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有四个巨星前任

第19节

    一头日耳曼人最为标志性的金发,并不柔软,发根处带着些许的金棕色。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却又充斥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男性的魅力。他的五官俊美,让你无法挑出一处让人感到惋惜的地方。他的身材高大,即便是穿着最普通的t恤衫都掩盖不住那份洋溢着的青春。
    但那一切都抵不过他焦急地看向你时的眼神。
    你会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怔住了。
    你无法,无法将视线从他的身上挪开哪怕一秒。
    “你还能动吗?我带你去看队医!”
    那是她的初恋。
    也是一切的开端。
    那年,她才只有十九岁。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充满着好奇以及期待。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医学科医生。
    那年,她刚独身一人地来到欧洲一年。就像万千个普通中国留学生那样。
    第37章 你愿意买我吗
    在伊蕾才来到德国留学的时候,她租住的房子隔壁住着一位十分开朗的老绅士。那位老绅士总是会在看到伊蕾的时候很友好地和她打招呼。不过分热络,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冷淡。
    这位老爷爷的妻子在三年前就去世了,而孩子们则都不在他的身边。在最开始的时候,伊蕾十分很疑惑,让这样的一个人保持快乐的源泉究竟是什么。
    她不敢开口去问,于是只是带着好奇去观察。然后她发现,那位老爷爷每星期都会去看他支持的球队,门兴格拉德巴赫的比赛。
    即便不看报纸,也不去关心任何与之相关的新闻,伊蕾也能知道门兴格拉德巴赫每周的战绩。因为只要门兴赢了球,住在她隔壁的那位老爷爷就会哼着歌回来,并在经过她的门前时敲敲她的门,等到伊蕾打开门时高兴得就像个孩子那样地对她说:“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她得承认,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没有任何亲人以及知心好友的日子是孤独的。
    正是因为这样,伊蕾打算给自己找一个慰藉。于是在国内时从不看球的她开始和她的邻居一起去看门兴的比赛。在那里她总是会被调动起令自己难以置信的,激烈的情绪。兴奋、激动、愉悦、难过。她试着去学习怎样在一个公共场合大声叫喊,那让伊蕾觉得她又变回了那个鲜活的自己。并且,那之后她出乎意料地发现自己已经渐渐地真正融入这座城市,不再感到那样的孤独。
    十八岁时的伊蕾开始让自己融入门兴球迷的大家庭。
    她开始为自己买球衣,为了下个赛季门兴的赛季套票而努力地挣钱攒钱。
    她开始成为一名门兴俱乐部的粉丝。
    或许她并不是一名真正的门兴格拉德巴赫铁杆球迷,可门兴一定是所有球队中她最钟爱的那一支。从十年前开始,一直到现在。
    刚来到德国没多久的伊蕾追逐起那样一支小小的,融入了当地人生活中的,让她感到亲切的球队。
    如果你也身处那样的一个环境,也许你就会不难理解当时的伊蕾为什么会这么做。
    也就是在伊蕾十九岁的那年,她迎来了让她之后的整个人生都为之改变的那一天。
    她攒够了钱,去买了一套兴格拉德巴赫的新赛季套票。然后,她就想,她应该得做些什么更狂热的,可能会让她自己整晚都睡不着的事了。
    于是伊蕾坐车去到门兴格拉德巴赫在市区外的训练基地,打算去那里堵一堵她已经熟知了的那些球员,或者是教练,问他们要一个签名,甚至是拍张合照。
    然后一切就那样发生了。
    在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训练基地外出现了一场并不严重的,小型的车祸。而伊蕾就是唯一的那个受伤的人。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也太过突然。她只是听到了一阵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毫无反应能力地呆愣愣地被汽车刮擦到,吓傻了一般地被带到了地上。
    车子的主人也被眼前的这个情景吓了一跳,这就焦急地从车上下来。
    对,那就是赫尔曼。
    直到见到门兴格拉德巴赫的队医,伊蕾才明白,带她来到这里的这个好看得过分的男孩竟然是门兴的赛季新援。
    那个时候,他才只有十八岁,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球员。刚刚从德乙柏林联合队转到门兴。
    而仅在一年后,他就征服了这座城市。
    但是对于伊蕾,他无需征服。
    因为在看到他的第一眼时,‘最佳球探’小姐就已经迷失了自己。
    “伊蕾小姐?您……还好吗?”
