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侯门骄妃

侯门骄妃_2

    二、
    青桔看晓风领命出去,笑着挟了一只鱼翅烧麦放到杨骄面前的盘子里,“说是王府的喜宴,只怕也是中看不中吃的,姑娘早上可得吃好了,”杨骄这一年来心思越来越深,青桔自知心智有限,索性禀持只做不问的原则,只忠心将杨骄照顾好了,“您要是不吃好了,一会儿老夫人也要问的。”
    杨骄是老侯夫人郭氏在有了八个孙子之后,四子杨华哲的妻子小郭氏第二胎才诞下的女儿,十三年前杨骄的出生是已经有了六子八孙的长兴侯府一件泼天的喜事,也是这个原因,她三岁上便被郭氏接到颐寿院亲自教养,被郭氏当做心肝宝贝掌上明珠。
    直到去年杨骄大病一场痊愈之后,主动说年纪大了要挪出去,郭氏无奈之下,便将离自己最近的院子指给了杨骄,方便就近照顾,加上四十年前老长兴侯杨庆煌跟长嫂分家之后,少了一半儿的侯府显得有些逼仄,晴芳院离颐寿院也就片刻功夫。
    杨家是百年侯府,规矩森然,等杨骄进屋时,颐寿堂里也已经是孙男娣女济济一堂了,杨骄微扫一眼满屋的香衣云鬓,走到居中坐的郭氏跟前一礼,娇声道,“祖母,孙女儿来晚了。”
    “哪里晚了,是你伯娘她们闲着无事过来的早而已,”郭氏看到孙女进来已经是满脸笑意,待看清了杨骄身上的妆扮略有不满的瞪了青桔一眼,“你这孩子,怎么挑了这么一身儿?来人,去将我衣柜里那只双鹂鸣春的匣子抱过来。”
    虽然再次醒来之后杨骄已经决定收敛心性换个活法,不过她今天这么打扮却是刻意为之,如何肯让祖母再给她添东西?忙抱了郭氏的手臂笑道,“祖母要赏骄娘好东西,等回来悄悄给呗,你瞧,今儿这么多嫂子在呢!”
    “你这个促狭的小丫头,当你嫂子们还是小孩子呢,跟你争东西?”郭氏哈哈一笑,倒将杨骄的话听了进去,“只是你瞧瞧你,太素了不好看。”自己的孙女儿可是最爱漂亮不过的,又生的好颜色,什么样的锦衣珠翠都衬得,将自家的玉娃娃打扮漂亮的带出门去,也是郭氏的一大乐趣。
    “可不是么?骄娘皮肤白最配大红了,”杨骄的大伯母,长兴侯夫人王氏亲昵的将杨骄拉到自己身边,“现在换衣裳是来不及了,伯母新得了一对用红碧玺攒的珠花,你将这对珍珠的给换了。”
    这对珠花可是杨骄专门叫人到珠萃楼订的,她今天可是要大用的,如何能叫王氏给换下,忙一扭身子道,“大娘觉得骄娘戴这个不好看?这种米分色的还是母亲特意给我挑的。”别看只是一对珠花,因为上头的米分色珍珠难寻,价值不菲,杨骄戴了出去,也不算落了侯府的脸面。
    “是啊,这丫头有一妥没一妥的了,忽然就喜欢上了珠子,”小郭氏对长嫂向来尊敬,欠了欠身道,“硬闹着要,我便给她定了一对-”
    既然是人家亲娘给买的,王氏也不好再挑剔什么,依然道向身边的丫头道,“将珠花给大姑娘送到院子里去。”
    “大嫂对咱们骄娘可真是没得说,疼的跟亲闺女一样,”一旁端坐的五太太何氏抿嘴笑道,“也是咱们这样的人家,缺闺女,儿子一个个都成了草。”
    “可不是么?”王氏仿佛没听出来何氏话里的酸味儿,笑眯眯的看着已经身怀六甲的二儿媳兰氏,“芝娘这次再添个小子自然好,若是个女儿,等满月的时候咱们侯府摆上三天流水席!”
