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条四爷,二饼福晋

第165节

    康熙一窒,以为他敷衍自己,“两年?”
    “对。”胤禛道,“四十二年年底或者四十三年开春。”
    康熙对此不解,“为什么?上次不是只隔一年多?”
    胤禛没废话,甩出‘饥渴营销’四个字,康熙不好再让他分析分析,放他出去后就找来十阿哥。爷俩琢磨一会儿,忍不住对胤禛伸出大拇指。他连广州都没去过,怎么知道西洋市场趋近饱和?十阿哥给出一句话,“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四哥应该是那种人。”
    对于西洋的事,康熙没有自大,难得听从胤禛的建议,此后不再提。
    三份赐婚的旨意下去,夜深人静的时候,尼楚赫趴在胤禛怀里问,“汗阿玛不纳新人是不是娶儿媳妇娶怕了?”
    “咳!”胤禛快睡着了,听到这话差点呛死,“你不叫着累?”
    “身体累,精神良好。”尼楚赫嫁给胤禛七年,一点也不痒,儿子生三个,早没了最初的别扭劲,夫妻生活越来越和谐。尼楚赫大马金刀地坐在胤禛腰上,换成土生土长的大家闺秀绝对干不出来,他却拉着胤禛的手,晃呀晃,“爷,说说么。”
    透过零星的烛光,胤禛望着那对酥胸,咽下口水,手臂一抬把他拽到怀中,“汗阿玛年龄大了,也该修身养性了。”
    而这话说完三天,皇贵妃派人传来消息,庶妃王氏生个阿哥,母子平安。消息传来之际,尼楚赫正在吃早饭,手里的筷子“啪嗒”掉在地上,扭脸看胤禛,四爷的脸好疼。
    十八阿哥八月初八出生,过几天便是中秋节,节过后天气会慢慢转凉,康熙便像往年一样提前几日回宫,在四九城里过中秋。
    八月十五这天天气很好,皇宫家宴放在晚上,边吃月饼边赏月,凉风习习,好不惬意。如果胤禛不乱讲话,康熙这个节过的堪称完美。
    胤禛以前不管康熙有多少嫔妃,不管他宠幸什么人,只要那些女人不给他添堵,尊重皇贵妃。可是现在弟弟别他三个儿子都小,四爷忍不住了,冲弘晖招招手。
    弘晖蹬蹬跑到胤禛跟前,“阿玛叫我啥事?”
    “早几天不是想看你十八叔么,让弘昱带你去。”胤禛道。
    弘昱今年九岁,虽然懂事却没看见他皇玛法一瞬间变脸,“十八叔太小还不会说话,过些天再去吧。”
    弘时从尼楚赫身上滑下来挤到他阿玛怀里,仰着脑袋问,“为啥不会说话,我弟弟都会叫哥哥啦,十八叔好笨!”
    “噗!”太子嘴里的一口酒喷了。想到上次胤禛说“不希望我弟弟跟我孙子一样大”,在扭脸看主位上的人,老祖宗啊,汗阿玛的脸黑的能滴出墨啊!
    上次那梗有不少人知道,太子一笑,其他皇子再也忍不住,众嫔妃和奴才趋于皇帝的威压不敢笑出声,捂住嘴巴,双肩抖动,气得康熙拂袖而去。
    直到月底,康熙都没宠幸任何人。
    皇贵妃担心胤禛把康熙气出个好歹,给老太后请安时提上一笔。老太后也不太赞同康熙恁大年龄还搞出孩子,弘昱过几年就可以相看福晋,难道真想看着胤禛的那句话应验。
    但皇帝有生理需求,总憋着也不是个事,老太后非常有心的提个建议,康熙捂脸,马蛋,朕某方面厉害,合着还怪朕咯?
    太子爷不希望看到再有弟弟出生,汗阿玛年龄不小,他是只管生,以后养的不得是自己。一想想儿子、孙子和弟弟一块养,那盛况,太子爷不敢再想下去。
    胤禛挑事,皇太后出主意,太子希望他长命百岁,其实就是暗示康熙修身养性。偏偏几人没商量,有志一同的这样讲,康熙好险吐出一口老血。
    纵观历史,有比他更悲催的皇帝?生个孩子的自由都没有。什么有魏征看着唐太宗过的憋屈,跟他比试试!
