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龙神后裔

0009:师公出马

    李北风的两枚铜钱虽然不是一般的便宜,但毕竟算是古钱币,保安虽然十分鄙视加不情愿,也不得不让他登记入场。巧的是分配座位,他又跟那位暴发户坐到了一起。
    这时活动已经开始了,先是美女主持人以及相关领导一通声情并茂的讲话,然后便请出正角,三位鉴宝专家,开始现场鉴定品评。
    说是三位专家,其中有两个属于陪衬,是市博的领导,全程都在看另外一人的眼色行事,台词基本上是:哦,不错,是这样,有道理,等等。
    而另外那个头衔就响亮的多了,省文物研究院教授,某某学会特聘学者,某学院讲师,很长一串。这位专家叫刘明伟,年纪不大,也就四十来岁,大概是年轻有为的关系,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几分倨傲。
    但从专业来说,这位刘专家好像还挺厉害的。一件东西往往看上几眼,敲敲弹弹,便能说出大致的年代来历价值,一般不会超过三五分钟,引来一片交口称赞,都夸刘专家有眼力有水平,不愧是专家。
    半个多小时,已经鉴定了五六件古玩,基本是清末到民国那段时期的东西,有两件还是赝品。只有一面明宣德年间的四方穿花龙纹铜镜,上面灵气充盈,让李北风很是兴奋。
    其实这件古董估价并不算高,因为明清时期的铜镜存世量很大,远远比不上汉唐时期的珍贵,即使是做工精致、品相良好,估价也就在两万元左右。
    李北风在乎的不是这东西值多少钱,而是有多少灵气,兴冲冲的跑过去跟铜镜主人商量能不能欣赏一下,主人却白眼一翻,说:“有什么好看的?想买拿钱来,不买离远点!”
    李北风一阵鄙视,老子只是吸取灵气而已,对你也没什么影响,一个两万块的东西,至于这么小气么!妈的要不是众目睽睽不好下手,真想干脆抢过来算了!
    下一件古玩是一只青釉蛐蛐罐,据收藏的人说是清朝传下来的,是他一个很好的朋友家传并转赠给他。
    刘专家仍然是一脸的笃定,拿起放大镜看了一会,说:“这应该是民窑的瓷器,年代比较晚,以这个豆青色和细微的颗粒感来说,是乾隆、雍正年间比较典型的特征。青釉瓷比较普通,存量也大,价格不算高,按照这个蛐蛐罐的款式、用料、做工、品相,我看应该在四千元到八千元之间吧。”
    旁边另外两位专家接过看看,一起点头说:“一点没错,我们也这么认为。”
    李北风却忍不住小声说:“不对,这是个赝品吧!”
    他声音并不大,只是自己随便嘀咕一句,旁边那位暴发户却听见了,说:“啥?你说这件是赝品?你怎么知道?”
    这厮一副大嗓门,一嚷不要紧,现场的人都把视线投了过来。暴发户连忙指着李北风说:“不是我,是他说的!”
    蛐蛐罐主人马上不乐意了,说:“瞎说什么呢你,有病吧?看清了么就敢胡说八道?专家都说是真品,你说赝品,你比专家还厉害?有病!”
    现场响起一阵低低的哄笑。刘专家抬起头也看了李北风一眼,虽然没说什么,眼神却很是轻蔑。美女主持人不满的说:“这是节目现场,请大家保持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暴发户幸灾乐祸的说:“出洋相了吧?人家刘教授可是出了名的神眼刘,圈子里谁不知道。你小子揣着俩铜子儿都当宝贝,懂个啥!”
    李北风十分尴尬,要不是现场还有电视台在录像,真想一脚把丫踹死。
    他当然知道这个蛐蛐罐是赝品,因为在上面半点灵气都看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是清朝的东西。只是这话没办法说,就算说了肯定也不会有人相信。
    不禁恨恨的想:这该死的暴发户!等下活动结束,不把你丫揍成猪头,就算你运气!
    接下来上台鉴定的,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头发花白,穿着普通,拄着根手杖,看上去挺和蔼。老者从布兜里掏出一个报纸包裹的东西,刚一打开,李北风便一下子瞪圆了眼睛。
    这是一只青花瓷双耳扁壶,略方形,上宽下窄,去掉壶口的话大小跟一本书差不多。虽然李北风坐在台下,只勉强能看到壶上的纹饰,但却能清晰的感受到上面灵气氤氲涌动,熠熠生辉,竟如实质一般,所蕴含的灵气竟然比张教授那对明朝的健身球更加浓郁!
    看着流动的灵气,李北风馋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戒指也传来阵阵炽热。一时抓耳挠腮,真想冲上台去先吸进肚子里再说。
    专家刘明伟却是皱了皱眉,甚至不拿放大镜,只把扁壶掂在手里随便瞧了几眼,便说:“这是赝品。”
    老者说:“不会吧,刘教授会不会搞错了?这是我家传的东西,打我记事起就见过的,怎么会是赝品呢?”
