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贤后难为

第81节

    他抬头看向武帝,说道:“这……怎么可能?”
    武帝十分笃定的点头,说道:“千真万确!母后您再怎么不敢相信,也是事实。见见为您诞下一个孙子,也算是个大功臣了。”
    太后低喃道:“何止是大功臣,这孩子……这孩子可是未来储君啊!”
    武帝却摇了摇头,说道:“不,母后,未来储君只有一个,只能是晏河。”
    太后满是疑惑,问道:“我不懂,为什么?你们明明有孩子了,为什么不带回宫里,而是把他藏在这个地方?你弟弟的心也不在大统,为什么不顺天意而为?”
    武帝说道:“他在不在大统,朕都是从小把他当储君培养的。团哥儿,只能随他另外一个阿爹的姓。见见是男子,也有他自己的家业。这份家业,甚至比帝王之位还要厚重。母后您可知道……”武帝还是没说出周云见的身世,这件事应该由他亲自说,毕竟自己没有理由将他的身份曝光出来。
    房间里一时间有些沉默,半天后太后才缓缓说道:“我一直都知道,不论什么事,你做下的决定,没有任何人能说服得了。你与云见的感情,肯定是极深的。凡事,你们多商量。我老了,也没办法替你做决定。再说我一个妇道人家,目光短浅,无甚想法。只要你们觉得有必要,那便按照你们的想法来做。”
    武帝向来知道,自己这个母亲哪是目光短浅无甚想法。她不但聪明,而且懂兵法,更懂谋略。否则在这个吃人的后宫,她不可能走得这样长远。之所以一直藏着自己的锋芒,不过是想把这个皇权完完全全交到自己手上。
    他的母后,可以说是这世上唯二的,全心全意为自己着想的人之一了。
    武帝忽然又想到一件事,说道:“对了母后,见见又有孕了,您若是不急着走,可以留下来帮我照顾他一段时间。”
    第121章
    太后猛然站了起来, 满是惊讶的问道:“二……二胎了?”
    武帝说道:“是,是……个意外,我们也没想到那么快。但见见因为生团子的时候胎大难产,伤了身子。我本想让他将养一段时日, 谁知……谁知那补药和避子的药丸冲突了,导致吃下的避子药没起作用。如今已经三个月了我们才发现, 也是好险。”
    想到他们前日还有些不知节制的缠绵, 武帝便捏了一把汗。好在这孩子怀得挺结实的,仿佛见见的胎怀得都挺结实的。
    太后已经有些哽咽了,她上前拍了拍武帝的胳膊, 说道:“这让母后怎么说呢?我从不敢想, 你竟能有孩子, 还是两个。我以为你这辈子不会有孩子了,注定是个孤独终老的。哪怕有个男后陪着你, 母后也是欣慰的。没想到你们竟能有孩子, 这都是上天注定吧!”
    武帝怀里的团子正在揪他的头发, 武帝被揪疼了,便好脾气的把他的小手拽了过来, 才对太后说道:“朕也……没想到, 也许真是上天注定吧!”
    太后拭了拭眼角,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走了。我都有两个孙子了,为什么不留下来享受一下儿孙绕膝的欢乐?再说,妇人之事, 你们不懂,还是交给我吧!”
    武帝说道:“倒也……用不着您插手,见见自有他自己的众侍。而且,都是这天底下属一属二的。您只要偶尔陪陪他便可,这样朕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也没那么寂寞。”
    太后笑道:“他会寂寞?怕是我在,反而会干扰他。这世上,有几个儿媳妇愿和婆婆住一块儿的?你呀,不懂。不过这些你放心,你娘我,是肯定不会和见见闹什么矛盾的。”
    武帝的确不懂,他从小也没经历过这些家宅之事。不过这些事也不是他需要过问的,单单是前廷的事,都够他头疼了。古代后宫的女人,说起来还真是不容易。
    太后已经迫不及待的抱着团子去找周云见了,她得好好感谢感谢这个大功臣。结果在后院儿转了一圈儿没找着人,倒是被这院子里的美景给吸引了。夏季正是苹果丰收的季节,后院儿里隔三岔五的种了许多苹果树。果实灿若繁星,满满当当的缀满了苹果树。
    她一时好奇,上前摘了一个,只是这种红色的果子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放到鼻端嗅了嗅,竟是清香扑鼻。
    把苹果在衣服上擦了擦,无人可问,便问怀里的小团子,说道:“告诉奶奶,这是什么呀?”
