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无盐为后

第4节

    “这么好的字,当真是那位小姐写的?”张成问,“她为什么不承认是她做的呢?”
    “姑娘家脸皮薄,自己做的灯被外男拿了去,不好意思吧。”朱翊钧说,“你还记得她是哪家的吗,回头采选让人把她名字写上。”
    “是。”张成应道,这位姑娘有造化了。
    “陛下。”冯保进来,“陛下,张首辅在宫外求见陛下。”
    “这么晚了他有什么要事?”朱翊钧说。
    “首辅大人知道陛下出宫了。”冯保低头说。
    “哦。”朱翊钧说,“你去回,先生要说的朕已经知道了,朕如今已经回銮,有什么教训明日再说吧。”
    “陛下,张首辅已经在殿外等候了。”冯保低头说,朱翊钧一个没忍住,手里的烛台被他扔在地下,“这宫中宵禁对张首辅来说莫非是个笑话?”
    殿内人刷刷跪一地。
    三息后,朱翊钧先调整了自己的心情,“都起来吧。宣先生觐见。”
    张居正已经垂垂老矣,但他精神又极盛,修建得当的胡须透着神气,他进来冲朱翊钧行礼,膝盖还未完全弯下去,朱翊钧已经下来搀扶,“先生免礼,来人,给先生看座。”
    “臣,谢陛下圣恩。”张居正颔首说。
    “陛下,今日可是出宫去了。”张居正说。
    “什么也瞒不过先生。”朱翊钧苦笑说,“朕先前说在宫中盛元宵灯火,先生说天下民力有限,后宫不可铺张浪费,朕深以为然。民间自发的灯火盛市,朕就想去与民同乐一番。”
    “陛下天下之主,白龙鱼服去了民间,若有了闪失,臣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张居正说,“陛下为了元宵灯火就要去民间与民同乐,如此贪玩好乐又如何对得起先帝的殷殷期盼,及太后的循循教导。”
    朱翊钧的手在袖子地下握成拳,“先生说的是,朕日后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
    等到张居正走后,李太后的宫里也来人说,太后想见皇帝,朱翊钧神色不佳,“朕乏了,母后要见朕,明日再去。”
    结果第二日还未早朝被李太后训斥一番,张成也被冯保罚去司礼监打了二十板子,朱翊钧坐在乾清宫只觉得哪哪都不顺。
    皇帝从宫外带来一盏灯自然也在太后掌握中,才被打了板子的张成稍事修整一下就被架去寿康宫,李太后坐在上首,“哀家听闻昨夜德胜门安定坊小灯市,出了一盏灯三千两被标走。”
    “不是,不是。”张成连忙摇头,“陛下拿走的这盏灯只花了三两,都是剪碎的银角子,上面并没有宫里的印记。”
    李太后闻言微颔首,皇帝花三两银子买个花灯倒是正常,若是花三千两买个花灯,便是前朝也要闹翻天了。“皇帝带回来的那盏灯可有什么特别之处?”李太后又问。
    “就是一盏简单的走马灯。”张成回道,“陛下还像很喜欢灯上的字。”
    “题字的灯,大概不是哪家闺秀做的。”李太后身边的嬷嬷说,她是知晓太后的担忧才如此说。“你可见见过那盏三千两的灯?长什么样?”
    张成隐下了这盏灯就是个大家闺秀做的,不仅如此,陛下还见过人家了,还说要记下她的家门要采选进宫,他低头回话道,“奴才并没有见过中标过程,并不知道是哪盏灯?”
    宫里不知道,民间知道啊,王千户家里二千金做的花灯,被人用三千两标走了,这谁要花那么多银子买一盏花灯,可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到后来隐隐约约传出皇帝当夜来过安定坊小灯市,嚯,流言更加不得了。
    传到后来,是皇帝夜访安定坊,见着了王二千金的美貌,惊为天人,一见钟情,于是花了三千两买走了王二千金的花灯做定情信物,二千金要进宫当娘娘了。
    崔氏因为女儿长的漂亮,从前很热衷带女儿出门,不然女儿美貌怎么会被人传颂,如今她却是惴惴不安。这样的传闻一出,女儿的婚事可怎么办?
