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道门往事(最后一个道士Ⅱ)

第280节

    “哪里有看镜子看背面的,”胖子道:“老头可不要说瞎话又异想天开了。”
    “是文斌的话提醒了我,”贾道士道:“罗门曾经发现过一块魔镜,是个西汉年间的物件,它最大的神奇之处在于,当把铜镜对准阳光,反射出来的光斑中,竟会出现镜子背面的影像。后来咱们的周恩来总理在博物馆中看到这面透光魔镜,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更是用了十年时间。”
    “那后来呢,破解了吗?”胖子问道。
    贾道士点头道:“大抵的原理据说是弄清楚了,听说是一种人和自然共同努力的产物。”
    “还真有这事儿。”风起云道:“这种工艺到了宋代就完全失传了,唐代《古镜记》中载:‘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梦溪笔谈》中记述‘世有透光鉴,以鉴承日光,则背纹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历史上诸多文献中的确是有透光镜的说法,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代,就有联军从紫禁城里盗走了一面这样的镜子,西方的科学家也曾经研究过这种镜子的原理,但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谁都未对这个千古之谜给出正确答案,没有人去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更确切地说,还没有人真正复制出与这种透光古镜完全相同的镜子来。”
    关于这点,作者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透光镜是镜体在受到径向压力p和弯矩m的作用时,在镜体内产生残余应力。由于镜体是一凸面体,在残余应力作用下,镜体有拱起的趋势。不过镜体有一定的刚度,只有当镜体磨薄到一定的程度,抗弯的刚度已显著降低时,这种径向压力和弯矩的作用,才使镜体变形而明显地向镜面一边拱起。
    当镜体在拱起时,薄处变形就比厚处大,也就是薄处的凸起程度比厚处大。这就形成了透光镜镜面各处不同程度凸起的全凸镜面。铜镜在磨研时,镜体各处的刚度以不同的速率在不断降低,镜体各处变形的差别越来越大。镜面曲率的差异也愈来愈显著,变成越磨越不平的镜子。镜面的这种曲率差异与镜背的纹饰相对应,因此在阳光照射下反映出的明暗相间的图像正是镜背的图像。
    而在科学界的解释和定义的当中有这么一句话:运用凹凸透光原理的古代铜镜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材料选用严格,研磨周期极长,自然形成表面保护层“玻璃廓”更需一个世纪的光景,因此透光镜一直是宫廷用品,难以流行民间……
    风起云看着查文斌道:“我记得,你曾经说过,见到这面镜子时出现一些幻觉似得景象,我现在怀疑它可能就是一面透光镜,不妨试一试。”
    几盏矿灯开始调整着角度,查文斌仔细在那镜子的前后两边不断的观察与调整,可惜,无论是镜子投射出来的光斑还是镜子的背面依旧没有出现什么神奇的变化,仿佛这就是一块普通的铜镜,不具备什么魔力。
    查文斌有些泄气,半蹲在地上有手挠着自己的头发,有一种挫败感,那么多条鲜活生命的逝去给他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也许并不是在这片雕像上,”风起云安慰道:“也许是光线不对,咱们的矿灯亮度太高,若是用自然光或许就不一样。”
    “自然光?”胖子指着周围那黑漆漆的一片道:“这地方千年不见阳光,再说了,哪个人会希望自己尸骨见光啊。”
    “不对!”查文斌忽然起身道:“我想起来了,吕梁曾经跟我说过,他们在截流的时候曾经把头顶这一片打穿过,估计后来又被重新封上了,如此隐秘的地下宫殿怎么能轻易地就被当时的他们打穿呢?”
    “老二!”胖子立马喊道:“恐怕还要辛苦你一趟,你身手好爬上去再找找看顶部的位置有没有人工填埋的痕迹,如果有,我这儿倒是有一些炸药,给他娘的轰开了,就当是给找了个出去的路,咱们出去研究研究也能随时再下来。”
    顶部,距离地面几十米高,叶秋只能再次披挂上阵,顺着激流瀑布而上,经历过前一次的紧张,似乎人人都认为这件事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小儿科。事实是无论再多么的艰难,叶秋从不会最嘴里说出来,那番骨头分离的冲击感谁又能保证说就一定能够抗下来呢?
