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锦衣卫

终·万里黄河绕黑山

    云起与拓跋锋迟来一步, 朱棣在大伯颜山下遭到了伏击, 侧翼全军覆没,中军与主力队伍失散。
    “领兵的是邱福。”云起观察山下将旗, 想起靖难之役,蹙眉道:“白河沟时是他分兵偷袭李景隆的,这家伙贸然贪功, 姐夫怎能派他当前锋?”
    拓跋锋道:“他想诱敌。”
    云起明白了, 明军背山而守,蒙古五万铁骑围得水泄不通,双方几番擂鼓, 却不见出战。
    拓跋锋扬起马鞭, 指向残元兵马, 道:“他们现在改叫鞑靼,部族首领我记得叫阿鲁台, 铁木真的后裔。”
    云起唏嘘道:“完全不像成吉思汗的后人, 敌众我寡,又是自己地盘, 大漠游击为上,怎能打包围战?”
    拓跋锋手搭凉棚, 遥望天幕,只见乌云滚滚而来,沉声道:“要变天了。”
    正午时分, 天色果然大变, 天地间一片昏黑, 旌旗猎猎飘荡,背靠大伯颜山的明军趁着风势遣出了前锋队,风起如刀,四处俱是肆虐的沙暴,视野模糊一片,山上山下喊杀声震天,明军占据高处,朝下开始了第一轮冲锋。
    “那是……”云起吸了口气,失声喊道:“皇旗?!!”
    带领前锋队的正是朱棣的九龙皇旗,刹那间明军士气被鼓舞到最高,冲溃了阿鲁台的兵马!
    “不好!”拓跋锋喝道:“准备救援!”
    只见朱棣亲自率领上万朵颜三卫冲进鞑靼骑兵阵,蒙古人显是对冲锋早有准备,兵分两路,一拨陷住朱棣亲军,另一路则以命换命,阻住自山上冲下的后续部队。
    以天地为棋盘,十万人为棋子,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中愤然厮杀!
    “不……”云起背脊发麻,只见朱棣亲兵作战范围不断缩小,那杆皇旗倒了下去。
    云起大吼道:“姐夫——!”
    朱棣无法脱困,包围圈逐步缩小,云起与拓跋锋终于率领突厥骑兵参战,刹那间火铳惊天动地的响起,轮番轰击,明军大炮又朝着鞑靼军阵中开了第一炮。
    死伤者累积近万,拓跋锋弃了火铳,抽出背后七星沉木,驻马高处,大喝了句蒙语。
    鞑靼人面面相觑,朵颜三卫却是轰然应声,弃了倒地皇旗不顾,自发朝拓跋锋集合。
    拓跋锋整合朵颜三卫,再次开始反复冲杀,突厥骑兵则跟随云起,沿路放枪,如同一把尖刀冲进了敌阵。
    狂风消散,北元残军兵力不断减少。
    云起推开拦路骑兵,奔进战场中央,捡起那面九龙大旗,寻不见朱棣身影,更不见侍皇亲军,只得扬起皇旗,狠狠一挥。
    突厥骑手纷纷朝云起靠拢,围成一个保护圈,朝外连续放枪,又有不怕死的元兵蜂拥而来,俱被击毙当场。
    拓跋锋杀向山上,终于冲破了鞑靼人的第二重包围圈,与明军汇合。
    至此阿鲁台大军势穷,溃散,逃向西北方。
    突厥与汉人双方整军,拓跋锋拨转马头朝云起驰来。
    二人在战死将士间四处寻找,翻出一个身穿统帅盔甲的死人。
    拓跋锋狐疑道:“这谁?”
    云起松了口气,道:“不认识……怎穿着统帅的衣服?姐夫呢?”
    云起遥遥喝道:“唤邱福过来!”