    妇人只担心这样的问题。王伟元宵那晚回去就教训了女儿,“你爹是高官还是豪富,你用那样好的材料去做解闷用的花灯,明天就有人来调查你爹了。”
    王芷溪在家陪着太太,什么都不知就被劈头盖脸训了一顿,顿时红了眼眶,用帕子捂脸嘤嘤嘤。崔氏好不容易平缓的情绪又被点燃,冲着王伟吼道,“你的大女儿不也是金的银的用,怎么她用的,二女儿就用不得。”
    “大丫头只在家里用,她拿出去显摆了吗?”王伟,“财不露白,这点你也不知道吗?”
    “横竖大丫头怎么样都好,二丫头怎么都不好。”崔氏说道,“溪儿,你不得父亲喜爱,不是你的错,是娘的错,怪就怪你不是生在章氏的肚子里。”
    “你疯了吗?”王伟气道,“章氏都死了多少年了,你还如此怨忿。我说二丫头三丫头怎么和姐姐不亲,都是因为你的原因。”
    “你若是这么计较章氏,当年为什么要处心积虑的嫁给我。”王伟说完就走了。
    这还只是发生在主院的小插曲,等到第二天,灯会的人送银子来给王伟,说是昨天二小姐的灯卖出了三千两的高价。
    “怎么会这么多?”老太太惊讶说,“为何把银子送过来,往年的规矩不是一起送到慈济寺吗?”
    “第一个这个金额太大了,第二个二小姐那个灯看来也是造价不菲。”来人笑呵呵的说,
    “所以还是要来过问一下王千户的意见。”
    “按照往年的规矩去办吧。”王伟说,“横竖都是小孩子胡乱玩的。内室太宠爱孩子,打首饰的金银也拿出来给孩子胡闹。”
    等到下午传言是皇帝陛下买走了那盏灯,王伟的脸愈加黑了。“你们最近都不要出门去了。”王伟对崔氏和王芷溪说。
    老太太也很忧心,“不过是一盏灯,怎么闹出这样的事,这样以后二丫头的婚事可怎么办?”能不动声色就拿出三千两买花灯的人家岂是简单人家,这个传闻一出,没有这个家底的人都不会来跟二丫头求亲,若真有这样的家底的人来求,自己这样的家世又如何配得上,二丫头嫁过去可有舒坦日子过。还有皇帝陛下的传言,现在就是有家底的人也要观望,若二丫头被采选入宫,宫里那是什么简单的地方吗?二丫头这样的样貌人人都要防备她攻击她。若是没进宫,那更惨,被嘲笑就算了,若为明志,少不得要孤灯古佛的一辈子。
    “去跟老爷说,让他去打听一下,采选的公公什么时候到德胜门来。”老太太瞬间做了决定,“二丫头要在采选的名单上。”
    王容与在握着王玉清的手写字,“姑姑,昨天那个人说回宫?他的家是皇宫吗?”
    王容与一愣,“你真听见他说回宫了?”回想昨天那人,也没有什么满身贵气,天潢贵胄,背后龙型这样的出场阵势啊,就一普通人,瘦高瘦高的。
    王玉清点头。王容与握着他的小手,“他的家不是皇宫,而是一个叫宫里的地方。”王容与在纸上写着龚,里。“清儿这事只和姑姑说,以后谁也不能说哦。”
    王玉清点头。
    王容与想还是不要和三哥说,三哥那个愣子也许昨天还有冒犯的地方,不知者无罪。告诉他还露了行迹。她看着手里写着无人问津的纸条,横平竖直的正楷,笔锋可见也是多年的练习。
    这可是御笔啊。王容与耸肩想道,卷起来扔进放画卷的大瓷缸里,小小一卷,很快不见踪影。
    王雅量今天还在缠着齐大,“你朋友昨天拿走的那盏灯,你说怎么样他才会让给我。”还非要去亲自见那个人再商量。
    齐大很是苦恼,陛下说让他瞒着他的身份,他去哪又变个朋友出来。
    第七章
    过午晌不久,同坊的童家姑娘来找王容与,王容与见她,“被憋坏了吧?”
