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855美国大亨

第110节

    第二百九十二章 赔罪
    “麦克唐纳先生,那些围着我们在法国的工厂抗议的人都已经退走了,而且我们也截获了这样的一封电报。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给约书亚的。”邦德将一份文件递给史高治,然后静静的退到一旁,等待史高治的决断。
    史高治打开了那份文件,那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给约书亚的密电,只是在这个时代里的所谓的密电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得和江湖上的黑话都强不到哪里去。虽然在那个时代,罗斯才尔德家族用的密码的保密程度在世界上几乎可以算首屈一指,但是它的复杂程度依旧是有限的。再加上几乎没有更换密码的意识,再加上它们都是通过史高治的纽约塔发送出去的,这使得史高治的人截获这些电报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样品多得数不胜数。所以,这些密码早就被破解得干干净净了。所以如今史高治看到的文书和约书亚看到的完全一样。考虑到送信的效率,史高治看到这个甚至于比约书亚还要早那么十分钟,这虽然赶不上后世台湾的所谓历史纪录片里提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日本投降前几个月就死了)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要比蒋委员长晚了整整三个小时,但套用里面的台词“这些都是情报工作者的优异表现”,来表扬一下黑水的情报工作其实也还是可以的。
    史高治掏出文件看了起来:
    “你速见史高治,转达我们的歉意,并保证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再次发生。为表示诚意,及弥补他的损失,我们授权你向他做出如下的承诺:1、……”
    “真是有意思呀。”史高治笑了笑,“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就退让了呢?看看他们给出的那几个补偿,还真有点吸引力。不过如果真的依照上面提到的那些和那帮子犹太佬合作,他们貌似也没吃亏,甚至于还能赚上一笔。”
    “真不愧是犹太吸血鬼呀!精明到这种地步,难怪到处被人恨。”史高治笑着摇了摇头。
    史高治放下手里的文件,看到邦德还等在旁边。他知道邦德还在等着看他有没有需要立刻执行的决定。于是对邦德说:“那帮子犹太佬要来讲和了。不过,我们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相信那些犹太佬。所以,这段时间,我们还需要盯得更紧一些。明白吗?”
    “我明白的,先生。”邦德回答说。
    “那好吧,你马上去安排好,嗯,在这边也要把约书亚盯紧。”史高治说。
    邦德告辞离开了,史高治将文件收好,就也从办公室里走了出去。这些天史高治也颇为紧张,毕竟,罗斯柴尔德也算是一个传奇性的大财团了,虽然它并没有史高治在后世看到的某些小说或者实际上也就是小说的东西里面夸张的什么拥有50万亿美元的资产,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的幕后黑手什么的那样开挂,但它也绝对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可怕的对手。能够不和这样的对手拼命总是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电报上说的是不是真的还不确定,毕竟上层为了掩盖自己的战略意图,把下层连着敌人一起骗的事情多得是。不过考虑一下资本的逻辑,史高治觉得自己现在,至少是现在,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没有需要拼命的利害冲突。完全有妥协,甚至是追求双赢的可能,所以史高治觉得,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个事情上玩战略欺骗的可能并不是很大。这种判断,也让史高治感到轻松了不少。
    从办公室出来,沿着走道向右边一拐,走上几十米,就是花园了。如今已经是初秋了,在这个还没有全球变暖什么的时代里,秋天的特征要比二十一世纪明显多了。比如此时的阳光,虽然明亮,但却温和。
    鸭堡的花园很大,里面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花草,如今大多数的花都已经开过了,只有花坛里的月季还在开放。花园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橡树,这足足有三十米高的大树和花园里其他的树木都不一样,那些树都是后来鸭堡加好后移栽过来的,只有这棵需要四个人合抱的大树,是几百年来一直就生长在这里的。整个的花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它来设计建造的。
    花园的建设者们在老橡树横伸出的粗壮的分支上绑上了绳子,做成了一架秋千,仆人们又在旁边摆下了一个藤编的小圆桌,和几把藤编的靠背椅。现在,可以看到家里的那两个小家伙——德娜和她的弟弟唐纳德正在那里玩秋千。而在旁边,家里的几个女人也正坐在一旁聊着些什么,而安娜则静静的站在秋千旁边,看管着那两个。
    史高治向着他们走了过去。这个时候,德娜正使劲的把坐在秋千里的唐纳德越推越高。而老是跟着姐姐干坏事终于把胆子练大了的唐纳德倒是一点都不怕,反而兴奋的喊着:“再高点,再高点!”
