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人如钩

第11节

    林丰只道是自己这回银钱还带少了,忙道:“公公您先思量思量,改日奴再让殿下亲来,殿下可是顶顶有诚意的……”
    “我也不能答允你什么,”高仲甫慢悠悠地道,“但回鹘使臣的饯别宴在冬至上,你们该知道了吧?”
    ***
    许贤妃服侍着圣人脱下沾了寒气的大氅,命人将热过的膳食重布上来,圣人问:“小七呢?吃过没有?”
    “吃过啦,小孩子家家的,早都睡了。”许贤妃笑起来时,眼角已有了微细的纹,瞳仁中波光粼粼,“陛下快用膳吧。”
    段臻却道:“朕先看看小七。”
    七皇子一周岁后,由圣人定名为云璧,并从兴庆宫老太皇太后所移到了承香殿许贤妃处看养。听了圣人吩咐,许贤妃便叫玲珑打起小阁的帘儿,自擎来烛台随段臻步入。七皇子未满两岁,整个人缩在红漆檀木小床上,小脸陷在锦缎被褥之中,灯火一照,小眉毛小眼都皱作一团。段臻凝注了半晌,道:“他长得像五郎小时候。”
    许贤妃便笑起来,“才一岁半的孩子,眉眼都张不开,陛下便知道了?”
    段臻道:“本来么,沈才人与德妃也是像的reads;腹黑王妃哪里逃。”
    许贤妃仍是笑,笑容里的尴尬掩下去,她知道自己此时必得笑。
    段臻又问了下小七这些日子胃口如何、可会说话、吵闹不曾,直让许贤妃几乎笑弯腰去:“陛下是太久没得小儿了,都不知道养儿的滋味了?”
    段臻笑道:“的确,小儿长大了,都成了无耻之徒,还不如就这样一直团在篮子里——怎么不点灯火?”
    许贤妃轻声道:“小七不惯灯火,会哭。”
    段臻讶异,“寻常孩子都怕黑,偏他却怕亮。”
    “可不是。”
    两人围在小床边,压低声音聊了半晌,盈盈烛火映着许贤妃鸦黑发鬓、清雅笑颜,恍惚间,段臻以为自己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年轻的时候,想要一个人、想爱一个人,都不似今时今日,有这样深重的顾忌。
    他有时候都羡慕自己的大郎,当初凭着一腔子傻气,就可以随意讨好自己欢喜的女人。这样一份自由,不是任何人都能有的。
    然而大郎再怎么不堪也毕竟是皇长子,段臻如何能将殷家的女儿、许氏的外亲配给他?许氏虽行事低调,到底不得不防。
    至如那个殷娘子,既下了掖庭,便索性在掖庭呆一辈子罢。
    如此,殷家人不会在意,许家人更不会过问,才叫两相欢喜。
    即便这样让大郎不高兴了——但这世上令人不高兴的事情实在太多,大郎即便是个傻子,也该知道,他不能事事都如意的。
    “说起来,五郎要就国了,”许贤妃忽道,“妾既掌六宫,也该出面送份薄礼才好吧?”
    从大郎骤然到五郎,思维跳跃之间,段臻有些恍惚:“一家人,送什么礼。”
    许贤妃默了默,“妾只怕五郎去了受欺负。到底是慕知的孩子,妾心里放不下……”
    段臻拧了拧眉,她噤了声。便看着他站起来,在房中负手踱了两圈,袍袖上的金龙在烛火中跃动,终于开口道:“你也觉得他不该去?”
    许贤妃的声音愈发地轻,“妾只听闻那忠武节度使跋扈得很,五郎……五郎手底,其实没有兵的。去了又有什么用呢?反而叫陛下受了那边牵制。”
    “不瞒你说,前些日子刘嗣贞也与朕提了这桩。”段臻揉了揉眉心,神色中浮出了淡淡的疲倦,“朕看诸子之中,唯有五郎最贤,只是慕知去后,他便实在闹得不像话……”
    “五郎毕竟还是个孩子。”许贤妃柔声道,“陛下春秋鼎盛,还不必担忧这些。孩子们玩玩闹闹,能有什么干系?”
    ***
    冬来风冷,宫中都换了寒衣。自兴和署中不快的遭逢,殷染再没见过段云琅的面,想他开春便要就国,这些时候正要忙着准备才是——她也有她要忙的事情,她不能成日价想着一个已要离去的人。
    宫中有一位姓梁的女史,世通儒典,向来是给六宫嫔妃、公主、贵女们授课讲学的;后来出了宫,便在宫外办了个不大不小的女学。沈素书去后,沈尚书亦遭贬黜,家道流落,素书曾向殷染提过的那个妹妹,今在京中已是孤苦无依。殷染特地托人将那孩子送去了那位女史处学书,自己在掖庭多有不便,倒是戚冰还去见过她几次。
    戚冰道,那女孩看着极伶俐,倒不像她亲姊素书那样寡淡,却也不太好相与reads;丈室妻人,腹黑总裁步步逼。不过毕竟才十来岁,是非都不晓得的年纪,也是可怜。
    到十月初时,那位梁女史入宫来了一趟,向圣人禀报公主们的课业进展,也就顺路来掖庭宫坐了一坐。
    殷染见她竟肯来,自是前后殷勤,她没有婢女可使唤,自去沏茶倒水,而那梁女史却只是站着,微微矜持地笑道:“殷娘子不必劳烦了,妾只是来说两句便走。”
    殷染捧着茶盏走来,闻言一怔,“可是青陵在学中犯了什么事?”
