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继母养儿手札

第15节

    老太太这里上的就是普通的小米粥,搭配了松软的白面馒头,佐粥的是一大碟五香酱牛肉,一大碟梅菜扣肉,一碟酸辣黄瓜,一碟糖蒜。
    袁璐上下两辈子也没吃过搭配得这么奇怪得早饭。要是只有小米粥和酱菜的,还能说是老太太节俭持家。这牛肉和扣肉怎么搭着粥喝?
    袁璐就觉得有些难下筷子,只夹了眼前的黄瓜吃。可这黄瓜也切了好大一条,一口也吃不完,放到粥里就浸到了酸辣的汤汁。
    再看老太太和几个孩子的吃法,黄瓜和糖蒜倒是都不碰,就只夹肉吃。
    澈哥儿看见她娘没怎么动,还特别贴心地夹了一块扣肉到她碗里,还偷偷跟她眨巴了下眼睛。
    对上澈哥儿充满期待的小眼神,袁璐只能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再跟他笑了笑。
    扣肉浸到粥里,碗里就更多了一些油腻的汤汁儿。
    没想到啊,这辈子吃的第一顿大肉是在这种情况,袁璐十分不习惯地觉得有些反胃。
    用过朝食,袁璐便准备回自己院子了。她因为照顾泓哥儿,堆了些事情还没处理。这偌大的一个家,人都没捋顺呢。
    澈哥儿看她要走便很有些舍不得,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地一路送她到了门口。
    十月的天已有些冷了,袁璐不想让他跟到院子里去,就在廊下牵着他说:“娘亲要去处理些事情,你呢就在祖母这里同哥哥姐姐一道玩,娘亲陪你一起用夕食。”
    澈哥儿乖巧地点了点头,说:“那说好了,你申时就过来。”
    袁璐在他额头亲了亲,把他给亲笑了才走。
    回去了花妈妈还劝她说:“澈哥儿跟您可是真贴心的。”
    袁璐叹了口气:“对啊,总不能要求个个孩子都像澈哥儿。”
    袁璐朝食没怎么动,花妈妈忙端了碗官燕让她吃了。
    绿水便在旁边嘟囔说:“老夫人那里吃的太油腻,咱们夫人怎么能吃得惯。”
    别人可能没听见,在一旁的青江倒是听了个清楚,忙拉了她一下。绿水这才悻悻地闭上了嘴。
    袁璐吃过燕窝,想着下午就要见一见家里的管家和账房。
    管家叫高大,账房叫高二,名字挺像,却不是兄弟,是老国公在战乱里捡回来的两个孩子。
    老国公没念过两年书,况且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两个孩子能不能养活,就这么随便起了两个名字。
    没想到这高大、高二非但活了下来,还成了国公府里的能干人。
    高大白胖无须,见着人还没说话就带着三分笑。高二高瘦面黑,沉默寡言,一手算盘倒是打的十分漂亮。
    他们二人见到袁璐,高大先做了个揖,笑道:“小的请夫人安。夫人如今瞧着可是再康泰不过了。”
    高二则是拿着账本和算盘,硬邦邦地行了个礼。
    袁璐给他们都看了座,笑道:“在我这里也不拘虚礼,都坐着说话吧。”
    高大道:“不敢不敢,小的们站着禀报就行。哪有在夫人面前托大的脸面。”
    高二也跟着说了声“不敢不敢”。
    袁璐见他们二人进退有度,并没有自恃身份,也安心不少。
    高大便将府里平时的进项和支出都说了下,高二给了袁璐账本子让她瞧,也怕她看不懂,自己又言简意赅地报了账。
    袁璐已经从老太太那里拿过上个月的,高二这呈上的是当月的。她飞快地看了几眼,大数目上跟高二说的是一样的。
    她之前还挺苦恼,如果这两人跟上辈子她爸手底下那些滑不溜丢的叔叔一样,她该怎么对付才好。
    如今虽只简单地见了一面,却是已经能看出这两人选得都极好了,能做得事,也不畏缩,更没有抬出仗着多年老仆的身份压人。真是难能可贵了。
    也难怪虽然老太太看着不是个精明强干的,国公府这么多年却能安安稳稳地走下来。
    袁璐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他们倒是没再推辞,很大方地收下了。
    待他们二人走后,袁璐就在心里算了算,公中账面是清清楚楚的,家里的下人也没有治不住的,老太太虽看着挺凶,但身边有个孙嬷嬷也是能劝着她的。如今只要再把两个哥儿、一个姐儿守到成国公下了战场,回头再谈和离,也就不算对不起人家了。
    她这真盘算着好呢,花妈妈想了想,还是和她说:“家里的人既然都见过了,后头的三姑娘也要见一见才是。”
    袁璐一头雾水,没听过这国公府里还有个三姑娘啊。不是说老国公常年征战,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儿子么?
