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楼之奶娘的奋斗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143

    薛姨妈还是有些自知之名的。这个时候还肯嫁到薛家的姑娘和人家,又岂是能够安分渡日的。
    与其弄回来个搅家精,还不如把这机会留给女儿,她不求将来的女婿有多上进,只希望那人心有善念,能够善待她们一家。
    “母亲,还是请荣国府为哥哥张落一门婚事吧。不论怎么说,荣国府能张落的婚事,也不会太差,将来嫂嫂嫁进来,也能稍微有个人家走动。也让那些心有歹意的人避讳一二。”
    若是将来一个错眼招了个柴狼进门,或是招了有野心的来,却要觊觎她薛家的产业,那时她们母子三人就真的羊入虎口了。
    趁着哥哥这件事情还热着,贾家还愿意给自己家三分脸面。何不豁出去了,让贾家给寻个好出身的媳妇呢。她们薛家不差钱,到时候聘礼给的多多的。也不怕那家人不愿意。
    再重要的是,将来就算是没有孩子,也会有,会有,会有她的孩子给哥哥嫂嫂养老。
    薛宝钗也知道,哥哥被打这件事情,错头在哥哥身上。谁让他喝了点酒,就张嘴娘娘,闭嘴娘娘的。人家正经的娘娘亲弟都不敢如此大言不惭。可是哥哥呢,不过是两姨的表弟,便如此张狂。如何让人服气。
    自从那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表姐成了娘娘。人家荣国府以及整个在京城的贾氏一族也不过是张扬了三五日,便被压了下去。而自家的哥哥却不知道要收敛一番。这一场无妄之灾,说白了,其实也不冤。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地步,就算是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
    亲生母女之间,还有什么需要说的那么明白。薛姨妈一听闺女这话,便明白了薛宝钗的打算。
    仔细一想,确实可以娶个好一点的儿媳妇,当成双保险。
    “你觉得贾家的三姑娘如何,那可是娘娘的亲妹妹。”想到如今如日中天的贾家,薛姨妈便想到了二房的庶出女儿贾探春。
    虽然她也知道更好的条件是长房长女的迎春,但那位的身份和地位,又岂是她们薛家一个商户可以高攀的。与其找个三四等人家的姑娘,还不如这一位呢。
    反正无论教养怎么样,她们也没有什么好期盼的。又不用她管家,也不用她出门应酬。只不过是为了将来能有个好身份可以好说话罢了。
    “妈妈,快别想了。那三姑娘咱们家可不能要。虽然是娘娘的亲妹妹,可论起亲厚来,还不如其他几位姑娘呢。再一个,虽然二老爷只有五品官,三姑娘也不一定会许配给咱们家。”最重要的是宝钗明白,贾家大房和贾家的老太太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确实如此,幸亏薛家没有猪油蒙了心,不然张氏的怒火可不是现在的薛家能够承受的。
    这位是仅有的一位被当今皇帝认可的姨妈,地位在当今皇帝登基后,早已经今非夕比了。
    前脚大老爷把人腿打断了,后脚就把二房的闺女嫁过去。岂不是让世人说是拿二房的姑娘帮着大房老爷抵债赔罪呢嘛。这样的名声一传出来,贾家大房还要不要脸,贾家的几个爷们还怎么在朝堂上立足。
    “唉,你不说我倒是忘记了。这三姑娘正好是出生在你姨妈的孝期里。娘娘能喜欢还是怪事呢。而且我着人打听的消息说,三姑娘姐弟和赵姨娘在娘娘进宫前后都不得娘娘喜欢,还欺负宝玉那孩子。”
    结亲,结的两。性之好,可不是要结仇的。贾家三姑娘,还真的不是个好人选。
    母女俩想到这里,都深深地叹了口气。
    京城李宅,唐朝自从宫里回来后,家里的女人都让她把宫里看见的,听见的,吃过的,喝过的东西说了不下小十遍了。
    这一天,唐婆子又提起了话茬,唐朝终于受不了,向上看了看还算干净的房梁,无语地说道,“我的妈呀,能说的,我都说了。您老还想知道点啥呀。”
    唐婆子吧嗒吧嗒嘴,“我说姑娘呀,那宫里的娘娘,真的是一宫好几十人在侍候一个人吗?这也太,太…不会过日子了。”
    唐婆子身边两个丫头,她都觉得那两丫头没活可干,在偷懒呢。那一屋子的人,只侍候一个人,岂不是有更多的下人在偷懒。这皇宫里的管事们,就这么干看着,那每月得多支出去多少月钱呀。
    想到当初在荣国府里当差时,老太太屋里就有八个大丫头,还不算她姑娘这些二等三等的丫头。再加上一个二等丫头都有下人侍候。
    那时候,她都觉得白瞎了钱,养这么些个丫头,有那些丫头,还不如多养两个壮实的仆妇呢。干活利索,还啥都能搬得到,干得了。
    因为那个时候,她姑娘是直接受益人,所以唐婆子还觉得美美的。至少她那早死的男人知道了,也会高兴姑娘不用干啥活,还月月有那么多的月钱拿。
    可现在,自己也成了主子了,就觉得有些个接受不了。再加上听到姑娘说那一宫好几十人的人都只侍候一个娘娘,而且还不管饭。真真有些个败家了。
    唐朝:“…又没花咱家的钱,您老管那些个干什么。再说了皇帝家的事情,你看哪个大臣说过,咱们小老姓,消停过日子,比啥都强呢。”反正他们家的男人有出息,家里的庄子都不用上税的。
    纳税人的血汗钱,唐朝只能表示同情了。