    刘明伟用一根手指点着青花扁壶说:“你这碗胎体厚,线条粗,颜色深青,釉面不平且不带题款,一看就知道仿的是元青花了。元青花存世一共不足四百件,这已经是学界共识,其余的全都是民间仿制,你说你这不是赝品是什么?”
    老者摇头笑笑,不再分辨,仍旧用报纸包了青花扁壶,回头往外走。李北风连忙追上去,把老者拉到过道稍远些的位置,小声说:“老爷子,你的青花扁壶能不能借给我看看?”
    老者说:“还有啥好看的,都鉴定完了,是假的。”
    李北风说:“那不一定,也许是真的呢?”
    老者花白眉毛一轩,眼神似乎有些意外,打量了一遍李北风,说:“好,那就给你瞧瞧。”
    李北风接过扁壶,小心打开报纸,手上的五龙玄天戒却已是迫不及待,暗红色的“敕”字红光一闪,贪婪的将那青花扁壶上涌动的淡绿色光华吸收进去!
    灵气入体,只觉丝丝清凉,由手至臂每经一处,便像是在给他轻柔按摩,酥酥痒痒却又无比舒泰。
    不一会,扁壶上的灵气便被吸食一空,一点不剩的存进了李北风肚子里。青花扁壶恢复了本身的釉色,李北风却是整个人都精神一振,仿佛酣睡方醒,说不出的爽利舒畅。
    扁壶上的灵气变化,除了李北风别人当然是看不出的,不过老者却明显注意到了李北风的异样神情,疑惑的说:“小伙子,这东西瞧出什么了吗?”
    李北风不知道元青花的价值,但既然那个刘教授说存世一共几百件,想来是挺值钱了。忍不住想:如果告诉这老头扁壶是赝品,然后出点钱买下来……
    但很快就否决了这个念头,因为老者一大把年纪挺不容易的,并且满和善,很爽快就把宝贝借给他,要是再忽悠人家就显得太不厚道了。再说元青花再值钱,也只是死物而已,哪里比得上灵气珍贵?
    于是李北风将扁壶还给老者,说:“老爷子,我敢肯定这绝不是赝品,而是一件真品。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再去找别的专家重新鉴定。”
    老者眼睛瞪大了一圈,紧盯着李北风,表情十分古怪,说:“你怎么知道是真品?”
    话音刚落,身后一个大嗓门说:“真品?哈哈哈!我说小子你能不逗吗,刘教授都说了这是假的,你说是真的,真是sb,出一次洋相还不够啊?”
    这个大嗓门当然不是别人,就是那个暴发户。李北风和老者只是很小声的说话,哪知道这厮不单嘴欠,耳朵还长,一字不落的都听了去。
    这一次不单是会场轰一下热闹开了,连摄像机都转了过来。只听一阵嗡嗡的议论:
    “这小子哪来的啊,故意捣乱的吧?”
    “毛都没长齐呢,就敢胡说八道,年轻人真不知天高地厚!”
    “有意思,初生牛犊挑战专家权威,这是导演安排好的噱头吧?”
    美女主持拿着话筒叫大家安静,却没人理会。刘明伟一拍桌子站起身,指着李北风说:“把他赶出去!”
    李北风本来是有点尴尬,不习惯这种众目睽睽被围观的感觉,但听刘明伟这么一呵斥,反而镇定下来,说:“凭什么赶我?刘专家,你鉴定结果错了,难道不可以指出来吗?”
    刘明伟一声冷笑,说:“你觉得?你懂几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元青花么?乳臭未干,我鉴定过的古董比你听过的都多,凭你也想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出去,我没空搭理你!”
    李北风正要反唇相讥,古稀老者却抬手止住,说:“不必理他。小伙子,你先回答我的话,我看你年纪轻轻,也对古瓷器有研究?你凭什么判断这个青花扁壶是真品的,有多少把握?你知道这东西的来历?”
    李北风迟疑了一下,说:“研究不敢说,个人爱好吧。您的青花扁壶,来历我确实不知道,但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定是真品。至于理由,个人隐私实在不方便说,还是那句话,您要是不信,最好找别的专家,用专业仪器重新鉴定。”
    刘明伟气的脸都白了,这话摆明是说他刘专家不如别的专家靠谱。
    老者却是哈哈大笑,一把拉住李北风的手,说:“好小子,了不起,有自信,更有眼力!用不着找别的专家了,你说的没错,这只鱼纹青花扁壶,确实是真品!”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刘明伟再也忍无可忍,拍桌子吼道:“蒙谁呢你个老骗子,既然知道是真品,你拿到这来鉴定什么?你们两个根本是一伙的!在我这唱双簧,想把假的忽悠成真的,你们这种脑残把戏我见的多了!工作人员,保安,给我报警,把这老骗子和小骗子抓起来……”
    他这一吼,在场的人倒有一大半醒悟过来,感情这一老一少从头到尾都在演戏!要说混古玩圈子的人,最痛恨的就是骗子,一时鼓噪起来,一片喊打喊抓之声。
    几个工作人员快步过来想把李北风和那老者控制住,老者却一脸镇静,冲刘明伟说:“刘教授,你觉得我是骗子也没所谓,但有两句我想跟你说说清楚,可以么?”