    “德娜小姐,不能推太高了,危险。唐纳德,你也要小心。”安娜在一旁提醒说。
    “安娜阿姨,没事的。”德娜满不在乎的回答说,“你看唐纳德一点都不害怕。”
    “要说唐纳德整天跟着德娜这个皮猴姐姐,也不是没好处。至少勇敢了不少。”坐在一边的凯瑟琳笑嘻嘻的说。
    “嗯,德娜是个皮猴,唐纳德难道就不是皮猴了?只是不知道葛莱史东将来会不会也是个小皮猴。”多萝西娅瞟了一眼正在切丽的怀里呼呼大睡的葛莱史东,笑眯眯的说,“我觉得肯定是的。嗯,你想,卡罗尔看起来那么稳重的人,生出来的孩子都是两个皮猴,像史高治这样的家伙,生出来的儿子还不得皮得……嗯,多半是这样,麦克唐纳家的肯定小的时候都是皮猴!”
    “史高治小时候倒是很皮,整天爬树掏鸟窝什么的,有时候还把衣服都挂破了。然后悄悄地跑来找我,让我给他缝好,免得被他爸爸看出来了,打他屁股。卡罗尔可没那么皮,一直都很稳重的……”劳拉说,笑容悄悄地爬升了她满是皱纹的眼角。她似乎又想起了史高治小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候自己还年轻,生活虽然远远比不上现在富裕,但回忆起来仍然有一种甜蜜。
    “妈妈,你又在对着我的妻子说我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这可太有损我在多萝西娅心中的形象了。”史高治这时候已经走到了他们旁边,只是几个女人们聊得正开心,都没有注意到他。
    “你怎么像只猫一样,不声不响的就摸过来了。”劳拉笑着说,“我这是在夸你,一般来说,比较皮的孩子才有出息。”
    “嗯,我们家卡罗尔和他兄弟一比,就差多了。”凯瑟琳笑着说,“不过,下一代可就不一样了,多萝西娅,我敢肯定,葛莱史东以后肯定没这两个皮猴皮。”
    多萝西娅还没来得及说话,的那就抛下了唐纳德跑了过来:“史高治叔叔,你上上个星期和我们说的那两只小马什么时候才能到呀。德娜好想骑着它出去玩。”
    “史高治叔叔,还有我的!”唐纳德也赶紧从秋千上跑了下来,向着史高治喊道。
    “应该马上就到了,说不定今天晚上就能到。再耐心等等。”史高治说。
    “可是史高治叔叔,你昨天也是这样说的呀。”唐纳德说。
    “该死的垃圾物流,又不是双十一,下订单都一个多星期了,货物居然还没到。一定要给个差评!”史高治在心里想道。
    安娜给史高治搬了把椅子过来,史高治接过椅子,对安娜说:“谢谢你,安娜。那边还有一把椅子,你也坐下来吧。”
    安娜犹豫了一下,这时候,劳拉开口了:“安娜,现在两个皮猴又没呆在秋千上了,你也坐下来歇歇。你也是我们家的一员,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
    “对呀,安娜姐姐,你也忙了一天了,也该坐坐了。”一边说,一边还站起身来,拉住安娜,把她按到了椅子上。
    安娜只好坐了下来,然后,嗯,因为史高治的出现,好像突然就冷场了。大概是因为刚才她们谈论的一些东西不太好当着史高治谈吧。最后,还是凯瑟琳找到了一个新的话题。
    “史高治,欧洲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我已经派人给约书亚送去了一个警告,这个警告应该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近……”史高治停了下来,看了切丽一眼。
    “麦克唐纳先生,老夫人,葛莱史东已经睡得很熟了。这里有点风,我怕他感冒了,我抱他回房间去了。”切丽抱着葛莱史东对史高治他们说。
    “好吧,照顾好我的小孙子。”劳拉回答说。于是切丽抱着葛莱史东朝着育婴房的方向走了过去。
    “好了,可以说了。”多萝西娅说。
    “游行示威什么的都停下来了,另外,我们破译了他们的联系电报,在这份电报里,他们指示约书亚以家族的名义来向我们致歉,并表达合作的愿望。”
    第二百九十三章 葡萄酒庄的交易
    就像史高治预计的那样,第二天一早,约书亚就给史高治送来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约书亚向史高治表示,欧洲的那档子事并不是家族的意愿,只是一场误会而已。为了表示歉意,并且商量一下应该给出的补偿,约书亚希望能在最近的某个时间来拜访史高治。
