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夏王侯

第262节

    永夜神教,玄知拿出了天地造化玉,纵千秋态度果然改变不少,没过多久便应下了结盟之事。
    神教收获天地造化玉和三滴凤血,四极圣地得到纵千秋的誓言,两境通道开启一事几乎已成定局。
    唯一的麻烦就是,武君的动向已是大夏着重注意的事情,近有凯旋侯,远有天苍院长,想要脱身也并非容易。
    而且开启两境通道时,需要全神贯注,容不得打扰,否则三方皆会受到界限之力反噬。
    如何解决这些后顾之忧,是两人如今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虚无神殿,无尽的银色光华中,纵千秋挥手打开永夜神典,查看许久,眸子闪过一抹精芒。
    “道体,呵!”
    乱之卷的存在,干扰了明之卷的力量,不过,如今总算是有了眉目。
    纵千秋合拢永夜神典,再度设下禁制,旋即迈步离去。
    “殿主。”第二神殿前,一位青衣战将出现,跪地一礼,恭敬道,“大夏皇城那边传来消息,知命侯还活着。”
    纵千秋眉头一皱,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夏子衣呢,是死是活?”纵千秋缓缓问道。
    “如今浩武王府戒备森严,尚未查到。”青衣战将回答道。
    “再探。”纵千秋冷声道。
    “是。”青衣战将领命,旋即起身退去。
    “殿主似乎遇到了麻烦,不知在下能否帮上什么忙。”玄知走来,轻笑道。
    “知命侯未死,我想,这对玄知兄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吧。”纵千秋淡淡道。
    “殿主所言不假。”玄知嘴角笑容中闪过一抹冷意,继续道,“此人是一个大患,最好还是尽快除掉为好。”
    “玄知兄,可有什么计划?”纵千秋问道。
    “很简单,只要我主动现身,他自然会上钩,到时候就看殿主的布局了。”玄知回应道。
    纵千秋想了想,道,“既然这样,那就落月城吧,让他和凡聆月死在同一个地方,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知命侯府,后院,一道巨大的灵气漩涡剧烈旋转,漩涡之中,一位被冰封的女子沉浮,前方,天苍院长翻掌凝元,浩瀚灵气注入女子体内,一点点修复着后者重创的气海。
    不远处,宁辰坐在轮椅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不断权衡着接下来的事情。
    “司主。”后院之外,孔羽跪下身子,恭敬道。
    “起来吧。”宁辰平静道,“现在你才是太理司主,男儿膝下有黄金,莫要再轻易跪其他人。”
    “是。”孔羽应道。
    “可是有了消息?”宁辰问道。
    “禀司……侯爷,羽化谷中尚无异常,不过,有探子来报,说是在落月城曾见过与侯爷所绘之像极为相似的人,由于担心此人生疑,所以并不敢靠的太近,特派人送来消息,请侯爷定夺。”孔羽恭敬道。
    “知道了,继续让人盯着。”宁辰点了点头,道。
    “是。”孔羽刚要行跪礼,想起了侯爷的教诲,抱拳领命,快步离去。
    孔羽离开后,宁辰双眼微微眯起,此人终于露面了。
    “可否陪我去一趟落月城?”宁辰看向右侧的房间,开口问道。
    “恩。”房间之中,鬼女的声音传出,应道。
    院中,随着时间流逝,灵气的漩涡渐渐收敛,最终化为无形,梦璇玑身体缓缓从空中落下,受创的气海恢复大半,一身气息也渐渐稳定,脱离了生死危机。
    “多谢院长相助。”宁辰安排宁曦将梦璇玑带回屋修养,旋即看着眼前的老人,正色道。
    “举手之劳。”院长眉宇间稍微有几分疲惫道。
    “若惜,奉茶。”宁辰吩咐道。
    柳若惜轻声应下,不多时,端来清茶,放在了院中的石桌上。
    “院长,请!”宁辰转动轮椅来到石桌前,说道。
    天苍院长知道眼前年轻人有事要说,走到对面坐了下来,等其开口。
    “晚辈有一事,想请问院长,还望院长能够解惑。”宁辰道。
    “请说。”天苍院长喝了一口茶,道。
    “以院长修为,可否拦得住武君。”宁辰认真道。
    天苍院长摇了摇头,道,“不能。”
    “加上凯旋侯前辈呢。”宁辰继续问道。
    “四成可能。”天苍院长回答道。
    宁辰眉头一皱,竟然还不到一半,看来,武君现在的实力比他料想的还要强大。
    天苍院长放下手中的差别,平静道,“忠告你一句,武君能被称为神州第一强者,并非只是因为双气海的缘故,就算绝对的实力,他也是天下第一人,切莫轻易犯险。”