    十阿哥的府邸早两年便开始建造,加上十阿哥年龄不小,拿到钦天监推算出的几个好日子,康熙把他的婚事定在隆冬时节。
    内务府的银子一出去,胤禛又说这两年不去西洋,眼看着儿子都养不起了,康熙总算开始修身养性。答应皇太后不再搞出儿子,以致于康熙格外疼小十八。
    眼看着十阿哥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后宫没有再传出喜讯,太子暗松一口气,也不嫉妒羡慕康熙对小十八多么好。无论怎么好也是一个,总比再多五个六个来的好。
    从康熙三十七年到四十年年底,胤禩和胤禟两人已在南方待四年,四年的努力,全国百姓总算都吃上平价盐。哥俩带人微服私访一圈,放心下来便打道回家,至于他们的工作,自有能吏接任。接任者大半是胤禛和太子举荐的,哥俩不信康熙的眼光,还是相信三观笔直的太子和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胤禛。
    新年伊始,胤褆回南方,同时带走新婚不久的十阿哥。同时,康熙颁布“京旗移垦”的诏令,内城外一片哗然。
    颁布之后,也没宣布让哪些人去关外,也没说谁负责此事,好像忘记一样。他忘了,御史们也没有上奏,这种得罪八旗子弟的事,即便马齐还是左都御史也不敢第一个提醒。
    八和九回到京城,康熙大手一挥,让九阿哥去胤祚那里。戒毒所如今已开到两广,胤祚每天很忙,又要为接下来的事做准备,正需要人手,看到胤禟过来,六贝勒直呼,“汗阿玛终于看到我快累死了。”
    兄弟间没争宠的心思,胤禟前世又没见过早夭的胤祚,听他这样说脸色露出真心笑容。
    胤禟有事做,八贝勒闲下来。而他却不急,每天窝在家里,胤禛离他近,问他在家里干嘛,胤禩挺不好意思的,憋半天憋出一句,“造人。”
    可把胤禛乐的哟,直拍大腿,“咳,结果如何?”
    “别提了。”八贝勒那个愁。八福晋没少吃补品,怎么不见动静呢。想到前世一子一女皆在康熙四十七年出生,胤禩愁得,难道还得等六七年?
    “别急别急,放轻松,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胤禛颇为同情这个弟弟,“你越是惦记着,越着急,届时反倒使不上力。”
    胤禩叹气,“只能这样了。”他能多活一辈子,六七年算个屁,他等得起!
    “走了,汗阿玛昨天让我喊你今天一块进宫。”胤禛站起来让奴才去备车。
    胤禩:“知道汗阿玛找我什么事?”
    胤禛摇头,汗阿玛现在不信任他们兄弟,以前还能从太子那里得到点消息,现在顾问行也变成哑巴了。
    ☆、第203章 四爷突降刑部
    两人到宫中时,南书房的人正在陪康熙读书,张廷玉赫然在列。
    胤禛给康熙请过安,张廷玉便恭恭敬敬的冲胤禛打个千,康熙眉头一挑,看向太子,太子对此习以为常,康熙暗哼一声,他们兄弟间倒是好的不分彼此。
    四年时间足以证明胤禩的才能,康熙不会让能干的儿子闲着。而兵部有胤褆和十阿哥,礼部和理藩院用不着胤禩,户部有胤祉,小十一明年也会去火器营,火器营挂在户部名下。剩下便是吏部、刑部和工部,康熙思索良久,为自己着想,等张廷玉几人出去,康熙便说,“胤禛在户部待多久了?”
    过完正月天气依然冷的伸不出手,胤禛轻易不愿往宫里来,太冷的时候他连户部都不去,就窝在家里处理事情。昨天被康熙喊来,今天又来一趟,真当他坐在马车里就不冷了,“汗阿玛有话直说。”
    康熙没好气的白他一眼,刚才不好意思,见胤禛对他的态度,老四,别怪朕不客气,谁让你从不跟朕客气,“老八你也闲一段时间,接下来想去哪里?”
    八爷乃人精,看到旁边的四哥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他又不能说破之后拒绝康熙,“但凭汗阿玛安排。”
    “那就去户部,如何?”康熙问。
    四爷答,“极好!”他不用在做事啦。忙了那么多年,总算可以歇歇啦。
    康熙眼皮一跳,妈的!为什么老四看起很开心?难道他甘心把户部让出去,还有那一库金银珠宝?
    偏偏四爷接下来说,“老八,咱去户部交接一下,我明天就不用过来了。”
    “停下!”康熙见他说着话冲自己打千准备告退,“朕说让你走了?”
    “嘎?”换胤禛傻眼了,汗阿玛不是因为忍他到极限赶他回家?满脸疑惑,“汗阿玛还有何事吩咐?”
    “老四你过几天去刑部。”康熙本想让他去吏部,再不济大理寺,看到胤禛那么开心,瞬间决定就让他去每天看案卷看得人眼花的刑部。
    胤禛陡然瞪大眼,“汗阿玛说什么?再讲一遍?”
    康熙以为胤禛被吓着了,暗乐,“刑部,你没听错。”
    胤禛的脑袋有些晕,如果问他最擅长什么,查案、缉毒,不然当初也不会把哈巴借出去,帮刑部组建刑犬队。
    后来哈巴牺牲,按照胤禛的性子,怎么得为难图纳一番,结果他只是自己难过一段时间。
    图纳小心翼翼过几个月,等着小四爷来找茬,小四爷却没对他出手,搞得图纳再见到胤禛无地自容,他太小人了。
    胤禛当初也认为康熙会派他去刑部,毕竟除了兵部以外,他跟刑部的人关系最好。内务府总管当几年,康熙让胤祺接管,他也想着去刑部,结果又大失所望,以致于四爷都不抱希望了。
    毕竟户部的事太多,一样一样来,足够他再干二十年。二十年后呢,谁还干!反正四爷得提前退休回家含饴弄孙。
    八爷扶着胤禛走出乾清宫,见胤禛魂不守舍,误以为打击太大,“四哥,我没想到会这样。”他觉得自己会像九弟一样被派去户部帮忙,万万没想到汗阿玛这么看重他,让他总理户部。
    胤禛回过神扭脸一看,八爷快哭了,“你干么呢?”