    奈何团子会说的词不到十个,只会指着苹果呜呜哇哇的瞎比划。毕竟他才八个月,八个月的娃娃有的连爬都不会爬呢。团子倒是十分灵活,已经可以到处爬了。
    太后又仿佛自言自语的问道:“这是……果子吧?哪里有水……应该洗一下才能吃吧?”
    一听到水,团子的眼睛便瞪圆了。他对水天生敏感,且没有被封印水脉,司水之术已经继承。一听这个抱着他的奶奶想要水,立即高高举起两只小胳膊,胖乎乎的小手挥了挥。不远处的大缸里,一股清泉便这样从半空中飘了过来。
    眼看着水就这么凭空出现在了自己眼前,太后差点被吓出个好歹。好在她也是见过世面的,只听小团子咿咿哇哇的对她说着些什么,太后也仿佛听懂了。便将手中的苹果伸了出来,水便这样浇了下来,将苹果洗了个干干净净。
    团子对太后说道:“果果……吃……”
    周云见过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他头疼的捏了捏太阳突,今天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啊!自己的两层马甲,就这样被扒得一干二净。
    但是太后这反应……也不科学啊!为什么她看到水后仿佛……一点惊讶之感都没有?反倒是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把苹果洗了,洗完以后就这样和小团子一人一口的分食起了苹果。那画面之温馨,让周云见都忍不住感动流泪。
    所谓含怡弄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周云见从苹果林后面钻了出来,朝他们走了过去。这会儿后院儿没人,周云见便上前朝太后行了个礼:“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一看周云见过来了,立即朝他招了招手,拍了拍身边的石头,说道:“见见坐过来,你这果子真好吃,叫什么果子?”
    周云见答道:“是苹果,太后还喜欢吧?您若是喜欢就多摘一些给您宫里送过去。”
    太后说道:“还用得着摘吗?以后我就住在你这山庄里了!”
    周云见一脸惊讶的看着他,太后戏谑道:“见见不会不喜欢我这个老太婆吧?”
    周云见说道:“怎么会呢?您想住多久便住多久。恰好东后院儿空置,儿臣这便让人给您清扫出来,您今晚便能搬进去住。而且东院儿宽敞,再多叫几个宫女下人过来,侍候您的饮食起居。”
    太后乐呵呵的摆了摆手,说道:“哪儿用得着什么宫女下人,我这个年纪,硬实着呢!你不会以为我在宫里呆久了,就养尊处忧,肩不能提手不能扛了吧?”
    周云见摇头,说道:“那倒不是,太后您武将世家出身,身手自然了得。我只是怕您辛苦,当然也是想多照顾您一下,尽尽孝心。”
    太后笑了起来,说道:“自打你进宫,我对你真的越来越满意。单单是你能讨清儿喜欢这一点,我便挑不出你半点错来了。”
    周云见:……太后您滤镜太厚了……
    “我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你竟能给清儿生了个孩子。肚子里……竟还有一个?”
    周云见尴尬到无以复加,说道:“皇上都跟您说了吧……”
    太后叹了口气,说道:“你们不该瞒我,让我连自己有个这么大的孙子了都不知道。若是今天我不来,你们这是打算瞒我一辈子,临进棺材了,也不打算告诉我?”
    周云见立即摇手,说道:“不不不不母后您误会了,怎么会瞒着您呢?我们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这件事太过匪夷所思,连我自己都还没回过味儿来呢!还有我父母那边,他们也都还不知道。本想着,到时候一块儿告诉你们。谁知道,您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过来了……”
    太后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吓坏了吧?”
