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小术士

第545节

    “老朽姓管名宁,字幼安,当日曾在曹公聚会时见过大王。”老者道。
    王宝玉在曹营的时候,见过的人不少,但并不记得管宁这个人物,笑着招呼管宁坐下,挠头道:“不好意思,我并不记得你。”
    “老朽一直效命于公孙渊,那次只是偶尔路过,大王忘记并不奇怪。”管宁解释道。
    “听起来你也是有官职的,怎么不在朝廷当值,反而有闲情到这里来了?”王宝玉问道。
    “唉,老朽不愿为区区俸禄而折腰,避世安居在此。”管宁道。
    王宝玉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说道:“老先生有心胸。”
    刚说了没几句,小和尚端着几杯茶回来了,恭敬的在王宝玉等人面前放好后,皱眉冲着管宁不满的说道:“这位施主,房钱已拖欠多日,再拿不出,还请自行离开。”
    “且容稍候!”管宁尴尬道。
    “你如此年迈,既不做官,又不开设学堂自力更生,还不能为寺院做事,如何归还啊?”小和尚不依不饶的说道。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自是不会拖欠一毫。”管宁打包票道。
    “总也不还,这张桌子不是你能随便坐的,赶紧走开!”小和尚推搡了一把。
    “真是啰嗦!”王宝玉瞪了小和尚一样,对马云禄道:“云云,给他点钱,将管先生的帐结了。”
    “这可如何使得?”管宁连忙红着老脸推辞,张琪英捂嘴笑道:“除此之外,你可还有其他法子?”
    管宁嘿嘿讪笑,马云禄取出了一锭白花花的银子,不屑的扔给小和尚道:“贪财之辈,这回够了吧?”
    第1220章 心向往之
    “谢过施主,这些钱足够老先生在此安住一段日子了。”小和尚掂掂银子的份量,又是眉开眼笑的转身告退,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
    其实小和尚故意使出了这招,管宁拖着欠款不还,见他和体面朋友交谈,便知这些俗世之人最看重颜面,打着仗义的旗号,多半会把银子帮他还了,果不其然!
    嘿嘿,若非自己机灵,这银子指不定哪天才能归还,打了水漂也未可知。小和尚得意洋洋,觉得以他的聪明才智,下一步都有可能得到晋升。
    “谢过大王!”管宁感激的拱手,拿人手短,管宁总觉得十分不自在,突然想起什么,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个皱巴巴的白绢,说道:“有道是,无功不受禄,我今日只剩蔡邕的书法一幅,权且算作回报。”
    蔡邕的书法确实值钱,但王宝玉并不稀罕,摆手道:“管先生,你这是何必呢,我又没说让你必须还。”
    “我曾与华歆为知己好友,某日我二人锄地,得金一锭,我不取,其心生贪念取之,我便与其割席而坐,从此断交。”管宁道。
    “呵呵,管先生太过较真了,不是谁都可以平地捡到狗头金的。”王宝玉忍不住开了句玩笑。
    “既非我所有,自是不可取!”
    王宝玉有些哭笑不得,这老头也太较真了吧!马云禄和张琪英都忍不住捂嘴笑,管宁还拿着那卷书法,一幅坚持要用这玩意抵帐的心思。
    “先生,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就是本人的妻子。也罢,你如此坚持,我就收下了,你也能心安理得。”王宝玉将书法作品收了起来。
    管宁胸襟坦荡,这才露出了放松的表情,接下来,两个人便随意的聊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管宁的才华十分了得,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堪称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如今荆州的地盘大了,正是大量需要人才的时候,王宝玉动了心思,开口问道:“管先生,这个地方虽然风景好,却也消磨人的斗志,催人老去,不如你去彝陵做官如何?”
    “承蒙汉兴王不弃,但我离公孙渊而走,正因官官相护,污秽遍地,如今却不想再踏入仕途。”管宁摆手道。
    “我能看出来,你为官清廉,肯定没有什么积蓄,但这里也不是养闲人的地方啊?”王宝玉打趣道:“难道你还有蔡邕的藏品不成?”
    “汉兴王说笑了。”管宁苦笑着摇头:“唉,我等避世文人,正商议聚合钱财,在附近买一块土地,躬耕度日。”
    “这样倒是个好办法,可以避开这些世俗纷扰,但管先生也得清楚,你和那些贪官污吏可是生活在同一日月之下,也呼吸的一样的空气。”王宝玉点拨道。
    “这……”
    “消极避世,枉费一身才华,其实也是不尊重知识,亵渎圣人古训。彝陵乃至整个荆州,一直没有官员贪赃枉法的事情发生,先生知道为什么吗?”王宝玉问道。
    “从未发生过?”