    一个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将伊蕾从她的回忆中唤醒,于是伊蕾猛地一回神,视线这就对上了那个在梅特奥的球场外等着她的男孩。这个男孩似乎早就知道她的德语会比捷克语说得好很多,并且在对她说话的时候就直接用上了德语。
    “是,是的。我是伊蕾,请问你是?”
    “我……”似乎先前还没能够确定伊蕾的身份还好,一旦知道了对方就是自己想要找的那个人,这个男孩就又局促了起来。于是伊蕾这就对他露出一个微笑,示意他不要着急。
    “你是梅特奥的球迷吗?想来这里等谁?”
    “不不不,我不是梅特奥的球迷。不、请原谅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我不是球迷。”
    在着急地说出了这么一连串乱七八糟的话之后,男孩看起来沮丧极了。可随即,他看到眼前这位短发的女士脸上的笑容一直都在那里,于是他这就又鼓起勇气地说道:“我是一名球员。我想,直到九月之前,我都还能是布拉格斯巴达队在乙级联赛的青年队的球员。可我没能拿到续约合同,俱乐部也不打算和我续约了。俱乐部的教练告诉我,如果我还想继续踢球,就得自己去找到一家愿意签下我的俱乐部。所以我想来您这里碰碰运气!”
    金发男孩的德语说得十分地道,那甚至比在学校教德语的卡洛琳娜还要好很多。听起来……仿佛德语就是他的母语一般。
    “你的名字?”
    “我叫科维尔!今年十七岁,在场上司职的位置是前锋!我十二岁的时候就进入布拉格斯巴达的青训营接受训练了!我的脚下技术不错,出球也还可以,百米冲刺速度能达到11秒2!”
    伊蕾才一问那个男孩的名字,他就很急切地说出了这么多,说完之后,就连这个男孩自己都意识到他太着急了,却只能可怜巴巴地问道:“您……愿不愿意买下我?”
    看到那个名叫科维尔的男孩用这样的神态以及语气对自己说出这句话,伊蕾几乎是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直到她看到男孩脸上那喜悦得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一般的笑容,她才反应过来她刚刚究竟做了什么!心中一阵懊恼,却又根本无法开口告诉对方她并没有就答应要买下他。
    “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
    伊蕾才这么说道,对方就又立马从那种连看到的人都能轻易被感染的喜悦变成了让人心有不忍的沮丧和失落,一举一动都是这样毫无掩饰,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于是伊蕾话已然到了嘴边,却又变成了另外一句话:“我的意思是,究竟是不是签下你,我没法现在就做决定。不过你可以明天就来梅特奥试训。一周之后,如果你的表现足够出色,我会签下你。”
    说着,伊蕾还要笑着安慰那个男孩:“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把我的名片给你,明天早上你就拿着它来俱乐部,告诉门卫,你是来试训的科维尔。”
    伊蕾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张名片,并在名片的背面写下一句足以向门卫证明这个男孩身份的话,这就把名片交给了那个男孩。
    科维尔看了伊蕾一会儿,而后十分郑重地双手接过那张小小的名片,并又说道:“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四十八小时之后,我的每一分钟都会为梅特奥做好准备!我可以明天一早就来试训吗?”
    伊蕾点头道,“可以,不过不用太早。梅特奥的球员大部分都是业余的球员,他们都还有别的工作。所以你九点来这里就好。”
    科维尔很认真地听着伊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并在伊蕾和他说了声明天见,打算就此离开的时候郑重其事地说道:“很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抓住它的!”
