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位面小蝴蝶

第10节

    当双方在官道附近遭遇时同时吓了一跳,蒙古人停了下来。而护村队在程攀的指挥下迅速排成了战斗队列。
    对面的几个百户仔细的观察了一下。他们面前的敌人没有让他们吃亏的火炮。而且人数比刚刚的那群人少,队形比刚刚的敌人松散(火枪队形是要比长枪散开一点),这些人的武器也不是很好,长枪比先前的人短一截。这几个二百五的百户经过讨论觉得可以冲一下。
    而此时程攀的火枪军队分成几队,端着上好子弹的一号火枪,向前排着整齐的斜队向前逼近,由于人数多队列较薄,对敌军渐渐形成成半包围形。
    终于这帮骑兵终于挥舞着弯刀发起了冲锋,没有弓骑手。仅有的弓骑手在先前的战斗中被两炮正中损毁了大半。现在剩下的只是纯弯刀骑兵。
    程攀发现面前的这帮骑兵和一年前虐的他欲仙欲死的骑兵队不是一个货色,通过旗语的指挥下,火枪队列一次开枪了。而这支想捡软柿子捏的百户们发现,他们错了,在一条条黄色火光组成的线条闪现时,一声声与火炮截然不同的响声,回响着。冲锋的骑兵像是被死神的镰刀来回挥动着,一片片的倒下。
    一轮齐射两百名骑兵倒在冲锋的路上,真正的横尸片野。两名带头冲锋的百户没有任何战绩就去见他们的长生天了。这种结局太惊悚。
    剩下的百户看着这种血腥的场面,头上开始冒冷汗。他们不是没看过死人,这帮混人在家乡欺男霸女时手上都有几条人命,死的比这惨的他们也实际操作过,但是从没有看过杀人可以这么干脆利落,而且被宰的还是自己这一方。良久一位百户轻声说道:“他们手上拿的都是小号的火炮吧。”
    经过这场战斗稍微有些勇气的百户都已经死光了,剩下的都是脓包软蛋。看着不断逼近的火枪队列,不知道是该前进还是后退。
    何成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他很快分辨出这是火枪齐射的声音。这种声音他在训练营中天天听到。他知道最高长官在不远处和刚刚退去的蒙古骑兵干上了。
    他大吼一声“集合”整个队列整齐了。在留下两千人看守炮兵后急急忙忙的带着两千人去支援痛打落水狗的战斗。民兵毕竟是民兵虽然只有二里路,但是在跑步前进中不断有人掉队,何成也不管这些了,收拢大部分人,前进。
    可怜的蒙古骑兵队现在真的怂了。自从正面突破不行,试图从两侧绕开。但是,骑兵队列准备向侧面迂回时,侧面的几只百人火枪队跑步前进,在骑兵队准备绕行的道路上堵住,一阵齐射,又留下一地尸体。绕行的计划失败。本来骑兵的速度是可以突然加快的,但是骑兵队列中多了那日松这个重伤员,那就快不起来了。把上司丢了逃跑,不提跑回去如何解释,只要提出来,旁边的亲兵就要拔刀子。对于这些亲兵来说,一旦那日松他们的主子死了。他们也要自杀,如果不自杀,选择逃跑。对不起,他们全家都要死。
    战场瞬息而变,很快他们连丢了那日松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经过一阵讨论剩下的几个猪头百户和亲兵队首领决定向后跑彻底甩开眼前的这帮煞星,再绕回千户所。至于那日松能不能撑回老巢治伤就看天命了。可是他们跑了一会发现他们是在妄想。何成带着1500名长枪兵堵上他们的退路。
    接下来就是包围圈逐渐缩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排火枪兵退下子弹,怕误伤到自己人(防走火),端着近两米的火枪呈密集队形逼近。而第二排则枪口朝着天跟着第一排后。一旦有骑兵想冲过来,一律开枪打死(距离近准头高,而且骑兵高枪口上抬不会误伤对面步兵)。
    最后还是民兵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们的长枪更长。更适合做这种包围工作。不得不说骑兵没了速度就是一个活靶子,在民兵是熟练刺击下,一个个骑兵被戳倒。
