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本宫专治各种不服

第199节

    “帮我确认一下,这上面是不是刻着字?”穆远闪身,让苏牙过来。
    苏牙“啊”了声,终于发现自己多想了。
    他连忙上前,因为日光正好,他眼力又佳,因此瞬间就看到了,“确实!确实有字。”
    “写的什么?”穆远接着问。
    苏牙意外的看了穆远一眼。
    他家将军可是文武全才的,不像有的莽夫,只会打仗,大字都不识几个。那么,为什么要叫他看呢?好像情人密会密语,他在听壁角啊。
    好吧,军令在身,他不得不看。
    “上面的字有大有小,狗爬似的,写得还不如属下……”他下意识的嘲讽,不对,是实话实说了两句,结果就发现自家将军的面色很不善,立即及时止损道,“总共有七个字:边境,消失,勿担心。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穆远站直了身子。
    平安素来不喜欢打哑谜,更不喜欢故弄玄虚或者装腔作势,只是当时的情势,逼得她说话简略。所以,这应该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他小时候沉浸在自己的恐惧和悲痛里,进皇宫后,经常躲到无人找到的角落。后来平安就把他的躲避变成捉迷藏的游戏,让他渐渐放松了下来,敞开胸怀。
    第357章 会不会踢铁板
    不过他太会躲了,小平安找不到他,闹到两人饿肚子,就央求他给点信息。
    于是,他就用小刀在皇宫的门窗和桌椅的隐蔽处刻几个字,毁坏了多少好东西,只方便让她找到。
    其实,他是希望她能找到他。
    没想到有一天,这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暗语。
    所以刚才在阵前一说,他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还很快找到了刻字的地点。
    想必她是在假装睡觉时,背过身去,用发簪偷偷摸摸刻下的。他记得她头上戴着一只普通的银簪子,草虫的模样,很是可爱。
    而大夏人再无耻,也不会翻一个女子的床。何况他们急着走,必定无法事事细致。
    再想想,平安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不是无的放矢的废话,可惜他就是猜不透她要干什么,所以根本无法放心呀。
    他忽然有点后悔和三弟制订了那个计划,但愿不要坏了平安的事。
    一念及此,他更紧张了。
    “找人把这块床板拆下来,小心带回去。”他回过神,吩咐,“再给我盯紧了前面的大夏人,有任何风吹草动,不管事情多小,无论什么时间都立即来回我,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见他神情凝重,苏牙立即应是。
    一日无话。
    当天晚上,金十八一行人到达安歇之处。此地,距离顺宁寨的关隘只有半天的路程了。
    天亮,一大早启程,午饭时分就可以到达大夏的国土。
    不过也正因为路程比较近,平常人快马当天就能到,所以再无驿站可住。倒是路边有一处供来往行人或者兵将们歇脚的茶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穆远派人修缮了一番,居然有墙有屋,分隔了一大一小的两间房另一处大通铺,里面布置得舒服些,倒也是能住人的。
    “穆大将军很能干啊,也不小气。”老鲁头半是嘲讽半是感慨的道。
    打仗,用兵,并不只是上场能拼杀,仅勇敢无畏就可以的。类似于补给,粮草,人员调度和涉及到工程工事等外,无一不需要安置得当。战争就像一部机器,要让它正常运转,而且打败敌人,方方面面都马虎不得。
    老鲁头忌妒的,只是在如此短暂而仓促的时间里,穆远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从这个很小的角度,他深深感觉到夏君此次雄心勃勃,恐怕却要啃一块硬骨头以。
    会不会踢铁板?他脑海里没来由的冒出这个念头。
    但大夏人迷信,老鲁头立即觉得非常不吉利,不仅迅速把这想法赶出脑海,还连着对地上吐了好几口唾沫,又在地上踩了三脚。
    赵平安以为他发癫,金十八却是知道他们大夏国的风俗的,不禁皱了皱眉。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把话题扯开了道,“你们这些人一点也不怜香惜玉,穆远必然想得到,所以两处房舍都置办了一样的东西,省得你惦记着我,把好的让给我,结果让人家大江国的金枝玉叶受苦,不能受到优待。”
    “败军之将,谈什么优待呢?”老鲁头哼了声。
    其余人也都神情骄傲,向赵平安投来鄙视的目光。
    赵平安似乎压根就没看见。
    心里却不服气:大江之前是low爆了,但那又如何呢?
    皇兄在时,一直和拉帮结派的臣子斗争,只努力让太上皇留下的烂摊子不翻盘就很辛苦了。何况,皇兄的身体一向很差,为这个国家耗到油尽灯枯。
    她呢?前世只忙着扶小十四上位,大江国照例是内斗不止,自我损耗,搞出一出出的腥风血雨的大戏,哪有精力对抗外敌?
    所以大夏人才如此猖狂!
    大江并非没有武将的人才,可惜被各种外因掣肘,难以发挥实力。当整个国家被一群只顾自身利益的蛀虫啃食的时候,大厦如何能坚固?至少不能坚固到完全抵抗风雨,只能修修补补的过日子。
    但这世不同了啊。
    她的人生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大江有了穆远和刘指挥这这样的武臣,也有了杨计相那样的文臣。尽管他们每一个单拎出来都不足以左右局势,但架不住她有金手指,加上所谓公主党都团结一致,毫不犹豫。
