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855美国大亨

第20节

    但这个奇观倒是一度吓住了不少人,很多的军事评论家都认为,日本自卫队的这种官多兵少的布局是别有用心的,为的是一旦需要,就可以迅速的扩张军队的人数——因为训练低级军官所需的时间都被节省出来了。
    当然后来,随着日本的地震海啸,自卫队的种种奇葩表现让大家瞠目结舌:什么派去救灾的时候依旧严格遵守朝九晚五的公务员作息时间,坚决抵制任何加班;什么开着车运载着救灾物资往福岛跑,跑到一半,越想越怕,干脆直接把救灾物资倾倒在路边,然后开着车回去;什么驾着直升机去给反应堆降温,却不敢靠近洒水,而是直接从上千米的高度上把水乱洒下去完事;什么跑到医院里开身体不适的证明开不到,就露出大鸟来,跑到大街上去调戏花姑娘以求被警察逮捕从而免去福岛之行的,还有电视台的直升机在海啸前就飞起来直播海啸了,半个小时后,自卫队的飞机和直升机还是没飞起来,在地面上被海水泡了什么的。反正就是,自卫队的洋相出得连裤衩都不剩了。什么自卫队人员精干,训练有素已经成了一个大笑话。
    不过史高治倒是觉得,那个被误解为为了迅速扩军做准备的办法对他现在的局面倒是大有启发。三年后,战争必然就会爆发。这是世界上第一场工业时代的战争,第一场整体战。在原来的历史上,在这场大战中,双方组织起了300万的军队,考虑到枪支的损坏、淘汰和必要的备份,南北战争中双方至少需要600万支以上的步枪。而现在,美国仅有一万六千人左右的联邦军队,为他们提供武器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产能一样也非常有限。显然,战争爆发后,谁的产能增长得更快,谁就能分到更大的蛋糕。想想吧,600万支步枪,哪怕拿下其中的十分之一,然后每支步枪赚10美元,也是整整600万美元了,有了这些钱,就可以上马那些真正能够奠定一个帝国的基础的东西了。如果他能在现在,多囤积一些熟练工人,将来战争爆发后,他就一定能以最快的速度扩大产能,从而分到最大的那一块蛋糕。
    “也许,我应该把关键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的工作时间从现在的八个小时缩短到六个小时,好在我的工厂里囤积下更多的技术工人。当然这会进一步的增加成本,不过,考虑到未来的收益,也还是值得的。”
    史高治下定了决心,宁可牺牲一点眼前的利润,也要为将来的扩大产能计划做好准备。就在他打算让人到报纸上去发招工广告的时候,一笔大买卖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老板,有位费拉里先生让人送来了一张名片,说是想要在明天一早来拜访您,和您商谈一笔买卖。送信人还在等着回复,我该如何回复他?”史高治的助理罗兰走了进来。
    史高治低头看了看这张名片。罗伯特·费拉里,一个意大利商人。“一个意大利人来找自己干什么?难道自己的步枪这么快就有了国际影响?”史高治不觉有些诧异。
    “嗯,罗兰先生,我明天好像没有什么重要的活动吧?”史高治说。
    “有的,老板,明天下午,联邦陆军的代表将要到工厂来考察。明天上午您需要为此作准备吗?”
