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侯门骄妃

侯门骄妃_12

    顾培正是什么人郭氏怎么会不清楚,大权在握的“独辅”,可越是这样,新皇越是不会留他,等建安帝驾鹤西去之后看谁还能容他?“若是华哲真有什么闪失,也是杨家的大功臣,这个道理你还没有明白?”
    杨华峰还真没有明白,给家里带来大祸的杨华哲怎么在郭氏眼里就成了功臣了,“儿子不懂,儿子就知道,过了明天,只怕儿子在兵部的差使,还有仁宁的差使都保不住了。”
    “保不住就在家里歇歇,杨家也不靠你们那几两俸禄银子吃饭,”郭氏狠狠瞪了长子一眼,“几十岁的人了,连骄娘的见识都没有,”说到这儿郭氏也惭愧了一下,“若是今天华哲跟你去了顾府,外人会怎么说他?怎么说杨家?屈于顾培正的权势,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以后你的儿子,你的孙子还出去见人不见?可若是这次咱们顶下来了,天下人又会怎么看我们杨家?武死战,文死谏,我们杨家,我们长兴侯府要的是这样的子孙!”
    “可,可是四弟他,”杨华峰兄弟几个是一母同胞,感情自然深厚,若是照着郭氏说的,杨家的名声显了,却牺牲了亲弟弟,何况杨华峰从来没有太大的野心,“顾培正那人越来越听不得逆耳的话了,万一-”
    “你放心吧,还有太后呢,而且昌王妃都快临产了,”当初郭氏在太后跟顾贵妃看好的闺秀之中推荐了沈骊君,如今沈骊君进门不久就有了喜讯,顾家那边怎么也要承郭氏的人情,不会对杨华哲下太狠的手。
    见郭氏说的笃定,杨华峰放下心来,可到底还是有些埋怨杨华哲书生意气没事给家里找事,“四弟真丢官了也好,好好在家里教陇哥儿他们!”
    等杨骄跟杨华哲一起回到明致院的时候,小郭氏已经急的在院门处徘徊了,她看到杨华哲带着儿女远远走来,急忙迎了过去,“怎么了?母亲怎么说?你真的要被罢官了?”
    杨华哲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安慰道,“已经没事了,咱们进屋去。”
    几人落座之后,杨华哲简单的将事情的经过跟小郭氏讲了,小郭氏向来以夫为天,从来不过问男人在外头的事,听杨华哲跟杨仁皖说没事了,也就相信了,“老爷以后可莫要再这样了,凡事得多跟大哥商量着来。”
    虽然杨华哲不赞同杨华峰今天的决定,但终究那是大哥,他也不好多说什么,虚应了一声,转头向杨骄笑道,“今天骄娘真叫为父刮目相看,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不像我跟你娘,倒是像足了你祖母。”
    “她本来就是母亲一手带大的,像母亲也是理所应当,”看到丈夫对女儿满眼赞赏,小郭氏也很是欢喜,一脸欣慰道,“咱们皖哥儿跟骄娘都是最好的。”
    听小郭氏提起自己,杨仁皖赧然起身道,“儿子没有帮到父亲,不过儿子认为父亲做的对!”
    “你好好念书就是帮我了,以后啊,”杨华哲将脸一扳佯做严肃道,“为父丢了官,专职在家里看着你读书。”
    “儿子也正想天天向父亲求教呢,”顾培正在士林中名声已恶,做为学子的杨仁皖对他也没有多少好印象,因此杨华哲上折弹劾权相在杨仁皖心中简直就是个大英雄,“爹你放心,我以后好好读书,今年一定要考上功名!”
    自己这个兄长像极了父母,忠厚有余心机不足,在读书上天资也有限,可他却是自己四房的希望了,“爹,您有没有想过给哥哥拜个好先生?”
