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天生赢家(快穿)

第37节

    “心蓝,心蓝,你听我解释。”夏雅还不想失去俞心蓝这个体面脾气又好的朋友,想拼命解释,然而俞心蓝不再听她的话,转身便走了。
    夏雅之后也来医院找过俞心蓝,以为说两句好话就能求得她的原谅,俞心蓝不一直都是脾气好的不像话,性子又温柔的吗?过去她弄脏了她好看的裙子,她也只是笑笑,没有一句说她的话。
    可她不知道这不是一件裙子可以相比的事,俞心蓝人再好,也是有底线的,她一想到程繁南为了她把腿都给摔断了,写的信却被她狠心撕掉了,如果不是她亲耳听到程繁南告诉她,是不是她会一辈子不知道这件事。
    俞心蓝也没有瞒着父母,把夏雅撕掉她信的事给说了,俞父本就是个尤为注重品德的人,也不会将此当成小孩子的玩笑,勿以恶小而为之。别说俞母心疼女儿,觉得女儿的友谊受到了伤害,光是俞父就明明白白说,不让夏雅再过来了,他也不会允许女儿和这种品德的人来往。
    话虽不是大庭广众之下说的,但夏雅听了又羞又恼,她也是千金小姐娇宠大的,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她开始可能对俞心蓝还有点歉疚,但她都这么低三下四地来哄俞心蓝,求她原谅,俞心蓝居然这么狠心,和她断绝友谊。
    夏雅想着,不就是一封信么,要这么小题大做啊?俞心蓝也没有将程繁南摔断腿的事告诉她,她们已经不是朋友了,。
    夏雅反正认准了俞心蓝平日那面善心美都是装样子的,一气之下也不再来医院了。
    而没两天,程繁南就来了,不过他是一个人来的,他在知晓夏雅毁信的事后更加担心,非要亲自回来找俞心蓝。这次他太过执拗,程家人却不能为了他连累一家人,时局变得太快,不知道明天是不是安全的。
    所以程家人都已坐船去了国外,帮程繁南准备好了离首都最近的港口的一艘船,到了日期,程繁南和俞心蓝上船就能来国外。
    程繁南来的目的,一是担心俞心蓝,二是抱着劝说俞家父母的念头。他愿意为了俞心蓝不顾一切,国内国外对他都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也不傻,父母那么紧张,哪怕丢下他也要举家迁往国外,就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或许最好的结果是俞家和他一起去国外。
    自程繁南拖着断腿来了医院后,姜苓就没有再插手他们的事了,她能为他们做的事已经做完了,余下的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姜苓也做出了她的选择,她婉拒了出国进修的资格。
    其实姜苓考虑的这几天,虽然王教授没有对外透露消息,但他的学生们基本上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也猜出了教授推荐的人选是姜苓。
    偶尔见到姜苓时还夹杂着羡慕的眼光,国外不仅是先进的医学水平,舒适优越的物质环境,向往的大有人在,而且还有更多人看重进修完回来后,别说实习医生转正的事,连以后评职称都会很顺利。
    但也只是羡慕而已,没什么恶意,王教授收学生时也是非常注重品德的,他的学生中也多是良性竞争,不少人和姜苓关系还不错。
    所以在得知她拒绝了进修资格这件事,也更加惊讶。
    许多人心下感叹道到底是年轻单纯,不懂得抓住这样的大好机会。
    别说这些医生了,王复仁也有些替学生可惜,但既然是姜苓自己的决定,他总不能勉强。而且姜苓年轻,错过了这一次,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
    第43章 错爱的时代
    姜苓在将之前王教授给她的那些出国资料还回去时,还单独和王教授谈了一下, 她说出了思虑过后的意见,
    “老师, 我觉得现在不是很适合送人才出国的时机。”
    王教授虽然是国内医学界举足轻重的大牛, 但真说起来,对政治时局并不敏感。不过对自己的得意门生,王教授脾气还是很温和的,没有因为她年轻小而轻视她的想法, 而是问道, “为什么这么想?”
