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鸳鸯锦

鸳鸯锦_10

    张氏急急忙忙喊人去请大夫,春绣手脚麻利的给她退了衣裳鞋袜,整个人裹在棉被了。因为直接抬进了张氏的屋子,张氏的贴身丫鬟索性将女主人用的炭火炉也抬了过来。张氏体弱,哪怕到了盛夏也浑身冰凉,这个时节的夜晚自然还燃着炭。老而成精的奶嬷嬷把孟知微倒扣在了床边,压迫她的胸膛,敲打背部,手指在她喉咙里使劲的扣挖,总算让人呕出了不少污水。
    众人一通忙活,大夫来看过后说了一大堆身子亏损,惊吓过甚劳累过多,风寒、热症、心悸等等无一不缺,需要静养,然后开了一叠药方走了。张氏才跌落在床榻边,欲哭无泪。
    孟老爷听到人禀报,等赶来之时,看到的就是孟知微半死不活的模样,心里一咯噔,开始有了最坏的打算,虽然已经从仆人口中知道了来龙去脉,开口居然是全然不知的责问:“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面面相视,最后看向哭得稀里哗啦的春绣,春绣扶着张氏坐下,抿了抿唇,一个字也不肯说。
    孟老爷心里有气,怒火就冒了出来:“都哑巴了,老爷在问你们话呢!”
    张氏呆呆的望向他,孟老爷突地心虚起来,还是靠近床边仔细观察了一番孟知微的情况,伸出手指在女儿的鼻尖探了探,等感觉到那微不可查的风声时,心底才落下一块大石。孟知微没有了大碍,孟老爷心思也活泛了,环视了周围一圈下人,威严地警告:“今夜之事,谁也……”
    “老爷,”一道虚弱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我们和离吧!”
    孟老爷吓了一跳,瞠目结舌的望向张氏:“你胡说什么?”
    张氏仿佛缓过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我没胡说。我要和离,再不和离,别说我这病好不了了,连知微的命也不长久了。”她挤开床边的孟老爷,替孟知微拨开了额头的碎发,哀莫大于心死地道,“我傻啊,嫁给老爷后,隔了三年才给你生了一个女儿,世人都说我身子弱,生不出儿子。所以,在您官职低微的时候,我二话不说拿出嫁妆贴补家用;您在朝中被人陷害贬职的时候,我去娘家给大哥二哥磕头,求他们拉拔您一把;好不容易你官居四品了,说要娶二房传宗接代,我也咬牙替您张罗了,我心里有愧,所以日日看着新人笑,自己也只躲在屋里一个人哭。”
    陡然听到张氏说起和离时,孟老爷是愤怒难耐的,可说到年轻时两人相互扶持的岁月时,他又感慨自己政路的一波三折。张氏说得没错,如果没有她,也就不会有现在官路顺达的孟司马。待到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时,他更是生出了一点点的羞愧之心,好像自己成了负心汉、白眼狼,辜负了张氏一番深情。
    “那时候我真是傻啊!”张氏又重复了一遍这句感慨。
    “夫人……”
    张氏推开他,甚至再也不看他一眼:“我一直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爷怎么都不来我的院子了呢?我想了很久很久,久到王氏也生了两个女儿,十年了,她也没有替老爷生出一个儿子。这时我才明白,兴许老爷命中无子。”
    孟老爷惊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氏丝毫不在意他的话,继续道:“无子就无子吧,三个女儿也挺好,嫁得好,说不定以后还能帮衬老爷一些,省得老爷在朝中无人,只能自己辛辛苦苦的去与上峰周旋。每日里看您为了公事头疼得吃不下饭,我都恨不得自己能够再一次替你分担,可惜,当年为了老爷,我已经在大嫂二嫂面前许下了誓言,再也不能为了老爷的事情去求娘家哥哥啦,实在是对不住。”
    说起那一段众叛亲离的日子,孟老爷也忍不住老泪纵横,他依稀记得当年张氏在娘家吃了多少闭门羹,多少次晕倒在了张家的门口,就是为了替他求得一条生路。好不容易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他也由此对岳家感观了不少,可惜的是张氏再也不肯回娘家走动,让他颇为恼怒了好些年,怎么也没想到里面还有这样的缘故。
    这一番诉苦,孟老爷那颗老心终于又荡漾起了少年时的情怀,恨不得好好的将张氏揉在怀里安慰一番。可惜,张氏对他的举动抗拒得很,摇了摇头,问他:“我这一辈子,除了没有生下嫡子,可还亏欠于你?”
    孟老爷赶紧否定:“没有,绝对没有!”
    张氏又问:“我对王氏可有苛待,对三个女儿可是一碗水端平?”
    孟老爷道:“你对她们都很好,没有人比你跟适合做嫡母了。”
    张氏顿了顿,仰视着对方,温柔而残酷的质问:“那王氏为何要残害我的知微?”
