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楼之金钢指

第10节

    ╮(╯▽╰)╭
    当晚,没让小仨玩太晚,贾珠和贾琏的奶娘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敲了门,将俩个小屁孩抱走了。元姐儿也打了个哈欠收拾收拾睡了。
    第二日,元姐儿一边困得迷迷糊糊,一边想着贾宝玉一定不会这么早就过去给贾母请安的事。
    元姐儿住得比贾珠和贾琏远,她到的时候贾琏也都已经到了。
    给贾母请了安,又给贾珠行了一个平辈的礼,元姐儿才顺贾母的手,坐到了贾母身旁。
    “琏儿一会儿要去他外祖家,刚刚还磨我让你同去。说是你昨日已经答应了的。”
    元姐儿抽了一下眼角,抬起头一脸孺慕的看着贾母,“去不去的,我只听老太太的。”
    说完这句话,元姐儿便觉得她越来越有说废话不脸红的本质了。
    不听老太太的话,以她现在的年纪和身份又能干什么呢。
    吐槽姐的一番心思,贾母并未看出来,不过却对元姐儿的这句话很是满意。
    谁家养条狗,都希望这条狗最听主人话。
    也是贾母听到这话满意了,再加上可能还有些其他的考虑,贾母到是真的同意让元姐儿跟着贾琏一起去张家了。
    元姐儿听到这个决定的时候,本能的想要抬头看一看贾母的脸色,然而就在抬起头的那一瞬间,元姐儿又顿住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她现在是三岁的无知儿童。但她的眼神却不是三岁小孩的无知懵懂。若是抬起头与这人精对上了视线,被她发现了什么,她还能好?
    卧草,甲醇的日子真特么难熬。
    姑娘她就一嘴炮,从来过的就是怼天怼地的日子,却不成想龙游浅滩,只能这么憋着了。
    少时,贾政王夫人以及住得比较远的贾赦也都颠颠的过来给贾母请安了。等这三个大的请过安,三个小的也依次给各自爹娘请安。
    说起这个请安,元姐儿便想到贾琏刚刚会说话那会儿,见到元姐儿对着贾政和王夫人叫人,也颠颠的奔过去跟着元姐儿叫。当时贾赦那张脸呦,绿的都快成草原了。
    好在贾琏听话,虽然当时没懂为啥他和他姐叫不同的人,但还是乖乖的走到贾赦跟前请安去了。
    一时众人请过安,贾母便开始了例行的训话。
    首先是贾政,要勤于办公,不可辜负圣恩。然后将人打发走,让他上衙门去。
    贾政行礼退了出去后,王夫人也跟着出去了。
    去干嘛?
    侍候贾政用早膳是矣。
    看着王夫人跟出去的背影,元姐儿觉得贾母对她的教导还得再加一门功课。否则,她可能连这个时代女人‘最基本’的品质都达不到。
    一直觉得现代女人不容易,又要跟男人一样拼事业,赚家养家,又要生孩子照顾老人。
    可跟这古代的女人比起来,那就是真的很幸福了。
    自主的人权,不低于男人的社会地位。
    要不...将来她还是别挣扎,老老实实进宫吧。
    至少进宫后她还有机会拼一拼,也许在大花国的历史上还能再来个女皇。
    ...以她的资质最次也是个慈禧吧。
    败家啥的,难不到她。
    (→_→)
    等到小儿子和小儿媳妇走了,贾母才转过头来对着一看就纵欲过度的大儿子不满的呵斥。
    不过刚呵斥几句,就又想到身边的三个孙子辈的孩子。
    让鸳鸯将这三个孩子带到偏厅,然后贾母才又开始继续未说完的话。
    “自你媳妇儿去了,你那院子就开始乌烟瘴气,丫头媳妇但凡有几分姿色的,你都惦记。你看看你,还有点大家子的样子吗?你老子要是还活着,这会儿也能被你再气死了。”
    说到这里,贾母就有些恨铁不成钢。可拿着这个儿子贾母也没什么办法可想。
    这个儿子自小就没养在她身边。男人年轻那会儿,还长年在外面征战,婆婆又惯着,倒养得他越发的无法无天。
    想到这里,贾母心底也有一些后悔对张氏下手太早。可事儿都做了,后悔又有什么用。
    太子是个靶子,倒下去是必然的。
    张家跟着倒霉也是板上钉钉,早晚的事。早一点动手,总比到了当下再动手让旁人看着不像。
    外嫁女是很少受到娘家波及,可婆家有这么一个娘家坏了事的媳妇,也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她已经通过甄家,代表贾家暗暗的向甄贵妃投了诚。拿着张氏做投名状,岂不是更有诚意?