    “妈,宫里的宫女都不戴首饰的吗?”李凝想起之前自家老娘讲的,宫里头上都只是两三朵绢花,其他的就没有了。觉得有些个不可思议。
    她们家的下人,倒是没有带太多的首饰,但在荣国府,好多的下人,都是金钗银簪,玉镯子银镯子的。怎么宫里就变了一样。不会是宫里的下人,待遇还不如一个荣国府吧。
    唐朝瞪了姑娘一眼,“也就是老太太院子里的下人,那么招摇,你看看大太太的院子,大奶奶的院子,可曾见过那样的下人。带的那么多首饰,是下人的本份吗?”而且也过旧奢侈了些。
    张氏是不允许荣国府有这样的风气的,但是史氏却是个喜欢富贵闲妆,奢侈成风的。也因此,现在的荣国府除了老太太的院子里仍有一些原著红楼梦的影子,其他的院子里,几乎是看不见什么了。
    无论是真心的,还是跟风的,都渐渐地按着张氏的喜好来了。
    张氏,早就用几十年的时间润物细无声的把持,影响,改变,整个荣国府了。
    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熬出来的不仅仅是年纪,还有阅历以及权利,地位。
    李凝歪头想了想,好像真的跟她娘说的一样呢。
    “行了,行了。你绣你的嫁妆去吧。”两句话,唐朝就把李凝打发走了。唐婆子瞪了姑娘一眼,倒也没拦着。
    李凝走后,现在已经管家的傅秋芳和张云姬便也过来陪着唐朝娘俩说话来了。家里就这么几个人,不凑到一起,也怪孤单的。
    几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唐净的年纪以及薛家儿女的婚事。
    李凝今年上秋就成亲了。唐净的年纪,也到了相看的时候了。比唐净小的宝玉都已经成亲了,这件事情倒是拖不得了。
    就算是唐朝想要儿子晚点儿成亲,这个时候一定该相看闺女定下亲事了。一时之间,唐朝和薛姨妈一样愁起了儿女婚事。
    。……
    数日后的一天,比起唐朝坐在炕头的不作为,薛姨妈还真的登门拜访了荣国府。当她将来意说了以后,贾家的女人除了邢氏以外,都皱起了眉毛。
    薛蟠那是彻底的废了,听说虽然没有伤到那里,但是却已经不能有子嗣了。干种地,不出苗的男人,无论哪家的姑娘嫁过去,不是都要没了下半辈子的指望吗?这么缺德的事情,她们如何能答应。
    倒是邢氏此时的脑回路跟着薛姨妈一样,都想到了探春。
    “薛家的哥儿,我看着就是个不错的孩子,虽然糊涂了些。但小孩家家的,哪有个个都懂事的。我们家三丫头眼看着就要成年了。这么一看,俩人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呢!”
    “老二家的。”史氏怒喝。
    “二弟妹慎言,三姑娘的亲事,娘娘已经说了,她会帮着相看了。”邢氏蠢不可及的话语,张氏也彻底的怒了。
    史氏和张氏同时出言拦下了邢氏犯蠢的话,同时在心里止不住的咒骂。
    薛姨妈见此,也有些个尴尬。连忙笑道,“我们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如何敢高攀呢。不过是我们来京城的时日尚短,也不认识那些有闺女的人家。这才想着请府上帮着相看相看。并无他意。”
    果然被她闺女说道了,贾家是不可能同意将三姑娘嫁到她们家的。而且她闺女也想到了这二房的太太会同意这门亲事。
    不过也幸好她们薛家却是对这三姑娘没啥想法的。她们只要个有家世背景,能当靠山的媳妇,至于是谁,那是差不多都可以的,而且只要性子好点也就罢了,其他的无所谓。
    听到薛姨妈的话,史氏和张氏都缓下了脸,史氏当做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笑着指了指茶杯让鸳鸯侍候她喝茶。
    看着鸳鸯轻手轻脚,麻利的上前,举杯,史氏笑眯了眼。这个她身边长大的丫头也要嫁人了。婚事正式定了下来,就在今年年末。
    想到九月份就要嫁进来的李凝,再想到年底嫁出去的鸳鸯。刚刚还有些个动气的史氏,心情又好了起来。
    只要薛家没有这份痴心妄想,那其他的,倒也不是不能再往下说。
    鸳鸯看着老太太的脸色转好,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她现在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老太太不舍得她,她干娘也说时间还早,家俱什么的也都打了起来,她在哪里绣嫁衣都可以,多陪陪老太太也是好的。
    而且府中的爷们都是有本事的,多跟着几位奶奶亲近一番,将来出府也是人脉。等到男人考出了头,就可以走一走夫人外交了。
    “薛太太说笑了。今天怎么没带着薛姑娘一起来。你家的姐儿,真真招人喜欢。让人看了,爱也爱不够。今年几岁了,要说人家了吧。”
    薛家哥儿的婚事,张氏是不准备应下的。但薛宝钗她是见过的,教养什么的,也都不错。帮着说一门好亲事,也不是可以。
    只是身份所限,估计最后的也就是嫡次子,或是再上一等的庶出子了。
    薛姨妈的笑容僵了一下,不过想到自家情况,便也老实的说了自家的打算。
    张氏这么一听,就更觉得薛家的婚事碰不得了。哥哥废了,妹妹坐产招婿,将来过继长子给哥哥。


上一章
返回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