    在这个时候,伊蕾怎么也想不到,在第二天的早上六点半,她才起来给自己煮起了咖啡并打算去洗漱的时候,她就接到了俱乐部的门卫给她打来的电话,问她是不是应允了一位叫做科维尔的男孩一大早就来俱乐部试训。
    那可让她吓了一跳,在离开世界足坛的中心之后,她可就再也没遇到过有这么有拼劲的球员了。于是她连忙给了门卫一个肯定的答案,而后改变自己的计划,比平日里又早了半个小时出发去往俱乐部。
    而当她在七点十五分到达那里的时候,这个男孩已经在空无一人的球场上自己训练了好一会儿了。她就这样看着那样一个身体瘦削的男孩不知疲倦地一遍又一遍地自己练习起了折返跑。每一次都是这样地拼尽全力,每一次都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懈怠。
    当伊蕾站在球场外的不远处看到这样的一个身影时,她无法不将眼前的这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身影重叠起来。
    她就站在那里,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在回过头来看到她的科维尔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时走向他。
    “昨天我离开的时候特意问过了门卫先生这里是不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有人在!我、我想我应该没有给俱乐部添额外的麻烦。”
    仿佛在青春期里只涨了个子和骨头而忘了长肉的科维尔虽然看起来并不强壮,可实际上,近一米八的个子可得让他在走近伊蕾的时候需要对方抬起头来才能在说话时看着他的眼睛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伊蕾感到自己的心情十分复杂。虽然说,大牌球员在成名后逃训的事时有发生,比俱乐部规定的时间提前数小时就到达训练基地自己加训的球员也大有人在。可她还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一名球员会在去参加试训的时候就在没有体能教练的陪伴下自己这么训练。
    在前一天下午的时候,她就让她的助理杜历卡帮忙查了一下科维尔的资料。
    事实与这个男孩和她说的分毫不差。显然杜历卡也十分吃惊,这样的一名球员怎么会眼巴巴地守在梅特奥的俱乐部门口,仅得到一个试训的机会都会那么高兴。
    要知道,布拉格斯巴达可是好大的一支俱乐部了。它可以算是捷克的百年豪门了豪门球队,曾经五次蝉联的捷克甲级联赛的冠军宝座。即便是他们的青年队也在捷克的乙级联赛。可是梅特奥才只是一支刚刚从丁级联赛升上丙级的球队。
    可伊蕾在沉默了片刻就说道:“他是一名比我们想象的都还要更聪明的球员,并且在困境中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气馁。布拉格斯巴达的青年队在上个赛季的时候成绩不佳,甚至在联赛的下半程还曾经进到了保级大战,在一个夏天的休整之后,布拉格斯巴达队的青年队看起来情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如果这支青年队都拒绝给科维尔提供一份续约合同,那么他去别的乙级联赛球队很可能只会四处碰壁。”
    伊蕾没有说出口的是,心里明白这一点不难。难的是在他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就摆准自己的位置,作为出身名门青训的球员,在去到同城的业余球队寻求一个机会时不带有一丝一毫的心高气傲,仅得到一个试训的机会也能那样的珍惜,这就真的很难得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男孩,伊蕾根本就没法对他说出一个“不”字。
    想起自己在前一天的下午和搭档杜历卡说的话,伊蕾又将视线放回到了科维尔的身上,并露出了微笑地对他点了点头:“能告诉我为什么一直在这里练习折返跑吗?”
    “当然!”金发男孩的眼睛又亮了起来,带着些许的微喘说道:“我在青年队的主教练曾经告诉我,作为一名前锋,现在的我并不具备和对手方的强壮后卫进行身体对抗的能力。我的脚下技术不错,可那当然远远不够。成年队里脚法比我好的会有很多。但是我的百米冲刺速度不错,有球状态下的跑动速度比无球状态下的还能更快。所以,我想练出一个强项。如果我能够很快很快,快到在对方还没碰到我的时候就已经成功突破,甚至破门得分,那我一定能够在球队找到属于我的位置。”
    第38章 职业与业余的岔路口
    在晋级到了丙级联赛之后,梅特奥的所有球员都能感受得到与以往的不同。
    事实上,在上个赛季的下半段,他们的财政状况就有了明显的改善。只是那时候俱乐部内的运作还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在球队踢球训练的日子似乎没有以前那么艰苦了,他们可以把更多地专注在足球本身。并且,由他们的主帅伊蕾所引入的,与联赛中的表现直接挂钩的奖金政策更是极大地刺激了他们。
    而在新赛季的伊始,俱乐部就添了很多东西,甚至是人员。
    在梅特奥晋级到了丙级之后,伊蕾不仅一口气将他们的广告费用提升了400%,还给俱乐部写了报告,向克里克斯女士要求了许多。这些有软件上的,也有硬件上的。除了多聘请一名主教练的助理、体能教练、靠谱的守门员教练、以及扩充队医的队伍之外,她还增加了俱乐部内健身房的训练器材、简易的医疗器材,她甚至向克里克斯女士要求了一个俱乐部内的小型餐厅,以及配套的厨师。
