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最强匹夫

第70节

    虽然被明确拒绝,乌鸦还是留下自己的电话,让林妍如慎重考虑。
    乌鸦走了,李时的茶水也实在喝足了,他也实实在在看清楚了,那个玉髓,谁也甭想得到,从林妍如的态度上可以明确看出,你就是把整个国家送给她,也换不到她手里的玉髓。龙老爷子希望自己这个快眼青年成为他的助力,看来唯一能帮助老爷子的,就是只能无奈地告诉他——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李时要出去转转,林妍如也不再挽留,跟他互留了电话号码,淡淡地说:“咱们这就是朋友了,以后有什么用到林家的地方,尽管开口,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我们尽量满足。”
    李时表示感谢,并说以后还真说不定有什么事要麻烦到你们呢!心说现在就有用到你们家的地方,只是这事对于你们来说属于“过分要求”,说了也是白说,还不如不开口!
    从林家的展厅出来,李时在大厅之内随便转悠,转了半天也没发现可以买的东西,真假容易辨认,就是价格把握不住,这样就让人无从下手。看到前边一丛人围着,他信步走过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被围在中间的人正在讨价还价,卖主手里的货物是一个铜制佛像,佛像不大,高不过三十公分,最宽处也不过二十公分,看起来做工相当精致,而且李时的透视眼看不透,说明是个真古董。
    几个人讨价还价还相当激烈,卖主要价是三十万,几个古董商一开始才出价十五万,然后慢慢往上加,已经加到十八万,再不往上加了,而卖主却是咬定三十万不松口。
    李时听到外围几个人悄悄议论,这个佛像最多值二十万,十八万也可以卖了,怎么也得给人留下点利润空间嘛,如果让人加到二十万,买过去一分钱赚不到,人家也不会买。
    不过就是个铜像嘛,为什么值二十万?李时搜肠刮肚把脑海里的考古书翻看一遍,也没有找到跟这个佛像相符的相关资料,而那几个古董商虽然一直在讲价,但是对这个佛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连什么朝代的东西都说不上来,只是凭眼力鉴定为真货,他们常年贩卖古董,知道在业内这样的铜像,价格也就在二十万左右。
    李时不管弄什么东西,都喜欢刨根问底刨个稀烂,连哪朝哪代都不知道的东西,就知道它值二十万,这个价值是怎么来的?他凝神往佛像里面看,希望从表层里看到能证明其身份的铭文什么的,自己的透视眼虽然不能全部透过古董,但是往古董内部渗透进去一部分还是可以的。
    当李时凝聚精神把自己的透视眼发挥到最好效果时,已经能看透一半的佛像,一看之下吃了一惊,因为这个佛像可以说是空心的,虽然中空的体积不大,就像铸造时在佛像的心脏部位起了一个气泡一样,但是那个气泡里面分明有东西,像是一卷纸,再仔细看去,断定那应该是一卷羊皮纸,上面写满了字。
    李时知道古代的华夏人不用羊皮纸,3世纪欧洲人发明羊皮纸的时候华夏人已经用纸代替丝绸和竹简,14世纪华夏的纸传到欧洲,羊皮纸也就没人用了,这说明这个佛像至少应该是14世纪以前的东西,而且很可能是国外流传过来的。
    把一卷羊皮纸如此慎重地铸造到铜像里面,说明纸上记录着相当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铜像的产生是为羊皮纸服务的,真正的价值在羊皮纸上,铜像都能值二十万,羊皮纸的价值肯定不止二十万,也就是说,这个铜像的价值至少在四十万以上。
    几个古董商跟卖主摆事实讲道理,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卖主明显被说动了,他嘴里咬着的那三十万在语气上也不再那么坚定,周围的人都看明白了,只要几个古董商继续努力,最多出二十万,就能拿下这个佛像。
    “你要三十万是吧,好的,我要了!”李时挤进去,对卖主说。
    轰,人群爆起一阵哄笑,大家心知肚明,明明二十万就可以买到的东西,这个年轻人却要出三十万,冤大头啊!
    也有几个昨晚出席宴会的人,纷纷议论道:“这个青年不是叫李时吗,他看东西很准的,难道这个佛像真的值三十万?”
    几个古董商可不管你是李时还是李钟表,他们几个唇枪舌剑半个上午,眼看就要成交的买卖,让这小子给搅和了,横插一杠子,什么意思你,找麻烦是吧?
    【作者题外话】:还请大家多发书评讨论剧情,下周一爆发,大爆发……求个收藏。女王,我看到你的帐号里没有收藏极品透视哦!
    第104章冤大头
    几个古董商挽胳膊撸袖子挡住李时,我们这是马上就要谈成的买卖,你少来横插杠子!
    李时一看,呦呵,我花钱买个铜像,还要挨打是咋地?
    一个脸上满是横肉的古董商照着李时晃了晃拳头:“就是要打你,快滚!”
    李时不过是看铜像里边有羊皮纸感到好奇,觉得三十万买来也不会亏,没打算从中赚到多少钱,如果几个古董商有话好好说,自己完全可以不买,可是他们几个为了这么个破铜像挽起袖子来要打人,那可就非买不可了!
    “我有钱,他有货,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公平交易,管你们什么事了,滚一边去,小心我也打人!”李时冷声道。
    轰,人群又是一阵哄笑,这难道就是冷笑话吗?横肉古董商的拳头快赶上李时脑袋大了,而且人家人多,李时居然出言威胁要打人!这就像史泰龙演的约翰兰博只有两个人,面对敌军几辆坦克和几百士兵,他居然对同伴说:“包围他们!”
    “草你妈的!”横肉古董商怒骂一声,抡拳便打,其他几个同伴更是呈扇形分开,把李时围起来,可是古董商的拳头快要碰上李时的脸时,居然像被定住一样停住了,横肉古董商惊愕回头,身后一个比自己更魁梧的黑衣大汉抓住了自己的手脖子,他挣了两挣,居然纹丝未动,再看其他几个同伴,也已经被同样的黑衣大汉给控制住了。