    梁女史对着门外道:“还不进来么?”话虽和气,隐隐然却是不可违拗的。而后殷染便见到一个别扭的小女孩绞着衣襟踏入门槛来,眼神闪烁不定,嘴唇都被咬成了惨白色。
    梁女史道:“青陵是极聪慧的,我看着也喜欢。只是她的课业,唉,我也不懂,大约这孩子心思不在学书上面。”
    她说得委婉,殷染却听得明白,当下脸色一沉,道:“青陵,过来!”
    沈青陵慢慢地往前挪。她从没见过殷染的,此刻神色于陌生中有鄙夷,于鄙夷中有淡漠,殷染见到这张肖似素书的面孔却是这样对着自己,心头说不上什么滋味,只道:“你为何不好好学书?”
    沈青陵挣了半晌,一个字一个字道:“学书无用。”
    殷染笑了。
    沈青陵抬起头,莫名其妙地看着她。
    “学书无用,那你告诉我,什么有用?”殷染捧腹笑道,眼睛里亮晶晶的,“嫁人有用,是不是?你看你亲姐姐,共我,嫁了这世上最富贵的人,有没有用?成日里少想些有的没的,省得跟你姐姐落得一个下场!”
    梁女史端详地看着殷染,这个年不过二十的少女,却将这样婉转狠毒的话说得流利无比,简直道行莫测。而沈青陵显然被她吓着了,一张小脸骇得青白,许久,颤声叫道:“你凭什么提我姐姐?谁给你的脸提我姐姐?!”
    殷染笑得双眼都眯了起来,“都是知书达理的尚书闺秀了,怎么还这样说话?你姐姐总与我说有个才华了不得的妹妹,原来也不过如此。”
    沈青陵狠狠一跺脚,拧身便往外跑。殷染转过了脸,半晌没有言语。
    梁女史叹口气道:“娘子这样激她又是何必?”
    “梁大家放心吧。”殷染掏出几贯钱递与她,“她往后定会认真了。毕竟她最瞧不起的人,便是我了。”
    ***
    十月初旬,紫宸殿下旨,以皇二子淮阳王段云瑾为左羽林大将军,皇五子陈留王段云琅为右羽林大将军,并拜中书门下同平章事程秉国为侍讲,为四位皇子重开经筵。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陈留王就国一事,就这样在众人的眼光中被搁置下来。
    枢密使刘嗣贞接过圣旨往尚书省去,路上与陈留王擦肩而过。他温和地留了一句话:“殿下留心,天冷路滑。”
    段云琅不言,待他远去之后,慢慢回转了身,望向暗红门墙后的千万重帝阙,初冬的冷云压下,仿佛要将那琉璃瓦上的金龙脊压断去。
    从掖庭宫中闷头跑出的沈青陵,便在这时候停住了步子,呆呆地望着苍灰色天空下那男子的背影。
    风拂起他的袍角,掀涌出数条金线描就的飞龙。他看上去是那么高贵,可又是那么寂寥。
    ☆、第18章 乐尔无知(二)
    与回鹘来使饯别的御宴最终定在了冬至日,麟德殿,三品以上官员、命妇、皇子、公主俱得出席,听闻连兴庆宫的老太皇太后都要抬过来。
    戚冰早前到掖庭宫,看见殷染挑的一套月白绣金银线的大袖衫襦,还笑她素得寒碜;待殷染拿出一顶素罗帏帽,却是笑不出了。
    “你倒是好心机。”戚冰半真半假地道,“遮住脸做什么?”