    这时那日松似乎被四周的杀喊声惨叫声吵醒了。他发现自己一觉醒来处于这等绝境,用手指着剩下的几个猪脑子手下,手指直抖。然后看着四周围着一圈三棱枪头,回光返照的喊了一句:“尔等反贼,不得好死”。就应失血过多彻底嗝屁了。
    亲兵队长一边喊着主子主子,一边摇晃着那日松,希望他醒来,不要吓他。可惜他们的主子是真的跪了。25个亲兵朝天狂叫,然后狂化般的冲过来。没有啥转折的局面发生,在长官们整齐的口号声中民兵下意识的完成了刺击动作。25个亲兵的脸蛋胸口,小腹被一排排枪头瞬间捣了个稀巴烂,没有任何打击。唯一的效果,就是他们的死相太恐怖。完成刺杀的民兵被恶心到了。
    当然剩下的蒙古骑兵小朋友,就被吓的屎都出来了。彻底跪下投降。
    这场战斗程攀一方死亡两人一名护村队,一名民兵,一个是被垂死挣扎的骑兵用刀甩中脖子死亡的,另一个是被一箭正中眼眶而死的。还有12人受到轻重不一的伤,经过疗养都能治愈。这些伤亡,没有使民兵们胆怯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杀性,一些被己方绝对人数优势搞成疯狗的敌人有啥可怕的。而且程攀和他的军官在战斗时一直强调,士兵阵亡和伤残的待遇。程攀的队伍都承受住了这样的损失。
    下面谈谈此战的收获,首先这一战彻底打掉了芜湖地区,元朝的机动兵力。此地不会有其他力量敢于阻止程攀的土地革命,此战收获了六百匹马,大部分都是被切掉鸡鸡的阉马,但是还有几十匹有生育能力的公母小马的。要不是为了这些马,程攀也不会实行包围战术。直接用火枪统统打死。至于那些俘虏,程攀让他们放下武器,滚回芜湖城,第一程攀不想杀俘虏,第二这些人养着费粮食,程攀现在的劳动力够了。第三这些人已经被吓破胆了,逃回去,这辈子都不敢上战场了,还会传播恐怖情绪。
    这场战争过后,消息灵通的地主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分给老婆孩子兄弟,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正好30亩这个死线。不多一分不少一点。在得到这些消息后程攀表示允许。各地地主纷纷学样,有的土地分完亲戚,还有就直接给了佃户,土地改革这一击重拳打在了空处。于是在销毁高利贷和民间赌场上下工夫。被吓怕了的地主阶级,纷纷成为带路党。程攀的乡镇行政机构在武力的支持下建立起来。
    同时程攀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被压迫的不都是汉人。一些蒙古族也在给他们的主子当佃户,也挣扎在饥饿线上。程攀对这种现象表示惊奇,同时深入的问了一下。发现蒙古族现在虽然是统治民族,但是大部分底层人,没有享受到统治民族的特权。程攀想了想,认为也是,现在元朝上层,忙着享受敛财,忙着土地兼并。穷亲戚的死活谁关心,这些人那么多,吃也得把元朝吃垮。所以这些流落在乡间的蒙古人,往往一开始是自耕农,经过几场灾年手上的土地就被兼并了。至于蒙古人那高等人杀死汉人只赔一头牛的法律只能在城市中实行,在乡下这些蒙古贫民敢嚣张,第二天被闷棍敲死在路边都不知道咋死的。
    对于这些蒙古人,程攀下达了一个命令。所有治下的蒙古平民在百家姓中选一个汉姓,在行政组登记。从此只要不提自己蒙古人的身份,所有政策一视同仁。包括参军,纳税,选举和被选举。
    这条政策下达之后,在以后一直被严格的执行。效果巨大,仅仅一百多年,蒙古这个名词如同历史上的鲜卑一样完全消散在历史的风中。
    程攀此时在下达这个命令后,同时向自己的行政组,一再强调,迫害我们的是制度,而不是一个种族。才消灭了内部一些种族报复的苗头。一个月后那些种族主义者找不到报复的对象,因为那些蒙古族平民改了汉姓,谁都看不出来。
    第三十三章 邪恶的旗帜高高挂起
    公元1342年晚秋,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烧出了和州,向周围三县扩张着。这场土地战争也即将进入高潮,因为程攀的行动已经彻底触犯了江淮统治阶级了利益。程攀面临着强大的反扑。