    对此,史高治立刻就做出了回复,他回信告诉约书亚,他相信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多年以来的合作所建立起来的友谊是坚定牢靠的。所以偶尔发生一些小误会并不是什么大事情,也用不上专门的道歉。不过两个家族现在可以合作的内容很多,能够经常在一起沟通一下,也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避免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史高治,以及麦克唐纳家族对于约书亚的来访是非常的欢迎和期待的。史高治告诉约书亚,在最近的几天里,他都有时间,如果约书亚也有空的话,那么明天下午两点钟,他可以带上夫人,到天鹅城堡来玩玩,一起联络一下感情,并讨论一下两方将来的合作,顺便和史高治的家人共进晚餐。对于这个建议,约书亚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异议,于是双方就这样敲定了。
    约书亚一直保持着近乎刻板的守时的习惯,下午一点半左右,鸭堡的瞭望台就发现了他的马车正在靠近,而当他的马车在鸭堡的大门前停下来的时候,不迟不早,正好是下午两点钟。这个时候,史高治的跟班布鲁托已经等在鸭堡的门口了,看到约书亚和他的妻子从马车上下来,他立刻迎上去,对约书亚说:“罗斯柴尔德先生,欢迎您!美丽的夫人,欢迎您!麦克唐纳先生和夫人已经在花园里恭候二位了。二位请随我来。”
    约书亚夫妇跟着布鲁托穿过城门的甬道,又穿过一段用五颜六色的玻璃装饰着的回廊,就到了鸭堡后面的小花园里。在那棵大橡树下面,还是像以往一样摆着藤制的圆桌和几把藤椅。史高治和多萝西娅正坐在那里等着,看到约书亚他们走过来了,他们也就站起来表示欢迎。
    这是约书亚的妻子海伦娜第一次到鸭堡来。海伦娜比约书亚要小不少,算算年龄其实和史高治倒是差不多。史高治从情报中了解到,海伦娜其实是约书亚的表妹。不过在那个时候的欧洲,近亲结婚什么的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而这一现象在所谓的贵族圈子里就更为严重,基本上等级越高的贵族,近亲结婚的几率也就越高。据说这是为了保持所谓血统的纯正。因为据说合法的统治权源于高贵的血统。所以,虽然欧洲的那些国王轮血统本来大部分不是日耳曼蛮子就是哥特蛮子或者高卢蛮子。但是他们一追述祖先,却据说都可以追述到血统最为纯净的,专门搞亲哥哥亲妹妹,亲姐姐亲弟弟结婚的埃及法老那里。
    而当时的不少人也都相信,只有拥有高贵的血统的夫妇才能生出高智商,高能力的英雄,而那些低智商的平民则只能生出一群废物。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能免俗,甚至还发展得更为厉害,结果搞得族内通婚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了普遍现象。
    然而,生物学告诉我们,近亲结婚的危害是灰常大的,比如说,欧洲血统最“高贵”的大概要数各国的王族了吧,于是欧洲各国的王室也只能相互通婚了,结果一来二去的,全欧洲的国王什么的就都是亲戚了,如果遇到某位国王或是女王特别能生,嗯,比如英国现在的那位维多利亚女王,她就因为生下了一大堆的公主,而这些公主后来也都变成了某某王后什么的,然后王后的儿子又渐渐的变成了国王,于是还在超长待机中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就成了整个欧洲王室的外祖母。当然她也顺利地让整个欧洲几乎所有的王室都得上了遗传性疾病——血友病。另外考虑到欧洲各国王室中出各种无法自控的怪胎的比例,近亲结婚真心不靠谱,相形之下,早在春秋时期就定出了“同姓不婚”的规矩的中国,倒是讲科学得多。
    约书亚首先将妻子介绍给史高治,然后宾主双方坐了下来,侍女们上来给他们倒好了茶,然后默默的退到了旁边。
    “史高治,这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确很愧疚。”约书亚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说,“你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很多,人一多,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过出这样的事情不是家族的本意,只是有些蠢家伙自作主张。这个家伙已经受到了处分,我可以向您保证,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了。为了弥补您的损失,我受命向您提出这样的一些方案。”
