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农家俏厨娘

第62节

    她说这话的意思,有点吴侬软语的感觉。可能连她自己都没觉查到。
    可是木香却瞥见王喜的脸红了,垂下的脑袋,也不知在想个啥。
    木香忽然觉得今天这机会太好了,便开口道:“王喜哥,你说大梅以后找个啥样的婆家,唉……她这个性子吧,要是万一找个脾气坏的,或者小心眼的,她可就得受苦喽!”
    大梅一愣神,完全没料到木香会突然把话锋转到自己身上,小脸刷的就红了,“你胡说个什么呢,把你自己的心操好吧!”
    木香是恨铁不成钢啊。好心好意的给你们搓合,还敢埋怨她。
    可是话都问出来了,岂有收回去的道理,木香把视线转向王喜。
    王喜在她咄咄逼人的眼神示意下,有些别扭的开了口,“不……不会的,她肯定能找个好婆家……”
    “这可不一定,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遇上了,这一辈子可就毁了,唉……”木香又叹了口气,好似真的很担心大梅一样。
    王喜欲言又止,嘴张了张,却不知道要说啥。
    倒是王阿婆听不下去了,“那有啥可考虑的,大梅啊,你看我家王喜咋样,要样貌有样貌,要体格有体格,你要是嫁进来,婶子保证一定对你跟亲闺女,绝不会亏待你,咋样?”
    这话还是木香偷偷怂恿她说的,实在这两个人太会缩了,要是没个人逼他们,只怕拖到明年都没进展。
    大梅跟王喜两人都没想到,王阿婆竟然把话讲这么开,两人不禁都脸红了。
    王喜都快坐不住了,手里的活计也乱了,都不知道该放哪好了,“娘,你瞎说个啥呢,别讲了。”
    大梅没讲话,头垂的低,要是可以的话,只怕她都要缩进肚子里了。
    木香笑着附和王阿婆的话,“王喜哥,我倒觉得婶子说的很在点子上,你俩年纪都不小了,感觉好,就往一块凑,要是实在不好,那便说开了,就算不成,那也没啥,咱们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做不成一家子,至少还能做邻居。”
    王阿婆见着有戏,也凑上来道:“木香说的对,你俩又不是头一回见面,有啥不好意思的,这事啊,主要还是得问大梅的意思,大梅子,你老实跟婶子说,你想不想嫁给王喜?”
    王阿婆绝对是想媳妇想疯了,否则哪能当着大梅的面,就问上了,好歹也得托个人吧!
    也亏得大梅性格开朗,在犹豫、害羞、不知所措这些情绪慢慢过去之后,她还是那个大大咧咧的大梅子。
    只见她抬起头,脸上的那抹羞红还能褪去,笑颜如花的点了点头。
    这真算大方的了,要是搁一般女娃,指定害羞的跑路了。
    “哎哟,太好了,”王阿婆高兴的差点就蹦起来了,完全忘了要征询自家儿子的态度,她只关心大梅的意思。
    王阿婆的激动劲还没过,连手里的活都顾不上了,“大梅同意了,那,那我现在就去找你爹商量商量,他要是同意,那咱就着手去办……呃,不过大梅啊,你知道你爹打算要多少彩礼吗?”
