番新耕地的价格。
    结果……
    现在摆着两个选择在赵棣和莫少珩面前。
    一是,大家都知道离运河越近的耕地自然越好,所以价格炒得有点高了。
    以莫少珩他们现在账本上的进账,买不了多少。
    二是,购买稍微离运河远一些的,倒是可以买不少。
    赵棣说道,“远一些,就需要更多的农户抬水浇灌,需要消耗十分多的人力。”
    利益自然被分淡了,所以价格便宜了不少。
    莫少珩眼睛一转,“那倒不一定。”
    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未必真就灌溉困难了。
    莫少珩说道,“我们就买离运河远一点的,说不得我们还占便宜了。”
    赵棣一愣。
    也由得莫少珩了,反正都是地,不会亏。
    莫少珩大手一划,叫来管事,将所有的钱都拿去买耕地。
    “不过,在开垦耕地的时候,给他们说一声,我们买这么多,价格也没让朝廷少,让朝廷在开垦的时候将地稍微挖得深一些。”
    他这是准备直接开垦成农田。
    管事:“……”
    很快,莫少珩大手笔买耕地的消息就传开了。大手笔买耕地的也不止莫少珩和赵棣他们,但别人买的都是靠近运河的。
    “世子这是什么打算?”
    “看不懂啊。”
    “每年都费那么大力气浇灌,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看到稍微有些钱的贵族都没买这样的。”
    “可不是,莫少珩一买还买这么多。”
    收成好或许是有利益的,但若是收成不好,除去人力费用,未必能赚钱吧。
    议论纷纷。
    莫少珩买这么多耕地,朝廷一咬牙,也答应了莫少珩的要求,稍微挖深一点就挖深一点,按照莫少珩的要求,也不算太费事。
    现在朝廷招人挖耕地,工人的工资其实并不会太高,朝廷卖耕地可是大赚特赚。
    值得一说的是,工人的工资比起以前还是要高上一些,为什么?
    因为好多工人都去了莫少珩的工厂,来应聘开垦耕地的,硬是少了好多。
    所以,市场需求原因,工资也相应的提高了一点。
    不过没关系,这次开垦的耕地比以前的贵不少,因为……靠近水源啊。
    在凉京百姓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赵景澄等如同闻到腥味的猫,上门了。
    “老师老师,你买这样的耕地有什么用啊?”
    眼睛贼溜溜的。
    莫少珩心道,果然不愧是自己教出来的。
    从一点点异常的消息中,就看到了事出必有妖。
    莫少珩想了想,道,“反正是稳赚不亏的买卖,你们家里要是有闲钱,也可以买一些。”
    就算不种水稻,种其他的也是赚的。
    一群学生眼睛亮晶晶的,但又有些疑惑,“可是……灌溉怎么办?怎么算这笔花费都不小。”
    莫少珩笑道,“我自然有办法解决。”
    一群学生愣住了。
    有办法解决?
    岂不是这样的耕地和靠近运河的那些也差不多了?
    就现在这价,那得多赚。
    一群学生笑得跟做贼一样。
    心照不宣,然后撒腿往家里面跑。
    要是别人告诉他们,能解决浇灌问题,他们自然是不信的,但莫少珩在他们心中,跟一根定海神针一样,他们半点怀疑都没有。
    然后,凉京的人就开始纳闷了,因为凉京好多个贵族府邸也开始买这样的耕地了,买的数量还不少。
    完全看不懂。
    莫少珩买耕地,是准备弄出水田种水稻,可不能错过了今年的春耕。
    于是……他亲自去监督了,还让赵棣去套了套关系,先将他的耕地给弄出来。
    堂堂世子,跑到开垦土地的工地上,天天守着,估计也是没谁了。
    朝堂上的大臣都纳闷了,不就是一些耕地,等着开垦好不就成了?晚一些就晚一些吧,有这么急?
    不过听说,其他贵族购买耕地,也是莫少珩发动起来的,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没多少利益的耕地,一般都不怎么好卖,砸在了朝廷手上,那就亏了。
    莫少珩亲自去监督,也是因为农田和耕地还是有些差距的,需要注意一些地方。
    加上莫少珩给朝廷拉了这么多“客户”的关系,负责开垦土地的官员倒也痛快,直接按照莫少珩的要求来。
    这一弄就过去了好久。
    赵棣的运河,到凉京这一段也收尾了。


上一章
返回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