    周云见老实的点头,说道:“是……”
    太后笑眯眯的将团子放到草地上,团子爬到一边去够苹果的枝叶,才对周云见说道:“你与司水教……是什么关系?”
    周云见一脸惊讶的看向太后,说道:“您竟知道司水教?”
    太后说道:“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还未入宫,正野的不行。你大舅舅和二舅舅都惯着我,带着我走南闯北的看热闹。有一年北疆大旱,你大舅舅拉着我说要带我去看神仙。就是那时候,我见到的司水教教主。那可真是一个小仙童,年纪不大,一本正经。几个大人把他围了起来,在那儿作法。这么多年过去了,具体作的什么法我也都忘了。只记得那天作完法后下了三天雨,整个北疆大旱终于得到了缓解。你大舅舅说那是司水教,司水的神仙。因为这件事儿太过于让人难忘,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呢。后来司水教被清剿,我还问过你大舅舅。你大舅舅摇摇头,皇上和太子决定的事情,哪是我们这些人能干涉得了的?”
    听完太后的话,周云见满脸的了然,原来如此……难怪太后见到团子司水后竟没有半点惊讶的地方。
    太后说完后,又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我与清儿,是一体的。他的态度如何,我的态度便是如何。只要你们两个好好的,我这个做母亲的便能心满意足。实话说,我并不想让他做这个皇帝。若是可以,安然自在的呆在北疆,比关在京城那一方天地里不知要好多少。但既然上天有命,我们这些人便都挣不开。那便尽量,让你们活得都快乐一点。”
    再一次被太后这番话所惊到的周云见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太后若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绝绝对对是一个叱咤商场的女强人。她的见解与思维,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女人可媲美的。
    周云见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如今他已经连给武帝生了两个孩子,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于是对太后和盘托出:“您……猜得没错,儿臣正是司水教教主,盛倾雪之子。”
    太后听后了然的点了点头,说道:“难怪难怪,你给自己取名叫盛云,原来是为了怀念亡父。”
    周云见答道:“是的,也多亏我养父母,否则我可能也死在那次清剿当中了。”
    太后十分赞同的说道:“你养父母可是大功臣,也是我们的大恩人。改天我一定亲自登门,拜谢他们对你的养育之恩。”
    周云见的眼睛有些红了,忍不住道:“太后……您对我这么好,还真让我……有些消受不起。”
    太后却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你消受不起,那这世上还有谁能消受得起呢?”说着太后低头朝周云见肚子上看了看,说道:“这孩子都三个月了,往后你和清儿,可要悠着点儿了。”
    周云见:……不是,太后您不带这样儿的,说着说着突然提这一茬儿干什么?
    继钟离小哥儿主人后,这世上又多了一个知道他浪破天际的人儿。周云见觉得,自己的节操恐怕已经透支了三辈子。
    第122章
    自从太后搬来了清云山庄, 她就仿佛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团子二号。拿了周云见的牌子去坐地铁,每天顺着南城门逛到北城门,从北城门吃一碗他们那边儿虽不起眼却十分地道好吃的水引饼,她和团子一人吃半碗, 吃完后再坐着地铁回来。
    第二天又去了义学做旁听生,因为清云女子学院有一个不计年龄不论条件的混合识字班。年龄大一点的也可以去, 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也可以去。
    周云见深信, 扫盲工作刻不容缓,先从女性做起。
    太后忽然觉得今天来教课的女老师有些眼熟,不论从眉眼还是身形来看, 竟都像是前些日子薨了的婉妃。她那会儿已经出去游山玩水了, 并不知道婉妃这个骚操作。如今想来, 如果不是婉妃有一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姐妹,那她肯定是死遁了。
    怀里抱着小团子, 太后一身普通妇人打扮, 董知秋是肯定看不出来的。她先做了个自我介绍, 便开始教妇女同胞们识字。
    今天学习的字是:人,口, 手, 足,目。
    董知秋觉得,教这些妇女同胞们识字很有成就感。如周云见所说,女人活一辈子不仅仅是为了相夫教子,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董知秋手里拿着狡辩, 带着众人读:“人!”