    拓跋锋警觉地将云起护在身后,两人才意识到元骑一败,突厥部孤立无援,被明军将士重重包围。
    云起褪下手上玉扳指,交给一名将领,道:“我是国舅,让邱福过来,皇上……方才我从北边过来,皇上让我持此物找邱福将军求援。”
    云起心内跳得霎是剧烈,一着错,满盘输,只暗自祈祷自己千万得猜对,否则又要被抓回去了。
    云起没有料错,朱棣与大部队确实是失散了。
    或者说这也是朱棣计划中的一环,从大伯颜山下遭到伏击开始,朱棣剩下的两万朵颜卫便被冲散,然而朵颜三卫训练有素,骤遇敌军丝毫不见慌乱,竟能奋起反咬阿鲁台一口,当场将其杀得溃不成军。
    第一场沙暴刮起之时,朱棣已脱离了大部队,朝着北面遥遥追杀而去,更派传令兵通知后军及时追上。
    然而传令兵在风沙中迷失了方向,待得天气转晴之时,邱福率领的前锋军已被向导带到了山上。闻讯赶来的第二个鞑靼部落阿鲁台便将明军重重围困。
    问明朱棣去向后,拓跋锋朝天放了一枪,砰然枪响,突厥人纷纷围拢,二人率领本部骑兵排开明军阵,奔向北面。
    邱福遥喊道:“国舅爷!皇上要派多少兵马前去支援!你还未说!”
    云起遥遥笑答道:“骗你的!我也不知道他在哪!”
    邱福险些摔下马去。
    云起转头望去,见朵颜三卫井然有序,追着突厥部众,须臾不离。
    “朵颜三卫怎也跟着来了?”云起疑道。
    拓跋锋答道:“朵颜是我旧部,觉得我们能找到他。”
    云起笑道:“你们塞外人想的够单纯。”
    拓跋锋眼望前方,微笑道:“突厥人不也是么?根本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去,一路跟到这处。”
    突厥骑兵连着一日一夜急行军,人困马乏,此时仍强撑着追随拓跋锋北上进入荒漠地带,没有丝毫怨言。
    拓跋锋,徐云起两骑并驰,身后是一百突厥骑兵,以及上万朵颜三卫,黄沙遍野,马蹄如鸿,扬起漫天粉尘,在沙漠中拖出长长的轨迹,如同一副鲜明的风景画。
    斡翰河是黄金家族最后的防线。
    两百年前,铁木真在此处统一了全蒙古的部族,窝阔台,拖雷,弓神术赤,哲别等人追随铁木真,西征欧洲大陆,东平中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
    如今他的子孙本雅里失退守斡难河畔,与国师阿鲁台兵分两路,一路困住明军大部队,一路不断诱敌深入,将朱棣的王骑诱成了孤军。
    鞑靼人坚信斡难河边有成吉思汗,以及开国英雄们的灵魂在天上注视,此战不会再落败。
    朱棣显然失算了,他将自己估算得太高,朵颜三卫兵力与鞑靼骑兵旗鼓相当,然而追了近一天时间,鞍马劳顿,甫一交锋便即溃不成军。
    连着两场沙尘暴呼啸而过,朵颜三卫满面尘沙,与本雅失里的亲兵悍勇血战。从清晨一直战到黄昏,血似的夕阳映红了整条斡难河。
    援军终于到了。
    拓跋锋率领剩余的一万朵颜骑杀进了战场,蒙古骑兵大败,沿着河岸丢盔弃甲逃去。
    云起枪声响彻河岸,喊杀声震天动地,斡难河中死尸顺流而下。
    朱棣高举长剑,大吼道:“来得正好——!给我追!”继而精疲力尽,一头栽了下马。
    拓跋锋留下突厥骑兵守护,自己则率军衔尾直追,没入了暮色之中。
    朱棣疾喘不休,瘫在沙地上,他已不再如当年般年轻力壮,不顾体力与劳顿的亲征,耗费了他太多的精神。
    他的瞳孔望着湛蓝的天幕,时而涣散,时候收缩,胸口剧烈起伏,神智渐趋模糊。
    四周突厥骑士纷纷散开,围成一个圈,下马歇息。
    朱棣艰难地转头,辨认出周围的卫士并非汉人,也非朵颜军。
    他说了句蒙古话,无人应答,朱棣又说了句话,数名突厥人愤怒地大喊。
    “他说什么?”云起背对远处的朱棣,坐在河畔,朝被骑兵抱下马的方誉问道。
    方誉道:“他说‘我是大明皇帝,给我喝点水’。”
    云起笑了笑,取来皮囊,在斡难河边装满水,交给方誉,又从怀里掏出一物,吩咐几句。
    方誉捧着那水囊走向荒漠中央的朱棣。
    朱棣一身盔甲几乎变了形,更染得血迹斑斑,眉眼间有股难言的疲惫与喜悦,脸上尽是尘土。
    他老了。
    “皇上。”方誉清脆的声音笑道。
    方誉打开水囊盖子,喂到朱棣唇边,让他喝了几口,朱棣猛咳数声,一抹湿漉漉的脸。
    方誉又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云起从波斯商人处收来的龙涎香。他小心地把龙涎香掰碎,喂给朱棣。
    龙涎香入口,神智恢复清明,朱棣吁了口气,一个打挺坐起,坐在沙地上笑道:“这里怎有汉人?”