    虽然现在向联邦军队出售麦克唐纳1857的可能性并不大——一个民主党人的,亲南方的政府怎么可能在现在加强联邦军队?那不是寿星佬上吊——嫌自己命长吗?不过基本的姿态还是要做的,政府也依照习惯,发出了为陆军采购一批新的枪支,以替代那些太过老旧的报废品的公告(采购数量少得可怜);而史高治也就别有用心的参加了这次政府的招标——将来如果有人就南方人手里有大量的麦克唐纳1857指责他的时候,他就可以推说,自己参加过政府的投标,是政府没有采购他的步枪,负责任的应该是民主党的联邦政府。
    既然这次所谓的投标和考察其实都不过是走过场而已,那么为这个干扰正常的买卖那就太不合算了。所以史高治直截了当的回答说:“为了陆军那不到一百条枪的招标?除非他们有意向采购的都是麦克唐纳1857精确射击版,否则,我可不觉得有什么准备的必要。去告诉那个信使,明天早上八点钟,我在公司恭候大驾。”
    第二天一早,史高治就等在公司里了,七点四十分多一点,史高治从办公室的窗户里看到,一辆马车停在了距离公司不远的地方,一个矮个子从马车上下来,向着马车挥了挥手,那辆马车就继续前行了。
    这个矮个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又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块怀表看了看,然后又站在那里看了看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的大门,过了几分钟,他又一次掏出怀表看了看,然后把怀表揣到怀里,向着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走去,当史高治的办公室的门被敲响的时候,办公室里的自鸣钟也正好敲响了八点整的钟声。
    “什么时候,意大利人也变得这么守时了?这可不是意大利人的风格。”史高治记得,至少是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意大利人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嗯,你如果和一个意大利人约会,约定上午八点,那么你满可以睡到八点起床,然后再花一个小时洗浴和吃早饭,然后再花半个小时慢悠悠的到约会地点,然后再耐心的等待半个小时,嗯,然后你就能看到那个意大利人慢悠悠的出现在你面前,还很惊讶的对你说:“xx,真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
    “请进。”史高治说。
    门被推开了,罗兰带着那个矮个子走了进来。
    那个矮个子摘下了自己的礼帽,向史高治躬身示意,然后用一口不是特别标准的英语对史高治说:“我就是罗伯特·费拉里,希望我的冒昧到访没有打扰到您。”史高治觉得,这口英语中的意大利味道并不是很多,相反,有些词的发音里倒是好象有点爱尔兰口音。
    “怎么会呢?有朋友愿意来看望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史高治在穿越前也曾为了一本说明书花了两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学过一阵子意大利语,所以他也就直接用意大利语做了这样的回答。
    听到史高治的回答,那个人惊讶的睁大了并不是很大的眼睛望着史高治,然后也用意大利语回答说:“史高治先生,真没想到您如此年轻居然就如此博学。”
    “您过奖了。”史高治微微一笑,这位费拉里先生的意大利语的腔调也不算正统。
    “我的意大利语也就能说几句问候语罢了,我们还是用英语交谈吧。您不远万里来到北美,是想要和我做一笔什么样的买卖呢?”史高治问道。
    “我来自撒丁王国。您知道,就在几年前,我们的国家为了意大利的独立和自由,在和奥地利入侵者的战争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我们时刻都没有忘记解放意大利的昭昭天命,我们时刻都在等着复仇的机会。奥地利人也没有放松警惕,而且,说实话,奥地利的军事力量远在我们之上。前不久,我在北美做棉花买卖的时候,见到了您的公司的步枪。这真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如果我们撒丁军队能够装备这种步枪,我们一定能彻底击败奥地利人。所以,我希望能够从您这里大量的订购麦克唐纳1857型步枪。”这个自称意大利人的矮个子回答说。
    第四十八章 大买卖(下)
    罗伯特·费拉里告诉史高治,第一批订货中,他需要1000支麦克唐纳1857型步枪。如果性能能让撒丁王国及其盟友满意,他们还将继续购买更多的麦克唐纳1857型步枪,最终的数量可能高达数万支。
    这真是一笔大买卖,如果真的做成了,史高治靠着这一桩生意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了。但是罗伯特·费拉里的种种不对劲之处却让史高治心怀疑虑。于是他对罗伯特·费拉里说:“我亲爱的朋友,不知道您需要什么时候交货?”
    “当然是越快越好,早一天拿到货,就能早一天训练军队。”费拉里说,“如果贵公司全力生产,可以在多长时间之后交货呢?”
