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娱]制片人

[美娱]制片人_18

    《芝加哥太阳报》和英国的《太阳报》没什么关系,但性质差不多,都是给人印象不算良好,但在报摊上销量极广的街头小报。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哗众取宠,经常炮制一些子虚乌有的娱乐圈绯闻,以耸动的标题、低俗下流的图片来赚取眼球。
    但偏偏没事干的普通人,还就吃这一套!报纸随便写写,他们随便看看,谁也不当真,只有当事人莫名其妙遭回精神攻击。
    在“碎骨者”这么大的事儿上,《芝加哥太阳报》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
    不过,他们决定不走寻常路,在报纸上解读出了一个对这件事的“新角度”,难得“严肃认真”了一回,大肆批判了市场上的跟风行为,哪怕它们这本身也属于跟风。
    最近势头刚起的《血红溅白纱》,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芝加哥太阳报》挂了墙头。
    挂了跟风还不算晚,报纸的记者,不知道从谁那里挖到了个小道消息,声称血红的卑鄙不仅是在跟风上,还阴谋玩弄权术!
    “据一位相关人士爆料,分级委员会对血红的分级,其实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本报无观点,只是想帮助大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分级委员会的家长们,明显不太赞同的情况下,一部惊悚片——特别要注意,这部电影是来自高层在MPAA委员会有极高地位的米高梅——最终还是拿下了PG—13这样的辅导级。”
    这样的报道口吻,简直就像是上辈子和血红有仇。
    塞缪尔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啪”的一声,塞缪尔直接把报纸摔在了桌上,气愤难当:“这还叫没观点?他就差直指着我的鼻子说,米高梅涉嫌非法操作了!”
    天知道,塞缪尔怎么可能去米高梅现在的CEO雨果走关系?他在MPAA连话都说不上。塞缪尔觉得有些小委屈,他明明找的是联美、华纳和派拉蒙!(咳。)
    这个锅不背,叔叔,我们不背!
    幸好,普通人虽然爱看热闹,但也不会无脑到把一个历来爱胡编乱造的小报当真,这是塞缪尔唯一能够安慰自己的地方。
    至于被影响到的血红,当事人威廉根本不为所动:“只有这一家报纸吗?”
    “你还想有几家?惹怒了家长,孩子进不了影院,票房靠谁来撑?”塞缪尔也看了AC尼尔森的分析,血红的受众群主要就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失去谁,也不能失去这些上帝。
    “放心吧,我们这边有安排。”威廉还是那么的淡定从容。
    塞缪尔真是很不能明白,威廉的这份底气到底是打哪里来的,而最让塞缪尔生气的是,为什么连当事人都不急了,他却还急的快要上吊。
    “我真诚的建议您,不要看今天的《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的娱乐版。”秘书格丽塔道。
    “上帝,快不要折磨我了,直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它们转载了《芝加哥太阳报》的报道,拿血红分级当梯子,再一次旧事重提,讨论起了分级委员会的种种不公。”大公司的片子能轻松拿到大众级和辅导级,独立电影却往往卡死在限制级,分级委员因为这事被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各大报纸不敢拿真?巨头开刀,便只能欺负欺负日薄西山,但好歹担着巨头之名的米高梅。
    在米高梅又一次躺枪,内部员工惶惶不安的时候,微软硅谷总部的员工,也活在一片风雨凄凄中,因为他们的大老板,心情很不美丽。
    连大老板身边的第一人,特助先生这几天也都是缩着脖子做人。
    午餐桌上,特助先生总会和其他高层的特助们坐在一起,吃饭,闲聊,骂老板。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大老板最近的火气为什么这么大,更年期提前了吗?
    “我真不知道你怎么能在那位手下活这么多年。”有人道。
    特助先生推了推自己的眼镜,一本正经道:“为了钱。”
    一片哄笑中,话题不了了之。特助先生巧妙的转移了话题,并暗搓搓的在午餐之后,把餐桌上的人和他们背后的老板,毫不犹豫的卖了个一干二净。把就像其他特助也会做的那样。
    这就是办公室斗争,如果你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效忠于谁,那你就离滚蛋不远了。一起骂老板同仇敌忾?不过是想从对方的失言中,帮自家老板分析到,真正想要的信息。好比特助先生,他就帮萨巴蒂诺解决了最近最大的困扰,到底是谁在暗中阻挠微软的skype发展计划。
    通过skype这一即时通讯,微软已经渐渐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权威性新闻渠道,很显然的,微软的野心不会仅仅局限于此,skype新闻只是个开始。
    有人看出了skype的发展空间,出于这样那样的利益竞争,想要阻止其继续发展;有人没看出来,因为自己的愚蠢,觉得萨巴蒂诺在浪费时间,想要阻止……针对不同的情况,萨巴蒂诺有不同的应对之策。
    特助先生“卧薪尝胆”,终于给萨巴蒂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也许在别人看来,萨巴蒂诺很无情,神秘又难以捉摸。但在特助先生看来,萨巴蒂诺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伺候的老板,没有之一。
    因为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与之对应的奖励。就这么简单。
    但偏偏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很多老板还是做不到,最起码做不好。是人就会有感情,有好恶,会产生偏爱,而偏爱是一切不公正的源头。
    唔,特助先生停顿了一下,倒也不是说萨巴蒂诺就像是机器人一样,没有自己的偏爱。事实上,萨巴蒂诺此时就正在和他的“偏爱”打电话——
    “最近?微软还像过去一样,没有大麻烦,但琐事很多。”对着电话讲话的萨巴蒂诺,表情温柔到不可思议,“你呢?电影的宣传还顺利吗?”
