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首辅养成手册

第134节

    罗宜宁早就知道道衍和罗慎远认识,却是第一次知道他们是同门师兄弟。
    他单独留下?让道衍送她走?
    宜宁不由得看了道衍一眼。
    他垂目念经,外面太阳的光线透过窗纸,照在他的侧脸上,如雕塑一般的五官。长眉微完,眼窝深陷,眉目之间有慈悲之相。
    道衍突然说了句:“怎么,怕我再杀你?”
    后颈的伤还隐隐作痛,罗宜宁微扯嘴角笑道:“大师刚才既然放手,应该不会再杀了。只是大师文质彬彬,不像习武之人。”
    “佛法慈悲,渡人渡己。武力为下等,贫僧素日不喜。”道衍淡淡说。
    宜宁未再与道衍多言,而是对罗慎远道:“……三哥,如今大慈寺危险,后山又有混乱,你不如跟我们一起离开。有什么事留待以后做。”
    “不用管我,你跟道衍离开。我这次带的人也不少,我做完了事情就回来。”罗慎远按了她的肩说,“赶紧走,陆嘉学恐怕快回来了。”
    她要是单独走了罗慎远留下,谁知道陆嘉学会做什么。
    宜宁心里惴惴不安,总觉得此事没这么简单。“三哥……”她喃喃地喊他。
    罗慎远就皱起眉:“你在这里反倒耽搁了我的时间,不要任性。”
    “走吧。”道衍放下念珠,拿起了放在墙角一把三尺长的弩箭和箭筒。罗宜宁还想跟罗慎远说什么,却被道衍带出了院子,外头有辆马车正等着。道衍先上去了,看到罗宜宁还往回看,他才慢慢道,“陆嘉学虽然残暴,却也是个相当聪明的人。杀师弟对他而言没有好处,而且师弟如今官居工部侍郎,也不是随便就能杀的。你留在这里怎么样,师弟反而更加束手束脚了。等他把曾应坤救出来自然就走了。”
    罗宜宁总是怕他被自己所连累了。
    她暗叹一声,跟着上了马车。马车沿着山路跑得很快,跟来的路不一样,这条路更加荒僻难走,她在马车里坐得不太稳。道衍却盘坐闭眼,身形晃动非常轻微。他嘴中喃喃,宜宁仔细一听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她识得这本佛经。
    她也没多问,直到马车咯噔一声。驾车的车夫突然闷哼,然后宜宁看到有血溅在布帘子上,马车失去了控制猛地一侧。
    宜宁顿时往后倒,她原以为自己会撞到车壁。但道衍突然动了,宜宁感觉到一只手扶住她的腰让她坐正了。罗宜宁开始相信这个人是真的习武了,他的手扶着她非常的稳。道衍没有多说话,一把抓起了他的弩箭。
    外头有个粗哑的嗓音说:“大师!你把马车留下,我等不为难你!”
    道衍在军中受人敬仰,总归有个战神称号在,福建沿海的渔村现在还供奉他的祠堂。
    “我本不杀生了,如今为了救你还要开杀。”道衍看了她一眼,突然说。
    宜宁不知道该说什么,道衍已经出去了。
    她把帘子挑开,从缝隙里看到道衍拉起了弓,拦着他们的人手里是绣春刀,并不适合这种攻击。道衍的弓箭几乎百分百中,同时他一拍马屁股,马儿仿佛受了刺激猛地加快了。宜宁不得不拉住车框才稳住身体,但是马车横冲直撞很快就冲出了重围。
    马车跑在宽阔的车道上,道衍手里还剩下最后一根箭。他手搭着箭柄本来是放下了,却突然说:“陆嘉学的人来了。”
    官道上尘土扬起,一群人骑马而来,远处是神机营的人,约莫是四十多个。
    道衍的箭尖对准了领头的人,宜宁心里一跳,连忙拉住他的胳膊阻止他拉弓:“大师不可!”
    第160章
    手下布衣袈裟的身体突然一僵,宜宁才意识到这是出家人,估计不怎么习惯女子触碰。
    她收回手道:“情急之下冒犯,大师见谅了。你杀了领头人,岂不是让他们来对付我们?你手头没有箭了,我倒是挺想帮忙的,但我帮又帮不了你。还是你真如传说中那般能以一敌百?”
    习武最多练八段锦、易筋经,敌二十已经是很厉害的了,敌百也就是听听罢了。
    道衍却再次拉弓:“不把这些人引走,你三哥更危险。”
    箭破空而出,马背上的人连马一起仰翻在地,扬起一阵灰尘。道衍果然百发百中!神机营立刻有人救他,剩下的却朝他们追过来。道衍立刻驱使马车掉头,朝着荒野跑去。
    宜宁看到神机营的人拿出了弩箭,顿时有点紧张,弩箭的强度可不是弓箭能比的,那射穿木板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她敲了敲车壁,才放心下来,应该是铁水浇灌过的,根本不怕弩箭。
    马车跑得极快,那马身上浮出筋络,四肢有力结实,应当是一匹纯种的大宛驹。宜宁被折腾得坐都坐不稳,尾脊骨那块生疼。但是看到后面追了二三十个神机营的人,她不敢出言打扰到道衍。
    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群人甩掉!