    再次顺着瀑布攀爬上去,叶秋带着矿灯开始搜索着拱顶,果真在距离自己五六米开外是发现了一处明显的岩石断裂层。当年吕梁炸开这里后发现水流过大,无法进行截流,便派人重新使用巨石和土方进行填充,几十年过后,这一块被人为松动过的地方都已经开始有植物扎根,粗壮的根系顺着当年的裂缝穿了出来,余下扎出土的部分都有大拇指粗细。
    从这儿到那个部位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地方,如果一定要把炸药安放到位的话,叶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跳跃,平行跳跃出五六米远,然后一把抓住唯一可以受力的树根。这里得有前提,树根足以承受瞬间的冲击力,还有便是,他能够在那一瞬间牢牢地握住,一旦空手,他将再次跌入那个深水潭,几十米高的落差,虽说先前有过一次,可谁能不保证被这水下复杂的环境所困住,又或者被这水流带进暗河卷到不为人知的地方去。
    “这太悬了,”查文斌道:“石头,你叫他先下来。”
    “下来?”胖子摇头道:“不是哥们我狠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看过那个距离,以老二的身手至少有五成把握,若是我们此时在下面干扰,我估摸着会分他的心。”
    “没错,”风起云补充道:“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自乱了阵脚,我们得相信他,不过问题是如果他点燃了炸药的话怎么回去?”
    “跳下来,”胖子道:“只能是这样,而且爆炸产生后的碎片会统统砸到水里,雷管的引爆时间设定为半分钟,他需要在这半分钟里头迅速游到安全地点,所以这件事只能是他去办。”
    叶秋可不会考虑那么多,那道瀑布的位置水流极大,他很为难的才够勉强稳住身子,五六米的距离换在平时的确不算是个大障碍,但是现在水流推动着人往前走,他大部分的力气都要用作稳住身体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突然发力是很难的。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他决定换一个方式,他小心翼翼的捉住那些有棱角的石头开始慢慢往瀑布出口的两边看去,经过一番搜索,在左边的位置有一处小小的往内凹陷,就是那儿了!
    身体开始顺着岩石贴得紧紧的,一切可以附着力量的间隙都要被利用起来,下方就是轰隆隆的水流,而他能够发力的地方更多的便是两根手指和脚尖的一点。正是利用这么一丝附着力,叶秋开始横向向着那个凹陷处移动,他的身体不停的轻微颤抖着,不停地开始用脚尖盲目的搜索一切可以借力的下一步,这才是真正让人看得心惊胆战的部分。
    “他要干嘛?”胖子问道:“这太危险了,老子看得腿脚都在发软了。”
    “水流太大无法发力,”风起云道:“他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让自己转身,然后借助双腿的力量腾空,机会只有一次,若是失败我们只能是打道回府了。”
    遇到无法借力的地方,寒月刀便被扎进了岩石的缝隙里,就这还是千挑万选才能有个合适的点,这当中的艰险就不再过多描述了,他终于是一脚踏上了那个小小的凹陷处。此处说大其实不过刚好能够容纳半个脚掌,还是向下有一定的斜坡,就这已经是附近能有的最好的位置了,他像个壁虎似得趴在那儿喘着大气,不停的试图调整自己的呼吸。
    接下来才是重点,叶秋此时的姿势是面向岩石的,他必须要转身才能面对爆破点,在这样几乎光秃秃的岩石上能够趴着已经是难得了,还要转身的话正是不敢想象其中会有多难。每挪动一步就意味着一只手臂的力量再减少,同时平衡还要向外倾斜,叶秋尝试了几次都发现不行,于是他打算赌一把,尽到最大力度把身体扭转过来,以半侧身的姿势凌空发力扑向爆破点的树根!