    所以结局如何还未知,她现在看到大夏人这么嚣张,反而有点放心。
    骄兵必败!
    “哎,你不要搬了,这些东西我不吃!”金十八有点生气,因为老鲁头又去穆远留给赵平安的吃食了。
    “王子你……”
    “我什么啊,这些都是女子吃的零嘴,你拿给我一个大男人是什么意思呢?难不成我身弱,你就当我是个小女子吗?”金十八本来就因为刚才老鲁头的行为而心里压着事,这时候烦躁之下有点发火,感觉很丢人。
    赵平安倒是理解。
    这有点像那些没品的父母,为了给自己孩子更好的东西,拉下面皮,什么都要抢。
    “这个老家伙对你是忠心耿耿,你不必介怀了。”她劝了一句,转身要进屋。
    却在这时,隐约传来马蹄声阵阵,由远及近。
    老鲁头登时警惕起来,第一反应就是看向赵平安。
    哪成想,赵平安也一脸意外和纳闷,完全没有作伪的痕迹。
    “去看看是什么人?”他目力好,远远看到一行人从东边的小山坳后面绕出来。
    七八骑的样子,跑得很急,踏出了尘土阵阵。
    这样折腾,只怕紧紧跟在两百步以外的大江军也会发现的啊。
    顺宁寨之所以成寨,就是因在志丹和金汤的背后,渐渐隆起了山脉,而后陡然拔高,形成了崇山峻岭,一直延伸到大夏国界之内。在大江界内,两侧山壁夹成一个小小的死角,形成关隘。隘口左右,还有修建的高大长城城墙,易守难攻。
    这就是为什么大夏国进攻时从不选择这里,上回攻进大江国,还是因为有人无意中发现一条山腹小路,因而偷袭寨子成功,打开了关口的大门。
    但,穆远带人打退大夏军后,已经把那条路封死了。
    第358章 太巧了
    总之,这块地方的地形很奇特。
    一山之隔,却两处完全迥异的风景。
    赵平安做事虽然果决,看似鲁莽,甚至像赌徒那般,实际上每回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绝不会两眼一摸黑的就行动。
    所以她离京之前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比如军医建设的种种细则,比如穆远的态度,他在西北会面临的困境,再比如边镇的形势,内部以及外部的势力分布,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天气地理,都仔细研究过。
    夸张的讲,与大夏接壤的地图她都烂熟五心。说起顺宁寨这边的地形,简直可以在她脑海里直接形成图片,清晰无比。尽管并没有来过,也算大脑自带导航系统了。
    她知道山脉蔓延到大夏国界之内是一马平川,可在大江国界这边却是山峦起伏。尽管起伏不大,但那也是相对渺小的人类而言,其实完全可以进行相当有效的掩护和隐蔽行动。因此大江在顺宁寨所设巡卫不多,几个月前被突破真的只是意外,或者说大夏的运道太好。
    但赵平安觉得,以后幸运的天平不会再向大夏倾斜了。
    有她和穆远在,有老天给她的金手指,只要京里杨计相和刘指挥守得住,大夏的气数就将尽了。大夏新君金耀再厉害再英明,国运所致,那是谁也挡不住的。
    而此时,那队人就是从某个小山包后面绕出来的。因为之前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人,所以显得很突然。当他们出现时,已经距离很近了。
    重要的是,他们明显是冲着金十八一行人来的,难免老鲁头紧张万分。如果老鲁头身上长毛,估计这时候都能炸起来。
    赵平安也内心忐忑,因为她本来预计今晚行动,可不想节外生枝呀。
    再看这边,鲁达一声令下,立即有三个高手侍卫迎了上去。虽然人少,却也不怯,还有点气势汹汹的。
    他们把那队人观拦在半路,双方似乎讲了些什么,气氛虽然很紧张且不那么友好,却也没有动刀兵。
    赵平安远远望着,没等侍卫来禀报,就也看了个大概。
    这行人穿着大夏人的军服,看意思是在逃窜,一个个丢盔卸甲的,其中一个人的马背上还驮货物般的横着个人。
    从衣服的式样和那头散乱的长发上判断,大约是女人,只是因为脸朝下,看不清面目。
    咦,衣服是大红的,难不成是新娘?
    赵平安很诧异。
    “大人,那是我们的人。”终于其中一人快马赶回道,“他们奉命到大江执行任务,回程的时候被发现,好不容易甩才脱了追兵。昨晚发现咱们的信号,特意过来会合。”
    信号?什么信号?她天天与这些大夏人在一处,为什么没有发现信号?难道有什么隐秘的联络手段吗?穆远有没有注意到?会不会对边境局势造成影响。
    蓦然,赵平安脑海里连续冒出一连串的问题,心脏也骤然收紧,生怕穆远中了大夏人的圈套。毕竟连她都不知道的事,穆远又如何推测呢?况且他还在担心她……
    “我们的人?”那边,老鲁头的疑心简直都挂在脸上了。
    “腰牌,手令和上头的大印都有。”那侍卫下意识的瞄了赵平安一眼,“口令也对。”
    “你确定?”老鲁头再问。
    大夏的口令是外巡之人联络的秘号,免得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打自己人。但这口令一个月一换,外人无从得知。若口令对,十之八九就是对的!
    那侍卫犹豫了下,觉得老鲁头小题大做,过分谨慎。但他没有反驳,只想了想,又重重点头道,“他们中有一个是洪州军中的人,我在那边待过,随意问了几句,并无差错。”
    老鲁头沉吟了。
    按大夏国的规矩,但凡遇到大夏人遇难,夏军官兵都必须施以援手,何况对方也算是军中同袍,那更要共生死了。
    再看对方的样子,显然是暗探和一队斥候类的,因为双方交战在即,就深入敌后来探听情报,可惜被发现了,慌不择路才跑到这里。顺宁寨关口就是鬼门关,外头不容易进,若窝在里头就跟被关门打狗似的,有点脑子就不会自投罗网。


上一章
返回

本宫专治各种不服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