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脉香

第103节

    虽然说隔壁两人以义兄义妹相称,但是他怎么听便怎么觉得他们俩有默契。不过也难怪,一起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能不默契么?
    当然这些话,阿墨是打死也不会说出口的。
    他只好眼巴巴地看着郎主。
    谢五郎慢慢地品茶。
    足足有两盏茶的功夫,他才搁下茶杯。
    “我想通了一事。”
    阿墨大喜。
    郎主终于要放弃崔氏了么?那样的女人怎么值得郎主反复无常呢!他就知道郎主会想开的!
    “之前在洛丰时我稍微有了改变,她便死心塌地倾心于我。”
    所以呢?所以呢?
    “既然我无法放手,也放手不了,那便再次让她回到我的身边。”他一字一句地道:“阿墨,我头一回那么想要一个女人,梦里也在想呀。”
    ☆、第一百章
    近来,整个燕阳城风头最盛的莫过于是巫女崔锦。
    不过短短一月,如今燕阳城无人不知崔锦的名字,而最为百姓津津乐道的却不是她有窥测天意之能,毕竟能窥测天意的在这燕阳城中已有了一个巫子,再添一个巫女也不出奇了。而出奇的是这一位巫女除了上朝旁听政事之外,其余时间便像是一个男子一般行走在燕阳城内。
    并非说她穿着像是男子,而是她的作为。
    明明是个女子,可是私下里却与多位朝中大臣交好,骑马射箭,饮酒作乐,甚至偶尔寻来歌姬玩乐,她也能面不改色地周旋。
    与巫子穿白不一样的是,这个外来的巫女成日穿着红色的衣袍,身上饰物极少,甚至有时候连一件饰物也寻不到,她的发髻也是一成不变的,一直都是将乌发束以玉冠,露出饱满的额头,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
    渐渐的,渐渐的,燕阳城内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那一道红色身影。
    今日乃休沐日。
    崔锦正好得闲,也不打算出门交际,索性留在了屋宅里。夏日已到,阳光正好,崔锦唤了几个下人将书房里的书籍古卷都搬了出来,正好晒一晒,免得生虫。
    月兰在灶房里想着法子做好吃的。
    她只觉大姑娘每一日都在奔波,如今难得有一日空闲,怎么着也该好好地犒劳下自己,遂准备拿出看家本事,烹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崔锦坐在藤椅上,悠哉游哉地晒着太阳,闻着枣花的清香,心里头是说不出的惬意。
    阿宇过来的时候,正好就见到了这样的场景。
    美人红衣,绿树成荫,坐卧在躺椅上,就像是一幅仕女图。
    阿宇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回过神,走了前去。
    “大姑娘万福。”
    崔锦懒懒地瞥他一眼,问道:“那边有动静了?”
    “回大姑娘的话,汾阳崔氏的四房这几日都没有过来。据小人所查,大房那边开始有动静了。”
    崔锦低笑道:“他们倒也耐得住。”
    阿宇问:“大姑娘当真要回本家?”
    崔锦说道:“先谈一谈再说吧。”
    那一日被谢五郎掳走后,她想通了一件事情。与其另起势力,不如借势养势,她始终是姓崔的,何况她晓得阿爹一直想着回归本家。她曾听阿娘说过,阿爹有一回酒醉吐真言,说百年归寿后定要将牌位放在离汾阳崔氏祖祠最近的地方。虽然阿爹醒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但至此阿娘便知即使阿爹一提汾阳崔氏便翻脸,但他心底始终是念着本家的。
    阿宇应了声。
    次日,果真有汾阳崔氏的拜帖上门。
    而这一回不是四房的,而是大房的,也非长辈身份相邀,而是以朝中同僚的身份。崔锦没有矜持,很快便让人回了送帖子的人,说是会按时赴约。
    .
    崔府的总管郭宗文侯在府外。
    马车渐渐停下。
    月兰掀起了车帘,马车里头的崔锦望了郭宗文一眼,仅是淡淡的一眼,郭宗文便察觉出了这一位与寻常女子的不一样。
    他不知该如何形容。
    他见过许多人,府里的每一位姑娘他都知道,包括汾阳崔氏的嫡女,曾被皇后赞誉兰心蕙质的崔家大姑娘崔悦也不曾有这样的气度。
    不是高高在上的眼神,而是经历过战场血洗的眼神,不仅仅有坚毅沉稳,而且还有不少他无法形容的神态。只是一眼,他便感觉到了压力。
    他的腰微微弯了些。
    “在下郭宗文,拜见巫女大人。”
    “不必多礼了。”
    郭宗文应声而起,吩咐随从开门。崔锦望了眼,开的是府中的正门,迎接贵客方会开的正门。崔锦看出了大房的诚意,给了月兰一个眼色。
    月兰立即松开了手。
    车帘垂下,郭宗文侧身退步。
    马车缓缓地驶进了崔府。