    “人!”
    “口!”
    “口!”
    ……
    团子竟也跟着读得有模有样,才八九个月大,便开始启蒙了,的确早慧。这一点和他大阿爹很像,他大阿爹就是早早的会说话,早早的能读诗。只是被她瞒得死死的,过于早慧的孩子,在宫里太扎眼。即使他不犯什么错,也容易被人算计。
    团子就好多了,他可以想怎样便怎样。一开始太后还觉得,将大孙子养在农庄里,是不是有些委屈了他。再一想,自己当初想过的不就是这种自由自在,逍遥快活的日子吗?
    这样他便可以满世界撒野,想怎么玩儿便怎么玩儿。
    许多年后,太后为自己这一想法深深的自责。孙子是玩儿痛快了,这颗野心却也收不回来了。小时候满院子撒野,长大了满大晏撒野。
    临下课前,董婉秋教妇女们读了一首诗,叫悯农。妇女们一边手里织着绣样儿,一边跟着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董知秋十分骄傲的说道:“这首诗便是我们清云山庄庄主,盛云盛义士所作。盛义士感怀天下,对佃农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写下了这首诗。虽四海皆种田,农门却仍有饿死骨。这也让盛义士坚定了,改革农业的一颗心。”
    下面的一群妇女们开始鼓掌,太后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自家小儿媳妇,在民间竟如此得人心吗?这如偶像一般的存在,也是让太后惊叹不已。
    下课后太后抱着团子尾随董知秋去了宿舍区,这会儿宿舍区空空荡荡,就只有董知秋一人回来了。毕竟其他姑娘都是上工的时候,尤其是列车员,有时候要工作到天色完全暗下来。好在她们的孩子都有义学里的生活教育老师负责,也可以让她们高枕无忧的工作。
    只是董知秋总觉得背后有些发麻,似乎有什么人一直跟着她似的。
    转过宿舍区后,她猛然一个转身,果然看到一个人一直跟在她背后。刚要上前质问,却发现这抱孩子的妇人看上去有些眼熟?轻度脸盲的董知秋仔细看了看,立即下跪行礼:“董知秋拜见太后……”
    太后立即上前,疑惑道:“果然是你?在宫外就别行此大礼了,赶快起来。”
    董知秋起身,把太后请进了她的宿舍内小坐,并端上了自己亲手腌制的果干儿果脯。
    太后捏了一块桃脯,尝了一口,说道:“不错,董姑娘有一双巧手。”
    董知秋又给太后倒了茶,说道:“您怎么忽然过来了?哎,您怀里这个……怎么……怎么……”董知秋不敢说,这孩子长得极像周云见,可是……皇后怎么可能有孩子呢?
    太后笑了笑,说道:“这孩子啊!如你所想,是见 见的儿子。”
    董知秋惊呆了,问道:“见……皇……盛先生的儿子?可……可他……您怎么会允许……”
    太后一脸的大度,说道:“怎么就不允许呢?本来就是我们对不住他,他本该有自己的儿女。”
    董知秋对太后的印象一下子翻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螺旋,说道:“那……那皇上……”
    太后想了想,说道:“皇上啊……皇上也有啊!这既然是见见的,那也便是皇上的。他们二人,又何分彼此呢。”
    董知秋怀疑人生了,不知道该如何赞扬太后的宽容大度。不过说来的确,皇后殿下本来就是为了皇家之事,才委屈了自己。但……但他们的感情不是很好吗?为何又……想不通,着实想不通。
    太后看着董知秋的表情心里快笑翻了天,她也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恶趣味,非要逗她一逗。最后想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说道:“你不觉得这孩子,既像见见,又像皇上吗?”


上一章
返回

贤后难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