    孟老爷下意识的倒退一步,张氏蹭得站了起来,虽然是个弱女子,此时此地反而比这位官老爷更加高大更加威严:“她的女儿要嫁入官家,我不反对。我原本也是想要与她们姐妹三人都说与官家,好让老爷在朝中能够更为如鱼得水更上一层楼。可是,一个二房居然为了自己的私利,陷害正妻的女儿,玷污老爷的官声,甚至,让整个孟家成为敖州的笑柄!她以为整个孟家就孟知嘉一个女儿了吗?她以为孟家是她王氏的当家作主了吗?她以为,老爷的官路还比不上孟知嘉一个人的姻缘了吗?她将知微和知沄置于何地,将老爷置于何地,将孟家置于何地?”
    “老爷,你说,这样的孟家我还敢呆吗?我还呆得下去吗?我没有约束好王氏,没有管教好知嘉,我哪里还有颜面呆下去?我们孟家全部都被王氏和知嘉毁了,而我,再也没法如多年以前那般,替老爷去娘家求助了!我还不和离,都要天理不容了!”说到最后飒然泪下,泣不成声。
    明明每一句话都是在诘问,可是谁都忽略不了其中张氏对孟老爷的深情。她不为王氏愤怒,她只是因为自己无法再帮助孟老爷,为孟家走出困境的无能为力而哭泣。
    张氏绝口不提要如何惩戒想出绑架女儿毒计的王氏,也不提今夜孟知嘉丧心病狂的毒害孟知微的缘由,她只是将自己最深情,最柔软的一面展示到孟老爷的面前。官家嫡女的通达大度,在张氏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反而将准备再一次面临着暴风雨的孟老爷打得措手不及!
    男人可以无视长牙舞爪的泼妇,却无法漠视温柔贤淑一腔深情的柔弱女人。
    孟老爷愁肠百结的从东院出来,下意识的拐向西院,才走入院子,还没踏入正厅,就远远的听到孟知嘉嚣张的冷笑声,还有王氏那不停的簌簌叨叨奚落孟知微不知天高地厚丢尽孟府脸面之事。她们并没有危机感,也没有对自己所作所为而产生自责的情绪,似乎她们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影响不到孟老爷的官声,也影响不到敖州人对孟家人的看法。孟老爷停步听了一会儿,顿时感到一阵腻味,拐了个弯,去了最为僻静的厢房。
    厢房中一灯如豆,最小的女儿孟知沄正拿着针线绣着香包,见到父亲到来急忙起身。
    孟老爷知道这个小女儿沉默寡言,首先开口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孟知沄摩擦着绣了半面的香包,轻声道:“睡不着。”
    孟老爷闻歌知雅意:“在想你大姐姐的事情?”
    孟知沄点了点头,犹豫了半响,又观察了孟老爷的脸色,这才慢吞吞的道:“爹爹,如果我不小心也抢了二姐姐看中的东西,她会不会也偷偷的将我……卖掉?”
    孟老爷怔住,苦笑着道:“怎么会,她是你的亲姐姐。”
    “可大姐姐也是我的亲姐姐啊!”
    “那不同。”
    孟知沄瘪了瘪嘴:“我觉得没什么不同。在娘亲心里,二姐姐是格外不同的,我反而更像是大娘的女儿。”
    孟老爷思索了一会儿:“王氏克扣你了?”
    孟知沄没有直接回答,低着头的眼睛反而向屋内左右梭了一遍。相比孟知嘉那满屋子金玉,孟知沄这里基本看不到一点名贵之物,就连花瓶也素得一朵雕花也没。
    孟老爷道:“我记得张氏每年会给你添置不少东西,这两年更是有头面首饰。”
    孟知沄小声道:“都被娘亲收走了,她说替我收着,日后做陪嫁。可是……”她头垂得更加低了些,显然说出这些话需要很大的勇气,“昨日我特意偷看了二姐姐的订亲礼单,里面有很多原本是我屋子里的东西。甚至,大娘今年特意替我打造的金头面也在其中。”她想了想,起身附耳到孟老爷的身边,悄声道,“我前些日子看到有人送了娘亲几张地契,里面有一处我小时候曾经跟着爹爹去过,是个温泉庄子,因为名字很雅致,还是爹爹亲自提的匾额呢,所以我一眼就记住了。”
    孟老爷放在桌上的手猛地一抽,牙齿绷紧,瞬间挺直了脊梁,也悄声问:“你可看清楚了?”
    “当然!”孟知沄觉得还不够似的,又提醒了一句,“前些日子大姐姐失踪,我为了逗嫡母开心,特意去自家铺子想要买些精巧玩意儿送给她,谁知里面的伙计都换了,连我这府里的三姑娘都不认识,爹爹你说怪不怪?”
    怪,奇怪之极。感情他孟司马穷得叮当响,把自家最赚钱的铺子给典当了?!