    “我有父亲教着就好,再说明礼斋不也有先生,”杨仁皖不知道杨骄怎么说起这个,诧异道。
    杨华哲到此时再也不敢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女儿了,女儿说给儿子再请明师,是对自己这个未来的“先生”似乎并不满意,想到这里杨华哲自失的一笑,捻着唇边的胡须道,“骄娘心中有比为父更好的先生?”
    读书也是要讲“天分”的,杨家在在这上面的天分平常,杨华哲的二甲也是三十那年才考中的,凭的是日日“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由他来教杨仁皖,只怕连二甲都未必能保证了,“父亲可认识高英高大人?”
    国子监司业高英的大名杨华哲自然知道,对这个十二岁就声动两江,十八岁的状元郎杨华哲每每想起都要自惭形秽,女儿难道认识高英,“高大人我自然认得,可是交情不深,而且这次他上折弹劾顾培正十大罪,只怕-”
    杨骄也是这一世对高英才有些认知,前一世她也只是在昌王登基之后亲点高英入阁才知道有这么位人物的,而今天她才知道原来高英公然弹劾了顾培正。
    “是啊,我这样的,就算是要拜到高大人门下,人家也不会收我的,”杨仁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妹妹不知道,高大人自小便是神童,我-”
    “那哥哥可仰慕高大人的才学跟风骨?”杨骄不知道当年高英在这次弹劾案之后是什么下场,不过他是周琛请回来的,那这几年肯定不在官场了,就算不肯教导兄长,能提前结好于他,对杨家跟七哥也不是坏事。
    十二岁中秀才,之后三元及第十八岁中状元的高英简直是所有以期科举晋身的学子眼中的神祗,何况他不单是才华过人,为人也极为强项,也正是因此才被顾培正厌弃扔到了国子监当教授,可越是这样,越是作大了高英在士林中的清名,听到妹妹问自己对高英的看法,杨仁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她讲一讲了,“高公这个人-”
    看来哥哥是很仰慕高英了,杨骄可没有功夫听杨仁皖跟她普及高英的“伟大事迹和高贵人品”,“哥哥想过没有,高大人这道奏章上去,若是扛不过廷杖那可是朝廷的一大损失了。”
    “廷杖?”杨仁皖霍然起身,“我去找人为高公请命!”
    自己这个哥哥啊,他找来些同窗能有多大用场?还不够给人填命呢,“我觉得哥哥这个时候应该去求祖母赏你三颗护心丹,一颗给爹备着,剩下两颗分别给高大人还有齐大人送去。”杨骄帮杨仁皖出主意。
    有了郭家的护心丹,那几十杖也不过就是皮外伤,杨仁皖感激的冲杨骄一抱拳,“还是妹妹聪明,我这就去,得了就给高大人送去!还有外祖家的伤药,我也去要一些。”说罢便兴冲冲的出了是致院。
    ☆、第26章 二十六韩书雪
    二十六、
    “你是要你哥哥用护心丹交好高大人?”杨华哲道,“这个怕不太好吧-”他这人做事向来不回报,女儿这样好像不太合“君子之风”。
    “我叫哥哥去给高大人跟齐大人送药,只是想着这样忠直敢言的人若是有什么闪失折在宫监的手里,于朝廷于百姓都是罪过,并不仅仅是为了哥哥,当然,若是高大人看着哥哥的一片赤子之心,愿意点拨占据他,也是哥哥的福气,”自己这个父亲长在勋贵之家,可已经养成了读书人清高自持的品性,急功近利的事是不愿意做的,不过杨骄可没有这么好的情操,救人是一方面,能帮杨家,帮父亲,帮哥哥铺一条路却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是这理,咱们只是敬着高大人的人品,并不图什么回报,”女儿的成长叫小郭氏生出浓浓的自豪感来,走过去将她揽在自己怀里,“咱们的女儿这一年真是懂事多了。想事儿也明白的很。”
    顾培正的雷霆之怒第二天就降到了杨华哲头上,跟一同被撤差甚至罗织了罪名被关押流放的同僚们比起来,杨华哲丢官已经是最轻的一种了,因着杨家已经都有了准备,倒也风平浪静,杨华哲乐呵呵的“闭门读书,自省其罪”。
    “哥哥回来了?高大人怎么样了?”今日是高英跟齐康在午门外被廷杖四十,杨仁皖跟着杨华耀早早就出去了。而杨骄则一直守在颐寿院里听消息。
    已经是十月底的天气了,杨仁皖在外头奔波了一天,双颊通红,他从小郭氏手里接过热茶一口饮尽道,“真惨了,我大晋堂堂状元公,被一□□宦毒打,我真想,”杨仁皖将手里的茶碗狠狠摔在地上,“顾培正真个小人!”