    “嗯,就这么着,”郭氏如今八个孙子一个孙女,重孙也有四个了偏就没有一个重孙女儿出来,“人家家里把儿子当宝,咱家不稀罕,”说罢向下首坐的长孙媳平氏笑道,“你也一样,咱们府上添孙女,都是三天流水席!”
    “还有你们几个,都年轻着的嘛,若是再给我添个孙女儿,也是一样,”说到这儿郭氏先撑不住笑了,“家里人丁兴旺,我这老婆子活着才有滋味儿!”
    “母亲说什么呐,我们都,”郭氏的话叫几个已经当了伯母婶娘的媳妇们红了脸,小郭氏是郭氏的亲侄女儿,除了侯夫人王氏,其他几个媳妇都越不过她去,这个娇儿自然要由她来撒。
    别看颐寿堂里人影幢幢,其实二房杨华隆一家跟三房杨华林一家都在任上,如今也有长房四房五房和未成亲的六郎杨华耀,可是几辈儿人加起来,也足有好几十口了,长兴侯府在京城引人注目也不是因为圣眷多么优厚或是长兴侯杨华峰能力多么出众,而是杨家这羡煞人的子嗣。
    对于注重子嗣的大晋来说,只有繁茂的子嗣才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根本,也是衡量一个家族是否兴旺的标准,何况这长兴侯兄姐妹七人全是一母同胞,而老夫人郭氏包括长兴侯夫人在内的五个媳妇,更是个个进门不久就生下了嫡子,完全没有像其他人家为要个嫡子求神拜佛愁白了头发熬坏的身体的事情。
    何氏是几个儿媳妇里最年轻的,可偏偏她的夫婿五爷杨华梧是最不上进的,成日价拱在爽明院里跟通房丫头们胡混,除了要银子,根本连何氏的门都不进的,此刻她听到郭氏说什么添孙女儿的话,心里一阵发酸,强笑道,“母亲这是取笑我们呢,只要琼哥儿跟陇哥儿将来出息了,媳妇什么都不求了。”
    “你说的没错,你啊,成天少折腾些,好好督促琼哥儿上进是正经事,”这是又准备哭诉自己丈夫不中用了,郭氏不耐烦的皱了皱眉,向杨骄道,“我听你娘说你成日躲在房里看书?咱们这样的人家,要那才女的名声做甚?何必苦着自己?”
    杨骄从病好后,除了每日给郭氏跟小郭氏请安,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父亲杨华哲的书房里,虽然郭氏出身太医之家,向来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并不代表她赞同小孙女沉湎呆子。
    前世杨骄被周昧囚禁的时候,每天打发时光的只有王府的藏书了,也是那些经史子集叫她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一世她自然不肯放过跟父亲读书的机会,只有自己有了足够的心智跟机谋,才有可能跟周家一搏,“孙女儿也是闲来无聊,顺便帮着父亲打扫书斋,并不是要做什么才女,”说到这儿杨骄嘻嘻一笑,“若是我这样的都能读成才女的话,那些士林清要家的女孩儿,可怎么办呢?”
    “说的没错,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要是一个个再都是才女,那些所谓读书人家的女儿,可要怎么活?”王氏出身定国公府,定国公以军功起家,现在还有子弟在边关领兵,自然是看不上那些成天只会瞎嚷嚷的读书人。
    何氏是寂寞无聊最是爱起哄架秧子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这么好的挑拨机会如何肯放过,“依大嫂您的意思,母亲叫哥儿们读书都是错的不成?我们琼哥儿是没有宁哥儿跟桂哥儿的好福气,有个当侯爷的爹,给他们弄个出身,就是我家老爷,跟大哥是亲兄弟,如今也在家里呆着呢!”