    “这个……”史高治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您也许不知道,我们的这款步枪很受欢迎,目前的产能已经完全饱和了,现在公司的订货已经排到了一年之后,所以我很难在短时间内为您提供这么多的步枪。”
    “贵公司就不能想办法提高产能吗?”费拉里不以为然的说,“我听说,贵公司的工人每天都只工作8个小时,而其他的公司的工人一天至少要干十四个小时以上。所以如果贵公司愿意稍微提高一下劳动强度,延长一点劳动时间,贵公司应该还是有提高产能的空间的。”
    “嗯,先生对我们公司还真是很了解呀。只是有些情况先生还不是很清楚,您知道,我们的步枪之所以能够热销,靠的是它无与伦比的射速和精度,而这些的实现,都有赖于工人们,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精细的工作。我知道大多数企业的工人要干十四个小时,有些工厂,甚至会让工人们连续工作16个小时。但是处在这种工作状态下的工人,疲惫之极,他们甚至站着都会睡着了。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的怎么可能制造出世界上最为可靠,最为精准的步枪?事实上,依照我们的经验,一个技术工人,全神贯注的工作8个小时已经是极限了,继续延长工作时间,只会带来次品率的飞速上升。而那些制造精准版麦克唐纳1857的工人,甚至只能工作5个小时。而且,我们的设备也都在全速的运行了,我们的工人在休息,可我们的机器可从来没休息。所以,靠着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产能,至少在我们公司是无法做到的。事实上,这家公司的上一位老板,就是因为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的质量事故,才不得不将公司出让给我的。”史高治摆出了一副毫无办法的样子。
    “但是我实在是很难接受一年后才能拿到这一批枪支。”费拉里说。
    “不是一年后交付,而是一年后才能开始为您生产步枪,而要完成您的订单,还需要再过两个月。除非……”史高治说。
    “除非什么?”费拉里急切地问。
    “除非您可以先将全额的货款交给我,这样,我就可以用它购入新的设备,招揽更多地工人,然后专门为您生产这些枪支。”史高治回答说。
    “如果这样,我能在多久之后拿到货?”费拉里问到。
    “半个月准备生产线和工人,再过两个月,也就是两个半月之后,我就能为您提供1000支步枪。”史高治回答说。
    “我可以答应这个条件,但是我也有一些特别的要求。首先,我要求你们能够在价格上给我优惠。我知道,现在每一支麦克唐纳1857的价格是五十美元。我要求将价格下调到40美元。因为,提前给你全额的货款就相当于在给你提供贷款,按道理我应该有利息方面的收入。第二,我要求在此之后,我的所有订货都应该作为最优先订货处理。当然,作为等价的条件,我此后的每一次订货都可以先行支付百分之五十的货款。”
    “百分之七十。”史高治说,“而且枪支的价格只能下调到47美元。否则,我就不如直接去向银行贷款了。”
    “我们都让一点,我同意此后的货款每次先行支付百分之六十,而您同意每支枪的价格下调到44元,如何?”
    “好吧。我们成交!”史高治说。
    “好的,明天一早,我就会把第一笔货款送到您的帐户里的。希望我们以后的合作都能这样的让人愉快。”费拉里也露出了笑容。
    ……
    “史高治,听说我不在的这几天你有干成了一件大买卖?”在史高治的办公室里,刚刚风尘仆仆的从纽约赶回来的洛克菲勒对史高治说。
    “是呀,所以我们又要购买更多的设备,招揽更多的工人了。”史高治回答说,“这里有正式的合同,你是公司的投资人,你来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哦,对了,这次在纽约,你的收获如何?”
    “还不错。”洛克菲勒拿起史高治放在办公桌上的一杯水,就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喝完水,洛克菲勒放下杯子,用手摸了摸嘴,“德纳第公司的那套制造中空通心粉的旧设备的状态还不错,虽然有些玩意儿需要更换,但整体还是不错的。”
    “你花了多少钱谈下来的?”史高治问。
    “你猜猜?”洛克菲勒很得意的说。
    “看你这德性,一定捡到便宜了。2500美元?”做成了一笔大买卖的史高治的心情也不错,笑嘻嘻的猜测了起来。史高治知道,一整套全新的设备大概要4000美元,这还不包括运费。而洛克菲勒所说到的那套设备其实用了才不到4年。
    “2000美元,包括运费!”
