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世帝王妃

第287节

    十九一怔,下意识地道:“当然信,只是……”
    “既然信就好,本宫答应你,十日之内,一定查出杀死十五之人,若本宫失言,你再用自己的办法追查不迟。”
    阴沉多时的天空突然传来一声闷雷,惊了栖息在树上的寒鸦,怪叫一声,振翅飞起,一根黑羽自半空中徐徐飘落。
    在长久的对视后,十九缓缓点头,”好,我等娘娘十日。”
    慕千雪目光微松,道:“除了十五的事,可还有什么发现?”
    “这阵子金陵城中出现了几批来历不明的人,我曾暗中试探,发现他们的武功路数与千代本樱那群人有几分相似。”
    听到这个名字,慕千雪眉梢微扬,在又一声闷雷中道:“东凌人?”
    十九低头想了一会儿,道:“我不能肯定,但很像。”
    “可有向九王打听过?”
    “有。”十九点头道:“九王也不知道 ,另外千代本樱一行人前几日突然失踪,九王一直有派人在寻找,但至今不知去向。”
    慕千雪走到桌前坐下,纤白如玉的手指徐徐指过织花团金的桌布,沉声道:“十五……东凌人……看来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静默片刻,十九道:“娘娘如没别的吩咐,我先走了。”
    “且着。”慕千雪唤住欲要离去的十九,徐徐道:“你对道家之术有几分了解?”
    “道家?”十九一怔,想了一会儿道:“听人说起过一些,大多与鬼神有关,玄之又玄,也不知是真是假,怎么了?”
    慕千雪盯着不时被银蛇照亮的长窗,一字一字地道:“本宫怀疑有道士用邪法迷惑陛下。”
    听得这话,十九顿时变了颜色,急急道:“谁人如此大胆,敢对陛下施厌胜之术?”
    慕千雪冷冷一笑,反问道:“这金陵城谁最见不得陛下好?”
    十九微一思索,已是有了答应,“是卫氏母子。”
    慕千雪点一点头,道:“陛下自从召了长春观的观主玄明入宫后,就对他言听计从,整日打坐参道,说要驱妖除魔,甚至为此荒废朝政,实在令人忧心;本宫曾让十六查过这个长春观,当时并无发现,你且再去查一查,尤其是那个观主。”
    “长春观……”小元子低低念着,他总觉得在玄明道长进宫之前,就在哪里听说过这个观名,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
    “好,我立刻去查。”十九也知此事要紧,当即答应下来,随后不放心地道:“陛下他怎么了?”
    想到东方溯,慕千雪长叹了一口气,“陛下现在喜怒无常,冷酷无情,与以往判若两人,言行也是诸多古怪诡异,所以本宫才会有此怀疑。”
    小元子插话道:“十九姑娘有所不知,陛下刚才差一点就下旨杀了主子。”
    十九眸中掠过重重惊色,没人比她更清楚东方溯对慕千雪的感情,看来情况真是不大对劲。
    这个时候,小元子终于想起自己在哪里听到“长春观”这个名字了,急急道:“主子,奴才记得了,碧珠曾……”
    “本宫知道。”慕千雪打断他的话,眉目沉沉地道:“卫太后身边的碧珠曾去长春观求平安府,此人十之八九与宁寿宫有关,这个局她应该在恭王退位之初就开始布了,不破此局,陛下危矣!”
    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二章 来历
    第三百六十二章  来历
    在十九离开漪兰殿后,慕千雪思忖片刻,唤过小元子,“你走一趟内务府,将御衣坊的管事唤来,本宫有话问他。”
    “喳。”小元子答应一声,迅速离去,约摸过了半个时辰,一名长脸的中年太监随小元子走了进来,在依着规矩行过礼后,小心翼翼地道:“不知娘娘传奴才过来有何吩咐?”
    慕千雪接过花蕊递来的茶,吹着浮在上面的茶沫子,淡淡道:“你在御衣坊当差多少年了?”
