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266节

    还没来得及做选择。
    这时,外面又开始乱了。
    “报,北凉军准备攻城了。”
    嘶!
    其实不用汇报,他们也听到了,是鼓声,震天的鼓声,是聚集军队,准备进攻的鼓声。
    以及,震天的呐喊声。
    “罚逆贼,正伦纲!”
    正所谓,乱臣贼子,得而诛之。
    别人攻来了,他们连动员一下军队防卫都不敢,因为他们不占理。
    此时,他们才是失了忠义廉耻的那一方人啊。
    城内,不知道多少人都懵了。
    守城,战斗,牺牲,这些总得有意义,但现在,他们算什么?
    被人喊打喊杀,死了都依旧要被人唾骂的乱臣贼子。
    他们甚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眨眼的时间,他们的身份就变成这样了。
    特别是外面攻城的号角吹响的时候,人心真的乱了。
    人心不齐,内乱必起,无需质疑。
    庄容也满脸苦涩。
    原来一切都已经盖棺定论,什么给他一天的时间进行选择。
    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他根本就没有选择,外面的人,不过是在等九思公勤王令的消息而已。
    庄容拔出腰间的佩剑,直接抵在了旁边一位副将的脖子上。
    那副将脸色巨变,“庄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亲王如此重信你庄家……”
    这军队本是亲王的军队,军中自然有不少亲王的亲信。
    另外几个庄容的副将,算是一直跟随庄家的家将了,也拔出了剑,将剑横在了剩下的几个副将的脖子上。
    几人脸上巨变,“庄容,你要反?你竟然愧对亲王的信任。”
    庄容:“反的不是我,是亲王。”
    他没有任何的选择,不是吗?
    依旧归顺亲王?那么北凉的铁蹄直接会踏破这座城池,甚至城内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准备好了里应外合了吧。
    他哪怕战死,恐怕尸体还要被挂在城墙,被当成乱臣贼子一样被所有人唾骂。
    他没得选择,也不能将世代忠良的庄家推上耻辱的柱子上。
    哪怕都还不知道哪一方会最后胜利,他都已经没有了选择。
    ……
    当城门打开的时候,庄容带着一小列队伍走上前,单膝跪在了南一的战车前。
    “臣救驾来迟,还望圣人赎罪。”
    整个战场再无声音。
    南一看了一眼跪在前面的庄容。
    果然事情如他们所料,这第一场战斗根本打不起来,庄容必降。
    这时候也不是追究庄容用了这么长时间才选择归顺他这个正统圣人的事情了。
    南一说道,“庄将军请起。”
    “我曾经承诺,依旧衷心于我者,既往不咎。”
    “世代忠良的庄家能有此觉悟,还算来得及。”
    庄容也是身体一震,“谢过圣人。”
    然后大声道,“开城门,迎接我南离圣人回归。”
    庄容不免看了一眼战车上站得笔直的南一。
    他以前也是见过南一的,不过那时候的南一还是一个小孩,被亲王节制得什么也做不了的儿皇帝。
    如今数年过去,当初的儿皇帝,居然坚挺挺拔地上了战场,就这么威严不容质疑地站在他的面前,要亲手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年幼的儿皇帝和此时的南一的身影不由得重合在了一起。
    人还是那个人,但已经成长成了一个真正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君王了呢。
    或许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孩,永远只能在记忆里面了吧。
    当真是让人感概万千。
    城门大开。
    北凉的军队,不费一兵之力,通过了这座城池。
    但以后的路,可就未必这么容易了。
    南离庄家是中立派,以前迫于形式归顺了亲王,如今南一回归,他们这才能这么轻易地归顺。
    若是原本就根深蒂固地属于亲王的势力,恐怕就没有这般简单了。
    赵棣他们也没有第一时间就离开边城,而是在这座城池中商讨起来了策略。
    庄容归顺,多少是要对南一表达一番忠心才行。
    说道,“军队南上,行讨伐之事,和九思公和司徒剑南大将军,成夹击之势围困离都。”
    “这本是十分周全的策略。”
    “但南上的路上,关隘重重,举步维艰,未必就能按时和司徒剑南大将军的军队会和。”
    “若是,离都方面,亲王在我们赶到之前,先击败了司徒剑南大将军的军队,这就麻烦了。”
    毕竟亲王手上的兵力,总体来说是要比司徒剑南大将军手上的要多。
    到时别说两面夹击,估计是长驱深入,是去送死。
    结果,他这忧虑才一说出来,南一就道,“庄将军不必为此忧心,我大军必定能按时抵达离都。”
    庄容都愣住了。
    虽然北凉军队这次气势汹汹,来的人马数量也的确惊人。
    但南离有关隘为凭,想要拖延上一些时间,也并非不可能。
    再说,这么多的军队,深入南离,北凉的补给都将是一大问题。
    别小看补给这个问题,一但出了问题,就会举步维艰,甚至不得不退出南离。
    北凉的几位将军和南一对视了一眼,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在离开凉京的时候,莫少珩就献上了两条锦上添花的妙计,第一条自然就是借助北凉制作纸张和印刷的能力,打舆论战。
    效果如何?从不费吹灰之力就逼迫得庄容不得不投降就能看出一二。
    至于庄容担忧的这个问题,自然就得用到莫少珩的第二个妙计了。
    南一说道,“以前亲王趁我年幼,的确拉拢了不少势力,此次南上,这些势力必定借助关隘的险要进行阻拦。”
    “看似困难重重。”
    “但……实则却有一个最大的漏洞存在。”
    “我是南离的圣人,若我想要拉拢人,可比亲王容易得多。”
    庄容都愣住了,“那些势力已经归顺亲王多年,根深蒂固,利益错综复杂,想要让他们归顺,恐怕不太容易。”
    “除了他们,又哪里还有强大的势力等着我们去拉拢?”
    亲王经营了这么多年,早就囊括了所有的势力了啊。
    南一笑道,“不,我南离第一大的势力,他还没有拉拢,而是留给了我。”
    庄容疑惑地看向南一。
    南一道,“百姓,我南离最大的群体,最强大的势力,是百姓才对。”
    “哪怕军队中的士兵,除了那些将官,皆来自百姓家庭。”
    庄容:“……”
    圣人在说什么?拉拢百姓?百姓才是最大的势力?
    这就是最大的思想上的冲突了。
    在贵族眼中,百姓往往是任人鱼肉的存在,哪里是什么大势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姓的人数加起来,都不知道要超过军队多少倍了。
    庄容还有些疑惑不解。
    南一他们也没有多作停留,而是直接带着军队南上了。
    而庄容,也大概知道,南一说的拉拢百姓是怎么回事了。
    只见,后勤的队伍,运来了一车又一车的纸张。
    庄容还在惊讶,又是同样的计谋吗?只是这陆陆续续运来的纸张是不是也太多了。
    光是抄录这么多份檄文,都是无法想象的。
    结果拿起一张一看,却发现上面的内容有所改变了。
    上面的内容大概是,南离的圣人回来了,给南离的百姓带来了天大的福利回来了。
    上面是一种名叫水稻的作物,能够比粟米的产量高出三倍到五倍。
    以后,南离的百姓凭借水稻,别说饿肚子了,还能富甲天下。
    南离多水,其实南离才是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国家。


上一章
返回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