    “你厉害!了不起!”史高治真心诚意的向洛克菲勒竖起了大拇指。论到干这些,他可比自己强多了。“如果两天前你在场,也许我们还能赚得更多。”
    这个时候洛克菲勒已经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开始翻看起了史高治签下的那个大合同。
    “史高治,你打击我了。”洛克菲勒说,“我累得半死,才省下了五六百美元,而你呆在办公室里,一眨眼功夫,就赚了几万美元。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等等,这个买枪的家伙有些不对劲呀。他特别强调,运输这些枪的船只由他来确定这是什么意思?”
    “那个家伙宣称这是为了保密,免得奥地利的家伙知道了我们的交易。但我觉得这完全就是胡扯,奥地利的海上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干扰撒丁的贸易。那个家伙虽然自称是意大利人,但是我觉得,这家伙十有八九是个南方佬。他打着意大利人的幌子,多半是在秘密的为南方储备军火。如果让我们来准备船只,那么很容易就会泄露秘密。另外,我观察到,这个家伙的食指的第二个关节上有很厚的老茧,这明显是长期使用枪支的结果。我故意送给了他一支精准版的1957,并且邀请他试射。顺便故意提起如果在和墨西哥人的战争中,孤星共和国有这样的东西会怎么样。在这里我故意说错了双方将领的名字。他虽然没有纠正我的错误,但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出,他发现了这些错误。一个意大利人不可能对这场战争如此熟悉……要说,南方佬们为战争做准备比我们可认真多了。”史高治说。
    “那是因为现在的联邦政府在南方人的控制之下。”洛克菲勒说,“而且南方准备得充分一点,不是什么坏事情。要不然,战争今天开始,明天我们就彻底击败了南方,那我们拿什么赚钱呢?”洛克菲勒笑了起来,“不过,史高治,武装南方也要有个限度,可别让南方佬的第一棒子直接就把我们打崩溃了。”
    “这个我自然会注意的。”史高治说。
    关于战争打起来之后会怎么样,史高治和洛克菲勒,以及加德纳在一起研究过很多次了。最后,他们的除了结论,那就是,只要战争持续了下去,南方就没有任何获胜的机会。所以,南方唯一的机会就是一开战,就主动攻击,在北方完成动员之前就击败北方。
    “我们再一起商量过这些问题,不是吗?我也给你看过那种廉价的防御手段了,危机时刻,靠这个,再加上我们储备的枪支,我们肯定能帮助北方获得喘息的时间。”史高治停了一下继续说道。
    “哦,对了,那天下午,不是有联邦政府的代表来考察吗?他们有什么反应?”洛克菲勒又想起了一件事。
    “民主党怎么会加强联邦军队?那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对我们双方都是这样。不过联邦军队派来的那个代表到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史高治笑了笑,回答说。
    “哦,他们派了个什么人来?”洛克菲勒立刻来了兴趣。
    “他们委托了一个现在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当教员的退役少校来考察,据说这位少校正好带着新婚妻子出来旅行,在和旧日的同袍闲聊的时候听说了这档子事,就自告奋勇的要跑来看看。嗯,陆军也就很随意的把这档子事托付给了这人。由此你就可以看出陆军也没把这当回事。倒是那位退役的少校,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那个少校叫什么?”洛克菲勒问。
    “托马斯·杰克逊。”史高治回答说。
    第四十九章 惊讶的石墙
    那位被史高治称为很有意思的退役少校就是后来在南北战争中名声大噪的石墙杰克逊。和罗伯特·李一样,在未来,他是南军中最为杰出的将领。在战场上,他几乎战无不胜,创下了许许多多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惜,他的运气不好,在一次自己人的误击中身负重伤,好不容易才从死神的手里奇迹般的逃回来(考虑到那个时代还没有青霉素,伤口感染死亡的几率高得惊人,身中五弹却没有立刻挂掉,也没有因为伤口感染挂掉的确可以说是奇迹),就在马上要重返战场的时候,却突然因为受了风寒,得了肺炎而挂掉了。很多南方人甚至认为,如果石墙杰克逊没有死,南方根本就不可能战败。