    *
    罗慎远其实也没有久留在山寺久留。
    他这次来一则是为了救罗宜宁,二则也是想带走曾应坤。两个人他都想要。后山是他派了人去纵火的,他们猜到陆嘉学把人关在大慈寺,其实也不难。陆府有护卫时常往来于大慈寺,而大慈寺最近的斋饭用量又明显多于往常,顺藤摸瓜很快就找到了。
    于是他准备声东击西,救出罗宜宁最好,如果能顺便带走曾应坤也是很有利的。
    计划很周全,只是派去营救曾应坤的人要直面陆嘉学,都是精锐。如果再等半柱香的功夫没见到他们复命,他就要立刻离开。
    那些人就都成了弃子,应该都会死。
    罗慎远的手指敲着窗棂,闭眼算时间。外面没有任何动静,他突然睁开眼道:“立刻离开!”
    屋内立着两个护卫,听到罗慎远的话立刻跑去吩咐马车。罗慎远在护送下从屋内走出来,就看到陆嘉学已经带人等在门口了。
    陆嘉学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等着他们。应该是才从后山过来的,脸色漠然冰冷。
    反应果然很快!
    罗慎远笑道:“都督大人?甚巧了,我说过来拜访道衍大师,却不见他在。正要出门便碰上你,看着样子似乎有急事?”
    陆嘉学也笑了:“罗大人不清楚?后山有人想劫囚车,纵火烧了三间倒座房,幸好火势已经被控制了。还抓了群纵火行凶的人,准备扭送都督府的时候竟然要吃毒自尽,幸而我捏断他们下巴救下几个,回去刑讯一番,幕后之人应该能知道。”
    罗慎远依旧平静:“佛门清净地,竟也有人纵火。”
    陆嘉学听了低沉一笑:“听闻罗大人擅长刑讯,不知能否支招一二?”
    “支招不敢当。”罗慎远拱手,“都督大人若是感兴趣,我叫下人送两本书到都督府上,数种刑法皆在列中,单就剥皮一项,便细分五大类共三十多种方法。都督大人若想学习看这个最佳,今日罗某要先告辞了。”
    罗慎远这次带了一百多个人过来,皆是悉心培养的死士。此刻全包围在外侧,所以他并不担心。陆嘉学要是敢动手,现在就是被瓮中捉鳖的那个。
    他笑容不变,暗中立刻做了个手势。周围早已埋伏好的人顿时一跃而起。
    陆嘉学早已料到,心头冷哼。果然还是他轻敌了。竟然没防到他!于他而言这简直就是耻辱。若是他没有轻敌,罗慎远想从他手里带走罗宜宁?想都别想!
    罗慎远也在心里感叹。今日只能先离开了,至于曾应坤是别想抢了!果然不能跟陆嘉学比他的强项,他战斗力太恐怖。要不是今日是他算计于陆嘉学,早就设下埋伏,陆嘉学防范不够,他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陆嘉学表情冷漠阴鸷,罗慎远肯定已经送罗宜宁走了。
    道衍跟了他五年,除了礼佛,平日对什么都不上心。他抗倭之后皇上本来要给他封个正三品的指挥使,他却拒绝了。本以为的确是个高僧,陆嘉学还特意扩修了大慈寺让他好生住着,没曾想竟然跟罗慎远勾结,从他手里算计东西。
    罗慎远这人年纪不大,心眼太多。一般人绝对绕不过他,程琅就是其中的高手了,却绝对比不过他。
    陆嘉学看着他走出院子,在背后淡淡道:“罗慎远,既然你不愿意休妻。以后就怪不得我了,我本来还有几分惜才之心,想放过你的。”
    “大人随意。”罗慎远远远留下一句。
    陆嘉学又笑了笑:“她与我的情分……可不止义父义女这么简单的。”
    罗慎远好像身影也没有停顿。
    陆嘉学这次带的人不够多,外面接应的神机营估计全被道衍拦住了,他没有对罗慎远动手。来日方长,罗宜宁现在不愿意接受他,迟早有一天会回到他身边的。当然她要是一直不回来,他的耐心也不会很久。
    陆嘉学喘了口气,当他看到对方人手其实并不多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这是声东击西了。他立刻转头返回,却还是晚了一步。罗宜宁已经被带走了!而罗慎远埋伏了大量死士在周围,他不会这个时候轻举妄动,他带的人并不算多。交战之下没有优势。
    但他可不是善罢甘休之人,那毕竟是他的妻子。
    陆嘉学牵了马的缰绳让马掉头,朝着官道的方向疾驰而去。
    *
    山上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出着太阳,不一会儿乌云密布竟然下起滂沱大雨来。
    幸好道衍对这山上非常熟悉,七转八转的摆脱了神机营的人,带她找到山上的土地庙避雨。