    管事摸不准她的心思,如实道:“回娘娘的话,奴才一入宫就被派去御衣坊当差,开始只是负责保管各织造府送入宫的料子,总管见奴才做得还算用心,就让奴才负责御衣坊的事情,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年了。”
    慕千雪抿了口茶,道:“你在御衣坊的二十年,想必见了许许多多的绫罗绸缎?”
    听得这话,管事微露得意之色,“二十年来,奴才见过的锦缎种类,不下百种,相信宫中不会再有人比奴才见得更多;只需一眼,奴才便能辩出它的产地以及织法。”
    “好。”慕千雪微一点头,将十九留下的那一小块衣料递了过去,“你且看看,这块料子产自何地,又盛行于何地。”
    “是。”管事刚一接过,双眉立刻蹙如峦峰,眼前这块料子实在少得可怜,除去烧焦的部分,大概仅有指甲盖大小,要凭此辩别来历,实在有些困难。他捻出一根丝线走到窗边,对着并不敞亮的天光细看,无数种常见的锦缎在脑海中闪过,但没有一种与眼前的丝线完全相符,在比到最后一种时,终于有了眉目,赶紧抹一抹额上的冷汗,来到抿茶等候的慕千雪身前,“启禀娘娘,奴才瞧出来了,这锦缎产自东凌,也盛行于东凌。”
    慕千雪眼皮狠狠一跳,“你肯定?”
    管事颔首道:“大约四年前,江宁知造府曾供上来一批产自东凌的锦缎,据说是从一名东凌商人手里买来的,这种锦缎相对要厚实一些,足抵寻常锦缎两层;东凌素来神秘,所以这也是奴才唯一一次见到东凌的锦缎,不论织法还是捻线都与娘娘手上这块一模一样,应该不会有错。”
    “本宫知道了。”慕千雪接过锦缎,盯了他道:“若有人问起,本宫传你来做什么,你该怎么回答?”
    管事刚要答话,心中倏然一动,赶紧改了嘴边的话,“娘娘不喜欢奴才前几日送来的那批料子,让奴才重新送一批过来。”
    慕千雪满意地笑了笑,“下去吧。”
    管事走后,小元子疑惑地道:“奴才之前一直以为是恭王害死的十五,眼下看来,似乎并不关他的事。”
    慕千雪合上青瓷盖碗,冷冷道:“谁说不关恭王的事?”
    小元子愕然道:“管事明明说料子出自东凌,那杀十五的,当是东凌人,恭王……”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身子不住战栗,花蕊瞧见他这个样子,不解地道:“怎么了?”
    小元子没理会她,一瞬不瞬地望着那张平静不见一丝涟漪的脸庞,艰难地道:“主子是说,恭王勾结东凌?”
    慕千雪眸光倏地一冷,重重搁下捧了半晌的茶盏,一字一顿地道:“只要有本宫一日,就绝不会让他们母子如愿!”
    三日后,十九传回长春观的消息,长春观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观,香火一直不旺,观里的道士只是勉强混个温饱。大约在五年前,前任观主过世,将观道一位传给了游历归来的首徒,也就是玄明道长;他任观主后没多久,附近几个村子就开始频频出现怪事,后面更是出现家畜频死的情况,皆是被咬断喉咙致死,村民恐慌,上山求助,玄明道长亲自下山察看,说是山妖作乱,初时吸食牲畜鲜血,等实力强大后,就会开始吸食人血。他当即施法收服山妖,虽然没有一个村民看到过山妖,但此后,村中确是再没有出现过怪事。随后又出现了几桩类似的事情,都是玄明道长出手解决,自那以后,村民将他奉若神灵,长春观的香火也随之旺盛了起来,在短短几年内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观。
    在小元子一口气将这件事说完,夏月蹙眉道:“主子,您有没有觉得五年前山妖一事,与现在宫里的情况有些像?”
    花蕊思忖半晌,惊声道:“难不成当年的山妖有漏网之鱼,这会儿缠上了陛下?”


上一章
返回

盛世帝王妃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