    伊蕾坚信这些一次带来的变化会让球员们在新赛季之后进入俱乐部的时候清晰明了地感受到他们现在已经与一年前的那支顶级联赛俱乐部不同了。这会让他们有更强的紧迫感,让这些球员们更努力地向成为一名职业球员而努力。
    伊蕾花了一整个夏天的时间为这些做出努力,并为了球员们而向俱乐部施加压力,并思考这些俱乐部设施上的变化会对球员本人的变化带来怎样的催化作用。
    可她没能想到科维尔的到来。
    这个男孩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一份让她欣喜若狂的意外礼物。
    科维尔从来的第一天起就为梅特奥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一名由捷克的顶级豪门球队,布拉格斯巴达队的青训营培养出来的球员。从他十二岁起,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球员,并且以足球为生就已经是他的人生目标了。
    尽管他现在才只有十七岁,并且才被自己在乙级的母队青年队拒绝提供一份续约合同,但他并没有因为遭到这一打击而一蹶不振。相反,他在参加训练的时候变得更为认真努力,并且他对待足球的态度已经完全符合了一名职业球员的标准。
    他习惯在教练所要求的时间以前来到俱乐部对自己进行加训,他习惯在和队友们合训的时候全神贯注。他的观察力极强,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就自己在梅特奥的球员们打开更衣室的大门时发现了门背后的五条禁令,并十分自觉地在训练时将自己的手机交给伊蕾的助理杜历卡。
    他总是会在训练的间隙主动询问教练,他刚才的表现怎么样,是否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应该怎样改进。并就此和伊蕾交换他的想法,告诉对方他在训练中的感受。
    仅在这个看起来有些太瘦了的男孩来到梅特奥试训的第一天,他就极大地震撼了梅特奥的正式球员们,皮什切克更是在更衣室里一遍又一遍地问他的队友们“他是谁!”“他怎么会这样!”“他到底是魔头从哪里找来的亲卫队成员!”“天啊他都这样了还让我们怎么活!”“我只是想在俱乐部轻松愉快地踢球,能满足我卑微的愿望吗!”
    而比起梅特奥队的其他球员,科维尔的到来所给希罗科夫带去的震撼或许是最直击内心的。
    这个俄罗斯人有着和科维尔相似的经历。他们一个出身捷克甲级联赛的豪门球队,布拉格斯巴达队的青训营,另一个则从小就在俄罗斯超级联赛的顶级强队莫斯科中央陆军的青训营接受训练,希罗科夫甚至比科维尔还要早了两年进入青训营学习。只不过,科维尔是在十七岁的这年被俱乐部在乙级联赛的青年队拒绝提供续约合同。而希罗科夫则是连青年队的比赛都没能踢上这就直接被青训营内的教练十分委婉地告知他并不适合以足球为生。
    可同样是被自己的母队所放弃,他们两人所选择的道路却是截然不同的。
    科维尔选择了抗争,而希罗科夫则选择了妥协。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值得尊敬,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让他们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以及未来。
    但是现在,他们在同一支俱乐部,这让俄罗斯人在看到科维尔之后久久无法平静。
    他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在少年时代所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梦。
    仅在两天后,伊蕾就宣布她已经决定为俱乐部签下科维尔,让这名年仅十七岁的球员成为梅特奥的一员,他们得在更衣室给科维尔安排一个位置了。
    而就是在又一个星期后,希罗科夫告诉伊蕾,他已经辞去了自己在高档旅店的工作,从现在起,他将再不会因为隔三差五的夜班而影响到体能,在梅特奥踢球将成为他唯一的工作。他将尽其所能地帮助球队尽快升至乙级联赛,并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球员。
    这成为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让球员们考虑他们究竟是在该丙级联赛中就辞去自己的另外一份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足球、投入梅特奥,还是继续一边工作一边踢球的兼职生涯。
    可以想到的是,当希罗科夫在一个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日子里突然在更衣室宣布他已经辞去自己在旅店的工作,打算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时候,他的队友们一定会在为他的这一决定送上掌声并祝贺他的时候思考起了很多东西。
    这对于伊蕾来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结点。当她从海因茨那里得知了这一消息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必须得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了。


上一章
返回

我有四个巨星前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