    “大获成功!”威廉很高兴。他此时正休息在家,躺在床上和萨巴蒂诺聊个没完。威廉发现,他和他表哥好像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哪怕只是一点小事,都开始变得迫不及待的想要与其分享,“电影因为跟风小爆了一把,然后就如咱们的宣传计划一样,遭到了反扑。”
    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血红本不应该遭致这么多关注,但威廉拉的一手好仇恨,so……虽然威廉至今都不知道是谁要对付他,又或者为什么要对付他。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威廉把劣势化作优势的能力。
    也就是当初那个被萨巴蒂诺评价为“剑走偏锋”的计划,家长阻止的,孩子一定会去看。
    在如何让家长阻止上,威廉和萨巴蒂诺产生了一些小争议,萨巴蒂诺觉得直接找影评人写几篇负面新闻就可以引起讨论。但威廉却不想花这份冤枉钱,他身边明明有更好的渠道。
    间谍秘书吉耶。
    吉耶果然当了一回“相关人士”,把米格故意漏给他的分级小故事,迫不及待的卖给了各大报纸。
    “没花咱们一分钱,吉耶背后的人,就白白为血红全国免费宣传了一把,把三大报上了个遍。”还有什么是比这更爽的事情吗?我的敌人为我的宣传买单。
    #威廉有利用身边间谍的特殊技巧#
    萨巴蒂诺的关注点却有点歪:“等你决定自己当制片人的时候,我来给你投资吧,上不封顶,就当我欠了你十八年的零花钱。”
    为了那么一点宣传费,看把我表弟都逼到什么份儿上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威廉再一次和他的表哥鸡同鸭讲。
    “嗯嗯,那你慢慢说,我再理解理解。”表哥配合的态度总是特别好。
    每日一聊结束后,萨巴蒂诺终于看向了特助先生,对他整理的阻挠skype计划的高层名单进行了表扬,并给予了物质奖励。
    ——这就是我忠心的原因,哪怕萨巴蒂诺有偏爱,他也永远不会亏了其他人。说到底,我还是为了钱啊。特助先生如是想。
    整个三月下旬,血红都像是在坐过山车,起起伏伏,一波三折,最后终于稳定在了黑马的身份上。
    票房不降反升,逆袭成了三月的月票房季军,跌破了一众人的眼镜。
    “这是一夜爆红的节奏啊!”导演阿曼德都有些颤抖了。新人导演,新人男主角,新人摄像师,新人制片人,再加上30万的低成本投资,他们能走到这一步,上辈子是拯救了地球吧?!
    “不要激动。”威廉的语气很平静。
    有了2B250的分析剧透,目前的票房,威廉还真有点看不上眼,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他们的目标是迈入千万俱乐部的大门。
    就在一片节节攀升的好消息里,总是致力于和威廉过不去的命运,怒刷了一把存在感。
    它教会了威廉什么叫“Lifea bitch until you die”。
    一封来自纽约的黑色请柬,被送到了威廉的实木桌上,保证了他在早上一进办公室,就能第一眼看到。
    那封黑底白字,用伯恩斯坦家徽和教父戒指的花纹作为火漆封口的葬礼请柬,被送来时,还随之奉上了一捧新鲜欲滴的洛丽玛丝。
    白色玫瑰,死的纪念。
    作者有话要说:
    * Lifea bitch until you die,出自我以前很喜欢的美剧《Veronica Mars》,意思大概就是说,生活是个婊子,直到死亡才能摆脱。
    第28章 来地球的第二十八天:四月是你的谎言。
    威廉的父母很恩爱,甚至有时候会恩爱到,让同住在家里的威廉,恨不能对他们喊一句“去开个房吧”。
    但再恩爱的夫妻,也有吵架拌嘴红眼睛的时候。在威廉有限的十几年记忆里,父母之间最激烈的争吵,往往总会伴随着“外祖父”这个高频词。
    爱德华爸爸希望玛丽妈妈能带威廉回一趟美国,和她的父亲握手言和:“我不知道你和你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我甚至对你的过去都不太了解。但我知道你很想念他,别跟我说你没有,需要我提醒你,你偶尔有说梦话的习惯吗?我爱你,honey,所以才不想你遗憾,你知道我父亲去世后,我有多后悔自己以前表现的就像是个混蛋吗?威尔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不认识自己的外祖父,不接触你的家人。”
    “为什么不?”玛丽妈妈一提起这个话题,就变得十分激动,“那个男人害死了我妈妈,他毁了我的生活,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绝不!”