    这个何氏无风不起浪的性子算是改不了了,王氏做为宗妇又怎么可能怕了她,冷然道,“母亲督促子弟读书,不过是因为杨家自先祖起都是靠本事立于人世间,仰人鼻息不是杨家人的风骨!至于五弟,你大哥给他寻了几件差使?他又哪一件做好过?不只是外头的差使,就是府里的俗务,交给他打理,哪一次全头全须的办好过?”
    对于何氏这种无理都要强占三分的妯娌,王氏打心眼儿看不上,也断然不会让她在自己跟前占了理,因此话说的也极不客气,“你看看二弟三弟,哪一个侯爷没有帮着张罗差使?四弟自己出自息上进,侯爷每每提起都说杨家子弟当以四叔为表率,方能不堕我杨氏威名!”
    一个都快破落的侯府,有什么威名“堕”不得的?何氏心里不以为然,要不是当初母亲为了自己下头几个妹子能嫁的好,也不会看上杨家这个没用的老五,她想反驳回去,可碰到郭氏冰冷的目光,最终还是将口边的话咽了回去,低头不再吭声。
    长兴侯在几代之前就已经没落了,不然郭氏也不可能一个太医之女嫁给侯府次子,也正是看到了长兴侯府的颓势,郭氏才积极鼓励儿孙们从文,以求上进之途。这样在郭氏的苦心经营之下,长兴侯府的除了爵位跟应享的恩荫,子弟们也算是多了条出路,不至于在出门应酬时被人轻视了去。
    “有道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琼哥儿跟陇哥好好读书长了本事,将来他大伯才好为他们寻出路,”虽然心里承认王氏说的话,可做为杨家的大家长,杨华峰提携照顾子侄的责任是不容推卸的,说到这儿郭氏转头看向小郭氏道,“你跟华哲说说,看他什么时候得了空,几个哥儿的学问还是要仔细了。”
    ☆、第3章 三赴宴
    杨骄的父亲杨华哲是杨家最有出息的儿子,以两榜进士入仕至今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也是看到了四子这样的成就,郭氏才更加坚定了叫子孙们弃武从文的心思。
    “母亲您要真是为咱们侯府的将来着想,倒不如将手里的方子教给大嫂或是大侄媳妇,只要那方子代代传下去,咱们侯府有什么可烦忧的?”一向跟长兴侯府没来往的康王府居然下帖子请郭氏去赴宴,何氏可是听说是因为当年郭氏帮着先康王妃调理过身子的缘故,想到这个,何氏便忍不住要再跟婆母提一提了,她手里的好东西难道要带到棺材里去不成?传给子孙才是正道,何氏相信这次她进言的话嫂子王氏不会反对了。
    “我的方子?给你你学的会么?还是你准备叫你大嫂跟如蕙以后给人瞧病养着你们一家子?”郭氏的脸彻底沉了下来,她已经不止一次的后悔不应该为着何氏的嫁妆而娶了么个心眼比针别儿还小的儿媳妇,“传给杨家人?我还没听说过将娘家的不传之密传给婆家人呢,这样吧,这府里的开销越来越大,尤其是你们五房,老成天任事不干,通房倒是养了一大帮,干脆今儿起将你们五房分出去,这些年你不也成天算计着要当家理事么?自去做你的五太太吧。”
    将五房从侯府分出去?何氏像熄了火的炮仗一下子没了声息,阖府只有她嫁了个不成器的,爽明院里光通房丫鬟杨华梧就养了五六个,郭氏全当没看见,现在还叫她拿自己的私房来养?怎么可能?
    可郭氏仍然不肯放过何氏,向三个儿媳并两个孙媳道,“如果你们哪一房想叫孩子学医我也也是极愿意的,你们舅舅也不会反对,将人送到郭家就好。”
    将儿子送到郭家学医?这里可是长兴侯府,王氏狠狠瞪了何氏一眼,郭氏因着好医术极得太后跟皇后的青睐,可在王氏眼里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不论伺候的是谁,医女也是个伺候人的事情,杨家人可不能沾那个,“我看你是早上冒了风,一味在这儿浑说呢,母亲手里的方子是外祖家的,轮得着你来打听?”
