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鸳鸯锦

鸳鸯锦_14

    张氏提醒道:“可不止一户人家。”
    孟大人怒道:“你先让管家把府里那些老人全部都搜查一遍,只要搜出了东西那就是人赃俱获,家财一律没收,人全部送交官府!至于怎么判,我去与人打招呼,定要让他们这辈子赤条条的来也赤条条的走!”
    张氏道:“会不会太严厉了?”
    孟大人恨铁不成钢的道:“你就是太心软了!那些叼奴老爷我早就看不顺眼了,如果不是王氏在中间周旋,我孟家哪里会落魄到如此地步。”
    等到第二日,昨夜里还在津津乐道春绣的‘好事’的管家媳妇们,醒来就看到老管家带着一队气势汹汹的小子们杀到了他们的宅院,如狼似虎的开始翻箱倒柜,如同衙门抄家。哀号的、叫骂的、争夺的,各有各的气势,等从他们院子里抬出埋在地下数万一箱的银子,屋子里搜出庄子店铺的地契房契,还有无数精美绝伦的摆设器皿之后,众人傻眼了!
    一房管事,多的搜出了折合五万两的家当,少的也有一万多。
    一个管事,每个月的月银十两,一年一百二十两,不吃不喝的伺候孟家人五十年,卖一辈子的命也不可能存下上万的银子啊!更加别说还置办了庄园店铺,还有那些最佳罪证的金玉摆设了。
    王氏在孟家当家才十年而已,如果她当家二十年,三十年,是不是孟家都被这些蛀虫给掏空了?
    孟老爷不敢想,雷厉风行的扣了赃款,把人全部送去了衙门,至于最后是死是活,就看各自的命了。
    人言可畏下,孟家的家风顿时一正,孟老爷虽然博得了一个‘财奴’的称号,可他的仓库满了,心里高兴;张氏彻底的将府里的人都换了一遍,再调~教了几个月,哪怕她说话依然柔柔弱弱,也无人敢再轻视她;春绣哪怕名声毁了,她也慢慢的可以走到阳光下,不需直面旁人的嘲弄鄙视。
    孟知微?谁也不知道她在这一场风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外人看来,她终于否极泰来,重新得到了孟府所有人的尊重,可喜可贺。
    ……
    到了仲夏,邓曲来孟家越发勤快。
    “实话告诉你,我每日里都在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那五千两银子变成了五千两金子。”
    孟知微笑道:“想不到你还有为银子操心的时候。”
    邓曲道:“不是银子啊,那是我的下半生。”她跟孟知微挤在一张凉榻上,“你想想哪怕是五千两金子,那也只是五万两银子。我能活多少岁,十五岁出嫁,最少也要活到六十吧。四十五年才五万两银子,一年才一千两的花用,能做什么?”
    “你还有田庄和店铺。”
    “那也得是良田,遇上灾年,我能收多少?灾民都要饿死了,我还惦记着他们的米粮换银子?庄子顶多种一些果树,那些个东西能换多少银子啊?几百两一年有没有?碰上干旱,照样一个果儿都吃不上。店铺更加别说了,如果不是旺铺,你别倒贴就算不错了。生意好时还好说,生意不好时,掌柜、帐房、小二都等着你发月钱。再说了,我家的好铺子早就留给了哥哥,哪里有我的份?”
    孟知微笑道:“这么一算,还真是穷得叮当响。”
    邓曲摇晃着身子,趾高气昂的道:“那是自然,所以,你快想,我们怎么用银子变出更多的银子来。”
    其实不用邓曲催,孟知微清闲之时也不停的在琢磨。不同于邓曲是为了自己的嫁妆,好歹她是要嫁人的,找个门当户对的夫君,自然不愁吃不愁穿。可孟知微不同,她不愿意再嫁,依靠的只有父母。父母故去之后,她独自一人支撑诺大个家要如何过活?如果真的等到山穷水尽之时再去琢磨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还不如趁着孟老爷在敖州当权,她也好好的为自己奋斗一把。
    孟知微看了看坐在一旁绣花的春绣。
    前些日子她不小心摔了一跤,见了红,以为胎儿终于没了,又哭又笑的折腾了很久。孟知微不放心她的身子,请了大夫想要替她调理调理,哪知道大夫一把脉,孩子居然还在。三人瞠目结舌,春绣却笑道:“是个命大的孩子,既然死活要赖在我肚子里,日后吃不了苦可不能耐我。”就这么把孩子留了下来,现在每日里除了做一些轻松的活外,就是给腹中的孩子做衣帽鞋袜。
    春绣有一双巧手,别说绣花做衣裳,哪怕寻常的一块碎布头到了她的手上也能够变出各种各样的布娃娃来,憨头憨脑的布老虎帽子,笑容可掬的小兔子布鞋,更或者是惟妙惟肖的小人玩偶,真正巧夺天工,只凭着这一手就赢得了府里上下新进丫鬟媳妇们的喜爱。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求她帮忙做个小东西,送给稚龄的孩童玩儿。
    做得多了,还有多余的布头她就开始给孩子做鞋袜,孟知微趁机买了些棉布,让她缝制孩童穿的衣衫内褂。兴许她真的想通了,做着做着开始一门心思的扑在了上面,除了幼儿穿的和尚小衣外,中衣和外套上的各式花样几乎羡煞各家媳妇们。逐渐的,也有媳妇们出银子求她帮忙给自家孩子缝一两件衣服,特别要求要绣上各种春花夏草或者虫鸟鱼兽,弄的冬磐都忍不住跟着她学起绣花来,想着哪一日自己也能靠着这门手艺多赚一点私房。
    孟知微定定的看着,不过一炷香的时辰,一小块兔毛皮就在春绣的手中变成了巴掌大的白毛幼犬。软哒哒的耳朵,肥嘟嘟的肚子,嫩嫩的舌头上是芝麻大小的串珠做的眼睛。
    “春绣,你一日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玩偶?”