    所谓的老亲,若是没有共同的利益,说什么都是假的。
    心思回转间,想到自己聪明一世,却生出两个蠢货来,贾母的内心早就痛到了麻木。看一眼弓腰站在那里的大儿子,贾母长叹了一口气,止不住又说了两句。
    “邢家那边还有一年才出孝,这一年,你好好的给我收收心,养养性。再弄出什么话出来,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贾赦心里不以为然,面上却不敢反驳。恭敬的应了是,又抬头看他老娘,“儿子记下了...”
    贾赦其实是想要问他老娘婚事既然眼瞧着就要操办了,是不是应该让老二一家搬院子了。
    可抬头的时候,贾赦硬是看着他老娘没敢问出来。
    可怜琏儿他娘,到死也没住进正院去。
    到底是她生的,虽然没养在身边,可儿子那一举一动贾母都看得分明。
    无论是对邢家这门亲事,还是对正院正房的归属。
    撇开正院的事,贾母针对邢家这门亲事又说了一句,“邢家这门亲事,是我和张家老太太一同相看的。那姑娘虽然年纪大了,但模样还过得去。还有就是照顾弟妹长大的那股子细致劲,是旁人再没有的。”
    最重要的是身份低了好拿捏。
    “老太太说的是,儿子并没有什么不满。”
    贾赦也知道定都定下来了,再说什么不满意,这门亲事也不可能退了。既如此还不如顺着他老娘的意思说两句好听的话哄哄她。
    之后贾母又说了两句话,便打发贾赦离开。她自己则是扶着人去偏厅。
    此时贾珠正带着贾琏和元姐儿背三字经呢。小孩子那软软的童音听得人心里也跟着又软又暖。
    贾母走过来,就听到三个孙子孙女在那里‘上进’,心情又好了不少。
    招呼他们上桌吃饭,然后又让鸳鸯开了库房给这仨小孩一人赏了些小玩意。
    贾家军功起家,史家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是最先跟着太.祖杀进京城的那一波人。因此几家人趁乱得了不少的好东西。
    这么多年下来,贾母手里的好东西真的跟后来王熙凤形容的那样可以压塌箱子底了。手指缝里漏上一两件,也够儿孙们乐呵许久。
    只是,元姐儿看着贾母赏的精贵玩器,只得压下心中不舍,交给身边的大丫头登记入帐了。
    年纪太小,连自己的私房都是透明化的。
    攥了攥左手,元姐儿看一眼自己的小空间里这三年来悄悄放进去的东西,都觉得心疼自己。
    十二块点心......
    用过早膳,元姐儿带着于嬷嬷还有两个丫头就跟着贾琏上了一辆马车。一路上小姐弟有说有笑,都非常期待这一次的张家之行。
    一路上并没有发生马车相撞,车轱辘断裂或是马疯了的俗套路。一路安安生生的到达张府,姐弟俩才下了马车。
    今日张家请了不少的客人,姐弟俩来的时候,客人已经到了不少。跟着张家的下人来到后院,贾琏的三舅母便笑着迎了过来,一把将贾琏抱到怀里。
    “这就是元姐儿吧?成家日的光听人家说,倒是头一回见。你们老太太怎么舍得放你出来了?”