    寿春的莫日根在得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因为和州的粮食刚刚进入仓库。哪有反贼先交粮后造反的,这不科学。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族上报,以及几个县传来的匪患。莫日根不得不信了,他派出自己的探子,得到的消息让他下一跳,乖乖两万反贼在四县纵横,还有火炮。这是要逆天啊。几年前周子旺造反也只有5000人,现在翻四翻。于是他下令剿灭反贼,一只部队从庐州等战略要地集结。
    程攀早就注意着寿春的动向,在得知这次莫日根是在动真格的时候,开始行动了。
    调兵遣将的莫日根得到了噩耗,管粮官报告,粮仓中的粮食在这两天里莫名其妙的全部消失。莫日根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抽这家伙一鞭子。没看到上司忙着在,没事消遣老子。后来发现管粮官,表情不似作伪。急忙赶到粮仓,整个仓库空空如也。莫日根感到身子一轻,就要往后倒被手下扶住了,这可是上百万石粮食啊。前几天还亲眼看到一批粮食送进去。现在干净能跑耗子。莫日根突然起身拔起刀架在管粮官脖子上红着眼语气带着疯狂的说:“粮食呢,你把粮食藏在哪了,快说”。管粮官结结巴巴的答到:“小,小,小人真的不知,两,两天前小人锁上锁,今天早,早上巡视,才,才发现的,饶,饶命啊”“要你何用”说完莫日根用弯刀在管粮官喉咙处以划。血液溅满了莫日根一脸,使他更添了一分狰狞。没人敢接话。这时候接话就是找死。莫日根喊了一声:“搜,给搜,粮仓附近一里内给我翻过来找。”周围的人松了一口气,准备快速离去。这时候莫日根喊了了一句:“慢着,给我回来”。传令的人身子一抖转过身回来。莫日根用野兽般的眼神,慢慢的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同时伸出手指指着眼前的人咬着牙用低沉的语气说道:“今天谁要是把这事说出去了,这里所有的人都得死。”最后一个死字是吼出来的。
    粮仓附近的人家倒霉了,因为粮仓这个重要的地方处在蒙古人聚集地,所以这些蒙古人的地窖被重点搜查。搞得鸡飞狗跳。
    莫日根并不孤单,不仅是寿春,庐州,淮南等几个军粮囤积点都被榨干了。我们的程攀大神偷这几天加班加点的工作忙着当梁上君子。一天之内跑了十几趟。和县境内修建的几个地下水泥屯粮仓库装满了一大半。
    以前程攀是不敢动作这么大,他潜意识的认为,闷声发大财是好的。不顾一切的捞一笔大的,会被有心人发现。但是马上就要遭遇战争了,程攀丧心病狂的给淮西路的各位将军发兵粮寸断。
    程攀这次土地革命,直接引起了整个河南江北行省高层的注意,大量的蒙古贵族告状。这群人身后的后台太大。上级的一道道命名催促莫日根剿匪。莫日根不得不出兵。
    但是由于军粮不足,莫日根决定将军队数量降低到5000人,下的命令让沿路的供给粮食。可是沿路的管粮仓的官员,受到这份命令,心里那个纠结。庐州的官员机智了一下,把军粮仓库放火烧了,然后把管粮官当责任人砍了,自己写了一篇深刻的请罪公文,把自己大半的家产敬献上来,其他几个同样纠结的主官像是被醍醐灌顶似得跟着庐州官员照葫芦画瓢,递上自己的请罪状。
    莫日根看到这么多粮仓走水的报告,起初想骂娘。然后自己仔细的一想,和自己粮仓丢失粮食的情况一结合。觉得丢失粮食,不是自己一家,这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事。想想在戒备森严的粮仓中生不知鬼不觉的将粮食弄走,而且还不只是一家。莫日根认为这一定是一个庞大组织做的,至于这个组织有多大的力量,莫日根不敢想象。
