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侯门继室养儿经

第75章

    马车停在了静慈庵的门口, 赵菁是下了车, 瞧见亮黄色的墙头上写着静慈庵三个大字, 她才反应了过来的。怪道方才这一路上的景物都觉得很眼熟, 原来竟是以前赵勇带着自己走过的路。
    赵菁在门口站了一会儿, 看着远处的隐隐青山, 忽然想起个事情来, 昨儿刘掌柜说的有师太念经祈福的地方,好像就是这里来着。她昨天辞了刘掌柜,今天巴巴的又跟徐思安过来, 若是刘掌柜的瞧见了,倒是又不好意思交代。
    徐思安也跟着下了车,看见山门口停着满满的一排马车, 蹙了蹙眉道:“怎么今日连这种地方也这么多人?”
    赵菁便笑着道:“今儿是女儿节, 这里的师太祈福念经,来的人自然多。”赵菁虽然心里不好意思, 可如今人也到了, 若是不进去, 倒也说不过去了。
    两人顺着山门进到了庙里, 庵中香火旺盛, 来来往往皆是上山祈福之人。赵菁随身带着几两碎银子,想起当日路上偶遇了摄政王, 便没来得及把父母长生牌位的香油钱续上,也不知道赵勇后来来过没有。
    徐思安原本就是来探视故人的, 对烧香礼佛倒是没有什么兴趣, 瞧见赵菁虔诚的点上了香火,便开口道:“我去后院的禅房看个故人,你一会儿忙完了,就在门口的马车里等着我。”
    赵菁点了点头,目送徐思安离去,他高大威武的身形在人群中格外的显眼,赵菁抿着唇瓣笑了起来,想着一会儿把方才的事情偷偷的告诉爹娘,也好让她们也高兴高兴。
    赵菁顺着人流,按规矩一个个的拜过了菩萨,最后才来到了静慈庵供奉已故香客长生牌位的客堂。客堂的门口坐着年长的女尼,赵菁向她说了爹娘的名讳,那女尼翻了翻账册,果见赵家父母的长生牌位还没续上香火钱。
    赵菁从荷包里取了银子出来,让那女尼记档。
    那女尼便蘸饱了墨水记了下来,抬起头对赵菁道:“施主,去年赵施主在这里供的是两个牌位,今年另一个不供了吗?”
    赵菁有些好奇的愣了一下,她凑过去在那名册上看了一眼,只见上头写了一行小字:赵家小妹。
    因为在庵堂供奉长生牌位的香客众多,这里的师傅怕弄错了,所以在每个登记造册的名字边上,都记录下了生卒年月。赵菁顺着那四个小字看下去,边上的生卒年月赫然写着:大雍乙未年十一月初八。
    这是赵菁和赵勇两人的生辰八字,赵菁又如何会记不得呢?
    她和赵勇是双生子,听说他们出生的那一日正逢前朝宫门被破,京城乱作一团,赵家老爹找了四五条街,才找到了一个稳婆,帮着赵老娘接生,总算是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来。他们在家中躲了好几日,等叛乱平息了,才敢出门去。
    如果这个“赵家小妹”是和自己同一天出生的,那当年爹娘生下来的,不就应该是三胞胎吗?
    赵菁有些疑惑的看着上面的字,机械的从荷包中掏出了一把碎银子,放在佛前的功德箱上。
    可是她的父母从来都没有生过三胞胎!
    赵菁猛然的抬起头来,她被自己的推断吓出了一身冷汗。
    外头天光大亮,明晃晃的照着让人觉得刺目。赵菁有些失魂落魄的往外走,仿佛路上的一切都变的不那么真实起来。
    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宫女,赵菁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原身子的身世。
    赵勇和袁氏对自己那么好,从赵菁这个原身子里头,她也能感觉到赵家父母对自己的那份关爱,如果不是亲生的,他们又怎么会对自己做到这一步?
    可若当真是亲生的,赵家父母又怎么会送这个原身子进宫呢?宫廷那种地方,远比卖给普通的官宦人家危险百倍,若不是实在穷的没了饭吃,打死也不可能把亲闺女卖到宫里的!
    可赵菁心里明白,赵家虽然穷,却也不至于养不起一个闺女……
    赵菁在寺庙的门口站了许久,看着人群来了又走,心里就跟被掏空了一样。
    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人,在宫里不管怎样的如履薄冰,也都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直到出了宫,有了兄嫂的照顾,她才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一个家一样。
    她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即便只是那三间陈旧的老房子,可她也认定了他们是自己的家人了。
    可是现在,她忽然发现,自己心里认定的家人,和这个原身子都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更别说她……不过就是来自现代的一缕幽魂野鬼。
    “赵姑娘,你怎么在这儿?”
    赵菁抬起头来,看见魏明箴站在自己的面前,他似笑非笑、眉目如画。
    “国舅爷……”赵菁往前走了一步,她的心从来没有这样的慌乱过,脚底一个踉跄,险些就摔倒了。