    对于这种说法,史高治绝对是要嗤之以鼻的,如果是在后世的军事论坛上有人这么讲,那他肯定会被围观得溃不成军,是会被指认为智商略低于猩猩,大概和国粉处在一个档次的。因为南北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战,比拼的是双方的综合实力。北方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力量都远远超过南方数倍。这样的大趋势不是一个将领能够扭转得了的。
    不过仅就军事而言,石墙杰克逊的确无愧于南北战争中最出色的将领的称号。因而,能和这样的人物交谈,史高治倒也是很乐意的。
    杰克逊是在下午两点钟左右到达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的。依照程序,史高治首先应该安排他去射击场,考察枪支的射击状况;然后再到工厂去考察生产状况。
    那时候史高治刚刚和那个自称是意大利人罗伯特·费拉里草签了合作协议,并将他送上了马车。前脚刚刚走进公司的大门,正要上到二楼的办公室里去,就听到后面有人说话:“我叫托马斯·杰克逊,是联邦陆军派来的代表,我来找你们的老板史高治先生。”
    史高治在楼梯上扭过头来,看见一个大胡子正在和从旁边经过的会计斯密斯说话。
    “啊,先生,您……您……好……”史密斯是个好会计,但却有点口吃的毛病,所以一般来说,是轮不到他来接待访客的。突然有人向他开口,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所以,口吃的毛病一下子又冒出来了。
    “我就是这儿的老板史高治·麦克唐纳。欢迎您,尊贵的朋友。”史高治转过身,从楼梯上走了下来,向着杰克逊走去。刚才在进门前,史高治就看到了这个大胡子正从街道那边徒步而来。作为陆军的代表他没有坐马车,这种朴素的作风倒是让史高治心生好感,同时他的那个名字——托马斯·杰克逊——也让史高治怀疑他就是将会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叱咤风云的那位“石墙”。
    “你是这里的老板?”托马斯·杰克逊看着朝他走过来的史高治,很是惊讶,“天呀,麦克唐纳1857就是你发明的?”
    “是的,我就是史高治,如假包换。”史高治一边说,一边在心里想:“陆军的这些家伙们办事真不认真。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次考察只是做个样子,可以不至于弄到连要考察的公司的基本资料都不知道的地步吧?要知道,稍微对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他们公司的老板是个未成年人。”
    杰克逊向四周看了看,他看到所有的人都没有流露出什么特别的表情,于是他在心中判定,这应该不会是一个小孩子的恶作剧。
    “那么,史高治先生,您好,这是我的介绍信。”杰克逊将联邦陆军开给他的介绍信递给了史高治。
    史高治接过信看了看,然后抬起头来,笑着对杰克逊说:“少校,欢迎您。嗯,我们先去会客室坐下喝杯茶,休息一下,也让我们的人稍微准备一下,然后我们就去靶场先去试试枪,您看怎么样。”
    “一切听从您的安排。”杰克逊非常有礼貌的回答。
    在当时的美国,有一种说法,说是南方的军人才是美国最有风度的军人,他们既谦恭有礼,又气度森严。这一点在托马斯·杰克逊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史高治注意到,在行走的时候,托马斯·杰克逊的每一步都似乎有着固定的步频和步幅,就像他身上自然的带着一套钟表和尺子一样。而当他坐着的时候,也是可是一副目不斜视庄重威严的样子。但在和你谈话的时候,他又显得非常谦逊有礼,哪怕面前的只是一个小孩子。
    在会客室里稍微闲聊了一会儿,史高治就搞明白了,眼前的这位托马斯·杰克逊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石墙”,不过史高治并没有立刻拿出笔记本来请名人签名的习惯,“‘石墙’的签名百年之后会很值钱的,但是,到那个时候,我的签名会更值钱。”嗯,史高治就是这样想的。
    这时候,罗兰进来,告诉史高治,靶场已经准备好了。史高治站起身来,对杰克逊说:“少校,我们现在可以去靶场了。”
    ……
    托马斯·杰克逊放下了手中的枪,微微的摇了摇头。
    “怎么了,少校,这枪有什么问题吗?”史高治问道。