    如果自己的子孙中有学医的材料,郭氏也不介意悄悄的教上他们一些,可她冷眼瞅了这么些年,愣是一个也没挑出来,何必逼他们去学自己看不上的东西?因此郭氏连杨骄也没有勉强,“行了,既然你大嫂说你病了,老五家的就留在府里养着吧。”
    这就不带自己去了?何氏委屈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康王府她还没去过呢,进去转上一圈儿,将来可以跟娘家几个妹妹好好学一上学,“娘-”
    见郭氏不理睬她只扶了王氏的手起身就出了颐寿院正堂,何氏又可怜巴巴的看着杨骄,“骄娘,你帮婶子说说-”她可从来没有去过王府呢。
    “啊?说什么?”杨骄愣了一下,抬头看到郭氏向她招手,忙向何氏一曲膝,便往前头去了。
    虽然何氏一贯对杨骄很亲热,可是杨骄却再也没有了同她亲近的心情。五房是杨家最无能的一房,杨骄的五叔甚至借着帮长兴侯打理俗务的机会亏空府产,何氏明明手里有大笔的嫁妆却成天哭穷到处揩油。
    前世杨骄虽然心里看不起不求上进的五叔和成天无事生非的五婶儿,可也会觉得他们可怜在郭氏跟前替他们说话,可这样的帮衬换来的是什么?不过几句好话,何氏便傻呵呵的跟着旁人走了,将自己一人留在莲华寺,中了黄宜恩的计落到了孤苦无依的地步。何氏但凡将自己当做亲人,就不会为了去贵人跟前露个脸而将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单独留下。
    “嫂子,你看骄娘,我到底是她亲婶子,”何氏见杨骄没有理会自己就跑了,有些尴尬的看着小郭氏,“我也是为杨家好啊,若不是母亲一手好医术,人家康王府能请咱们?”
    郭氏到底会些什么同样出自郭家的小郭氏自然最清楚不过,郭氏于女科一道,那是整个郭氏都无人能及的,而她因为所长在权贵之中斡旋自保的辛苦长辈们也是看在眼中,因为不愿意族中女儿再涉到他人内宅之中,郭家自郭氏之后,便立下了不让女儿学医的规矩,就连小郭氏,也不过是个普通的闺阁女儿。
    “娘你快些过来,祖母叫你呢,”杨骄见何氏犹自缠着小郭氏,扬声叫她,而这边小郭氏对何氏觊觎郭家秘方的做法也很是不耻,却不好多说什么,无奈的向何氏笑笑,领了丫鬟扬长而去。
    马上要过十三岁生辰的杨骄已经脱去了曾经的稚气,加上这一年来贪长瘦了许多,已经是个惹人怜爱的少女了,小郭氏心里顿时软软的,脸上不自觉的挂了笑,“就来,”说罢又向何氏道,“弟妹还是好好在家里养病吧,刚好也照看着几个哥儿,”不理会何氏的诉苦,径直带了丫鬟走了。
    今天杨家人要去参加的是康亲王周克宽长子周昧的大婚喜宴,康亲王是建安帝周洪的堂弟,因为能征擅战且对建安帝忠心不二,以亲王衔领宣大总督,总属宣化大同军务,是真正的肱骨之臣。因此能入王府内院喝喜酒的都是京城有头脸的人家,而自康王娶了继妃之后便渐渐不再到康王府来的郭氏这次赴宴,更多的原因是要为小儿子杨华耀挑个可心的媳妇。
    杨家虽然子嗣众多,但杨华峰这一辈才智上并不出色,长兴侯也不过是在五军都督府任了个不必每天露面更不用操多少心的闲职。侯府二老爷杨华梧也是靠着侯府的面子才勉强在绵阳任上做稳了城门领的位置,三老爷杨华林年过三十了,也不过是河南道一个小小的知县,至于五老爷杨华辉,直接就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富家子罢了。