    第六十六章 透光镜(二)
    这么做无疑就是在赌博,狭小的空间内,能够让他发力的点只有那半个脚掌大还是向下的斜坡,用来稳住身子已是勉强,再加上横向移动后他的距离还比之前远了约莫一两米,几次权衡之下叶秋重复调整着呼吸,几次瞄了那树根的位置不停的测算着自己所需的力气和角度。
    此时的叶秋根本听不见下方人们对自己说什么,猜想无非也就是一些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连续调整了几次后他决定放手一搏,在众人近乎是屏住呼吸的注视下,叶秋仿佛化身成了一只猿猴,双腿蹬踏后猛地用腰部往上一提,身子微微弓起,利用脚尖的那一点点力量瞬间爆发出力量,同时松手,并在双腿离开着力点的瞬间还完成了空中转身的动作。
    这一跳跃最难的地方在于高度本来就几乎持平,我们知道跳远的时候,人划过的是一道抛物线,反作用力把人投射出去,地心引力会使人向下,你能跳跃多远取决于作用力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力差。若是能够足够的空间向上,那么人受到的地心引力相对滑落的时间会延长,同样,滞空的时间也会延长,可偏偏现在头顶是岩石,叶秋要做到的几乎是像一个子弹般出膛,平直的移动五到六米,试想一下这几乎是超越了人的体能本身。所以他的速度极快,弯腰、蹬踏、侧身、发力,整个过程就像是豹子一般,没有半点犹豫,一气呵成,等到众人的嘴巴成“0”形的时候,他已经抓住了其中的两根树根,但是又因为自己的发力过大,身体开始沿着惯性往前,这个时候树根极其容易发生断裂,又或者因为摩擦力不够而导致和手掌分开。
    叶秋是怎么做的呢?他选择了一个巧妙的方式,借助抓着树根的一瞬间,腰部再次发力,用直立形状开始猛地凌空抬起自己的腰部,使得自己的双腿开始向上,通过手部那一点受力,转而使得平行的力改变方向,成秋千那样把整个人往上荡,双腿触碰到了岩石顶部的那一刹那已经把冲击力卸掉了大半,这便是一个标准的四两拨千斤。
    难怪贾道士在看完这一切后也佩服地说道:“他身体的协调性和爆发性已经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境地,单论肉体的强横他已经是顶级了。”
    胖子补充道:“还有这儿!”他指的是自己的脑子,别看叶秋闷声不响的,其实他很聪明。正说着,那边叶秋已经在向他们挥手致意了,胖子道:“哥几个,咱得找个地方避一避,等下炸了可就是天女散花了,可都别去触那个霉头啊。”
    查文斌担忧地说道:“我们能走,他能跑的了嘛?”
    “三十秒,”胖子道:“这就得看他的能耐了。”
    叶秋见到他们开始撤退后便要安装炸药,这种炸药的好处便是背面可以黏贴,不再会出现因无法找到支撑位的尴尬,胖子已经教过他如何放置和引爆。他特地用匕首把以前的缝隙掏大了一点,全部布置完全后,叶秋的手上几乎都要被摩掉了半层皮,他仅仅是依靠着几根短小的树根支撑着自己,长舒一口气看了一下脚下的大地,黑乎乎的一片啥都看不清,启动完引爆装置后,叶秋一松手便闭上眼睛,只听“咚”得一声,胖子知道他落水了。
    与此同时,数盏手电亮起在那底下河面上搜索着他的影子,胖子嘴中则保持着读秒,上一次他可是足足半分钟才出来,这一回必须要快啊!因为瀑布水流垂直冲下,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人在水中是无法借力的,很大程度上只能被水带着走,胖子祈祷他不要被卷入漩涡一类的地方。
    此时的叶秋再落水后立刻就再次被水流席卷,压根就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他试图控制着身体径直往下潜,越往水底所受到水流干扰的力量便会越小。被冲的七荤八素的叶秋在水中不停的调整着姿势,其实这种时候最可怕的便是碰到周边的乱石,有不少落水者往往都是在这个环节出的意外,水流卷着身体重重地撞在有棱角的石头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胡乱扒拉着的叶秋已经来不及游上一边了,自从他松手那一刻起心中便在读秒了,有些人的内心便是可以强大到这种地步的,即使处于最危险的环境依旧不会忘记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半,胖子焦急的在岸边试图寻找着叶秋,他对查文斌说道:“还有十秒,简直是……”
    此时叶秋明白,若在水中再强行上浮只怕只有一个结果,爆炸的瞬间或者是随后一点,他的脑袋刚露出水面,碎裂的岩石如同雨点一般砸下,所以他决定下潜的水底,尽量找到可以躲避的地方。因为在混乱中,他的手已经摸到了一些可以触碰的固定物。
    十秒中之后,伴随着一声巨响,瞬间的功夫便开始崩塌,在这地下暗河里,那声音简直能够叫人崩溃,就好似是把人闷在一个罐子里,然后往罐子里放了个鞭炮。巨大的爆炸让人觉得天旋地转,散开的石块瞬间倾泻而下,当年吕梁他们为了填补这个洞口采用的是整块原石,那玩意大小都能赶上面包车。如此大的石头被炸开以后散落下来,上方更多的原石瞬间就失去了支撑力,“咚!咚!”一个个巨大的影子跟炮弹似得狠狠砸下,溅起的水花顿时冲天。
    此时的叶秋依旧还没有浮上来,倒是风起云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紧张地说道:“若是按照之前他上浮的时间算怎么的也该到了,我希望他是找了个地方躲起来,这上面的石块数量似乎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自打爆炸之后的十几秒内,那些石头还在源源不断的掉落,几十年前的时间,足以让这些填补用的石块挤压得相当牢固,即使是爆破也只能是松动。而松动的后果便是连续性,既上方的石头塌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伴随着身边的支撑力逐渐消失而缓慢落下,这就像是地雷一般,谁也不知道下一颗什么时候爆炸!