    “啊,除了价格,这枪近乎完美。”杰克逊回答说,“不过,我几乎可以肯定,联邦军队可不会装备一支价值50美元的步枪。虽然从实际性能上来说,它绝对值这个价钱。不过史高治先生您也不必失望,像这样的枪支迟早都会把它的竞争对手赶到垃圾堆里去的。我只是有感于这样的枪支的出现一定会让今后的战争变得更加血腥的。”
    “这不一定是坏事情,如果战争不血腥,不痛苦,也许就会有一大堆的傻瓜爱上它的。您说对吗?”史高治说。
    “说的好,我要是没有亲自经历过战争,说不定也会是一个大傻瓜。”托马斯·杰克逊微微的笑了笑。史高治知道,作为一代名将的托马斯·杰克逊一直是个和平主义者。无论是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还是后来的南北战争,他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他又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家伙,他反对对外侵略,但他在美墨战争中因功升为少校,他反对奴隶制,反对南方独立,但他又认为南方各州有独立的权利并愿意为它们而战。
    “少校,其实我的这种发明是有利于和平的。”史高治摆出一副很认真的架势说。
    “这是怎么讲的?”和平主义者托马斯·杰克逊来了兴趣。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出了一个伟大的和平主义者——墨子先生。他所处的时代里,中国分裂成了无数个小国,这些小国之间不断地发生血腥的战争。墨子先生经过研究之后认定,这些战争,虽然打着各色各样的旗号,比如正统呀,正义呀什么的,但是归根结底,他们都只是贵族们用来获取利益的方式罢了。对于那些国王们来说,战争就是一桩买卖。于是他想,如果能让这桩买卖不赚钱,或者少赚钱,那么,国王们对发动战争就一定会兴趣大减。于是他就认真的研究防守技术,每当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发起侵略的时候,他就亲自带着自己的弟子去帮助那个遭到侵略的国家防御。他是如此的精于防御,以至于任何人想要攻克他把守的城市都极端的困难,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高的惊人。这样一来,他就成功的让发动战争的收益率大幅度的下降了,大国对小国发起的侵略往往变得得不偿失。这样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和他的门徒们一次又一次的阻止了战争。到后来,一些大国只要听说墨子先生到了某个小国,就会主动的放弃入侵的计划。”史高治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倒是讲起了故事。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人。谢谢你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托马斯·杰克逊赞叹道。接着他又想起了什么,说:“史高治先生,您的意思是您的这种枪支也能起这样的作用?”
    “那当然。”史高治说,“我的这种枪极其适合防御作战,它能给防御方带来巨大的优势。”
    “但是它一样会给进攻方带来很多的帮助。”托马斯·杰克逊反驳说,“嗯,有了射速如此之高的步枪,进攻方采用更松散的队形就能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
    “但是防御方得到的好处更多。”史高治回答说,“新的武器总会带了新的作战方式。就像马镫出现后,骑兵就可以直冲军阵从而让战车变成废物,而带刺刀的步枪让长矛彻底的在方阵中消失一样。只要采用全新的防御作战方式,在使用新式步枪的基础上,防御方将能够获得大得多的优势。”
    “哈哈,”托马斯·杰克逊笑了起来,“史高治先生,真没想到您对于战争也这么有研究。难道您也想效法那位墨子先生,通过增加战争的成本,降低它的收益率来阻止战争?如果是这样,我可真的要向您致敬了。好吧,我对于作战,虽然不是很精通,但是还是略有些经验的,不如你把你的战法讲一讲,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行不行得通。”
    “那太好了。”史高治说,“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先把程序跑完,我们还是先到工厂里面去看看吧。”


上一章
返回

1855美国大亨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