    杨华耀只爱诗文并不关心朝事,对于高英这种写不出风花雪月,画不出山河锦绣心里只有仕途经济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景仰,不过今天午门外的惨烈景象还是吓到他了,“真真是斯文扫地,何苦来哉?安生的在国子监里教书不好么?”
    自己这个六叔,杨骄心里摇头,就冲他对此事的看法,也不用指望将来能考出个进士出来,那边杨华梧也附和道,“谁说不是呢,要不是有母亲在,只怕四哥也不可能这么轻松的躲在书房里了。”在杨华梧眼里,杨华哲纯粹是没事惹事生非,现在惹的事比自己还大呢!
    郭氏懒得理会不争气的老五,向六子杨华耀道,“高大人跟齐大人都是饱学这士朝廷的栋梁,多结识这样的人,对你做学问有好处的。”
    “是,儿子知道了,那齐康在京城没有宅子,他老家得了消息过来了几个族人,还是儿子帮着张罗的住处呢,”杨华耀风流仗义,虽然觉得高英跟齐康这样的人有些迂,但该帮忙的时候,还是不会惜力的。
    “这就对了,既然你四哥摆明了态度,也被罢了官,咱们也不用藏着掖着,该帮的就帮,那顾培正还夺了我老婆子的诰命不成?”虽然太子被建安帝困在太子府读书,可是太子妃梅氏跟靖国公周承辉很得两宫喜爱,身后还有魏国公府郑家,归德侯府马家这样手握权柄的勋亲,昌王跟顾贵妃想夺了那个位子也不容易,真靠一个被士林唾弃为“权臣”的顾培正就能登上大位?
    因为父亲获罪丢官,大伯被申斥,平日常跟杨家来往的勋贵侯门一下子少了许多,可郭氏还有小郭氏还是收到了许多帖子,只不过下帖的人家换成了清流世家,郭氏跟小郭氏跟这些人家都不相熟,原本不打算去的,但杨骄一心想结识韩书雪,那边姜卉没有消息,她只有另找路子,所以对这样的聚会十分的积极。
    今天在资政殿学士兼工部侍郎常景龙府上的赏菊会上,杨骄终于见到了翰林院掌院学士韩皎的小女儿韩书雪。
    当在花丛后看清楚韩书雪时,杨骄原本那点儿歉疚的心已经荡然无存了,没想到荣威侯府跟翰林院掌院在养女儿方面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韩书雪用鼻孔看人的模样实在是跟莫氏太像了:
    此刻韩书雪正慢悠悠的在菊园里踱步,向身边陪着的常家四姑娘道,“原本我是不想来的,你也知道,我一到秋上就爱咳嗽,可是我父亲却说,‘应初到底也是翰林院里出去的,他家下了帖子,咱们不去不好’,没办法,我母亲只能带了我过来!”
    这得多么的傲气才能在常家姑娘面前叫着人家父亲的字学说韩皎的话?杨骄暗自摇头,正在思索怎么才能跟这位高傲的闺秀“交好”,却听身边一个声音小声道,“不这是个婊子生的贱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啊?杨骄被这一声惊的嘴都没有合上,她愣愣的转过头,“你说什么?”