    “当然。”童大妞说,“明明都是一条街上的邻居,明明都是心里好奇死了,就是明里暗里的打探,就是不正面来问个清楚。”
    “你来想问我什么?”王容与笑问。
    “想问你那天去武清侯府赴宴,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首饰,知不知道武清侯夫人为什么要叫我们去赴宴。”童大妞一个个数着,“都是我娘想知道的问题,我才不想知道呢。”
    “是问我还是问我妹妹?”王容与问。
    “我娘想知道二姑娘的,但是我想知道你的。”童大妞说,“我娘新给我做了一身粉色的,我觉得我不太适合那个颜色,穿起来全不自在。”
    “那你回去跟你娘说,说我二妹妹那天穿一身粉红的,保管你娘就不会让你穿粉色了。”王容与说,“我就穿一身嫩黄的,梳个双丫髻,我还小着呢。”
    “虚岁十六了还小呀。”童大妞说,“我娘说你去年没说成婚事,今年碰上皇帝大婚,少不得要十七八才出阁了。”
    “我又不盼着出阁,晚些还好些。”王容与说。
    童大妞在王容与这说一肚子牢骚,再吃一肚子点心后心满意足的离去。
    等到那天去赴宴,王容与看见童大妞还是身穿一身她不喜爱的粉色,和王芷溪穿着颜色一样,其实十一个姑娘中,就有七个穿着这个能很好显现少女娇嫩的颜色,其余两个穿大红,一个穿沉稳的蓝色,只有王容与如所说的穿一身嫩黄,扎个双平垂环髻。
    赴宴是午宴,崔氏一大早就起来给王芷溪忙活,王芷溪今日穿的最新赶制出的新衣,粉红交领袄子配同色褶裙,腰两边各垂下两条绣花绦子,并有香包玉佩等物,衣袖裙摆绣的岁寒四友,披挂水红披帛,腰身盈盈一握,头发挽一半散一半,首饰也有飘逸流苏为主,颇有洛水神女风韵。
    王芙裳就穿着简单的多,同是粉色裙袄,却是过年期间的旧衣,上面绣的还是岁岁平安的花纹。她趴在一边,看母亲和管事婆子一起围着姐姐打转,啧啧称赞姑娘真是天仙下凡。
    王容与这天与平常一般作息,醒来后先在床上做了一套完整的拉伸动作,然后精神抖擞的去如厕,洗漱过后梳妆,解开晚间睡觉编的大辫子,往头上拍些香粉,再用梳子从头至尾通发,通二百余下再挽发髻。
    头发从中分两份,全梳至发顶固定成髻,垂发再一分为二,一半松松挽成环,一半编成小辫再挽成环,选用珍珠做发饰点缀,再用长长的嫩黄纱带子在环发上扎成蝴蝶结的样子软软的垂下来,十足的天真烂漫。
    杏黄圆领上衣配鹅黄褙子,并不刻意显出腰身,内衣外裳都用淡紫滚边,下身月华裙,颈上带的八宝璎珞圈,腰间挂的仙鹤纹鎏金银香球,里头搁着孙氏送她的香。并不带戒指,只手腕带一对白玉手镯。耳尖挂一对银叶子配珍珠耳坠。脸上敷粉,黛笔画眉,唇含朱纸。不到半个时辰,就妆扮好了。
    “行了,去给祖母请安吧。”王容与揽镜自照后说。
    老太太觉浅,早等着她呢,王容与平日里不喜敷粉,老太太多看两眼后便说,“你看打扮打扮多好看,平日里也不见你捯饬自己。”
    “祖母只夸我就好了,后一句就不用说了。”王容与撒娇说。
    等到吃饭的时候,王伟问左右,“太太呢?”
    “她昨天和我说了,今天和二丫头三丫头在院里用餐就不过来了。”老太太说,“我同意了,女孩子赴宴打扮要很长时间的。”
    王伟看着王容与说,“那你怎么还在这?‘’
    “我已经打扮好了呀。”王容与说,她转个圈,“好看吗?”
    “好看。”王伟说,“你母亲不管你装扮?”