    只是下车的时候因为路滑,宜宁没踩得稳脚蹬差点摔了。道衍回头看她,似乎在催促她动作快点。大雨打在身上无比冰冷,宜宁咬牙自己站起来,不过一会儿的功夫身上就湿透了。脚踝未完全好的伤又这么一扭,好像又复发了。
    山上常年生长人参、红景天等药材,僧侣常上山采药,就在此处休息。因此里头收拾得干干净净,虽然只有一间庙加两侧耳房,但是炕床、桌椅、生火做饭的炉子一应俱全。宜宁避进来之后打开窗透气,看到外面滂沱大雨,把路上打得满是泥泞,当真暴雨如注,天色昏黑。马车立在院子里,马儿被雨水拍打着,鬓毛全湿了,无措地甩着头上的雨水。
    没得办法,这里又没有马厩,房子太小它也进不来。
    罗宜宁在破庙中找了一会儿,从角落里拎了个桶出来,准备去接一些雨水来煮热喝了,至少去去寒气。她现在在小日子里,受不得寒,否则更是要遭罪的。没得丫头伺候总是要自己动手的。何况衣服湿透了连换洗的都没有,黏糊地贴在身上,又冰冷又湿重,她想升火烤一烤自己,至少能够暖和一些。
    道衍见她提桶,就道:“外面大雨。要是出了什么事,我还得去救你,不要动。”
    他不同意,宜宁只能放下桶,身上寒意越重。
    他见此才缓缓闭上眼,盘坐在炕床上,又继续诵经数佛珠。
    宜宁过了一会儿又试图点炉子,深秋下雨真的太冷,又是在山上,比平日还要冷许多,她只穿了一件潞稠的藏青色褙子还湿透了。她知道怎么点火,明明一划就着的,现在因为头晕脑胀浑身发软,力气太小,火石擦得手疼都点不着。
    道衍大师把她带进来之后几乎就不理她了。
    一会儿他可能终于看不下去了,一双戴着佛珠的手还是从她手里接过火石,摩擦几下点燃了引火纸,再放进去点燃了木炭。
    这下屋内就暖和了起来,总算不是刺骨寒冷了。宜宁也没有坐炕床,就坐在圈椅上抱作一团,下巴搁在膝盖上,让火力尽快把她烤干。罗慎远这个师兄虽然一开始想杀她,但这时候总要处好关系。她想知道道衍跟罗慎远的关系,就跟道衍说话:“大师,你和我三哥同门师兄弟,可是从他小时候开始的?”
    “贫僧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十一岁了。”道衍淡淡说,“你到炕床来坐,我坐圈椅。”
    “我无妨……您睡炕床就是了。”宜宁觉得坐在圈椅上更能保持警惕。
    她连头都没抬,那白玉般的后颈上,就看得到刚才的血痕。虽然困倦又浑身难受,但还是保持着基本的警惕,不敢入睡。毕竟道衍刚才可是想杀了她的。
    道衍又坐下念经,既然她不领情他也当没说过。
    宜宁一听还是《心经》,打了个哈欠,强打精神起来。
    她往隔扇外看,马儿自己缩到庙里窝着去了。大雨已经小了很多。刚下了雨山上全是雾,只看得清楚远处昏黑的峦影。也不知道罗慎远离开没有,她什么时候能走……她想立刻回到罗府去,回去熟悉的家里。能带给她温暖和依恋的家。
    但她又想起陆嘉学说的话。只要她还是罗慎远的妻子,他就不会放过罗家。
    宜宁靠着圈椅,有种迷茫而悲伤的情绪笼罩着她。也许是因为大雨倾盆的夜晚,也许是因为太冷了,屋内道衍似乎连句话也不想与她多说,黑夜寂静无声。要是罗慎远没有找过来,岂不是要在这山里过夜了?她浑身又湿又冷,在这里过夜明日绝对高烧不止。
    天色完全黑下来,山里的夜更冷,宜宁就把隔扇关了。
    道衍又收了佛珠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个只有半个巴掌大的小红薯,扔进了火炉中。立刻发出噼啪一声响。
    “你的晚饭只得这个吃,山上野生的。”
    宜宁本以为她不饿,但等到炉子里飘来烤红薯热气腾腾的香味时,她还是很想吃。掏出来的时候还很烫,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她剥开之后还分了一半给道衍,他倒也没有拒绝,想必山上的确食物难得。
    可能是因为伤寒了,她开始头晕发胀,没有胃口,也尝不出味道来。但她不能不吃东西,宜宁勉强把小半个红薯咽下去了,倒是热腾腾的绵软,比没得吃好。
    宜宁正吃到一半,突然听到门口有马车声。
    道衍听到声音就警觉起来,又拿起了自己的长弓。但门扉被扣响的声音,却响起来一个徐缓沉稳的声音:“是我,无妨。”
    宜宁听到是他的声音,身子就先反应过来,忍不住的眼眶发热。
    罗慎远来找她了!
    道衍朝门外看去,果然一个高大的影子已经立在那儿了,他撑着把伞,刚收了伞打开房门。道衍才放下手中的长弓,不再戒备。


上一章
返回

首辅养成手册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