    崔锦下了马车,郭宗文在前方带路。路上有侍婢小厮经过,但皆目不斜视,颇有大家气度。崔锦收回打量的目光,此时郭宗文道:“巫女大人,前方便是。”
    她淡淡地“嗯”了声。
    正厅里崔池已经在等候,与崔池同在的还有崔深。汾阳崔氏如今管家的乃大房,崔池便是汾阳崔氏的嫡长子,崔锦的父亲若在此处还得唤他一声长兄,而崔深正是汾阳崔氏的嫡长孙。
    崔锦落座。
    经过一个月在官场上的打滚摸爬,与一众大臣的周旋,此刻的崔锦成熟老练得多。她微微一笑,与崔池聊起家常。
    崔池在朝堂上是见识过这位侄女的能耐的,是以也不敢掉以轻心。
    崔池笑道:“先前你大兄到燕阳时,我也曾派人去接过你大兄,只可惜阴差阳错之下错过了,后来你大兄得圣上荣宠,忙得脚不沾地,你祖父又病逝了,因此也没来得及与湛侄儿说话。丧期一过,湛侄儿也下放秦州了。我心中一直有遗憾,你祖父在时便想着接你一家回燕阳。年少时容易冲动,你祖父也很是挂念你们一家,多次想要接你们回来的,可惜……”
    他叹了声。
    崔深附和道:“祖父在世时,经常将妹妹一家挂念在嘴边的。”
    崔锦说:“当真是造化弄人,我父亲也是时常将祖父挂在嘴边的。”心中却是不以为然,汾阳崔氏若真有那份心思,什么时候能不找人来接他们回去。不过既然是要成为一家人,这一点崔锦也不打算计较。在她心目中,世家里亲情淡薄,只重利益,谈情字又有几分是真?在她身上有利可图,情便真上几分。而她也想要汾阳崔氏的支持,双方是各取所需罢了。
    崔池道:“我也很久没见过九弟了,如今阿锦来了燕阳,我再修书一封送到秦州,改日等你大兄上燕阳述职时,正好可以一家团聚。”
    崔锦道:“侄女听阿叔的。”
    崔池抚须笑道:“好。”
    .
    半个时辰后,崔锦离开了崔府。
    阿宇一直在外头候着,见着马车出来了,连忙迎上。他隔着车帘,低声道:“大姑娘,可需收拾东西了?”
    崔锦说道:“都先搁着,搬去崔府的事情,不急。”
    在崔锦的预料之中,此回应当如同在洛丰那回,与崔全谈了交易后,短短数日崔全便应承了她的要求。只是换成了崔池,却出乎她意料了。
    真不愧是本家的老狐狸,情面做足了,话里头滴水不漏的,只应承了他们一家回归本家,剩余的,她每每想要开始谈条件,老狐狸便不动声色地错开,偏偏她还寻不着理由绕回来。
    老狐狸的态度很是明显,回了本家便是崔家的人,崔家的子弟为自家人奉献是理所应当的。
    崔锦又道:“罢了,先回去再说。”
    阿宇应了声。
    月兰是跟着崔锦一块到崔府的,她最懂得察言观色。如今见到崔锦这般模样,便知她心底不痛快,仔细揣摩了下,她小声地问:“西街新开了一家食肆,大姑娘可要去尝尝?”
    崔锦忽然想起前几年在秦州的时候,她自己也是开过食肆的。
    那会她得闲得很,手头闲钱也多,谢五郎宠着她,三百六十五行少说也试了数十行。崔锦心想,兴许可以将秦州的产业搬到燕阳来。
    思及此,崔锦也不再想崔府的事情,高兴地道:“去瞧瞧。”
    只不过崔锦也就高兴了一小会,不到片刻,她的马车被人拦截了下来。驭夫蓦然停车,崔锦险些磕到了脑袋。她扶了扶额头,皱眉喝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回答她的是阿宇。
    只听阿宇隔着帘子轻声说道:“大姑娘,是……是谢家五郎的马车。”
    崔锦微微一怔。
    此时,外头忽有惊呼声响起,随即是一片哗然声。
    “啊,是巫子。”
    “巫子大人!”
    “此生竟能亲眼见得巫子大人一面,此生无憾了!”
    ……
    外头是源源不断的赞美之声。
    阿宇说道:“大姑娘,谢家五郎过来了。”
    崔锦又是一怔,不知谢五郎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她索性掀开了车帘,这一掀登时惊了惊。谢五郎逐步向她走来,他走得极慢,而周围不知何时围满了人群,将西街挤得水泄不通。
    崔锦与谢五郎相处过几年,是极其明白谢五郎的喜好。
    他喜洁,从不在大街上行走。
    那几年与谢五郎在一起,她就从未见过他踩在街道上,往往都是坐在马车里的。如今见他一步一步地向她走来,惊讶的同时,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他准确地在她的马车前停下。
    周围喧哗的人群也在此刻停止了声音,整个西街登时安静得连跟针掉下来的声音都能听见。
    “我在烟华楼为你设了一桌宴席,不知巫女可愿赏脸?”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崔锦的身上。
    巫子专程设宴,只为巫女一人。
    以往能得巫子亲自招待的,五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何况还由巫子亲自前来宴请!


上一章
返回

一脉香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