    叶秋在水下毫不知情,只知道自己的四周不断有东西落下来,他在混乱中抱住了一个可以抓住的东西,尽量让身体贴近,纵使是这样,也还是糟了几次碎石的袭击,不过好在都是小块的,问题不大。
    落石还在持续,叶秋也到了差不多最后的关头了,再憋下去人都得交代,准备松手的一瞬间,他隐约看见自己的正前方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影子,很像是个人。这地方怎么会有人呢?他又努力的朝着那个方向划了几次,终于是看清楚了,原来是一个脸的轮廓,他想要再去看仔细一点,只可惜水流已经拖着他开始往上走了……
    在岸上焦急等待着的人们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叶秋的搜索,终于是有人用矿灯扫射到了水面上露出个脑袋,此时的叶秋已经偏离落石的地点有十米开外了,精疲力尽的他拖着已经发软的身体开始向着岸边不停的游着,胖子这边也同时准备好了绳子。
    一拉上来立马就开始检查起有没有缺失零部件,好在都是一些小擦伤,胳膊上的有一块淤青比较明显,那是刚才在水底被一块大石头带过的,他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没多大事儿。”其实那石头再偏离个几公分估计他就再也不会上来了。
    此时天还没有亮,估计还得再等个把小时,叶秋蹲在岸边开始恢复体温一边说道:“我觉得在这水底还有一尊雕像,但是没看清楚,估计大小跟这石头上的差不多,感觉像是它在水中的倒影。”
    “你的意思是还有一尊一模一样的?”
    叶秋点头道:“只看了个轮廓,水太急。”
    “那就对了,”贾道士道:“证明了我们的推断是有道理的,这水就好比是一面透光镜,透过水可以看到透过去的影像,我猜是古人为了模拟出这个画面,又在河道底部雕刻了一尊神像,毕竟相交辉映。”
    第六十七章 透光镜(三)
    “这种雕刻手法你们没有见过,但是我却见过。”贾道士继续说道:“那是在四十年前,新中国还没成立,国共内战的时候,我带人去了一趟唐古拉山脉。在那之前收到消息说是有一位空军飞行员在看到一座湖底有一尊巨大的佛像,拿到了经纬坐标之后几经波折终于是到了现场,在一整座雪山的背面发现了那尊雕像,当时有人判断说,一定是这里的天空太蓝了,所以飞行员产生了错觉,把倒影在湖水中的佛像看作是沉在湖里的佛,那个地方人迹罕至,我们也找不到知情者,加上高海拔地区,湖水温度极低,谁也不曾想过会下到湖里面去看看。”
    他继续说道:“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罗门也很低调,大概是在建国后的第四年,一支寻金部队开拔了过去再次发现了那尊佛像,当时他们打开了佛像底座,发现了背后有一座洞窟,里面满是早已失传的苯教典籍,还有大批的苯教壁画,精美绝伦,但是那支部队却很悲剧的遇上了雪崩。坍塌下来的万年积雪把佛像完全给掩盖了,一下子就让搜救的人失去了辨认的标的物。
    那个年代咱们国家十分缺贵金属,蒋介石把大量的金银都带去了台湾,所以黄金部队的人才十分紧俏,上面非常重视,就开始搜索。顺着当年的经纬度,飞机再一次飞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发现湖底依旧还有一尊佛像,到那个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湖底的那个根本就不是倒影,此时站着的那尊佛像已经被积雪掩盖了,按理不可能出现倒影,是因为那里的水太清了,所以能够直接看穿,误以为这是倒影。
    其实这是一种古人的宗教建筑理念,佛教里有诸多的佛像是三面的,代表着三种法身,那这种石刻佛像如何反应三种法身呢?便是站着一座,水底一座,倒影一座,这倒影无论是湖底向上看还是从山上往湖面看都是合一的,便是象征着三相合一。其实跟我们道教一气化三清也有着类似的含义,无论是人还是神我们都认为是有三个部分构成的,天地以及本尊,缺一不可,缺了便是不全,这倒影就像是我们在阳光下的影子,没了那便是死了。这种雕刻手法也叫阴阳对称雕,极为少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行,又在什么时候结束的,总之应该距离现在很久远了,只有少数甲骨文上会有些零星的记载,实物这是我见到的第二处。”
    胖子道:“好复杂,不过倒是有些像是透光镜的风格,同样都是一处图案多处融合。”