    方誉笑道:“你是大明的皇上?”说着规规矩矩跪下,朝朱棣俯身相拜,那架势竟是有模有样,口中称:“皇上万岁!”
    朱棣只觉一身无比的轻松,煞有介事道:“爱——卿——平身!”
    接着随手将方誉搂到怀中,揉了揉他的额头,打趣道:“你们是哪个部落的?朕回去一定赏你!”
    方誉眼望远处云起,迟疑不定,不知该不该说,朱棣顺着方誉目光望去,只看到云起的背影。
    云起一身突厥人打扮,朱棣看了片刻,也认不出是谁,只觉略有点熟悉,再仔细端详方誉,依稀看出几分故人的影子。
    “你叫什么名字?”
    方誉笑道:“姓方,名誉。”
    朱棣道:“你爹是方孝孺。”
    方誉笑道:“爹教我忠君爱国,所以我来给你送水喝。”
    刹那间云淡风轻,暮色越过山头,阳光投于斡翰河畔,流水带着点点金色逝去,恍若一条记忆的长河,冲刷着朱棣的过去。
    拓跋锋引兵回来了,随手抛出兵符,当啷一声落于朱棣面前,继而策马缓缓行到河边。
    朵颜卫自去与朱棣汇合,突厥人撤回云起,拓跋锋一侧。
    “打爽了?”云起漫不经心笑道。
    拓跋锋“嗯”了一声,道:“把本雅失里赶回瓦刺,可以通知本族人回克鲁伦河了。”
    众人均知此地不宜久留,片刻时分,朵颜三卫便已牵过马来,朱棣上马,道:“方誉……”
    方誉笑道:“云叔让我给你当向导,带你们到捕鱼儿海去。”
    朱棣点了点头,让方誉上马,骑在自己身前,扬起马鞭,笑道:“成,朕这就带你看看朕的江山。”
    突厥人饮马,休息已毕,纷纷上马,跟在朵颜三卫之后,大军再次开拔,起行。
    云起与拓跋锋共乘一骑,不紧不慢地尾随朱棣亲军走着,却不与朱棣说半句话。
    朱棣派出先行军沿路报信,却有意地落后些许,与突厥骑兵队相距不到五十步。朱棣摸了摸方誉的头,忽道:“你云叔小时候那会儿,我送他进应天,入宫当差,他也是这么坐我前面,骑马带着。”
    方誉好奇道:“云叔?”
    朱棣唏嘘道:“他那时比你更小,只有三岁,想不到一眨眼就二十多年了。姐夫老了。”
    二人对答声远远传来,云起倚在拓跋锋身前,感觉着他胸膛里年轻、坚定,有力的心跳,不禁叹道:“他确实老了。”
    拓跋锋淡淡道:“老得好,现换我骑马带着你了。”
    云起笑了起来,早已习惯拓跋锋这牛头不对马嘴的思路。莞尔喊道:“方誉!你问皇上一声,这不是去捕鱼儿海,他想去哪?仔细天黑迷路,被狼叼了!”