    莫日根收下了这些钱财紧急从江南购买了一批粮食,同时命令人日夜看护。出兵的日子就这样被耽搁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中程攀着重建立新占领区的制度运行,同时将护村队的规模扩大到5000人,不是不想在扩大,虽然火药,和新建的枪械可以支撑一万人的作战。但是时间不够为了让新加入的士兵迅速磨合形成战斗力。程攀放弃了继续暴兵的想法。
    经过先前的土地战争,程攀发现自己的军队在一些地方还能改进。首先是斥候部队的建立,程攀发现随着军队的不断扩大,斥候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程攀将缴获的马匹挑出最好的,组建了斥候部队,王天柱从外贸组被调回军队,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大批精悍人员。
    再者就是视野问题,程攀的太阳之力将他的身体素质拔高了一截,包括视力。以往程攀的队伍小指挥由程攀自己代理,还没发现啥问题。现在队伍扩大了,程攀开始将指挥权下放,指挥官的视野问题就出现了。总结出这个问题后,后方紧急攻关赶制了一批望远镜。分发给指挥官。
    现在程攀手下的火器军人数达到5000还叫护村队,觉得有些不合适。护村队这个名字格局太小,让士兵与元朝官府作战,总觉得自己是乡间匪军一类,天生弱了气势。尤其是新入伍的新兵,对官军还有些畏惧心理。程攀决定打出自己的旗号,将护村队改名为共合军。程攀对共和解释是农民和工人合作建设一方乐土,而共合军就是由农民工人供养保护这种共同合作的秩序不被外来势力破坏的军队。这种解释还算过的去。
    共合军里大部分来自于底层农民,家里的亲朋好友在这几年生活发生着明显的好转,由于部队里强制识字,士兵们大多明白事理啊,知道现在生活的改变是来自于什么,加上程攀有意识的引导。共合军上下对现行的体制以及建立它的程攀表示了坚决的拥护。
    对于军旗的创立,所有军官一开始决定上面写一个程字,表示程家军的一丝。对于下属的好心程攀觉得有些过了。程攀毕竟是从现代来的,对这样明目张胆的搞个人崇拜,程攀认为自己没有金三胖一家那么厚的脸皮。而且这样没特色的军旗除了宣扬自己的野心还有啥作用,现在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政权不被元朝反扑掉。享受领袖风光什么的,先丢掉。
    所以程攀否定了,手下毫无创意的设计。程攀为了再次强调军队是为何而战,亲自设计了军旗。邪恶的旗帜在这片时空提前五百多年诞生了。
    军旗整体呈红色,上面是金黄的镰刀和铁锤交叉。
    第三十四章 会战之骑兵
    该来的是躲不掉的,程攀没有指望自己在这个时代能安安心心的种田,尽管程攀已经十分小心,不去触犯元朝的底线,至今没有占领一座县城,按时缴税。但是新势力的发展就一定要汲取养分,土地和劳动力向来是有主之物。要想夺取就一定要证明自己的力量。战争与冲突,就是程攀所创建新势力所展现的舞台。
    公元1342年初冬,寒风凛冽。莫日根终于准备好一切事宜,从淮西路附近抽调出5000人次的军队向程攀的势力范围出发。在得知元朝的剿匪军出发后,带齐步骑跑后勤共5800人向着莫日根的官军迎上去。
    莫日根实际上对程攀势力的印象模糊不清,在得到程攀势力发动20000人的力量在三县之地肆无忌惮大肆迫害乡绅,杀害官军时。莫日根真的以为程攀是要造反了,准备迅速征集大军将其扑灭。但是由于各大仓库中粮草消失的原因,莫日根没法迅速主动进攻,只得下令各地严防死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日根担心的州县沦落的消息没有传来,三县外的郡县也没有传来匪患的消息。要不是探子不停传来的消息,莫日根都以为黄州众匪流窜出境了。三县之地的县令均表示城池无恙。随着一件件消息传来,莫日根知道这帮匪徒没有消散正在三县不停的抢夺土地,以低租租给泥腿子们。黄州诸匪匪首看起来想做三县内最大的豪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三县的城池未失,粮赋照常上缴。在得出这样的结论,莫日根鼻子都气歪了,你个水匪出生,老老实实上岸从良就算了。上次你抢了那么多地,鉴于是两省边界地方,没啥大势力占据,而且看你识相就没说你啥。现在你个匪徒不识好歹,继续圈地,且不说你吃相这么丑陋,就是你的胃口也太大吧,三县之地,就是朝廷钦封的藩王的领地也没你这么大。