    ☆、第十一章
    自从张氏病了之后,府里是王氏当家,里里外外要过她手的银钱每年好有几千两银子,更别说地契等等都在她的箱笼里锁着,如果换了东家,王氏会不知道?
    怪不得张氏说要和离,因为孟家已经被王氏蛀空了!也怪不得她说要走,因为再不走,每年她贴补给几个女儿的私房钱都不知何几,迟早会把她的嫁妆给掏空了!更怪不得她说孟知微的命都会丢了,没了母亲的嫁妆,也没了清白的名声,再加上府里还有个虎视眈眈的二娘,孟知微不出嫁在孟家也只有死路一条,更别说得志便猖狂的孟知嘉屡下毒手了。
    王氏得宠多年,在孟老爷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张氏知道,如果她真的厉声质问,只会让孟老爷觉得她受刺激过多变得激愤,无理取闹了。看到孟知微被人推下池塘,张氏是真的愤怒,好在孟知微早就分析过老爹的心理,提前与张氏说明了厉害,这才在东院上演了一场深情的戏码。至少这样可以激起孟老爷的恻隐之心,从而产生了正妻一心一意为他的嫡妻形象。
    何况,明明亲生女儿都被人害成这样了,张氏说得最多的也是王氏没有考虑孟知沄的处境,坏了老爷的名声,害孟家成为别人的笑柄,全心全意为老爷为家族考虑,没有一丁点私心。
    这时候,孟老爷原本完全偏向二房的天枰在稍稍的倾斜,可他还需要有无关的人告知他王氏和孟知嘉对孟家的危害,彻底的点醒他。
    张氏想到了最小的女儿孟知沄。说来也奇怪,明明是从王氏肚子里出来的女儿,眉目之间反而更为偏向张氏,这也是王氏对孟知沄不待见的缘故。谁愿意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像自己的情敌和仇人!所以,从小王氏就偏疼大女儿孟知嘉,忽视了孟知沄。
    张氏的确是个大度的,她不可能做出无视的态度,她也真的做出了一碗水端平。因为是幺女,张氏总是嘱咐孟知微对孟知沄多加照顾,久而久之,孟知沄反而与张氏更加亲近。所以,刚刚回来的大姐姐对她说起从被绑架到逃离时的惊心动魄,不知不觉中孟知沄就将自己带入了进去,整个人都吓得魂不附体,生怕也受到大姐姐一样的遭遇。孟知沄惧怕的同时,想起往日孟知嘉在她面前的做派,再想想那张订亲的礼单,也生出了要替自己争一把的决心,否则这才订亲呢,等到真的成亲,还有什么可以留给她这个幺女的?于是,这才有了今晚对孟老爷的一番话。
    孟老爷也没有想到,平日里闷不吭声的幺女会在关键时刻捅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姐姐一刀,不可谓不毒辣。
    接着,第二日,孟知微被嫉妒成狂的孟知嘉推入水中的事情不胫而走,并且迅速的朝着府外蔓延。
    哪个官家的仆人相互之间不会有点联系呢?府与府之间,有同一家送菜的菜农,有在同一个牙婆手上做过买卖的主母,甚至连车夫,也随着老爷们走动而聚在一起闲磕牙的时候,这消息全都灵通着呢。
    事情最开始传得没头没尾,做妹妹的为什么要嫉妒姐姐啊?哦,妹夫原来是姐夫,订亲筵上妹夫还差点毁亲,要重新娶姐姐!
    那姐姐怎么突然悔婚,硬生生的把未婚夫掰成了妹夫呢?哦,姐姐失踪了一个月,哎呀,这辈子毁了啊!怎么失踪的?失踪后去了哪里?怎么又回来了?等等问题都来了,有人贼兮兮的透露了,是妹妹喜欢姐夫,暗中陷害了姐姐,导致姐姐流落在外整月,好不容易回来了,清白也没了,这婚事自然就告吹了。
    三姑六婆就感慨了:这妹妹好心计啊,幸亏跟她不是一家人!
    汉子们也开始妄想了:我是那妹夫的话,索性把姐姐也收了,娥皇女英,多好的艳福!
    清醒的人立马就打了鸡血一样:所以啊,订亲当晚妹妹就想弄死姐姐,还好没成。
    好些人感慨:可惜了一个好好的闺女哟,造了什么孽修来了一个蛇蝎妹妹,死了倒是一干二净,没死,这辈子也会被妹妹算计到死!
    孟司马被人指指点点,郭太守更是没脸出门,郭悟君更天真,直接提出想要同时娶孟家姐妹,为此,被郭大人抽了一顿,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谣言传得更加疯,郭夫人每天都在悔婚和不悔婚之间摇摆不定,王氏这才开始察觉事情发展脱离了她的幻想。


上一章
返回

鸳鸯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