    殷染道:“姐姐不是要戴芙蓉冠子?我看姐姐做湘妃是真真合适,冶艳中有飘逸,才是最勾男人的。”
    戚冰脸上微红,搡了她一下,殷染扑哧一笑,抬眼看她,伊人的脸色却隐在阴沉天色里,仿佛有些郁结。
    殷染不问,只是一遍遍擦拭着白玉笛。笛上有几点嫣红,染作梅花形状,怎么也擦不掉。
    冬至这日,她起了个大早,打水散发,细细梳妆。自红烟升了才人,她身边再无人服侍,自己做这些已得心应手了。只是天气实在太冷,好几次她不得不停下来呵暖双手再继续,转头望那门堂上,绿毛鹦鹉已冻得缩成一团reads;重生未来之中尉宠儿。
    目光再向外移,原来昨晚落了一场小雪,却并不尽兴,只在庭中地上结了一层凝滑薄冰,枯枝都不再摇摆,好似被冰雪封住了一般。
    看这架势,午后还须有雪。
    张士昭给各宫送来九九消寒图,隔着门脸望见内室中斜斜坐着的一个影。孤清的白衣,杳渺的长发,见了他,嘴角似笑非笑。张士昭脚底猝然一滑,几乎是小跑着到了承香殿。
    许贤妃披了一件袍子便出来,口中道:“何事这样急?圣人还在眠中。”
    张士昭压低了腰,声音细不可闻:“贤妃娘子,今年那戚才人实不足惧,那殷娘子,才是个祸根啊!”
    ***
    淮阳王云瑾得了林丰还报,心知高仲甫有意做这个媒,先有了八分底气。御宴他向来迟到,这回却冒雪赶了个早,收束齐整,往殿前一站,也有几分冠带风流。大风穿殿,宫女内监们忙着张罗火炉,张士昭见到淮阳王,跺脚便道:“殿下怎么来得恁早?东西尚未收拾好,可得委屈殿下了。”
    “不委屈,不委屈。”段云瑾笑着,负手在前殿踱了两圈。张士昭吆喝着将三殿摆出一条通衢来,中间一片空地,用以歌舞百戏。过不多时,教坊司的乐伎伶人一个个抱着琴箫钟鼓地来了,乍然紧骤起来的风雪中,段云瑾瞥见了一抹与雪同色的影子。
    白的衣,白的裙,一步步在雪地中挪着。脸上披下白的帷幕,段云瑾看不见她的容貌。只是那步履从容坦荡,身形又柔姿款款,几乎将他心底最深处的痒都挠到了。
    怎么上回去教坊司却没见过这样的人物?
    “啪”地一声,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他还没回头便听他咋咋呼呼叫起来:“哎呀原来是二弟,我还道是五弟……”
    他头痛,自己和五弟难道就那么像?东平王段云琮偏偏睁眼说瞎话:“我明明看见五弟在这里的,你是不是五弟?你莫以为自己变了二弟的样子我便认不出你……”
    段云瑾撇了撇嘴,不想与一个傻儿多作争执,再转脸去,那白衣女子却已不见。
    ***
    段云琅自麟德殿下的回廊拐进东亭,便看见她一个人坐在水玉栏杆旁,低头擦拭那管白玉笛。
    他看了她多久,她便擦了多久。
    “你怎么来了?”终于将话说出了口,却显匆促,她蓦然抬头,仿佛是这才发现了他。他又亡羊补牢地加了一句:“三品以上方能来的。”
    她凝着他,不言语。
    他站在阶上,雪片一点点覆盖了他脚边,又飞上他皂色的锦靴。他忽然想起四年前也是这样大的雪,四年前的那一日,同今日几乎一模一样,雪花落下时,能清晰看见空中相连成一串串的白色印迹,像是平空渗出的泪痕。
    他守在秘书省的窗前,从秋到冬,一任那雪花落了满肩,将自己小小的金靴漫得湿透了。当那寒凉终于自脚底浸透全身,他才终于明白,她不会再来了。
    那会儿刘嗣贞还只是少阳院使、太子家令,喘着气哭着求他:“殿下,您便不为自己想,也为德妃想想,她就您一个孩子,便在天上,想必也时时刻刻为您悬着心……而况颜公一门老小安危荣辱,也全系在殿下一人身上,殿下怎么还这样胡来……”
    低下头,寡淡地一笑。
    他当时是真的太胡来了reads;还归长安去。
    可是他不确定,如果重活一次,他是否就能抵抗住那窗下红衫的诱惑,是否就能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位,而压抑住那一浪浪在心头汹涌拍击的大潮。
    那一日,他归去少阳院,外宫城便来了人,传圣旨命他速去延英殿。
    那一日,圣人开延英奏对,召宰相及两省、御史、郎官,疏太子过恶,议废之。
    十三岁的小太子从没上过延英殿,高高的台阶爬得他气喘吁吁。他好不容易爬到那丹陛之上,便听见父皇对众臣说:“此子顽劣不化,是可为天子乎?”
    有御史中丞泣涕俯伏曰:“太子年少,容有改过。储位一国之本,岂可以轻动!”
    给事中却哭得比他更惨:“本性如此,如何改过?今日是小儿荒嬉,来日是天子荒嬉,一国之本,莫非便要交与这样的顽童?!”
    ……
    吵吵嚷嚷,吵吵嚷嚷。
    想护他的人哭,想废他的人也哭。个个都争得面红脖子粗,他懵懵懂懂地站在一旁,反而成了这场闹剧中最无关紧要的角色。
    最终,父皇摆了摆手。


上一章
返回

美人如钩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