    “哎呀,好看就行了。”王容与说,“吃饭吧,我今天去武清侯府,为了形象肯定吃不饱,得在家里吃饱了再去才行。”
    “该吃吃,该喝喝,能吃是福,不用管面子。”王伟说。
    “让人在马车里准备一点零食,回到车上就能吃。”老太太说,“你带哪个丫头去?”
    “无病吧。”王容与说,“无病沉稳些。”
    等到王芷溪一应安排妥当,已经是要出门的最后时机,门外的其他人家已经来催了三次了,王容与见了王芷溪第一面由衷的赞叹。“二妹妹今天可真漂亮。”
    “大姐姐今天也漂亮。”王芷溪说,只有王芙裳有点口直心快的说,“大姐姐今天怎么穿扮的小妹妹一样。”
    王容与抿嘴一笑,这就是她故意的了。爱谁谁,反正她不愿意进宫。
    等在武清侯府侧门下了马车闺秀们才见对方今日的穿着,上下扫视着,只是不约而同离王芷溪远些,远些再远些。
    武清侯府是五间九架的大宅子,从侧门上软轿,摇晃了一刻钟才到宴客的地方,武清侯夫人的大儿媳妇在花厅等候招待,等到姑娘们都站好了,才说,“今天早上起来就听到喜鹊叫,就知道家中该有贵客临门了,果然来了这么多娇客,园中花儿都羞的不敢开了。”
    十一个姑娘按父亲官职排了先后,里头有礼部侍郎的女儿,王家姐妹排不上前头。侯府之大,华贵非凡,安定坊的小姑娘们本质上还都是些小家碧玉,忍不住四处观望的眼神,王芷溪小小拉一下王芙裳,让她不要乱看,
    到了武清侯夫人所在的厢房,里头武清侯府的姑娘也在里头,等到这十一个姑娘进来,一屋子莺莺燕燕,王容与差点没被熏得失态。姑娘见礼,武清侯夫人挺开心的,“哎呦,这姑娘长的真水灵。”
    武清侯夫人把齐芷溪交到身前去了,旁人是又羡又妒。说不了几句话,怕是武清侯夫人也觉得这香味有些冲鼻,便让自家姑娘带着这些姑娘去花园里转转。
    等出了厢房,去了花园,到底是年岁相仿,很快就熟识起来。小姑娘能聊的无非是衣服首饰,但是说起衣服首饰,侯府姑娘种种都胜安定坊小姑娘一大节,侯府姑娘寻常用的布料已经是安定坊小姑娘逢年过节才能用的好料子。其实聊起来挺没意思的。
    侯府小姑娘们一直若有似无的打量着王芷溪,对女人来说,美貌总是特别关注的东西。李四姑娘问王容与,“你和你妹妹怎么生的不像?”
    “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王容与笑着回道。安定坊的一个邻居姑娘却是嘴快的说,“她们不是一个妈生的,自然不像。”王容与看她,脸色虽在笑,眼神却让那嘴快的人低下头躲一边去了。
    “嫡庶有别吗?”李四姑娘好奇问。
    “我娘也是正室呢。”王芙裳不满的说。“明媒正娶八抬大轿的进门。”
    “都是嫡女。”王容与说。“这些我原以为侯府该早知道的。”下帖子前就该调查清楚的,缘何如今还要当面询问如此无礼。
    “四妹。”李三姑娘出来解围说,“王大姑娘莫怪,我这妹妹就是好奇心重了些,而且忘性也大,前脚跟她说了后脚就忘,所以总是要问。”
    “原来如此。”王容与腼腆笑说,“我以为四姑娘种种好奇,别是我们来错了,不是侯府想请的那一家。”
    “没有的事。”李三姑娘说,她问王芷溪说,“安定坊卖了三千两的那盏灯真是你做的吗?可惜无缘一见。”
    “原也不是做来卖的,三千两全部给慈济寺开善斋,许是那位买灯的人有心行善吧。”王芷溪说。
    “王二姑娘做的那盏灯确实华贵非凡,我娘说便是做那盏灯的原材料没有几百两下不来。”还是安定坊小姑娘说的。


上一章
返回

无盐为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