    “我感觉国内有些不太平……”
    姜苓并没有隐藏她的想法, 哪怕不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 她也能敏锐察觉到风雨欲来之感。
    王教授有些庆幸姜苓和他说这些话时,是关上了门的,这些话哪怕只是猜测传出去了也有不小影响,而他也不得不承认,姜苓的猜想也的确是有可能的,王教授不禁苦笑了一会儿。
    王教授第一念头还是提醒着学生, “这话, 以后不要对别人说了。”
    至于姜苓的劝告, 王教授沉默了很久, 最后还是叹道, “人我还是推荐一个出国去的。”
    橙黄色不那么明亮的桌灯灯光中,王教授幽幽道,“这个机会很难得, 也许明年还会有,以后还会有,但我们……只能一争朝夕。”
    姜苓并不意外王教授的这个决定,但这同样是王教授的决定。
    有时候装的东西小一点,或许会活的更轻松,在程繁南的苦心劝说以及他为了俞心蓝可以断腿的证明,俞家父母还是为了女儿幸福,同意一起去国外。
    临走时,程繁南和俞心蓝还特地一通来郑重了姜医生,真说起来,姜医生实在是他们的恩,帮了他们许多。
    姜苓的话也很简洁,“祝你们幸福。”
    而在他们上船离开后,在医院工作的姜苓也听到了系统提示音,“任务:帮助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错过。已经完成。”
    9526却来不及为完成任务而感到欣喜,反而莫名焦急担忧了起来,“宿主,我有点方。”
    姜苓笑了笑,“有我在,你怕什么。”
    “幸好有宿主在。”得到安慰的9526在两分钟过后,意识到了不对劲。
    明明说好要成为宿主的外挂的,怎么最后变成了宿主来安慰它,9526咬着小手绢心中嘤嘤道。
    姜苓依旧如常的在医院工作,每天认真完成手术,除了那日和王教授谈话之外,没再做过别的事。
    而王教授那边也很快决定了推荐出国进修的人选,是比姜苓早三年毕业的一位学长,为人能力也很强,表现认真勤恳。出国手续办的很快。
    姜苓也因为这半年来的表现优异,提前转正。
    姜苓谢过了同事还有前辈的祝贺,老师和师母还在家里给她准备了一顿盛宴,他们都知道姜苓是孤儿,没什么亲人。王教授的妻子也是学医的,不过这些年专心在学校里教书,很少再上手术台了。
    对姜苓也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
    姜苓摸了摸白大褂上医生铭牌,对9526开着玩笑道,“总感觉这医生当不久了。”
    大概是姜苓自己立了flag,正式医生当了不到一个月,动荡就开始了。
    医院作为公众基础设施单位,本不会受到冲击的,但王教授却出事了,因为送出国的那位学生,也因为他在国外的关系,被认为和国外势力有勾结。
    一夕之间,受人尊敬的王教授就成了阶下之囚,财产房子都被查封,还被不停的审问,和那位学生还有什么联系,国外势力安排他做什么了。
    虽然从姜苓的话中,王教授有了一丝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会如此可怕,尤其是还有他的老妻跟着受累。
    最后王教授还是出来,是姜苓把他弄出来的,用一封师生关系断绝书。
    姜苓既然预想到这种可能,不会没有准备,在那位师兄出国之前,她就用法子让那位师兄写下了这份师生关系断绝书,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其实最好的结果,是那位师兄回国,那王教授与国外势力有交易也就不成立,但显然这不会成立,连王教授的许多朋友在他出了事后,就唯恐避之不及,不落井下石就算轻的了。
    尽管见多了世事,王教授还是忍不住闪过一丝悲伤。
    那也是他很看重的一位学生,否则不会在姜苓放弃了出国的机会后,选择他。
    王教授收拾心情,对姜苓道,“小姜,你不要管我了,要是被我连累了就不好了。”
    其实即便撇清了和那位学生的关系,单是王教授和师母教过书,早年出过国,就不可能平安,都是要被下放的。
    姜苓摇了摇头,“老师,我已经安排好了。”
    下放是下放,但到什么地方,又是被谁管,那就有区别了,姜苓为王教授和师母安排的是首都郊区的一个农场,负责的人曾受过她的恩惠,这些她都安排好了,也利用了她在底层的不少的人脉。
    但至少王教授和师母不会受太多苦。
    “那你呢,小苓。”王师母担忧问道,都说患难见人心,能收姜苓为学生是丈夫的运气,他们现在这个身份不拖累姜苓都是好的,更别说能帮她什么了。