    贾道士点头道:“其想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还有一个小时便天亮了,等到日出的时候再行尝试,这水底暗流涌动,不是每个人都像叶秋这般身手,就不要去冒那个险了。”
    “对了,”查文斌道:“那几枚玉环是不是在你们那里,一直说上面记载着信息,敢问那是什么信息。”
    贾道士说道:“不瞒你,先后找过很多人来看,可以确定的是玉环上的确是雕刻了一些肉眼难以分辨的线条,我们把这些线条整理复制放大后仔细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什么结果。”
    胖子听到这儿就来劲了,他张口道:“贾老爷子,不是晚辈要说你们,这事儿办的真不地道,一提那玉环我就来气。起先我家查爷高风亮节,说白送给你们,你们装模作样的不要,好了,东北一趟差点没在背后下黑手,用这法子抢去,好在今天你算是承认是你们拿了的,不过这也有些太说不过去了吧。”
    贾道士没想到胖子竟然会提这个,那也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赶忙拿出玉环道:“这不我也带来了,原先考虑过把它跟这镜子结合,但是没什么发现,那时候情况紧急又有外人,罗门办事向来严谨,就委屈你们了。”
    “透光镜,玉环、雕像……”风起云在一旁一边走一边重复的自言自语道:“这三样东西看起来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也未必不能把它们串起来,对了文斌,你刚才不是说好像看见那雕像上闪过一抹绿光嘛?”
    查文斌点头道:“没错,我应该可以确定自己没有看花眼,所以才想起那玉环来,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试想一下啊,各位都看过电影,如果这玉环是电影的胶片上面记载了一些信息,那么就需要通过电影机器才能阅读出来,这机器暂且设定为透光镜,那么幕布呢?投射的影像会在哪里呈现?”
    “你是说那面雕像?”查文斌皱着眉头道:“但是那里明明有水流挡着……”
    “你管那么多累不累啊,等下太阳一出来挨个试一试,他娘的再不行老子就回去搬炸药,其实事情都被你们搞复杂了,当年吕梁都找到这儿了,却又被硬生生的给填了,不然也不至于死上这么多人。这就是想法太多,主意太多,到最后谁也没弄明白到底咋回事。”
    “事实就是难料,”查文斌对胖子说道:“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选择性失明,往往看到的真相却当作是假的,把假的又当作是真的,这不能怪他们,只能怪人心有一种天生的怀疑性。”
    一个小时的时间是漫长的,天亮了,不过却很遗憾,他们似乎都忘记了,太阳的直射是有角度的,只有当太阳刚好运行到这个点菜能够产生足够的反射,好在终于是能够见到光了,心里那种感觉也逐渐开始好了起来。根据测算,估计要在上午十点左右,借着这个时间,还能有空休息一下,每个人都到了精疲力竭的时刻,不过老天爷也不开眼,外面好像并不是阳光明媚。
    “睡,难不成就在这里睡到太阳出来?要是连下个十天半个月的岂不是要饿死了。”
    “要有耐心,”贾道士道:“还记得我们出发前吗,别的地方都在下雨,唯独这块出了太阳,我想只是时间未到罢了,天注定的事情自然会有天来帮忙。”
    “你们想的真乐观,”胖子说罢对那神像拜了三拜道:“神仙大爷,听着了没,您要是有灵的话就开开眼,保佑快点天晴,然后等出了太阳我们就来掘了您的老坟……”
    有道是风云变幻莫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胖子的话灵验了还是如同贾道士所说,一切都是天注定,几分钟之后墨林水库的上空乌云再次散去,与昨日相同的那种奇观又出现了。只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水库上方现在早已是尸横遍野……
    查文斌说做道士有要遭天谴的,人都是公平的,在你获得什么的时候就必须要付出什么,或许只是时间先后。有经验的盗墓者在进入帝王陵之前都会做一件事,那便是烧纸人,越是殉葬多的越是要烧的多,只有这样才会平息对方的凶煞之气,意思是我拿了这么多条命来换你一点财富。所以在他们庆幸着老天爷开眼的同时,余下还活着的编号们则在祈祷,祈祷着今天不要再重复昨天的悲剧。
    “快十点了。”查文斌推着胖子,这家伙胡咧咧一通后就开始倒头大睡,胖子睁开眼看见就看见贾道士双手张开站在那悬崖边背对着他,好像是打算要拥抱那神仙,单从那背影看还颇有几分风仙道骨的样子。
    “怎么了想不开打算往下跳啊!”