    说到提亲,王阿婆自然想到彩礼一事。
    自打木香盖了房子之后,王喜跟林长栓又先后包了几家盖房子的活,钱是挣了一点,但要说挣多少多少,却也是没有的。
    娶媳妇是大事,王阿婆也打算好了,真要不够,她便去借。
    想到借银子,她下意识的抬头望了眼木香。
    这丫头太会做生意了,家里盖了房子,又添置了那么多的东西,手头可能还有些银子,真要到了那份上,也不晓得能不能从她手里借几个。
    王阿婆此刻想的事情就多了,脑子乱的像一团麻。
    大梅彻底的不好意思了,要不是手里的活没干完,她真想甩手走人,听不下去了。
    王喜的表情跟她差不多,他悄悄瞅了眼大梅。
    说实话,大梅的长相,真的很普通,普通的没有特点。
    即使木香的小脸被长长的留海遮住了,也比大梅好看上许多。这两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下。
    更别提木香身上还有股子清灵之气,使得她整个人看上去苒苒生辉,像镀了一层银白的光芒。
    可是他更明白,木香离他太远太远,好像天上的月亮,看得见,却够不着。
    大梅就不同了,虽然不耀眼,可是很实在,他能触摸的到。
    虽然现在他还不确定自己对大梅的感情,可是想想,如果以后每天都要跟大梅一起生活,那样的日子似乎也不坏。
    能和和美美的过下去,就是好的。
    人跟人的感情,经过漫长时间的磨砺,爱情也最终会转变成亲情。
    王阿婆也不糊涂,其实在她提议完了之后,就一直在等着儿子表成,就怕他站起来反对。
    现在看着王喜低着头,也不吭声,那便是默认了。
    大梅也是差不多的表情,看样子这事有戏。
    王阿婆高兴坏了,本来是想提前从木香家走的,可是想想,似乎太急了一点,便忍啊忍。
    中途的时候,把木香拉到一边跟她商量着,看这事要怎么办。
    木香又哪里会懂得,她又没成过亲,也没帮别人操办过婚事。
    也是王阿婆急的晕头了,否则哪会找她询问。
    这一次买的材料,直到在天快黑,才全部装完,做成香肠。
    中饭跟晚饭,都是在木香家里烧的。
    如今家里的菜也多,随随便便,也能烧几个像模像样的菜出来。
    蒸咸鱼自然是不必说,咸鱼里面拌上辣椒酱,舀些菜籽油,再夹一块猪肉,香葱跟青蒜,自然也是必不可少,拌好了之后,搁在米饭锅里一蒸,那咸香味,绝对的下饭。
    这两日期她泡的豆芽菜也数量也增加了,除了拿给陈有发去卖的,剩下一些不怎么好看的豆芽菜,就自己家吃了。
    木香很会种韭菜,应该说,她对种菜,还挺有一套的。
    她遵循不同的菜,按着不同的种法去种,而不是每样蔬菜都用同样的方法去伺候着。
    她种的韭菜,放眼在村里,都没有人能比得了。
    乡下的韭菜都是很老的品种,很细很矮,长出来,不像菜,倒更像是草。
    但是木香家的韭菜,却长的又粗又高,嫩绿的韭菜叶子,稍稍一掐,就能掐出水来。
    等到明年春上时,木香还准备把韭菜根重新排一下,扩大一个菜垄。
    这些日子,她一直都抽空挑些鸡屎粪去垫菜垄,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她近两个月的垫高,她家现在的菜园子,再不会积水,也不太洼,里面的菜长的可好了。
    今儿的菜里头有就韭菜,跟绿豆芽在一起炒,又脆又嫩,特别香。
    除了这两个菜,木香还抓了几个鸡蛋,做了鸡蛋羹。
    菜园里的青萝卜也能吃了,晚上的时候,木香便把剔下来的猪皮都烧了青萝卜。
    虽然这猪皮没有猪肉好吃,但烧了萝卜,味道倒也挺鲜美的。
    第二天一早,木香跟彩云,便拎着香肠,挂在晾衣绳上,这么多的香肠,整整挂满了半个晾衣绳。
    彩云看着这些圆滚滚的香肠,感叹道:“这些香肠真好看,也好神奇,被包在肠衣里头,也不会漏出来。”
    木香捞了新买的棉花出来,想着该去弹棉被了,听见彩云的话,好笑道:“只要你不用针去戳它,它肯定不会漏,彩云,快来帮帮我,这棉花要晒上一天。”
    “哦,来了!”