    杨骄半天才想起来跟自己说话这位是工部郎中武家姑娘,似乎叫武明春,“你在跟我说话?”
    “是啊,这里就咱们俩儿,我可不是跟你说话嘛?我是头一次见你,你是哪家的?”武明春上下打量着杨骄,长的不错,穿的倒没见比自己好多少,估计又像自己一个是个不招人待见的。
    武明春的父亲出身寒微,为了读书科举娶了家乡富商家的女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武明春在这种场合,总会被一些人看不起。
    “我姓杨,我父亲前些日子丢官了,”杨骄抿嘴一笑,“姐姐府上是-”
    “我爹叫武铣,是工部郎中,啊,这么说你就明白了,常大人是我爹的顶头上司,他家请客,我们自然得来捧场了,”武明春听杨骄说她爹丢了官,一脸同情道,“你今天是来做什么的?想托人帮你爹求情?那你可得赶快去巴结巴韩书雪,她爹可是顾相的人,不然也不会一把子年纪了还守着掌院学士的位子,”说到这儿,武明春在自己腕上的金镯上点了点,“不过得要这个-”
    韩家收贿为人请托?杨骄心里一叹,“我听你刚才在说什么,”她脸一红,那个字最终还是没有出口。
    ☆、第27章 二十七内情
    武明春那句“婊*子”一出口,其实也是后悔了,但在杨骄面前却不愿意表现出来,梗声道,“你不用这样看着我,韩书雪什么样的出身打量别人不知道呢?嘁,她家敢做,为什么我就不敢说?”
    “那姐姐细细跟我说说,”杨骄往韩书雪那边看了一眼,“省得我过去了,再说错话得罪了人也不自知。”说着杨骄向武明春行了个半礼,拉她在一张石凳上坐下,“我今儿是头一次来,不容易-”
    韩女子生的姑娘养在了嫡母名下冒充嫡女,走到哪儿都被人拱围,武明春看着韩书雪头上那支金钢钻的簪子,那明明是她想要的,可是父亲却送到了韩家,现在戴到了韩书雪头上。
    “韩掌院都快七十了,房夫人还生的出来闺女么?韩书雪不过是下头人送给她爹的瘦马生的,她娘十分得宠,韩皎还专门给她娘弄了个良籍,哼,哄哄外头人罢了,打量旁人心里不清楚呢!”
    武明春几句话将韩书雪卑贱的出身讲了个明白,她得意的看了一眼愕然的杨骄,想想这丫头那个被罢官的爹,也挺可怜的,“我跟你说,你不妨花大银子将她给买通了,叫她那个娘帮你爹说项,管保能成。”
    勋贵圈儿里不讲究,原来这士林里也干净不到哪儿去,杨骄算是开了眼了,起码她的亲友里,没人敢将瘦马生的儿女养在发妻名下,“谢谢姐姐提点,改日我请姐姐到家里玩去,”杨骄再向武明春一礼,便带了青杏青桔往韩书雪那边去了。
    “哎,你还没有跟我说你叫什么呢,”武明春忽然想起来她说了半天,人家根本没跟她说叫什么,连忙喊道,可看到杨骄已经带了丫鬟迤逦而去,气得跺跺脚跟了过去,她再看不起韩书雪,可人家父亲官儿大,心里吐血也得巴结着不是?
    何况今儿才认识的这个丫头,一个就不是经常出来走动的,万一再不会说话惹恼了那个小心眼儿的韩书雪呢?自己得过去帮衬帮衬!
    高英跟齐康不只是被廷杖,而且还被勒令在十日之内出京,可十日的时间对受了廷杖之刑的人来说,根来连养伤都不够,“这顾培正分明是要治高大人齐大人于死地啊!”杨仁皖一拍椅子扶手骂道,这几天他每天都要到高齐二人那里探望,对他们的伤势也很清楚。


上一章
返回

侯门骄妃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