    方誉清脆声音道:“我们这是去哪?”
    朱棣答道:“不去捕鱼儿海,朕想到你家坐坐,打仗累了,去喝杯茶,成么?”
    方誉语塞,云起已笑着喊道:
    “方誉,你告诉皇上!他的后方粮草,已被国舅爷放火烧了,现守军也没了,克鲁伦河剩光秃秃一片草,让他省点儿罢!”
    方誉大笑不止,朱棣怒道:“胡闹!”
    朱棣想了想,忽又好笑道:“国舅爷从小便是爱胡闹的,四年省一次亲,王府里次次被闹翻天,也不差这一次了,唉。”
    朱棣改了命令,全军掉头朝伯颜山进发。
    朱棣想了许久,又叹了口气,抱着方誉的臂膀紧了紧,仿佛沉浸于自己的回忆里。
    方誉好奇道:“皇上在想什么?”
    朱棣道:“皇上错了,皇上在想……想去看看亲人,也不成了。”
    朱棣又喃喃道:“朕在想你,也天天想着你姐。”
    方誉不明就里,又问:“我姐?”
    云起眼圈便红了。
    拓跋锋松了手,把马缰交到云起手中,从怀里抽出横笛,笛声响彻天地,大漠孤月,朗静悬空,风起无尘,朵颜三卫似有背井离乡之感,一齐抬头遥望东面的一轮满月。
    笛声悠悠,正是一曲“故人离”,云起思绪万千,惆怅难耐,许久后待得曲声渐不可闻,方道:“以后罢。方誉,告诉皇上……”
    “……以后他人少的时候,来咱家里喝茶,我还是欢迎的。”
    朱棣沉吟片刻,对方誉笑道:“爱卿,朕写道文书给你带回去?”
    方誉道:“文书?”
    朱棣笑道:“对呀。”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张羊皮纸,身侧亲卫便送上墨条,朱棣摘下头盔,垫着平整的一面,抱着方誉,俯身就着月光断断续续地在马背上写着。
    方誉在朱棣怀抱里只觉暧昧得很,格格笑道:“写什么呀——以朕毕生,大明千秋万代,兵不犯……克鲁伦河?”
    朱棣贴着方誉的脸,在方誉耳上亲了亲,笑道:“你这么小就识字?读书了不曾?”
    方誉答道:“读了!云叔和我媳妇儿都教我念书……”
    朱棣诧道:“哟,还有媳妇儿呢。”
    方誉又笑道:“皇上字真丑。”
    “嗯。”朱棣一本正经地点头,签字画押,又道:“朕小时候没读几本书,就一痞子,后来徐皇后逼着朕念,朕才学了些字。”
    方誉道:“我知道,皇后是云叔他姐!”
    朱棣唏嘘道:“你要好好念书,你爹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知道么?”说着摸了摸方誉的头,将那张羊皮纸仔细折好,塞进他怀里。
    朱棣道:“方誉,帮我问问你云叔,锦衣卫让涂明接任正使可好?”
    方誉还未出声,云起已道:“方誉,你告诉皇上,涂明、孙韬都不成,新来那纪纲可以。他若不想东厂坐大,就得启用纪纲。”
    朱棣又道:“方誉,再帮我问问你云叔,徐皇后按理是庶出之女,不入钟离祖坟……”
    云起道:“生是皇上的人,死是皇上的鬼。葬在北平罢,清明回去时也近点。”
    朱棣长叹一声,道:“谢了。”
    朱棣斟酌良久,最后问道:“方誉,再帮我问问,又胖又瘸的小子,与又俊又痞的那小子……哪个像样?”
    云起朗声道:“臣不敢管皇上家事。”
    朱棣淡淡道:“方誉,他本来就是朕的家里人,俩小子都是他亲外甥,你说他说这话可笑不可笑?”
    方誉一头雾水道:“啥?”