    “四哥,对不起。”八爷即便知道此事跟他无关,都是汗阿玛的主意,看着胤禛在户部操心劳力,现在自己把他挤掉,感到非常抱歉。
    胤禛奇怪,“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胤禩下意识摇头。
    “既然没有你难过个屁?”胤禛钻进马车里,“还不快上来?”
    八爷愣住,总感觉有什么不对,正常人会这种反应?爬上车,盯着胤禛欲言又止。胤禛被他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有事说事,别整的恁吓人。”
    八爷吞吞吐吐,半晌憋出一句话,“四哥对汗阿玛的决定没异议?”
    “挺好啊。”胤禛道。他其实不擅长处理户部的事,胤禛更喜欢跟不法分子打交道,“好好干,哥看好你。”
    胤禩的嘴巴动了动,想问哪里好?又觉得这话很傻很天真,偏偏他想不出来哪里好,“四哥当真愿意去刑部?你跟我讲,我不告诉别人。”
    胤禛白他一眼,“放心,我不乐意也不会揍你,只会去汗阿玛跟前挖坑让他跳。”说话间户部到了,胤禛把胤禩介绍给众人,众人误以为八爷像九爷一样,同是来帮忙。
    康熙过些日子才会下明旨,到时候胤禛和胤禩也该交接好了,于是胤禛也不点明,由着众人误会。
    二月初,康熙下两道圣旨,一是胤禩转正,一是四爷空降刑部。
    八爷去户部没掀起多大波澜,四爷到刑部,大理寺众人菊花一紧,苍天呀,怎么把那个阎王扔去刑部啊。
    大理寺和刑部关系密切,以后少不得跟胤禛打交道,圣旨下来后,大理寺众人回到家就开始烧香拜佛,乞求明天一早皇上改变主意。
    至于顺天府和刑部诸人对此怎么看,他们一致表示,四爷是熟人,熟人来了好办事。
    胤禛去刑部的这天早上,习惯性拐到户部,进门听到户部侍郎喊,“四爷怎么过来了?”胤禛才发现自己走错了。神色未变,非常淡定地往里走,“老八呢?”
    “八贝勒在屋里。”户部侍郎不会想到一向精明的四爷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胤禩听到声音亲自前去开门,“四哥?”
    “下午去我家,有事找你。”胤禛道。
    八爷说,“四哥怎么亲自过来,让奴才来讲一声就好了。”
    “没事,反正离得近。”说完胤禛冲他摆摆手,转身走人。走出门呼出一口气,魏珠儿捂着嘴偷笑,胤禛余光瞄到他幸灾乐祸的样子,抬腿朝他屁股上一脚。
    众所周知,胤禛到户部就查近三年的账册,刑部诸人昨日接到消息,所有人自动加班,把近三年的案卷整理出来,由四爷抽查。
    本来他们没这等觉悟康熙对胤禛说让他去刑部,那原本的刑部尚书怎么办,听命胤禛?对方乃二品大员,胤禛只是个贝勒,康熙便打算给刑部尚书挪挪地方,于是派人去查刑部尚书这几年做的功绩。
    胤禛从太子那里得知康熙在查刑部尚书,暗中推一把,康熙很快查到图纳的继任者收受贿赂,其中一件彻底触到康熙的底线——替死。
    就是指有人犯死罪,其家人花钱卖个人替死刑犯服刑。康熙查到这件事当日把刑部尚书革职查办,家产充公。
    大多数人认为对方太作,终于把自己作死了,只有少数人怀疑到胤禛身上,然而他们不清楚胤禛是不是提前知道自己会去刑部,便不敢明说此事跟四爷有关。
    胤禛望着堆积如山的卷宗,身体一晃,“怎么这多么?”
    “傅大人,错了,下官说错了,傅腊塔自上任以来,每天只处理要紧的案子,时间长了就堆这么多,下官无权处理,求四爷恕罪。”刑部侍郎非常乖觉的到出实情。
    胤禛眉头皱的死死的,“把这几年的都拿过来。”一般小案子,地方官员便可结案,不涉及他人性命,不涉及甚广的案子到不了刑部,根本没有要不要紧之说。
    话音落下,又进来一堆,胤禛扶额,暗骂一声,混蛋!
    ☆、第204章 胤禛入刑部
    刑部作为审核刑名的机构,地方的案子判决后送到刑部,刑部官员如果发现罪名不对或案中有异议便会拨回地方重新审理,罪名正确、案件无疑,方可结案。


上一章
返回

一条四爷,二饼福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