    “老师,师母,你们不用担心我,我大概也就不在首都待了。”
    姜苓其实是比较安全的,早早离开了大学,只是一名医生,除了因为是王教授的学生,又出手相助。
    她是烈士家眷,又是孤儿,读书生活上学都是政府补助,身份清白的不能再清白,除了是王教授的门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所以也不会太为难她,也就没什么前途可言而已。
    其实对姜苓而言,哪怕不出国,躲进深山老林里也能活的很好。但是独善其身又有什么意思呢,比如王教授,她也不可能为了安全而对真心待她的老师置之不理。
    没过多久,王教授和师母就被安排去了姜苓说的那家农场,还在那里见到了一些熟人,这些以往都是德高望重而且毫不吝惜给与姜苓这个小辈予以指导帮助的前辈老师,姜苓也力所能及的做了一些事。
    姜苓也私下去农场看过他们,另外留了粮票和钱。
    王教授的家不是被砸就是被抢了,除了当时被关时身上的衣服,什么也没有带走。姜苓在医院这一年多来,很少有什么花销,一存还存下了不少钱和各种粮票。
    她也大多留给了王教授和师母,她在哪里都能生活的很好,并不需要这些东西。
    医院给的调令也下来了,是去华北省青山县柳树村的卫生站,下乡支援农村医疗建设。
    姜苓摸了摸下巴,思索道,“这是要当山村大夫的节奏了。”
    9526:“……”莫名一点都没有被发配下放的感觉了。
    其实现在医院也不安宁了,四处都有着压抑紧张的气氛,不仅是王教授,还有很多地位高出过国教书的专家教授被下放到农场劳改,连院长也不知去了哪里,医院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
    通知姜苓的是医院的一位平时就认识的护士,她告诉姜苓,姜苓去的那一趟车事和去那插队的知青同行的。
    知青是在姜苓上大学之前就有的,每年都有不少知青去全国各地农村插队。
    姜苓谢过那位护士的好心提醒,收拾了一些行李,便按时上了那班火车。知青一共六人,两女四男,都很年轻,大多穿着绿军装,散发着青春活力。姜苓的车票还是和他们领座的,放好不多的行礼后就坐下了。
    从首都出去的知青基本上家底也不会太差,而且年龄相近,不一会儿就叽叽喳喳开了,并各自互相介绍了起来,其中一个梳着两条麻花辫,脸红扑扑背却挺得很直的女孩主动站了起来,“我叫沈英,英雄的英。要去的是青山县柳树村。”
    “我叫陈念华,去的是青山县槐树村大队”
    “我叫孟晓月。我去的也是青山县柳树村,”
    ……
    最后一轮下来人,几个知青都看向了姜苓,买的坐票是连在一起,而且年轻和他们相似,他们也就以为姜苓也是知青。
    姜苓放下目前唯一可看的红宝书,慢悠悠道,“姜苓,一名医生,去的地方是青山县柳树村。”
    医生?听到这个回答,其他人都惊讶了,原来不是和他们一起下乡的知青啊。
    那个叫孟晓月的小姑娘惊讶道,“这么年轻?”
    几人也纷纷有同感,感觉和他们年纪也差不多啊,却已经是医生了,这读书不会都是跳级读的吧。
    他们还真猜对了,姜苓在大学里直接跳了几级,一年半以首都医科大学有史以来最快的记录毕业的。
    沈英第一个好奇问道,“那你之前是哪家医院工作的啊?”
    姜苓也没有表现出她的冷漠不合群来,只是回答比较简洁,“首都医院。”
    众人更惊讶了,那可是全国最顶尖的大医院啊。
    不过,从那样的大医院被调到青山县柳树村这种穷山僻壤的地方,不会是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或者背景成分有大问题吧,有些多想的人就下意识离姜苓远一点了。
    对于他们的冷淡,姜苓并不在意,反倒乐得自在。
    虽然车上的娱乐甚少,只有一本红宝书可以看,姜苓默默地叹了口气。
    第44章 错爱的时代
    坐了将近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调令说的青山县。
    知青们别说女孩子了, 就是几个高高壮壮的大男人都觉得浑身酸痛。
    “这么远啊。”孟小月抱着胳膊一脸苦色, 仍带着心有余悸, 还没从这么长的火车路途中恢复过来。
    沈英倒是斗志昂扬, 还给身边人加油打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上一章
返回

天生赢家(快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