    长兴侯府现在唯二能拿的出手的,是入了翰林院做编修的四老爷杨华哲,另一个则是虽然只有个秀才功名,却喜欢吟诗作画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六老爷杨华耀了。不过现在也只有杨骄心里清楚,自己那个承继了祖母太多希望的六叔,在杨家遭难前,一直都是只是个秀才。
    “你这个丫头,难得出来透透气,怎么一点儿高兴的样子都没有?”郭氏看了一眼盯着车帘上的辛夷花徽饰出神的杨骄,“今天你那几个小姐妹可是都回来的,到时候你们好好商量商量过几天到哪儿玩去?”孙女儿才十三,就这么老气横秋的,郭氏看着心疼的很,倒不如叫她像以前似的呼朋引伴的到庄子里散散心。
    “祖母,你说张家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呢?明明是顾贵妃更喜欢骊君姐姐,”杨骄对郭氏让她出去散心的提议没有多少兴趣,随口换了个话题问道。
    一年前宫里的顾贵妃开始给亲生子昌王周琛选妃,世代清贵的张家嫡女张影心也是大热人选,被顾贵妃召到宫里的次数比如今的昌王妃沈骊君还多。结果皇上赐婚的圣旨却传到了沈家!惊掉了京城一众的下巴。
    张家女最终惜败,跟郭氏是脱不了关系的,不过她却不打算跟孙女儿细说,一笑道,“我家骄娘也长大了啊,会想事儿了,不过啊,这事儿跟咱们没多少关系,也论不着咱们议论,你啊只管跟小姐妹们玩乐便好。”
    郭氏一个普通太医之女能嫁给长兴侯,这段曾经的京城美谈背后真的只有风花雪月?她怜爱的替小孙女抿了抿鬓边的碎发,“我家骄娘只要快快乐乐的就好-”
    ☆、第4章 四提醒
    杨骄轻轻倚在郭氏肩头,前一世她过了十七年的快乐日子,已经足够了,“祖母,我有次听父亲跟大伯说,张明翼为人冷刻,且睚眦必报。”顾贵妃为什么会弃了张影心而选择沈骊君,杨骄知道跟自己擅女科的祖母是脱不了关系的。
    张明翼是今天康王府新娘张影心的父亲,张家世代清贵,张影心的祖父更是探花出身,以体仁阁大学士致仕,而张影心的父亲如今已经入阁,只等现在的首辅顾培正退下来,只怕首辅也是可以一搏的。而这,正是为什么顾贵妃虽然选了直隶总督沈棠的女儿为昌王妃,也对张家百般拉拢,由着他们胡说是张家主动退出王妃之争,选了康王府长子周昧的原因了。
    见祖母面上已经无刚才的轻松之色,杨骄便知道她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又小声道,“听说康王妃准备了一对半人高的红珊瑚呢,我以为能开开眼界,可惜了。”
    如果刚才杨骄的话郭氏还可以说是小孩子胡思乱想,那么这句话就不由得她不乱想了,杨家子嗣兴旺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不是儿女双全,可是这儿子生的多,个个平安康健的长大,因此阖京城但凡够得上的人家,都不会介意杨家女儿少的不足,很愿意请杨家各房太太去做全福夫人,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就是长兴侯夫人王氏跟生了一儿一女的小郭氏。
    今天的主家康王当年娶现在的继妃丁氏湘云,还是老王妃曲氏请自出面由请郭氏做的全福夫人,郭氏猛然想起,前些日子郭氏可是得了丁家霍大夫人的话,这次康王长子周昧娶亲,要请长兴侯夫人王氏过来相帮的,周家换人郭氏原本是没有放在心上的,可是现在被孙女儿一提,应该是张家对自己是有意见了。


上一章
返回

侯门骄妃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