    “不信随便打听!”
    “还请大王赐教!”管宁急切的竖起耳朵。
    “道理很简单,经济发展上去了,生活富足,官员们薪水高,正所谓高薪养廉,并得到了尊重,后顾无忧,自然就不用再去做这种令人不齿的事情。”王宝玉道。
    “确有耳闻,彝陵富可敌国,有天下第一城的美誉。汉兴王管理有方,老朽佩服!”管宁点头道。
    “听我一句劝,你们与其在这里窝窝囊囊的活着,连杯茶钱都掏不起,不如去荆州好好工作,为百姓多做贡献,这才是君子之道。”王宝玉继续劝道。
    管宁动了心思,一旁几位偷听到对话的文人,也全部都动了心思,纷纷放下手中茶杯,齐刷刷眼巴巴的看着管宁,希望他拿主意,去荆州施展抱负。由此可见,管宁在这里德高望重,还是有领导力的。
    管宁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点头道:“承蒙大王不弃,我愿去彝陵,为大王效力。”
    “我等也愿意前往,肯定大王收留。”文人们立刻起身,纷纷拱手道。
    “那就一起去吧!”王宝玉大模大样的点头,文人们立刻奔走相告,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甘露寺。
    寺院中的僧人们却苦巴着脸,人都走了,这得少赚多少钱啊!小和尚更是高兴不起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激将了管宁一个,反倒断了这许多财路。
    一切商议妥当,王宝玉回去安歇,第二天一早,带着以管宁为首的几十号文人,跟着王宝玉下了山,当众人看见雄伟壮观的远洋号之时,又引发了一阵轰动,从这艘大船的造价看,彝陵的富庶,名不虚传。
    王宝玉要去打仗,当然不能带着他们一同前往,给了不菲的盘缠,让他们自己找路去往彝陵。一行人风餐露宿,心向往之。
    除了空空添堵之外,甘露寺一行收获不小,王宝玉心情很高兴,带领战船,继续向着入海口进发。
    两日之后,王宝玉在神亭岭处,遇到了凌统的水军,凌统早就接到了孙权那边传来的消息,对王宝玉表现的毕恭毕敬,表示一切遵从汉兴王的吩咐,等于将整个水军的管理权,都交给了王宝玉。
    “凌将军,倭国那边的情况怎么样?”王宝玉让凌统上了远洋号,询问道。
    “据探报,倭国十万大军,两千余艘战船,正从海上朝这边而来,两日后便能到达,实力不容小觑。”凌统神色凝重的说道。
    “这样吧,我写封信,你派人迎着他们送过去。”王宝玉道。
    凌统点头答应,王宝玉吩咐人取来笔墨,亲笔写了一封信,点名给倭国女王卑弥呼,口气很强硬,告诉倭国的军队,汉兴王来了,识趣一点,赶紧退兵。
    “大王,这样就能退兵吗?”凌统简直不敢相信。
    “嘿嘿,放心吧,他们都很怕我,倭国的名字还是我赐的呢!”王宝玉自信的笑道,张琪英和马云禄暗中鄙夷,就这么点儿功绩,逢人便讲,耳朵都听得要起茧子。
    第1221章 一曲退兵
    凌统立刻派出信使,驾着快船,将信送去给倭国大军的负责人,王宝玉指挥着近三万水军和五百多艘战船,继续向东,来到长江的入海口处停下,列好了队形。
    “汉兴王威震四海,凌统佩服!”
    一天之后,凌统和王宝玉在船上喝酒,感叹王宝玉曾收服倭国,英雄壮举。王宝玉嘿嘿直笑,得意的说道:“对付这种人,你就得有强硬的态度!”
    “汉兴王所言极是!”凌统具有年轻人的特点,喜欢热血故事,兴奋的打听道:“想必当时汉兴王威风凛凛,令倭军吓破了胆!”
    “那当然了,好几个吓尿裤子的!”
    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凌统大叫痛快,频频举杯。两个人正喝得高兴,侍卫来报,派出去的那名信使回来了,王宝玉呵呵直笑:“这速度还挺快,说不定有送给咱们的贡品!”
    但是只看了一眼,王宝玉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信使浑身是血,口鼻青肿,大门牙都被打掉了,说话漏风的哭哭啼啼回报:“回汉兴王,倭军大首领寅太郎拒不退兵,反而将小的殴打了一顿!”
    王宝玉面子上挂不住,恼羞道:“此人太可恶了,居然胆敢跟本王为敌!”