    张三太太这玩笑并不好笑,明着说元姐儿,实际却是在说贾琏,话里那意思元姐儿听了都替贾母脸红。
    元姐儿很想让她去问贾母,这个理由她也挺想知道的。
    不过这会儿,元姐儿却只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歪头看张三太太,眼中明晃晃的‘这人谁呀?不认识’。
    张三太太抽了抽嘴角,也觉得她刚刚那话不应该冲着人家小孩说,只是心底多少压了些许对贾母和贾家的不满,一时见了,难免忍不住要说两句。
    “瞧这孩子,怕是还不认识我呢。”张三太太轻笑了一声,然后将怀里的贾琏放在地上,笑着对元姐儿说道,“我是琏儿的三舅母,元姐儿跟琏儿一样,叫我三舅母吧。”
    “三舅母。”
    张三太太叫了一声乖,便一左一右牵着贾琏和元姐儿进了正房。
    元姐儿和贾琏进入正房,又一一与张老太太和其他的张家舅母问好,又与其他来宾见礼,好半晌终于齐齐坐在张老太太身侧的时候,前院却爆出了一阵喧哗声,却是九门提督奉圣旨来抄家了。
    元姐儿见此,心里唾了自己一回,你个乌鸦嘴,这一回真的是刀山火海了。
    第12章
    都说来得早不如来的巧,挨着贾琏坐着的元姐儿此时此刻是懵逼的。
    她长这么大,出门的次数有限。咋就赶上这种事了呢。低头看了一眼与贾琏相握的手,元姐儿不知怎么的,竟然又有些心疼他。
    若张家真的完了,贾琏这一生怕是要跟原著中一个样了。
    好好的长房嫡子,竟成了给二房打杂跑腿的管事。娶个漂亮媳妇,还是个胆大妄为的。还因为一场风流韵事被自家媳妇给告到了官府。
    想到这里,元姐儿虽然也知道这些事情都脱不离她那对不厚道的爹娘,可仍是觉得这娃这辈子就是一个大写的悲剧。
    前院传来抄家的消息,后院的一干女眷都已经吓得花蓉失色,一屋子盛妆打扮参加宴会的太太奶奶们也一个个的在心中暗忖晦气倒霉。
    张家三个儿媳妇也都从屋中各处走到了张老太太跟前,其他想要告辞离去的此时也顾不得什么仪态,起身就要往外走。
    屋里乱乱哄哄的,除了真正懵懂的贾琏,其他人的心思都已经转了好几圈。
    张老太太站起身,向门口走了几步,然后扬声喊了个人名,让她去打听前面到底出了什么事。
    元姐儿坐在里面,并没有看见张老太太叫了什么人,又说了什么话。再加之屋中人多,纷杂的声音也只让元姐儿隐隐约约听到了两句话,加上自己的猜测得出的结论罢了。
    门外的人一时未归,张老太太站在门外半晌未动。最后长叹一口气这才转身看着一屋子的宾客。
    “今日事出突然,惊扰了各位。还请诸位移位至后堂暂避,待...”张老太太咽下了未尽之语,然后朝众人点了点头,便转身看向自己的大儿媳妇,让她带着所有的客人去后堂那里避一避。
    张家大夫人是张老太太千挑万选出来的长子媳妇,哪怕这个时候她也是心乱如麻,却仍能维持仪态和气度,在张老太太看过来后,从容的带着一屋子来宾去了后堂。
    将人送到后堂,先是代表张家又与这些人致歉一番后,还让人上了茶水点头说了句失陪这才离开。
    不求这些人回到家中雪中送碳,只要不落井下石就千谢万谢了。
    正院正房里,待这些来宾都离开,张二太太与张三太太互视一眼,也去将留在后院嬉戏的自家小孩与各府女眷带来的小孩都找派人找了回来。


上一章
返回

红楼之金钢指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