    餐桌上玛丽妈妈的表情悲哀又绝望。
    她爱她的父亲,这毋庸置疑,她想当他一辈子的小公主。但她又无法不去恨他,因为他明明答应过她的母亲,不再做那份危险的职业,他答应过的。从他们还没结婚,一直到身为小女儿的玛丽长大,承诺始终只是一纸空言,实现的可能遥遥无期。
    人类大多数的愤怒,其实都是源自于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迁怒。
    在母亲横死街头的那天,年轻的玛丽也在车里。事实上,她们全家都在。姐姐伊莉莎白一直将玛丽护在怀里,紧紧的环抱着她,在她耳边低语,她们会没事的,爸爸会来救她们的。结果呢?母亲替伊莉莎白挡了子弹,鲜血洒了姐妹一脸,父亲这才姗姗来迟。
    那份最亲近的人就死在自己眼前的冲击力,不只让玛丽无法面对老伯恩斯坦,也让她们姐妹无法很好的面对彼此,每年偶尔一通报平安的电话,已经是极限了。
    伊莉莎白姨妈对威廉倒是很关心,她曾想把他接到两西西里岛照顾,但被萨巴蒂诺阻止了。
    此时此刻,长大的威廉胸中也升起了差不多和他妈妈一样的愤怒:“葬礼是能随便拿来开玩笑的吗?不,我拒绝在‘葬礼’上发言,这太荒谬了!”
    纽约,曼哈顿,上东区。
    此时已经将近午夜,伯恩斯坦的大宅却依旧灯火通明,德国落地钟的钟摆左右摇摆,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动,示意时间正在一分一秒的稳健走过。
    充斥着德式严谨实用风的偏厅会议室里,伯恩斯坦家族的核心成员汇聚一堂,二老板和法律顾问俱在。哥特式的高靠背座椅和长条桌前,西装革履的大人物们正襟危坐,侧耳倾听,唯一站立起来的葬礼策划人,正战战兢兢的为他们汇报着“葬礼”流程,他吞咽了好几次口水,一脑门子的汗,因为现场不算太愉快的气氛。
    紧张气氛的始作俑者,自然就是坐在老伯恩斯坦左手边的威廉。
    威廉不高兴的表情,与他背后墙面上挂着的拉斐尔真迹油画上的圣母面容,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强烈对比。
    见所有人如炬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穿着英伦格子衫(他是在场唯一穿休闲服)的威廉也依旧没有丝毫退让,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立场:“我是不会上台前演讲的,谁爱去谁去,反正别想我站上去,我没那么高的表演天赋。”
    在平均年龄至少上了五十的众人眼里,金发碧眼的威廉,就是个稚嫩的孩子,或者误入狼群的小羊羔,没有人会因为威廉的态度生气,他们更多的是根本没把威廉的抗议看在眼里。
    “这可是你外公的‘葬礼’,别和你表哥学的那么不近人情,威利。”
    用轻松的语调开口的,是伯恩斯坦的二老板,拜耳。
    一般家族的二老板,都是由教父所信任的亲戚担任,有着总指挥官般举足轻重的地位。伯恩斯坦家也不例外,拜耳是老伯恩斯坦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二战时失散,后来又传奇的在美国重聚。拜耳没什么优点,逞凶斗狠,又冲动无脑,唯一的优点就是老实,只对老伯恩斯坦忠心耿耿,他曾为救他的哥哥断了一只手臂。
    年迈的拜耳,性格看上去和一般上了年纪的老人没什么区别,总爱开些不合时宜的黄色玩笑。
    “我叫威廉,请叫我威廉。”威廉这个名字有不少昵称,威利绝对是里面含义最不好听,也最具侮辱性的,“如果葬礼是真的,我肯定会演讲。”
    但这次的葬礼就是个玩笑。
    真?玩笑。
    没有人死,只是个假葬礼,老伯恩斯坦两年一次的“传统”。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干我这行的,指不定哪天就死了,办个葬礼,也是为了让大家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我还顺便能在葬礼上多听几回好话,何乐而不为呢?
    “还在生气?”老伯恩斯坦老老实实的坐在最前面中间的主位,今晚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和他面若冰霜的宝贝外孙搭话了。
    威廉仍然拒绝和老伯恩斯坦说话。
    生气?那根本不足以形容威廉的心情。
    白天在办公室,打开那封黑色请柬的时候,威廉的手都是颤抖的。在看见外公的名字和葬礼并排在一起的那一刻,威廉觉得就像是有一桶冰水,兜头浇下,一直凉到了骨子里。他不顾一切的飞到了纽约,大脑一片空白。
    结果呢?
    结果他在雪茄室里,看到了安然无恙的外公,正精神抖擞的和几个老友玩桥牌,中气十足的喝令输了的人不许赖账。
    “这么早就过来了?”老伯恩斯坦对威廉的到来满脸惊喜,好像什么都没发生的问道,“今天公司没事?”
    “我以为、我以为……”
    “你以为我死了?哈,只是个演习啦,别担心。”老伯恩斯坦浑不在意的挥挥手,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上一章
返回

[美娱]制片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