    云起冷笑道:“方誉,你爹争了一辈子,争得十族也被……争的不就是个立嫡么?皇上咋又糊涂了呢?”
    方誉忙道:“我知道!自古君王立嫡子!否则便是名不正而言不顺,言不顺而事不成……”
    朱棣脸色微有点不好看,答道:“朕知道了。”
    一路行来,已是月上中天,戈壁滩处明军盼到了朱棣回归,钟声鸣起,士卒高声喊叫,将领匆忙率军来迎。
    朵颜三卫终于与大部队汇合了。
    朱棣驻马于沙漠中,像是还想说点什么。
    云起已道:“方誉,铁券拿出来,还给皇上!”
    方誉伸手入怀,却被朱棣按着,片刻后,朱棣俯身,闭上双眼,轻轻地,专注地,吻了吻方誉的唇。
    方誉涨红了脸,道:“呸!我有人了!”
    朱棣笑道:“朕知道你心里有人了,朕的心意,你留着玩罢。”
    继而将方誉赶了下马,一扬马鞭,喝道:“驾——!”
    朵颜三卫汇入明军大队中,命令传下全军,二十万浩浩荡荡开拔,转向东长城,绕道从嘉峪关入关。
    云起与拓跋锋掉头回了克鲁伦河绿洲区域,那处正式划为突厥人的家园。
    云起展开朱棣写的羊皮纸,那上面竟是订的万世合约,朱棣更以血指印替代传国玉玺,按在了签字处。
    历永乐,宣德,万历,嘉靖乃至崇祯年间,明军再不犯克鲁伦河以北一带,直至满清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突厥人方再度开始了大迁徙。
    春去夏来,河流两岸水草丰盛,牛羊成群,绿草在夏风中如翻涌不息。
    羊群如珍珠般咩咩叫着散向远方,云起呼吸了一口清新空气,叼着根草根躺在干草堆上。
    拓跋锋背倚干草堆坐着,手里拿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念道:“是年董卓败亡……李……这个字怎么念?”
    “斗大的字不识一箩。”云起嘲道。
    拓跋锋仰头“呜呜——”地嗥了几声,正色道:“头狼不识字,但养得起媳妇儿。”
    云起笑了起来,道:“啥时候进关一趟?带方夫人买点胭脂水粉儿啥的,也买点零嘴儿吃。”
    拓跋锋哼哼道:“听说狗皇帝编了本永乐大典,现中原繁华得很,都说是永乐盛世,你动心了?想回北平当锦衣卫了?”
    云起笑道:“锦衣卫有什么好当,侍候了三任皇帝,没一次安生日子。”
    拓跋锋毛手毛脚地爬上草垛,道:“我是突厥皇帝。来,侍候师哥。”
    云起笑道:“你才是真的狗皇帝,那尾巴都露出来了,还摇!”
    “哎哎哎,等等!别扯!仔细衣服破了!”
    “师哥,你是什么皇帝?啊?你是个坐拥着个牧场,养着百来头羊,一个草垛,两把火铳,还有个媳妇的小皇帝。”
    不过在我眼中,比起姐夫那承平盛世,锦绣江山,这小天地更别有一番乐趣。
    茫茫塞外,万里黄沙终将掩埋我们老去的身躯。
    悠悠岁月,历史长河里,亦占不上一隅。
    “但我咋觉得,你比成吉思汗还嚣张呢?”
    “对,说得好!师哥疼你!”
    ——锦衣卫·全剧终——
    ※※※※※※※※※※※※※※※※※※※※
    又结束一篇!拉拉拉拉
    结局“时光如潮汐”一段,
    借鉴自木易青鸟新文《请君入瓮》
    暂时不再开新坑,填完项羽,项羽目前在fc2私人博客以周更龟速连载
    有兴趣的同学推荐用代理等爬墙软件翻出去看,链接在文案就有
    六月份还要把破罐子破摔校对,准备开定制印刷
    七月份新文暂定为网游题材~欢迎大家到时来逛逛
    又:
    祝准备高考的读者大人马到功成!大家加油!


上一章
返回

锦衣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