    在莫日根心中程攀成了个啥都不懂的二笔土包子。同时莫日根这次出兵对即将到来的对手看轻了几分。
    换个镜头,在三县之地,所有人都对这次战斗格外关注,无论种地的平民,还是决定暂退一步的乡绅。此番朝廷大军获胜,万事皆休。程攀所建立的以广大工农生产阶级为主的政权垮台。获得新土地的农民将被清算。三县将遭受一场兵灾。如果共合军获胜,这支新生政权将正式以自己的力量屹立在江淮之间。江淮之地在两年之内没有任何力量动摇三县的秩序。
    毕竟这是程攀势力第一次与元朝军队正面对抗,这对领地中的民众是一次心理考验。领地里的其他势力也在观望,因为十月的土地战争没有拿下境内的县城,反对程攀的势力依然存在。但是他们不敢乱动。因为近两万民兵在新占领区维持秩序。
    战斗很快在巢湖东北侧,开始了。首先是斥候之间的较量。
    莫日根手中带着两只满编的千户骑兵队。机动兵力是程攀的十倍。程攀只组建了两只百人的斥候骑兵队。但是这两只百人队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不停的主动进攻人数比他们多的蒙古骑兵队。但是人少的一方完全压制住了人多的一方。
    其原因是程攀给王天柱的骑兵队装备了新式武器。
    随着领地中电力的运用,使氯气的产量开始增加,化学组的那帮人搞出了,一些不稳定化合物。氯磷这种易燃易爆,在后世属于危险管制品的药物被制取。程攀根据小时候玩的玩具火药枪原理和领地中工匠们制成了一种以撞击起火为激发装置的转轮式手枪,由于这中火枪的激发底火是氯磷,推进火药还是颗粒黑火药,所以口径大,重量也不小。但是骑兵还是想出了个法子,于是在枪上固定几个竹片和衣服缝起来。这种手枪威力不错,射程大约40米。由于有转轮可以一次上弹六发。装备这种武器的骑兵群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一场弹幕。对面的骑兵被这种武器压制。
    但是氯磷太不稳定,制取量少,保存不易。无法对一式火枪进行技术升级。这场骑战的规模越来越大,确切的说是莫日根单方面扩大了斥候的数量,王天柱从刚开始面对20人队骑兵的轻松加愉快的打靶练习,到最后看到500人骑兵团的小规模摩擦。好在很快两只军队的主力面对面了。斥候战结束了。
    这场战前开胃小菜,王天柱的骑兵队阵亡5人,伤十人。而蒙古骑兵伤亡342人,由于中的是全威力弹,他们完全丧失战斗力。
    莫日根看着远处严整队列黄州匪军,他现在的心情可没有刚来时的轻松了。先前的骑兵战莫日根感受到了,双方的战损比高的可怕。自己这一方死伤三百名勇士,连对面十分之一的人都没杀掉。他看了一下手下缴获的火器,仅仅只有这一把。莫日根没有看到火绳,但是出乎意料的能打响,而且还能连发。其威力可串通一寸厚的硬木板。可惜只缴获一把,连弹药都没有多于。莫日根将这把火器郑重的受起来,准备回去让工匠仿制。至于击败对面的反贼,现在莫日根心中没底,即使击败。莫日根认为像这种利器,黄州贼一定会带着循走。
    程攀和手下的军官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敌方军队部署。对于这种大规模战争,穿越前就是个纯宅男的程攀对此完全就是生手,而他手下的农民出身的军官也好不了多少。程攀现在手上的优势就是自己的军队在装备和训练强度方面甩出对手一个时代。
    这时候王天柱来了,程攀说道:“天柱任务完成的不错,辛苦了,来坐下来给大家说说对面的布置”。王天柱敬了个礼说道:“报告长官,不辛苦。”然后走到绘制的简易到简陋的军用地图上说“各位,对面将大部分骑兵聚集到东侧。对面的大营扎在这,布置了大量弓手。”程攀和手下军官听着。王天柱讲话完毕后,一群人不停的讨论着。