    上午的时候,木香吃过早饭,就去大梅家借了驴板车。
    木香没赶过驴板车,可凡事都有第一次,驴子性情温和,她想着赶一次试试,万一要是行的话,说不定明年她自己也买头驴子,这样进城也方便一点。
    所以在林长栓要求陪她一起时,被木香拒绝了。
    大梅是不放心她一个人赶车的,想来想去,她家旧被子都快硬成木板了,一直想抱去翻新的,就是没逮到空。
    今儿正好赶上了,便跟木香一起赶着板车,带上棉花跟旧被子,去了左家庄。
    木朗跟彩云还是留在家里看门,院里晒那么多的香肠,多留一个人在家,她才放心。
    当然了,黑宝也很重要,它脾气随着所纪增长,也越发的不好,不相熟的人,只要踏进木家院墙的范围之内,黑宝都会窜起来,狂叫一通。
    有了它在,家里也更安全些。
    这种时候,木香还是没忘记赫连晟留下的两个暗卫,两日没见瞧见他们出现,也不知走了没有。
    **
    左家庄比玉河村可是大多了,木香跟大梅赶着马车,顺着大路走,不到半个时辰,便进了左家庄。
    还没进庄,就感受到这个庄子不同。
    首先,在村口的位置,能看见一个类似祠堂的地方,走近了一看,上面的匾额写的却是思学堂。
    里头还有朗朗的读书声传出来,看来这里就是左家庄的学堂了。
    大梅羡慕不已的伸头往里面瞧,“真是个好地方,这读书声也好好听,唉,要是能进去瞧一眼就好了。”
    别说大梅没念过书,就是林长栓也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家里没那条件,况且大人也没那个总识把孩子送去念书。
    他们觉得,有那个钱,还不如称几斤肉,给孩子改善改善伙食呢!
    木香也伸头看了一眼,“明年我让木朗跟彩云都来上学堂,早上过来,傍晚的时候回去,就是路程有点远,要是有校车接送那该多好。”
    “啥叫校车?”大梅完全听不懂她说的啥。
    “没啥,我随便说说的,”木香不想跟她解释,想解释,也解释不清啊。
    “大梅,等你以后有了娃,也一定要叫他来上学堂,不能为了省两个钱,就不让娃上学,别看在学堂里净是学些文字,念个诗啥的,可真要用到的时候,才晓得念书有多重要。”
    大梅道:“这个你放心,我以前就遗憾我哥没上过学堂,他要是上了学堂,肯定能干大事,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只能在田里跟庄庄稼打交道。”
    想了想,她又道:“不过我句不好听的,你可别生气啊。”
    “我生啥气,有啥话你尽管说就是了,”木香正稳稳的挥着鞭子,那小驴子也迈着悠闲的步子,走的不快不慢。
    “你家木朗,不是很聪明,上了学堂,也不一定能学的好,要是没考上功夫,这学不就白上了吗?”大梅也不是小看木朗,她说的是实话,木朗确实比同龄人木纳些,没同龄小娃那么机灵。
    木香不以为意的摇摇头,“我让他上学,是想让多读点书,多知晓些做人的道理,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就算考不上功名,那也没啥,当官可不简单,我也不想他当官,只要他平平安安的娶妻生子,有能力养活一大家子就好了。”
    歇了口气,木香接着说道:“比起做官,我更希望他以后能经商,做官做的不好,脑袋就危险了,相比官场的险恶,做生意更容易些,他是没那个能力,那就做些小生意,够糊口就成。”
    大梅没想到她把少名利看的这样淡,她还以为以木香的性子,是非得让木朗去做官,然后把官越做越大,光耀门楣呢。
    “你说的也对,咱做小老百姓的,只求国泰民安,咱们呢,把小日子过好了,不愁吃,不愁喝,那就是万幸了。”
    大梅虽然没经历过战火燎原,可是听老一辈的人说过。
    打仗的时候,村里的男丁,都被官府征去当兵了,几年之后,连个尸首都没有,就说人死了。
    运气好点的,废了一只胳膊,或是一条腿,至少还能活着回来。
    只要一打仗,粮食也会跟着涨价,他们的日子也就更难过了。


上一章
返回

农家俏厨娘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