    “别瞎说,他在那已经站了一上午了,”正说着,突然间一抹阳光从天而降,刚好就洒在贾道士的头顶,洞穴中满是灰尘飘过恰好显得那道光柱格外的明显,在那恍惚的一刻真的有成仙的感觉,胖子赶忙起身拍醒风起云道:“小白脸,快醒醒,快出来看神仙啦!”
    “快!”查文斌赶紧提醒大家,这是一个需要配合的工作,由风起云胖子还有叶秋三人各拿一枚玉环放置在铜镜前方,查文斌手拿那枚铜盘不断的调整着角度,当光线投射到神像瀑布上的那一刻,众人的呼吸屏住了……
    第六十八章 三缺一
    刹那间,奇迹出现了,一片绿色的花纹开始出现,就像是现在的幻灯片被投影了一般,交相辉映,说不出的神奇。只不过当这些花纹开始出现之后,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般来了个清晰无比的答案,只有错乱无序的一些线条被显现在那神像之上,从中几乎读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贾道士,快点画啊!”胖子着急道:“这头顶的太阳可不是门口站岗的守卫,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贾道士也的确是没有闲着,当这些线条出现的一瞬间,他就开始用笔和本子在记录了,只顾着画图的他也没有功夫搭理,线条跃然与纸上便是越发的清晰。贾道士画了约莫有一半了,左右思量还是皱眉眉头道:“没用,这能瞧出什么名堂来,文斌你试试换个角度。”
    查文斌便又尝试着换几个角度,每一次镜子或上下移动,这些投射出来的绿色线条都会跟着变化,跟前面或者是这里短上一段,或者是那里凹下去一截,这下可把他们几个是急的越发不行了。按照这样的结果来看,任何一丝角度的变化都会最终影响到这个图案的完整,所以,即使是贾道士再怎么画也是白搭,因为看到这个结果他也已经放下笔和纸了。
    “一定不是这样的,”贾道士道:“咱们现在等于是已经拿到进门的钥匙了,唯独就是不知道这一串钥匙上面哪一把才是对的,文斌你再调整试试,看看会不会有更加清晰的。”
    胖子道:“查爷,你就别听他胡咧咧了,再这么下去阳光稍纵即逝,肯定不是角度的问题!”
    “阴影,”风起云道:“我知道了,这些线条都是通过这玉环里的斑驳处显现出来的,但是我敢肯定它们并不是完整的,所以每一次调整角度,光线穿不透一些斑驳的位置才会有各种差别的地方产生,如果能够剥离这些斑驳处或许就能显示完整的信息。”
    “你这是马后炮了,”胖子道:“做什么都来不及了,你去跟太阳公公商量一下,让它先停车吃个早饭,咱们慢慢研究得了。”
    “你就少说几句,”查文斌打住他道:“这就是没念过书的下场,依我想也是这斑驳挡住了线,就跟玻璃杯子里头有脏东西不干净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照出去的光才会被挡住。”
    “那可不一定,”胖子道:“这东西古怪的很,要真是被东西挡住了就没光,那我们彻底这玉环岂不是应该毫无遮挡物?依我看,要想在墙壁上有投影就必须要有被投射的东西才对,玉环假如是通透的,应该过去就是一片大绿,啥玩意都没了。”
    贾道士听胖子这么叽叽喳喳一通后像是忽然被点醒了一般,他的目光聚焦到那三枚玉环上猛烈的收缩道:“没错,这被投射出来的其实应该就是这些斑驳,斑驳才是记录信息的关键!但是现在这些斑驳似乎是不完整的。”
    “玉石是被矿物质入侵之后才会留下沁色,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风起云道:“就算是这样的话,我们也没办法去试图修改这本来就形成的沁色啊,这是在玉环内部形成的。”


上一章
返回

道门往事(最后一个道士Ⅱ)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