    刘明伟冷笑说:“好啊,让你说!一大把年纪还跑出来骗人,看你能编出什么花样!”
    老者拄着拐杖缓步走到台上,在刘明伟面前站定,瞪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忽然举起拐杖啪的一下抽在刘明伟头上。
    在场的人包括李北风在内,全都愣住了,谁知道这看上去满慈祥的老头居然脾气这么坏,说动手就动手!
    刘专家一时都忘了躲,说:“你,你敢打我?”
    老者拐杖抡圆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抽,一边抽还一边骂:“打的就是你这个小畜生!我听说刘仲安养了个好儿子,青出于蓝,所以今天特地拿了这件元青花来考察下你的眼光品性,谁知道你竟是这种沽名钓誉的东西!错了不要紧,玩这行的谁没打过眼,但是做学问就要有做学问的态度,你还知道虚心二字怎么写么?人家小伙子明明白白指出你的错误,你非但不承认,还敢出口伤人!人家年轻怎么了,年轻就不能比你强?你嫉妒?你倒是白活几十年,不还是有眼无珠!还敢骂我是老骗子,你奶奶的,我今天替你爹管教你!”
    还是跟刘明伟同台的那两位博物馆领导先反应过来,连忙冲过来把老头拦住,说:“有理讲理,不能打人啊!你,你这老头到底是谁啊?”
    老者气呼呼的说:“打他是轻的!想知道我是谁,让这小畜生问他爹去!问问刘仲安,当年是谁带他入的行!”
    刘明伟大吃一惊:“你是……师公?!”
    师公这个词,让会场的人全都一头雾水,但两位博物馆领导听了,却是神色大变。
    虽说这两人专业方面比较草包,但毕竟是吃文物这碗饭的,对于圈子里的事多少了解一些。刘明伟今年四十有二,在古玩这个行当里只属于初出茅庐的年纪,之所以能混出名堂,是沾了他父亲刘仲安的光。
    如果说刘明伟还有沽名钓誉的嫌疑,刘仲安则是文玩界真正的大家,权威学者,其影响力不止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排得上名号的人物。
    而听刘明伟喊出师公,岂不是说这位其貌不扬、老态龙钟的老头,竟然是刘仲安的老师?!
    老者却不领情,冷冷的说:“刘教授,你可认仔细,刚刚不是还喊我老骗子么?”
    刘明伟尴尬极了,像小学生一样连连鞠躬说:“您老别生气,我真不知道是师公您,我只看过您三十年前的照片,那时您头发还没白呢……师公,这些年父亲一直在打听您老的消息,他要知道您在中海,肯定高兴坏了!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老者哼了一声:“好啊,我也想问问他,怎么教出来的好儿子!”
    刘明伟讪讪的不敢还嘴。一位领导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把他拉过一边,低声问:“这位老先生,可是姓俞?”
    刘明伟苦笑着说:“家父只有一位老师,正是俞文正俞老。”
    两位领导肃然起敬。俞文正这三个字,在业内可谓无人不晓,华夏第一部文物法便是由他指导起草,他当年的一些学术著作,直到今天仍被奉为业界的金科玉律。
    最为轰动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俞文正仅凭一块汉陶残片,考证并发掘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闵阳东汉墓葬群,震惊世界!
    如果说刘明伟他爹刘仲安是权威学者,那么俞文正无疑是文玩界的一段传奇!
    两位领导连忙搬椅子来,恭恭敬敬请俞老坐,俞老理也不理,只叫李北风过来说话,追问他如何辨别出真品元青花,本事跟哪位高人学的。现场来鉴宝的观众们议论纷纷,导演和主持人一看活动进行不下去,连忙跑来问怎么办。市博领导专业水平不怎么样,这方面倒是反应很快,冲俞老一努嘴说:“还用问?这位可是现成的高人,权威中的权威,快去请俞老出马啊!”
    导演从善如流,点头哈腰的去求俞文正,却不知这老头一向淡薄名利,不爱凑这风头。还是一位领导脑子转的快,说:“俞老,您看这位小伙子,这么年轻居然能鉴别出元青花,这可一直是文玩界公认的难题啊!要不今天就借您老的慧眼,考考这小伙子?”
    俞文正一听,高兴的说:“也是。我说小伙子,我像你这年纪的时候,还在古董店里学徒呢,可没有你这么准的眼力。就借今天这场合,咱们俩也充一回专家,让我老头子考考#####


上一章
返回

龙神后裔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