    这群半吊子经过意见汇总之后,一直认为对面的,机动骑兵威胁最大。最后程攀下达了先重点炮击敌方骑兵,然后右翼突进的战斗计划。
    在讨论完毕后程攀说了句:“我军的存在意义就看这一战了”。下属军官齐声回答:“是的,长官”。程攀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咋有种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感觉。
    第三十五章 会战之炮兵
    火炮是战争之神,但是最初火炮发明时仅仅是为了守城。在这个时空,程攀这个具有受害强迫症的人,第一次在野战中发明了火炮集群轰炸的战术。由于程攀对火炮的配置处于半瓶水的状态,本着多就是好,大即是美的策略。一次性带上领地中九成的一式火炮。整整一百门的庞大数量。一共六百人伺候着这只庞大的炮兵集群。这种不科学的配置绝对是有问题。如果是拿破仑时期的欧洲将军,可以用针对性的战法来克制。但是程攀这个半吊子指挥官的对手还处在冷兵器战争时代,对火炮这种武器认识不足。排兵布阵的的距离以发挥骑兵冲锋的最大威力为标准,丝毫不知自己处在程攀的炮口下。
    朱自筹这位抛物线天才,现在正用望远镜观察估算对面的距离,口中不停报出方位角仰角等数据。由于对面的距离实在太近简直是把自己当成靶子。朱自筹的火炮集群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许世人在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后,再也不会有那个指挥官在火炮集群的射程之内摆出如此密集厚实的兵力了。
    都达古拉是这次突击集团的先锋官,莫日根将手中全部的骑兵兵力给他,让他击破贼军的东翼,压迫中军。而在骑兵后将跟随1000名披甲步兵掩杀。在先前的骑兵交战中,都达古拉了解到贼军的火器犀利。而且经过探报对面步卒手中也都是火器。都达古拉可不是地方上的军户土包子。他在大都见识过大皇帝的警卫火器军,规模远没有面前的贼军的数量庞大,一方面是战力弱小,没有弓箭实用。另一方面火器的价格昂贵。
    但是经过对面骑兵的弹雨打击后,都达古拉丝毫不敢轻视对面的步火枪兵,同时对黄州贼的富庶感到惊叹。都达古拉看着对面摆出如此单薄的队形,心中自我安慰道:“对面明显,不知道怎么打仗,以为有强横的火器横行乡里,就为所欲为,不知道在战场上靠的是勇气”他这个想法说对了九成,程攀的确没打过仗,也的确一直仗着武器优势欺负人,打仗也的确靠的是勇气,唯一错的是他低估了程攀制造出武器的妖孽程度。
    为节省马的力气,都达古拉带领着骑兵队列在东侧摆好冲锋队形,看着对面面色紧张的贼兵,都达古拉开始战前鼓起,他高高举起弯刀喊道:“此战有进无退,破敌后,三县内大索三日。”都达古拉说完,一千多名骑兵在马上,发出一阵嗷嗷的狼叫声。在都达古拉的弯刀挥下后。作死的冲锋开始了。
    与此在都达古拉弯刀挥下同时,中军炮兵集团的令旗也挥下了。在得到就等的命令后,东翼的火枪兵迅速的变换队形,露出十个黑洞洞炮口。都达古拉看到露出的大炮暗道不妙。没等他做出反应。兴奋的炮兵将早已准备好的香头一插。十个黑洞洞的炮口一闪,发出了一阵强光。随后大量的重霰弹像火山喷发一样从炮口以超音速扑向三百米外的骑兵群。而刚处在起步加速阶段的骑兵遭到迎头痛击。大量的骑兵倒在冲锋的起步上,阻挡了后续骑兵冲锋的路线上,整个前方队形乱臣一团。
    都达古拉十分幸运,只在胳膊上中了一弹,没有打中骨头,但是剧痛使他扔下了刀。
    这场打击造成了一百多人的伤亡,虽然相比骑兵的总量很低。但是打断了骑兵群加速的步骤。同时提升了东翼火枪兵的士气。本来面对庞大的骑兵群十分紧张的新兵。在炮声响后,胆气陡然一壮。
    在东翼重霰弹开火后,中军的几门矫射火炮同时发射了,十颗实心弹砸进混乱的骑兵群中。在江淮这片被初冬寒风冻得硬邦邦的土地上,跳弹的效果很好,这些实心弹在人群马群中带出一道道肢体内脏横飞的血肉之路。