    “啊,年轻人哪能不犯错呢?我们是老朋友了,而且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我们的合作也不是第一次了,我们和您的家族之间的友谊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全天候的友谊。不会受到这种小事情的影响的。所以您如果还是对这样的小事情耿耿于怀,那就太过客气了。”史高治笑眯眯的说道。
    虽然史高治这样说,但约书亚知道,这只是史高治在表示愿意和解而已,该做出的“补偿”可是绝对不能少的,如果真的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有,仅仅是表示一下所谓的善意,那自己眼前的这个笑眯眯的家伙可就未必会这么好说话。
    “我们感谢您的宽宏大度。但是既然因为我们的错误,给您造成了损失,我们就必须给您相应的补偿。”约书亚说,“您知道,因为此前的判断错误,在北美,我们家族的力量还很有限,不要说给您帮助,甚至很多时候还必须仰仗您的帮助。但是在欧洲,我们家族经过了上百年的经营之后,还是有一点东西的。”
    约书亚停了下来,看了看史高治,然后说:“我记得上次我们,还有摩根先生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摩根先生提到过,你在美国南方有几处葡萄园?那里也能出产不错的葡萄酒。我对葡萄酒也很感兴趣,你知道,我们在欧洲和很多国家,法国、意大利、希腊、德国都有葡萄酒庄,不过在北美,我们并没有任何一处酒庄。您知道不同产地的葡萄酒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所以我们对北美的葡萄酒庄也充满了兴趣。如果可能,我们希望能够用我们手上的一个波尔多地区或者香槟地区的酒庄来和您交换一个北美的酒庄。”
    葡萄酒这东西,除了味道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所谓的逼格。据说后世的某位著名品酒师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我从不盲品,因为葡萄酒的酒庄的文化历史,也是酒的一部分。”而在全世界的葡萄酒当中,逼格最高的,就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干红干白,或者是香槟地区的香槟了。相形之下,北美的葡萄酒的逼格就相当的低了,不要说和法国波尔多的或者香槟地区的比,就是和意大利,德国,希腊的相比,都要差着十万八千里。
    用交换葡萄酒庄的方式来表示歉意和补偿,的确是个不作痕迹的办法,史高治知道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不少好酒庄都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手中,其中还包括在波尔多葡萄酒庄中排名第二,但却是最有经济价值的拉菲古堡。(排名第一的吕萨吕斯酒堡的贵腐甜葡萄酒因为对于气候等条件要求过高,产量过于有限,有时候甚至忙活了一年都做不出一瓶酒,经济价值自然比不上拉菲古堡)
    “我对法国波尔多地区的酒庄也很感兴趣,”史高治说,“除了拉菲,你们随便用哪个酒庄都可以,至于我的酒庄,除了我妻子名下的红岭——那个葡萄园是他的父亲留给她的,其他四个就全都就交给你吧。”
    “为什么,您要把拉菲排除在外呢?”约书亚笑着问道。
    “因为那个太贵了,我不想占你们太多的便宜。那个酒庄好像是你们今年早些时候,花了四百四十万法郎的天价才买回来的。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出售它,我倒是很感兴趣。”史高治笑了笑,“说老实话,我的那四个葡萄园,加起来都比不上任何一个波尔多地区的哪怕是四等的酒庄。考虑到我们的关系那么好,小来小去的占点便宜就已经很够了,哪有让你们吃这么大的亏的道理。”
    “如果史高治先生您真的对拉菲感兴趣,我们也可以讨论将它作为我们两个家族之间的合作的一部分以一个合适的价格转让给您。”约书亚回答说。
    由于破解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密码,史高治当然知道约书亚所说的合作是什么。不过,他还是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问道:“不知道您所说的合作有哪些内容?”