    春绣头也不抬:“姑娘不分派我别的活儿的话,除去睡觉,我能够做三十来个吧。”
    孟知微想了想:“如果我请你当绣庄师傅,教导府里的丫头媳妇们一起学做玩偶,然后再一起去寄卖的话,你肯不肯?”
    春绣啊了声,疑惑:“去哪里寄卖?成衣铺子不收这些小东西。”
    孟知微笑道:“当然是我们自家的铺子啊,何必肥水流去外人田。只要你教,除了你自己做的玩偶外,我还每月额外发你五两银子,算是府里所有人交的学费。怎么样,做不做?”
    ☆、第十六章
    春绣当然愿意,她自认自己还欠着孟知微银子呢,那包掉在河里的银子,每次想着都觉得肩膀被压得沉甸甸的,可她还是有些顾虑:“要是这些小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
    孟知微笑道:“我们可不止卖这些东西,到时候我给你一份单子,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亏了也是我的,你别太担心了。”
    就是你的我才特别担心,春绣更加忧心忡忡。可经历了那些事情后,她对孟知微有些盲目的信心,觉得自己做不到的自家姑娘绝对可以做到,于是也就默认了。
    邓曲立即拍手道:“怕什么,还有我呢!如果亏了,有我跟你家姑娘分担,赚了,她当然也得分我一半。”
    孟知微摇头轻笑:“要是把你的嫁妆都亏了怎么办?”
    邓曲毫不犹豫地推了推她的肩膀:“那我就来你家混吃混喝了。”
    好友都这么说了,孟知微还能如何?心里也就打定了主意要好好谋划一番。
    孟知微虽然小有私房,做生意到底还是少了,找了张氏,听了女儿的打算后,张氏也仔细琢磨了一下,道:“你也操心太过,等我与你爹爹百年后,我们的不就都是你的?”
    孟知微道:“那不同。”
    张氏凝视了她一会儿,试探着问:“你是不是对你爹爹有些顾忌?”
    孟知微偏过头干笑道:“娘,你只说你借不借我银子嘛!”
    张氏难得见她撒娇,一边心疼她的敏感,一边又深觉孟老爷对嫡亲女儿的亏待,只好抱着她道:“你爹的不一定会是你的,娘的却一定都是你的,你要多少,只管从我这里拿。要不,我将我的私库钥匙给你吧。”
    孟知微道:“钥匙放在我身上很不妥当,还是娘你自己收着。”
    张氏哪里肯,硬是让贴身嬷嬷把她的库房备用钥匙给了孟知微,等到女儿欢欢喜喜的出门后,她才疲惫的靠在了软榻上,对伺候了自己几十年的嬷嬷道:“别看孩子小,她爹对她做的一切她都默默记着呢。”
    嬷嬷唤了一个小丫鬟替张氏捶腿,自己端了一碗冰镇红枣梨子羹来,轻声道:“姑娘已经不小了。她经历的事情越多,对老爷的情分就越少。老爷的性子夫人你又不是不知晓,翻脸无情的,姑娘亲眼瞧见老爷如何对王氏与二姑娘的,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至于以前的那些琐碎事,姑娘倒不会放在心上。”
    张氏锁眉吃了半碗羹,想起孟老爷对宠爱了十年的王氏说轰就轰,连对方的娘家都一锅端了,再联想到自己成亲不过两年就受到的冷遇,心里发冷,道:“别说是她一个做女儿的,哪怕是我,现在也对老爷……”
    嬷嬷突兀的端过她手中的碗,道:“夫人你肠胃弱,别贪吃太多了。”
    张氏一顿,松开手,左右看了一眼,打发了屋里的人出去。嬷嬷立即拉过薄毯替她盖在肚子上,这才凑到她身边轻声细语的道:“依老身看,姑娘比夫人你还要了解老爷更深一些。不说旁的,你就回想一下,王氏的私房都被翻了出来,老爷最初还问一下夫人如何处置那些钱财,等到这次惩治府里的刁奴,老爷连问都不问了,直接把贼款都收入了自己的口袋。虽说那些东西本来就是孟家的,可里面人情往来中还有夫人你自己的一份呢。老爷当年被人打压成那样,不都是夫人拿出自己的私房替他张罗打通人脉,里里外外送出去多少东西,别人回的礼可都是直接入了公库!那时候老爷倒是说得好,不会亏待夫人你,可姑娘一出生,看看老爷那神色,哪里还记得他自己的诺言,更加别说记得夫人你的钱财损失了?”