    花妈妈就解释道:“就是……就是庶出的三姑娘,您的小姑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三姑娘
    成国公府的庶姑娘是国公府唯一一个不是从老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生她的姨娘是老国公的上峰送的。说起来也是书香门第,只不过在打仗的时候破败了。
    等到老国公把姨娘带回去,老太太是气的饭都吃不下了。
    后来姨娘生了个聪明活泼的女儿,老太太就更看不得了。她自己也生了两个女儿,前两年都没了,这就把姨娘放到最偏最后面的院子了。
    等到老国公没了,老太太就把院子的门给砌上了。
    袁璐回忆了下家里的账面支出,好像并没有这房的供给。
    难道说就是放任她们自生自灭了?
    花妈妈说:“老太太给了她们几家铺子,之后就不管她们了。算起来三姑娘去年也及笄了。跟您差不多大。”
    “十六岁了?可定好时候出嫁了?”
    花妈妈道:“三姑娘的姨娘三年前没了,她守了三年的孝就给耽搁了。但老国公在世时已经给她订了一门亲事。”
    “守孝?”袁璐挑了挑眉,没听说这里要给姨娘守三年的,这老太太虽让她们自生自灭了,但这下子肯定是更记恨这三姑娘了。
    但不知怎么的,她心里就对素未谋面的真性情的三姑娘生了些许好感。敢顶着老太太的强权,坚持给自己亲生母亲守孝三年的,这性子倒有些可敬。
    “既她已除了服,就请进府里来和我说说话吧。”
    花妈妈有些为难地道:“老太太已传过话,不许三姑娘进国公府的门。”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里的事儿也说不清。
    袁璐对这三姑娘真是十分好奇,用过饭歇了一会儿就带着人去了他们那处院子。
    那院子已经被分出去,如今过去倒要从外面绕过。
    袁璐带了花妈妈和两个丫鬟,几个婆子去了。
    那院子在另一头开了个门,从外头看就是个普通的人家。
    婆子去交了门,没多久有个头发花白的,老仆人来开了门。
    那婆子道:“老人家,我们国公府的夫人来看望三姑娘。”
    过了好半天,那老仆人又问了遍:“国公府的啥?”
    婆子怒斥了一声“放肆!”,袁璐挥挥手让她退下了,自己上前道:“老人家,主人家可在?”
    “哦,我们家姑娘啊,在,在。”老仆人一点一点挪动着,颤巍巍地来给她们开了门,“这位夫人是我们姑娘的朋友吧。”
    “你家姑娘在外的朋友很多吗?”
    “不多哩,”老仆人道,“以前来的都是凶神恶煞的讨债的,最近姑娘办了个针线作坊,来往的夫人娘子才多起来来咯。”
    袁璐又挑了挑眉,“还有讨债的?还有人敢来国公府讨债?”