    “他说……”信使欲言又止。
    “说吧,我这里没什么忌讳的。”
    “他说小的哄骗他,说大王已经故去!”信使战战兢兢的说道。
    “好生无礼!”凌统大怒,而王宝玉给了信使一些赏赐,让他下去好好养伤,沉默不语。
    难怪倭军不买账,原来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没了,王宝玉若有所悟,既然倭军是响应曹丕出兵,这个恶毒的消息一定是从曹丕那里传出去的。
    即便是开放的当代人也不会轻易开别人这种不吉利的玩笑,何况是封建保守的古代,足可见曹丕对自己恨之入骨。
    曹丕既然能这么说,那就证明自己在倭军那里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到时候让他们当面看到本人,也许就会退兵。王宝玉这样想着,还是下令严密防范海上的动静,毕竟误会还没有解开。
    第二天晚上,海面之上并没有大风,但却突然升起浓浓的大雾,将附近的海面遮蔽的严严实实,众人的神情都紧张起来,生怕遭受倭军的突袭。
    夜半时分,海上果然传来了异常的声音,且动静越来越大,在惨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的看见黑压压的战船,正朝着这边疾驰而来。
    倭军在人数和战船数量上,都远远超过这边,他们更擅长海面战争,今夜大雾弥天,难以看清敌情,最好还是选择防守。
    王宝玉下令不要冒然出战,将大约一百艘覆盖着甲革的蒙冲舰排在了前方,先挡住倭军的队伍再说。
    浓雾中的黑影越来越清晰,倭军选择夜半的大雾中攻击,足见他们有着必胜的信心。
    王宝玉正站在船头,紧张的注视着挥不开的迷雾,祢衡拿着古琴走了出来,口中唱道:“大雾弥漫兮,朦胧不见;君子高歌兮,壮哉四海!”
    “老祢,快回去呆着去,倭寇的大军来了。”王宝玉酸脸道,都什么时候了,战争一触即发,你还在这里唱歌,这不等于告诉敌军自己的方位吗?
    “哼,谁也不可以搅扰了本尊的琴兴。”祢衡哼了一声,拿着琴就往前走。
    “快回去,否则本将军对你不客气了。”马云禄急道。
    “祢先生,改日再抚琴不迟。我也略懂些音律,届时……”凌统也过来劝道。
    “本人正有兴致,如此美景,岂能错过。”
    祢衡一边说着,居然还跑到了船头上。王宝玉一招手,立刻有两名侍卫冲上去,想要将祢衡强行的拉回船舱。祢衡站着便拨动了琴弦,这两名士兵没走几步,却在原地跳起舞来,表情陶醉,似乎在配合这祢衡的节奏一般。
    再看马云禄和凌统,居然也都放下了武器,做出了奇怪的舞蹈姿势,王宝玉也觉得身体难以抑制的想要舞动,连忙用醒神水的帕子,捂了一下鼻子,这才立在原地没动。
    祢衡得意的回头看了一眼,稳稳坐下,随着双手一起挥动,指尖划过琴弦,一阵高亢无比的声音传向前方的夜空中。
    祢衡的琴声中仿佛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传入耳中之时,宛如海水咆哮,万舸争流,好不壮观。
    倭军的大首领寅太郎正在催促着大军前行,忽然听到这阵琴声,心中一阵噪乱难平。再看前方,仿佛觉得有无数的战舰正朝着自己冲过来。
    寅太郎的第一感觉就是中计了,急忙下令让大军迅速撤离,即将接近王宝玉战船的倭军战舰,立刻掉头向后疯了一样的退了下去。
    待到祢衡一曲弹奏完毕,倭军战舰居然全部消失不见,祢衡对此却仿佛视而不见,又换上了一曲舒缓的旋律,让人听了就想睡觉。而那些听不到此曲的倭军,无论困意多浓,就是莫名兴奋的睡不着,苦不堪言。
    凌统和马云禄也停了下来,竟然不记得刚才发生了何事,哈欠连天。
    “行了,倭军退了,大家都回去睡觉吧!”王宝玉吩咐了一句,强忍着睡意,来到祢衡的身边坐了下来。
    “红颜易老秋无痕,小桥流水落纷纷,巫山云雨回头去,雾里看花幻亦真。”祢衡一边弹琴,一边放声歌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等了好半天,祢衡才算是演奏完毕,冲着王宝玉笑道:“宝玉,此音律如何?”
    “你的曲子还有差的吗?”王宝玉笑着拱手道:“老祢,感谢你帮忙退去了倭寇的大军。”
    “我无非是弹奏了首曲子,何来助你退军?”


上一章
返回

三国小术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