    朱海望和龙华南分开人群站出来,俩人用看可怜虫一样的眼光看着几个古董商:“李时说得对,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公平交易,你们居然还想打人,强买强卖吗?”
    古董商们谁不认识朱海望,被他的手下控制住一个个吓得脸色都变了:“朱——朱朱朱总,别误会,我们不知道他是您的朋友,求您饶了我们吧!”
    龙华南不耐烦地一挥手:“把他们弄到外面去,打昏算了!”
    李时冷眼看着他们表演,并不说话,很清楚朱海望和龙华南才没那么好心呢,之所以出手相助,大概想送个顺水人情罢了。要知道这是什么级别的交流大会,里面全是价值连城的宝物,特警、刑警、特种部队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着现场,那几个古董商不过是利令智昏才要打人,或者不过就是想把自己吓走,真要打起来,肯定立马几支枪顶在脑袋上架出去了。
    龙华南朝李时一笑:“小意思,不用谢我!”
    谢你?你无时不刻想把我弄死,这点小恩小惠想麻痹我,没门!
    李时三十万跟卖主成交,用手机转账付给对方三十万,铜像就是自己的了。卖主本来已经动摇,准备二十万卖掉算了,突然之间峰回路转又成了三十万,喜不自胜,高高兴兴地正要走,却被龙华南伸手拦住了:“老兄,占用一点时间采访你一下,本来打算二十万卖掉的东西,一下子成了三十万,心情如何?”
    卖主正在兴头上,想都没想说道:“肯定很高兴了,卖东西的谁不想多卖点!”
    “那你得谢谢这位老弟,要不是他自愿当冤大头,你可能连二十万都卖不上!”龙华南笑着,一脸嘲讽之色。
    朱海望指着李时抱着的铜像点评说:“这种佛像是南北朝时的产物,南朝梁武帝统治期间,佛教被抬至国教的高度,他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佛像,而且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佛教著作,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大量的这类佛像。佛像虽然是古董,但因为存世量较多,艺术价值也不高,所以值不了多少钱,一般就是二十万左右,像李时兄弟刚买的这个佛像,品相不大好,最多值十八万,二十万买来就是亏了。”
    以朱海望在南岳省一言九鼎的地位,他这一番话其实给佛像下了最后结论,那就是连十八万都不值,李时花三十万入手,这不仅仅是冤大头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傻瓜,即使是不懂行的围观者,刚才都看得明明白白二十万就能成交,他却站出来给人三十万,不是傻瓜是什么!
    人群议论纷纷,都在嘲讽李时冤大头,傻瓜,龙华南更是精神百倍,跟群众打成一片推波助澜,对李时极尽嘲讽之能事,朱海望也是面露得色地看着李时。
    李时明白了,朱海望和龙华南连顺水人情都不是,这俩混蛋之所以把几个古董商赶走,是怕古董商真的把自己吓走,那样自己花不了三十万,怎么当傻瓜呢?当不了傻瓜,他们嘲笑谁去,不嘲笑打击自己一番,怎么出得了心里对自己的恶气!
    小人,简直是小人!自己跟他们无冤无仇,何必这样苦苦相逼,甚至龙华南还想置自己于死地!
    对龙华南的所作所为,李时觉得还是尽量以防为主,防住对方不让他害到自己也就算了,绝对不会去报复他,毕竟龙老爷子对自己一片提携之心,自己报复龙华南对不起老爷子,让龙华南造吧,造得越凶,死得越快,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这是谁都没办法的事!
    至于朱海望,绝对比龙华南可恶,如果说龙华南因为把自己当成情敌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朱海望祸害自己那就不可轻恕了,他绝对受了龙华南的好处,才作为龙华南的帮凶,对这种人,有机会落到自己手里,一定要给他点苦头尝尝。
    作为一个年轻人,被这么多人当众嘲笑,李时觉得很难忍受,一个人总得要点强吧!本想当场找人打开铜像,取出羊皮纸,给这些鼠目寸光的人迎头痛击,可又一想,小不忍则乱大谋,羊皮纸还不知道什么来历,不能轻易示人!
    李时抱着铜像挤开人群走了,龙华南一看李时确实是当定了傻子,对着李时的背影阴阳怪气地叫道:“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发了个小财,这就找不着北了,觉得自己成大款了是吧,别走啊李时兄弟,我给你介绍几款物有所值的宝物,保证让你只赚不赔!”
    李时心里恨得要命,但是又不能发作,龙华南你就作吧,我惯着你,有人在自己头上撒尿,不报复他,反而给他奖赏,惯他其实是害他,让他快死而已,只要不是自己亲手解决他,死不死的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有你哭都找不着坟头的那一天!
    第105章造假集团
    李时抱着铜像进了十六号房间,这是梵氏珠宝的展厅,方伯和几个鉴定师正在跟顾客交谈,梵氏的几个保镖站在两边,因为大家在旅馆里早就见过面了,见李时进来,都跟李时打招呼。
    方伯是个六十多岁的精瘦老头,据梵露说方伯从十多岁时就在梵氏当学徒,老人家文化不多,但是勤奋好学,毕生精研珠宝、古玩,要说对宝物研究的精深程度,并不比那些泰山北斗式的人物差,可不管他专业水平有多高,总是要被老板的阴影遮挡,永远是伙计的身份,其声名、地位自然无法跟龙钟那样的人相比。不过方伯继承了父辈的忠诚和智慧,对老板忠心耿耿,安时顺命,从来没有非分之想。


上一章
返回

最强匹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