    朱自筹在观察过矫射炮击效果后,报出了各组微调的数据。几十秒后,更凶狠的实心弹群飞射而来。也正是对面的距离太适合炮击,朱自筹为了保证炮火密度,在每门炮中加大了装药量,每门火炮装了两枚实心弹。一百五十枚大铁球呼啸着旋转着,以完美的弧线漂进人肉马肉的集群里,把他们搅拌的更均匀些。
    由于,火炮是成排,分批次在短暂的打出。处在骑兵中的士兵,可以看到一排排弹跳的铁球,逐步快速的推进,如果从高空看,整个骑兵群中的惨叫声,和血肉横飞也呈一个带状快速的像海浪一样在几秒内波及了整个骑兵群。朱自筹用实心弹打出了原始的弹幕徐进。一名骑兵看着一排弹跳的铁球从快速的接近自己,在极大的恐惧中他摔下马,但是火炮打过的铁球墙已经像梳子梳过去了。没等他庆幸劫后余生。他发现他的腿摔骨折了。当他想爬起来时,四周到处是乱跑的马,最后他被踩死了。
    仅仅这一轮火炮,对整个先锋骑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密集的实心弹,覆盖了整个先锋骑兵群。造成了至少800人的死伤。整个骑兵突击梯队,在几分钟之内战损一半。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打击下,都达古拉寄予厚望的先锋崩溃了。
    不仅人受不了,马也受不了。炮击的巨大响声,让遭受打击骑兵群里幸存的战马,受惊四处狂奔那八百人的死伤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马蹄造成的。而共合军的马队也好不了多少,对于自己的马队训练,程攀通常是把马牵到打靶场旁听。用爆竹在马耳朵边爆炸,这种训练程攀没搞,他心疼火药。而这次前所未有的大炮击动静太大,相比之前的打靶训练完全是小巫见大巫,王天柱手下不停的安慰胯下的伙伴。
    在这轮炮击后,朱自筹和他的手下还有点意犹未尽。平时训练都是一炮两炮的打,通常是多少人围着一门炮学,这次算是放过瘾了。朱自筹也没忘记正事,他向身边的程攀请求下一步指示。
    程攀深吸了一口硝烟弥漫的空气,对身边的传令骑兵说道:“下令,东翼前进沿路消灭一切抵抗,击垮对面东翼,挤压敌方主营”。看着传令兵的离去。程攀对朱自筹说道:“所有炮兵准备,对敌方西翼双装弹打击两轮”。
    朱自筹得令后立刻忙碌调节炮群射角。整个炮兵群再一次兴奋的动作起来。
    在程攀传令结束的空档,陆海进了一步说道:“长官,为什么不炮击敌方的主帅集结处,搞死对方主帅不是更有利于战争的进行。”程攀说道:“这次战斗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把对面的元军打怕,现在是否杀死敌方主帅,对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结果,没有影响。所以我们没必要取巧,越是展现绝对强大的实力,达成的战争效果越好。再说把对面主帅打死我找谁讨论战后收尾问题。”程攀看了一下搬运火药包的炮兵,接着说了一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朱自筹他们继续兴冲冲地进行这次难得的虐人经历。十分钟后在东翼交战的同时。朱自筹调好了火炮。冰雹一般的铁球降临在蒙古军的西翼。一枚枚铁球对面前的障碍物,进行了摧枯拉朽的打击。遇到人打爆,遇到木头毫不犹豫的撞穿,带动着木质碎片进行第二次杀伤。西翼的步兵没有排成密集队形所以没有造成第一次对骑兵那样的杀伤。但是整个大营一边狼藉。先前看到骑兵惨状的西翼,看见自己遭受同样的打击,原本低落的士气,完全化成恐惧。西翼一片混乱。
    在对西翼的两轮炮击结束后,一式火炮因为三次一点五倍装药,炮身需要冷却。程攀此时下令西翼2000人突击。程攀连同1000名火枪兵坐镇中军守护炮兵集团。
    第三十六章 会战之步兵扫尾