    “首先是情报方面的合作。”约书亚说,“我们可以提供我们所了解到的从欧洲流向美国的各种资金的情况的情报,但在北美,我们的耳目就没这么灵通了,但这正是你们的长处。我们希望能从您这里得到美国的铁路系统的各种运行情况的情报……”
    第二百九十四章 勾结
    史高治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电报里已经了解到了一点,那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那些老狐狸们早就已经看明白了,北美的铁路狂潮就是一个资本陷阱。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资本家来说,看到陷阱就立刻避开可是不行的。一个真正的资本家,一看到陷阱,第一个判断就是自己可以如何利用它获利,如何将它挖得更好更深,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掉进去,让自己赚得更多。
    如今约书亚在和史高治谈的就是如何将这个陷阱挖得更深。
    “恕我直言,北美现在的铁路热潮已经有些过热了。很多的地区的铁路实际上都是在重复建设,这些铁路中可能已经有三分之一以上即使从长期来看,也没有多少盈利的可能。我觉得,北美的铁路有向着郁金香转变的可能了。麦克唐纳先生,您觉得呢?”约书亚问道。
    “是呀,罗斯柴尔德先生,您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铁路的确是一个赚钱的机会,这就像是即使是在郁金香风潮中,也有人能发财一样。而有一点,如今的铁路,和当年的郁金香风潮是不一样的。如今北美的铁路,就像是一杯刚倒进杯子里的啤酒。看过去,满杯子都是泡沫。但我们知道,郁金香的杯子里基本上全是泡沫,弄湿杯子底的酒都未必有。而铁路就不是这样的,铁路虽然有泡沫,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的酒的。等到泡沫完全破碎之后,我们就能看到,这里面有多少啤酒了。不过,等到那个时候,赚钱的机会就都错过了。好的生意人要在泡沫正在向上翻滚的时候,就能估计出它到底能有多少啤酒。估计的越准,赚得也就越多。”史高治笑道。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合作了。”约书亚说道,“您看,我们的情报网可以相对精确的了解到欧洲的资金的动向,可以向您提供这方面的消息。而在对美国市场的了解程度上,没有人能超过您。所以您也能为我们提供相应的信息。我们两家通力合作的话,我们就能更准确地估算出泡沫底下到底有多少啤酒,并且也能把握住最好的动手时机。”
    “但是我要老实的告诉您一点,我们的某些老朋友未必愿意看到罗斯柴尔德家族重返北美。”史高治笑着说,摩根财团对罗斯柴尔德的敌意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虽然当年摩根起家的时候,借助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力量,但是如今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南北战争之前,罗斯柴尔德家族本来已经在北美的资本市场上占据了接近统治的地位,一如他们在欧洲市场上一样。但是战争爆发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判断,南方的独立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从而获得成功。这个判断其实也不差,因为如果不是林肯在利用《解放黑奴宣言》发起的舆论攻势中,成功的把南方抹黑成完全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的叛乱者,使得英国国内的舆论几乎全倒向了北方,英国都已经转备好承认南方联盟,并利用海军力量帮助南方联盟打破北方的海上封锁了。局势如果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南部说不定还真的就独立了。而南部一旦独立,美国就会陷入到亲英国的南方联盟和加拿大的包围之下,它的发展前途就很难说了。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从北美撤出自己的力量,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这几年里,罗斯柴尔德家族留下的力量真空很快就被填补了起来,摩根家族就填补了这个空白。也正因为如此,摩根家族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任何的重返北美的企图都是非常的敏感,并且坚决反对的。而且这一点完全就不是秘密,甚至可以说,任何只要是在搞金融的人都知道这个。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清楚这一点。在原来的历史上,罗斯柴尔德家族自从从北美撤退之后,就再也没能重返北美。撤退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华尔街拥有六家银行,如今,他们在北美已经没有任何的银行了。史高治向约书亚提起这个事情并不是要有意的挑拨一下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的关系,同行是冤家,他们之间的关系根本不需要挑拨,只要罗斯柴尔德家族敢再到华尔街开银行,他们之间的冲突几乎就是必然的。史高治提这个事情的目的其实还在于抬高价码。
    “你知道,我们和华尔街现在的那些银行家们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而他们和您的家族的关系,也还不错。但是说老实话,他们对罗斯柴尔德重返北美的可能是相当的警觉的。尤其是重返华尔街金融界是非常的抵触的。如果你们的目标是从新回到华尔街,成为银行家的银行家,那我恐怕很难和您进行非常深入的合作。因为,我不可能为了一座波尔多酒庄就去和整个华尔街对着干。”史高治看到约书亚似乎想要开口说话,于是又赶集补上一句:“我们朋友,不要着急,请听我慢慢的把我的想法说完。嗯,你知道,我是个直爽的人,在和朋友们谈话的时候,总是喜欢直截了当的把事情说透的。我觉得这样好,这样可以避免各种误判。现在的华尔街银行界,基本上都已经受到摩根先生的影响了,他们组织成了一个巨大的联合舰队。而摩根先生是他们的旗舰。整个的华尔街,除了我手上的麦克唐纳创投银行之外,所有有影响的,稍微大一点的银行都或多或少加入到了这个舰队当中。最近在您重新回到北美,并开始对铁路进行投资之后,他们一体整合的速度又进一步加快了。
    我毫不怀疑,您的家族有足够的财力来和摩根的联合舰队对抗,甚至,虽然这里是他们的主场,但是如果您的家族倾尽全力,依然可以靠着雄厚的实力击退甚至是击倒他们。如果您的家族真的决定要这样做,那我站到您这一边来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您的家族可能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过来对付摩根他们吗?”