    那老仆人又道:“夫人可切莫说什么国公府了。我们这里只是平头老百姓家,这话我们姑娘听了要不高兴的。”
    待老仆人把他们都迎进去,他又一步一步往里面挪:“夫人慢些,待老奴先去禀报姑娘。”
    袁璐看他路都走不快的样子,也有些可怜这老人家,便站在原地等他,并不催促。
    而堂屋里,高三姑娘高斓已经知道了院子里的情况。
    她随身服侍的只有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叫双吉。双吉人小,从老奴给他们开门前就在院子里知道了,听了一耳朵就跑进去禀报了高斓。
    那老仆人还未挪进堂屋,高斓已经掀了帘子自己出来了。只见她身穿一件蜜柑色藤纹织锦上衣,胡桃色暗纹湘裙。头上只梳了个垂鬟分肖髻,却并没有什么贵重的钗环。
    这一身衣裳确实是富贵人家才能得的光鲜衣服,但头上未免又有些寒酸。
    高斓人也长得清秀漂亮,带着几分英气,见了袁璐就笑道:“夫人说好下午才来,怎么倒比说好的提前了一个时辰。”
    绿水见她一副市井里生意人的做派,便斥道:“我们夫人可是……”
    袁璐抬手让她闭了嘴,同高斓笑道:“她有事今日可能来不了,遂让我来给她看看。”
    袁璐穿戴和谈吐相貌都是上等的,随行的下人也是训练有素,高斓也不疑有他,亲自给她打着帘子让她进了屋,又去唤双吉把布料都呈上来。
    呈上来的是同高斓身上一样的织锦,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一种料子。
    袁璐今天只穿了家常的衣服出来,和寻常人家的有钱妇人倒也无甚差别。不过她衣柜里,这些织锦的东西也不少。
    高斓这里的虽然比不上她衣柜里的那些,但色调鲜妍,图案精致,已经称得上的佳品了。不过织锦卖的很贵,在袁璐知道的上辈子的历史里织锦极富盛名,价格在历史上一直居高不下。
    方才听那老仆人说她弄了个作坊,难道竟然能卖的起这些了?
    高斓见她摸着料子不说话,便热情地讲解道:“咱们这里的妆花缎样子好,价格也是最公道的,您就是问遍整个京城都不怕的。”
    袁璐就尴尬了一下,这听着竟然不是织锦,合着是她认错了?
    “我先前看你穿着,还以为这料子是织锦呢。”
    高斓心想着买家怎么连来看的料子都不说给下家呢?且眼前这妇人看着衣着光鲜的很,怎么一点儿生意人的眼力价儿都没有?这生意如何做的起来?
    “您太会说话了。这妆花缎可不敢跟那织锦比。普通的织锦也要上百两一匹,咱们这儿可只卖十两。”
    袁璐见她未曾因为自己认错而生了欺侮蒙骗之心,继续问道:“这两者差别在何处?我往日在家里看着的和你这个也差不多。”
    高斓道:“这妆花缎的花纹配色是用不同颜色的彩绒纬管,对织料上的图案花纹作一部分一部分的挖花妆彩,配色自由,色彩变化也丰富些。织锦花纹的配□□况就不同了。它是用不同颜色的彩梭、通梭织彩。由于受织造工艺条件的制约,每一段上的花纹最多只能配织四五个颜色。且这配色变换也十分讲究,必须在反复循环时,或织到一定的距离时才能陆续更换。但每一段上的用色,均不得超过也不能少于规定的用色数量。如规定为四场色,每一段上就必须用四个颜色了。”
    高斓又把料子的背面翻到她眼前,“这背面因为挖花妆彩,配色复杂、彩纬多,织料厚重等原因,厚薄就不太均匀。夫人家里的织锦因是用彩梭通梭织彩,整个彩纬都被平均地织入织料中去,显花的部位,彩纬露于织料的正面;不显花的部位,彩纬被织进织料的背面。整个织料厚薄均匀,背面光平伏帖。这么跟您说吧,这妆花缎会些手上功夫的娘子都能织得,但那织锦,没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却是做不出好样子的。”
    袁璐见她说的头头是道,也知道这三姑娘是真的会这些的,便有些佩服地道:“原来竟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高斓笑道:“夫人既然有心要做这方面的生意,自己也要多长点心眼子学一些,别被手下的人轻易蒙骗了去。”
    袁璐看她为人爽利,便也不觉得被她说的有什么难堪。反倒是绿水在后头为她家夫人鸣不平,区区一个国公府的庶出姑娘,也能对当家夫人这般说话?
    袁璐和她说了一通话,也不多留,和她说自己还有事再说,生意下次再谈。
    见生意没成,高斓也不说什么,仍笑着打帘子送她们走。
    袁璐等人前脚刚到了院子里,就听得高斓身边的小丫鬟在后头嘟囔说:“也不知哪里来的草包,织锦和妆花缎都分不清,还敢上门来看料子。”
    双吉说着说着就被高斓拧了一下,“哎哟”了一声后继续道:“姑娘你也是,看那人连料子都不认识还费那么多口舌。这种人真有那脑子做生意,不赔个精光才怪!”


上一章
返回

继母养儿手札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