    魏明箴也感觉到了赵菁的异样,伸手扶了她一把,她的掌心有些发冷,身体微微的颤抖,脚步僵硬的前行。魏明箴一把搂住了赵菁,扶着她往不远处的马车上而去。
    而就在他们的几步之外,徐思安正从庙门口出来。
    已经开了春,马车里没了暖炉,赵菁靠在角落里坐着,她身上没有穿氅衣,抱着膝盖窝成小小的一团,视线愣怔怔的出着神。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应不应该伤心,毕竟……这只是这个原身子的身世,和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牵绊,可眼泪却还是不争气的落了下来。
    一想到疼爱自己的兄嫂其实和自己并无血缘关系,赵菁还是觉得有些难过。只是,他们既然都没有把这件事透露出来,想必也是想着自己能永远做他们的小妹的。赵菁想到这里又觉得有些释然了,她擦干了眼泪,猛然想起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觉中上了魏明箴的马车。
    “遭了,我是跟……”赵菁说了半句,又怕魏明箴误会,继续道:“国舅爷把我放下吧,我若一个人走了,跟我同行的人必定会着急的。”
    魏明箴勾了勾唇瓣,含笑将马车的帘子挽起,就在马车后头不过百步的地方,武安侯府的马车正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赵姑娘以后不用再喊我国舅爷了,大雍已经没有国舅了。”魏明箴淡淡的开口,他的眉梢带着几分桀骜不驯的表情,没有以往的轻狂不羁,反倒让人觉得磊落了几分。
    赵菁眉梢一动,抬起头看着魏明箴,问他:“国舅爷想清楚了?那你的妻女呢?也都不要了?”
    “她嫁的一直是国舅魏明箴,而不是庶人魏明箴。”魏明箴抿唇淡笑,好看的桃花眼眯成了一条细线,忽然抬起头对赵菁道:“赵姑娘,以前是我错了,不该强求于你,日后你若是嫁人,定要嫁给自己真心喜欢的男子。”
    赵菁从魏明箴的马车上下来,她站在一望无际绵长的官道上,看见徐思安的马车停在了自己的面前,那人脸色铁青的从车帘中探出头来,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
    赵菁双手握拳站在当场,她抬起头看着徐思安,这个男人正直、优秀、又有担当,可自己到底是真心喜欢他呢?还是只是臣服于他的权势、地位,以及那一夜之后说不明道不清的纠葛?
    赵菁有些不分不清楚,她现在是急需一个庇护的港湾,可她不想这份感情变成一种依赖和逃避,这对徐思安并不公平。
    更何况……她现在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赵菁朝着徐思安福了福身子,勉强挤出一句话来:“侯爷,我如今还不能嫁给你,请侯爷……”
    她的话还没说完,徐思安却从车上跳了下来,他负手而立,表情凝重,过了良久才沉声道:“长顺,送赵先生回京。”
    徐思安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终究消失在了赵菁的视线中。
    赵菁放下了车帘子,靠着摇摇晃晃的马车车厢,她不知道要往哪儿去,她不想回到兄嫂的那一处小院,她不知道要怎样面对每日里都如此殷勤对待自己的兄嫂;她也不想回武安侯府,她不想看见徐思安,让她原本就已经摇摆不定的心更难受几分。
    赵菁最终去了朱姑姑的醒月楼,坐在二楼的小花厅里头,她捧着茶盏,能听见后面亭中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菁丫头,你怎么又来了,难道也是喜欢上了这醒月楼的酒戏了?”
    “我没地方去了,想着或许你这儿还能过来挤一挤,你若是不收留我,我可是要露宿街头了。”
    赵菁打趣的说了一句,悠悠叹了一口气,她今天脑子一热又做了件错事儿,把两个长生牌位的香油钱都付了,到时候赵勇若是过去,两厢一合计,这事情就准得穿帮了。
    “你怎么会没地方去呢,你兄嫂不是对你挺好的,不像我,家里一个不争气的弟弟,只想着从我这边捞钱。”朱姑姑坐了下来,看着赵菁略拧的眉宇开口。
    “兄嫂是对我挺好,只是……”赵菁掂了掂掌心的茶盏,想着如今她在这世上竟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心里头又难受了两分:“朱姑姑,你年长我几岁,如今我只把你当我的亲姐姐看待,你说像我们这样从宫里出来的女人,到底图个啥呢?”
    “那你从宫里出来,又是图个啥?”朱姑姑看着赵菁,脸上端着笑问她。
    赵菁拧着眉梢想了想道:“原先只就是想要出宫,觉得宫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好像只要能呼吸到外头的空气,整个人就活了过来一样。只是没想到如今……”她垂下眉宇,自己这份要强的性子,终究还是在外头碰了钉子。
    “你呀……这世道哪有那么容易,一个女人要在外头立足不容易,你又是这般的容貌,只怕就更不易了。依我看,听我一声劝,若是有好人家,就趁早嫁了吧。”


上一章
返回

侯门继室养儿经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