    史高治笑着摇了摇头:“您的家族就是银行界的日不落帝国,力量强大,令人敬畏。但是,就像是当年北美独立战争的时候,如果英国人真的倾尽全力,那北美无论如何是独立不了的。甚至就在第二次美英战争的时候,英国如果不顾一切的全力以赴,那结果也不会仅仅只是在白宫和国会山放了把火而已,美国完全可能重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英国真的能在那个时候倾尽全力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欧洲大陆上还有更重要的,也许是事关英国的兴亡安危的大事情要处理。英国是世界老大,地球球长,他的力量最强,但他要照应的区域也最多。他根本不可能抽出那么多的力量来对付美国。您的家族恐怕也是一样。未必真的能拿出多少力量来和摩根他们对抗,毕竟,您的家族的根本还是在欧洲。所以,如果你们的意图是希望能和我联手,在北美撬开一个口子。那对不起,虽然你们的建议很诱人,但我可不敢为了这个把我在华尔街上的朋友得罪光。”
    听到史高治这样说,约书亚有些黯然。不过史高治的反应本来也就在家族的预料之中。如果能拉着史高治对抗华尔街的其他银行,让家族的势力重返华尔街,那固然好,但是如果达不成这个最高指标,那还有次一等的目标。
    “史高治,你说的不错,欧洲对于我们家族更为重要,我们的确拿不出太多的力量用于北美。我也知道你说的是实情,我们也没有强求您去和摩根的联盟对抗的意思。我们的目标只是相互配合,赚更多的钱而已。我们家族至少现在并没有回到华尔街从新开银行的想法。因为这个难度的确是大了一点。”约书亚回答说。史高治听得明白,所谓现在没有回北美开银行的打算,不等于以后也没有。内战结束,美国保持了统一之后,谁都能看出,美国钱途无量,能回来赚钱,谁会不愿意呢?只是罗斯柴尔德想回来,难度太大了一点。生意场上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步子走错了,后面想要再追回来就难了。
    “我倒是有个想法,既不太会刺激到摩根他们,也能让我们都赚到钱。”史高治说。
    “您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约书亚又重新打起了精神。
    “我们可以这样合作。您知道,我手上也有一家银行,目前经营的还不错。另外我还有一个保险公司。我想可以这样,在这两年之内,您的家族如果在北美有什么投资的需求,比如炒铁路什么的,可以透过我的麦克唐纳创投银行来干。当然,作为回报,我可以同意,我们在欧洲的各种业务,除了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技术风险投资之外,只要需要融资服务的,而你们又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全部委托给您的家族。这样双方的优势就都发挥出来了,又不至于太过刺激到别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约书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个有意思的建议。不过史高治你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我并没有完全恶决定权。所以我现在无法立刻给你答复。”
    第二百九十五章 合作
    史高治提出的这个模式并不在约书亚的预料之中,对于约书亚来说,这并不是最好的合作方式。因为这样一来,虽然家族肯定能在北美赚到钱,但是这样做,却也意味着,家族不可能在北美透过这个合作,真正的建立起自己的势力——重建起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家族最多不过是在北美赚上一大笔钱,但也仅仅只是这一笔而已。更重要的是,约书亚自己也就不太可能借着重建了家族在北美的银行,从而在家族中取得更高的位置。
    但是对于家族来说,史高治的建议又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就像北美的金融势力不愿意看到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势力出现在华尔街一样。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不愿意看到其他的势力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史高治提出的,除了技术风险投资之外,其他的融资活动全部通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来进行,这就等于是在表示无意进入欧洲的金融市场,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竞争。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家族未必会同意,因为如今,欧洲处于资本输出的位置,虽然欧洲的金融市场要远比北美大,但是,欧洲的金融市场已经非常拥挤了,剩下的空间已经相当的有限了。即使麦克唐纳家族的银行挤进来,他能挤开的空间也是相当的有限的,而且这些挤出来的空间多半并不会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原先占据的。而北美则不同,北美的空间要大得多,凭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实力,只要成功的重返了北美,能够获得的利益,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远来看,都要比史高治不进入欧洲金融界能让罗斯柴尔德家族获得的利益要多得多。