    见张氏面色沉郁,嬷嬷索性挑开了话继续道:“不是老身挑拨离间,老身是真的有些担心,老爷经过了王氏之事后,是不是觉得府里所有的东西都必须被他一个人握在手中才好?三姑娘的嫁妆单子都整理了出来,老爷也没说添东西,大姑娘的嫁妆更加不用说了,他提都不提,夫人你真的觉得老爷百年之后,他的东西都会是大姑娘一个人的?”嬷嬷冷笑一句,“不是我泼夫人你冷水,你身子弱,老爷的身子可还康健着呢,他能够娶一个王氏,自然还能够娶李氏、胡氏。”
    话音一落,张氏身子就猛地一震,半响,才苦笑:“人说吃一堑长一智,我果然还是太心软,太没有远见了啊!”
    嬷嬷知晓她入了心,也松了一口气,遥遥的看着窗外鲜嫩的花枝,不由得想起前几日大姑娘无意中问出的一句话。
    她问:“这个世上,有几个男子可信?娘信任爹爹,依赖爹爹,我可不。”
    ……
    孟知微的打算很简单,天底下女人和孩子的银子最好赚,瞧瞧府里丫鬟们身上的四季衣裳就知道了。至于幼童们,从出生起他们就在不停的长大,穷人家的还好说,富贵人家的每月都要添置新衣裳,只靠府里的绣娘们哪里足够,何况绣娘们每个季度都要给全府上下缝制当季新衣,再加上小主人们的,简直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孟知微要赚的就是这两类人的银子。
    当然,她是女子,不可能一天到晚守在铺子里,而且她现在的名声不说坏,可也不算好,所以对外,店铺名义上的主人姓邓,伙计们却是张氏的一户陪嫁,一直替她打理店铺上的生意。知道自家姑娘有心替张氏分忧解劳,少不得教她一些生意经。
    孟知微选了胭脂街上的一家店面,左边卖胭脂水粉,右边卖布料,她的店铺夹在中间,两层楼面。第一层全部都是玩偶。
    玩偶分三种,一种全部都是真毛皮所缝制,毛茸茸暖绵绵,眼睛鼻子都由细小珍珠或宝石替代,这类单独放在了第三面靠墙的琉璃柜子里,透过晶莹的琉璃可以窥见其中的样貌,朦朦胧胧如梦似幻,因为上面用了珍珠宝石,价格自然不菲;一种是由锦缎和七彩锦线织就,坠了丝绦,里面可以填香料,既可以自用也可以送姊妹好友;一类就是碎布和绒布拼就,纯色的绒布做身子,拼花的碎布做五官,里面夹了铜丝可以扭曲细条花布做尾巴,打着各式各样的花结倒挂在墙上,也很是讨人喜爱。
    屋顶上,更是挂着不少大中个头的玩偶,兔子、梅花鹿、孔雀等等,看中了,直接让侍女摘下即可,不用担心人来人往弄得脏乱。
    二楼则精巧许多,专卖幼童的衣裳鞋袜。不同于成衣店,这里的绣品大多精致,金线银线锦缎织成的衣服让人眼花缭乱,偏生还将帽子鞋子缝成了小熊、老虎、凤凰、灵鹿的模样,拿起来就爱不释手,当然,价格也相当的贵。
    等到开业的前半个月,邓曲亲自来看过布置后就寝食难安,不停的问:“能赚银子吗?这些东西都不贵啊,有人买吗?”说得春绣也开始紧张兮兮,两个人每日里凑在孟知微的身边,急得口里都冒了火泡。
    孟知微没法子,拿出二十来个皮毛制成的小玩偶丢给了邓曲:“你最近多出门去走动走动吧,看到熟悉的玩伴就送一个。有人问的话说是商家送的礼,姐妹们喜欢的话等到开张那日,你就拉着她们一起去店铺看看。”
    等到张氏抽空来店铺瞧了瞧,忍不住笑道:“都是孩子们的玩意儿。”


上一章
返回

鸳鸯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