    场景转换一下,莫日根本来满怀期待的看着骑兵出列,两只精锐的骑兵千人队摆出了一个标准的冲击队队列。虽然两淮的军队久无战事,大部分军务糜烂,但是作为淮西路最高指挥官手头上总是要有一支说的过去的部队。莫日根带出来的这两只千人队可以说是整个淮西路最强大的力量。莫日根从不拖欠这两只部队的军饷,对着他们的操练也没有一点水分。莫日根也就是靠着他们稳稳地坐在现在的官位上,不至于被其他势力架空。这次剿匪初莫日根的本意是带着这只嫡系部队立立军功,打打草谷。但是通过简短的骑兵较量,莫日根知道对面匪徒不一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莫日根所有的寄期望于这只精兵,希望他们能抗住对面火器的第一波伤害,冲进去击溃敌方的队形。在莫日根的印象中火器这种东西在战场上只能打一波。就算对面的火器能连发,四十米的距离只是骑兵冲锋一瞬间的事(他在以先前骑战情况估摸步兵火器)。
    骑兵开始冲锋了,莫日根的心提了起来目不转睛的看着。几秒中后他看见原本他没注意的敌方阵前冒出了一阵黄红的光,正冲锋十米队形还能没展开的嫡系骑兵的前排像是被突然一阵强风推到。接着一两秒一阵雷鸣般的巨响传来。只见骑兵冲锋的步伐被彻底打断。
    “火炮,怎么会是火炮,他们是如何将火炮搬到野战中的”莫日根失神的大叫,在他的思维里,笨重的火炮是很难随着部队机动的。
    没等有人回答他,匪众中军传来一阵炮响十个黑点从那飞出,砸进混乱的骑兵中造成更大的混乱。莫日根迅速将转向共合军中军所在的位置。心中有种不好的感觉。果然十秒后连片的巨响和亮光出现在共合军中央大阵,一排排黑点像是长了眼睛一样砸进准备恢复秩序的骑兵中,整个骑兵部队像沸腾的水一样热闹起来,随着黑点的砸入,似乎可以看到一些肢体状的物体,在骑兵队上空飞溅。莫日根看到这些开始眼前发黑。但是他扶住了什么,在旁人的搀扶下。站立起来。接下来就看到了骑兵队的溃散。
    好戏接着上演,随着骑兵的溃散,对面的步兵方阵开始移动起来,因为是追击战。东翼的火枪步兵并不是斜型队列,而是正统长方形队列。2000人整整齐齐,以相同的步伐一致的动作,整齐向前推挤,形成一种莫名的美感。由于步伐一致,带出的脚步声也是一致的,即使隔着上百米也能听到。2000双脚步整齐的与大地碰撞,犹如一座山峰在前进。
    看到共合军的出场秀后,莫日根和他的讨伐军,心里充满了正酣。相对于底下小兵的看热闹。莫日根和他手下带兵的军官,心中就完全不敢想象眼前的这一切了。作为军官的他们知道要让一支军队保持相同的队形运动到底有多么困难,更别提运动的过程中摆臂和出腿的动作一致。作为将领带兵的最高境界带兵如同如臂使指,对面的匪首已经做到了。
    至于眼前的军队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很快就体现了。随着何成的一声哨响,他所率领的东翼军团迅速的静止下来,随着一系列的口令第一排火枪兵们整齐划一的将枪口对准八九十米外的敌人。
    本来元军东翼在骑兵后面的步兵是准备跟着骑兵后面捡便宜的,哪知道骑兵经过大部分元军不可理解的打击后溃散了。这只步兵大队的千户是个能人(名字是啥就不编,此人炮灰很快就死),在骑兵溃败时他砍了几个人收拢住自己的部队,防止自己的千人队。被骑兵溃败部队冲散。但是紧接着,共合军的火枪军就整齐的冲锋。看着共合军如山的气势。这个步卒千户心中泛起一阵苦涩,他原本也是有几分将才的人。由于不会讨好上司一直被排挤,最后莫日根赏识他提拔了他。作为一个知兵的人,他看到对面共合军的进军军容,就抛弃了心中的胜利的念想。他脑海中想起孙子兵法中的风林火山,而对面的军队只有一种气势,那就是山。定如山,行如山,攻如山。当对面突然停在,自己一箭之外的地方时,他认为对面是想和自己的军队阵战,他刚想下令,只见对面一排黄光,接着眼前一黑恍惚间听到一声响,就没有意识。


上一章
返回

位面小蝴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