    但是,史高治将麦克唐纳家族在欧洲的大部分的金融活动都交给罗斯柴尔德代理,这样的条件还意味着,家族能够利用麦克唐纳家族在实业上的优势,在欧洲赚到更多的钱,得到更多的份额。家族在欧洲金融界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对手的。但是和史高治合作,在欧洲扩大地盘,要比在北美容易得多。而且,因为麦克唐纳家族在技术上的优势,他们的工业部分进入欧洲的难度并不大,几乎是百分之百会赚钱的,而且会越赚越多。至少,在约书亚看来,法国的钢铁、电气、化肥农药市场落入史高治的控制之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代理麦克唐纳家族在欧洲的融资活动,这就能给家族带来非常多的利润了,而且这样的利润几乎是毫无风险的。虽然,史高治提出的这个计划的期限只是两年,但是约书亚认为,两年的合作之后,麦克唐纳财团欧洲部分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利益纠缠会更多,更密切。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合作会形成惯性,使得在麦克唐纳财团欧洲部分的经济活动中,继续和罗斯柴尔德合作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大。而麦克唐纳的钢铁、电气、农业在欧洲,至少是在法国市场上的前景又非常可观,这样一来,这笔买卖就显得非常有吸引力了。虽然从约书亚的角度,他不喜欢这个主意,但家族会如何选择,却不是他能左右的。
    约书亚夫妇在鸭堡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吃过了早饭才离开。下午史高治就得到了情报,约书亚派出了一个信使,乘上船回欧洲去了。使用家族的专用信使这样的通信方式在以前是很常见的。但自从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报开通之后,就很少有人再用这样低效率的办法了。
    “嗯,这个约书亚,多多少少的,还是有一点保密的意识的。”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史高治这样说道。
    “有什么用,反正该泄的密已经泄光了。可惜在欧洲大陆上,有线电报现在还是更普遍一些。而我们还没办法安全的去大量截获他们的有线电报。要不然,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通过和他们合作来获得信息。”多萝西娅坐在旁边,一边将颗松子仁塞进自己的嘴巴里,一边不无遗憾的说。
    所谓约书亚有保密意识,是说约书亚已经知道要防御密码被别人破译了。很显然,他让人送回去的那条信息,就是史高治的新建议。这一点,提供电报服务的史高治也一定能猜到。在内容已知的前提下,再见到电文,自然就有可能借这个机会看破上面的密语了。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靠着大量数据的积累加上各种排列组合的数学游戏,他们引以为豪的密码早就被破译了。
    “无线电报相对有线电报,在成本上的优势太明显了。所以用不了两年,我敢肯定,欧洲到处都会是无线电报的。虽然在欧洲大陆上,因为中继容易,不可能出现像跨大西洋通讯这样的,所有的电报都通过我们拍发的事情,但是到那个时候,去截获他们的通讯就容易的多了。到那个时候……”史高治一边说,一边走过去,从多萝西娅面前的盘子里抓走了一大把的松子仁。
    “我就知道你和约书亚约定个两年的期限是没安好心……唉,你怎么抓这么多走?拿一半回来……”
    ……
    “摩根先生,约书亚·罗斯柴尔德去了天鹅城堡,在那里面呆了一晚上,然后就回了纽约,紧接着当天下午他就像欧洲派出了一个信使。这个信使搭乘的是‘金蔷薇’号客船。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他是用高价从已经买到票的乘客手里买过这张船票的。也就是说,这个信使是临时发出的。”一个穿黑西服的人对摩根报告说。
    “很好,你干的不错。你要让你的人继续盯紧这个家伙,不要放过他的任何举动。”摩根从嘴巴里面将哈瓦那雪茄取了出来,对那个黑衣人说。
    “我明白。”黑衣人回答说。


上一章
返回

1855美国大亨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