    宁辰点头,道,“多谢院长提醒,晚辈会谨记在心。”
    交谈没过多久,院长起身离去,回归书院,石桌之前,只剩下宁辰一人静默而坐,思考事情。
    圣地送来之人的出现,意味着四极之祸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能够除掉武君当然是一举数得的最佳选择,不过,这也是最难的一个办法。
    另外的选择,就是将四极圣地的来人除掉,同时想办法封印羽化谷中两境界限的薄弱处。
    从当日祸王和四极境主的表现来看,打开两境界限并非容易之事,当时他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两人的功体消耗十分剧烈,除此之外,应该还会有其它他所不知道的巨大代价。
    不过,四极境既然能送第一个人来,就能送第二个,第三个,之所以一直还没有其他动静,估计还是在等此人的消息。
    如何封印羽化谷,他如今还丝毫没有头绪,对于空间力量,他几乎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封印两境界限的薄弱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落月城中关于玄知的情报也不断送到侯府,此人出现后,宁辰似乎又不着急了,耐心地处理着其他事情。
    般若城的暴乱之兆,越发明显,大批在火海中失去亲人的幸存者受有心人蛊惑,不断聚集,眼看就要发生大暴动。
    大夏向来文武分治,文臣负责治理国家,武将负责行兵打仗,各不干预。
    般若城灾民的暴动,一部分原因是受人蛊惑,令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平日里满嘴仁义道德、治国之理的臣子腐败无能,让数以万计的灾民始终没有落脚之处,流离在外,饥寒交迫下心生更强烈的怨念。
    大夏的文臣很大程度上都与儒门有所牵连,自战争开始以后,文臣的权势遭到极大的削弱,已让许多人心中暗生不满。
    宁辰本来不想参和此事,但是眼看一位位武侯和将士们在外舍生忘死地战斗,这些弄臣还在搬弄是非,推脱责任,终于忍无可忍,首次上了早朝。
    众多王侯权卿进殿时,看到前方轮椅上的身影,神色明显一怔。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知命侯三个字,早已是大夏最传奇的存在,谁都没想到这平日里见都见不到的人物竟然出现在这里。
    夏明日在听到小太监禀告,说知命侯也来上朝时,就愣了一下,待上殿看到本人之后,方才真正相信。
    早朝商议的内容,大都还是西方战场的战事,宁辰静静地听着,没有插嘴。
    夏明日心中有疑问,只是在众臣都在也不好当面问出来,就按平日早朝先处理事情,想等到早朝后再询问眼前之人是不是有什么事。
    看着轮椅上的年轻人,众臣也都有些紧张,毕竟知命侯的名气实在太大,让每个人都十分不自在。
    曾经对宁辰极尽讽刺的儒臣,在今日早朝都安静下来,不愿触其霉头,所谓死谏之臣,也都不是真正不怕死。
    谏臣的冒死上谏,其实就是帝王和谏臣之间心照不宣的一个默契,谏臣死谏,帝王顺阶而下,最终谏臣博得一身不怕死的忠臣之名,帝王也获得一个宽容大度,采贤纳谏的明君美誉。
    历史上,很少有帝王杀过谏臣,一旦帝王真正动了杀机,那些所谓的谏臣,又有几个敢再冒死进谏的。
    当年,这些儒门的谏臣对于宁辰的批判折子,都几乎摞成山,可以说,哪一个谏臣若没有参过知命侯几本,没有写文骂过几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
    所谓法不责众,那个时候,上到群臣,下到黎民百姓,都拼命地往其身上泼污水,谁也不怕知命侯能把他们怎样人。
    但是,今时已不一样,说到底,知命侯的冷酷无情,杀戮成性都是出了名的,在没有百姓和道德这两个大伞帮忙遮掩后,没有任何一个臣子敢招惹眼前之人。
    早朝在众人各怀心思中很快结束,该说的事已说完,该启奏的事也奏完,然而,就在宣旨的小太监准备宣布退朝时,一道平静的声音响起。
    “慢着。”
    这一刻,一直没有出声的宁辰终于开口,转过轮椅看着身后的一群臣子,道,“诸位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
    已经准备离开的众臣心中不自觉地提了一下,低头间互视一眼,不知道这位知命侯再说什么事。
    龙椅之上,夏明日这才意识到事情似乎不一般,脸上露出一抹凝重。
    众臣前,宁辰双眼渐渐冷下,道:“我很想知道,般若城和其他两城的数十万灾民,你们准备怎么安排,何时安排,又是否打算安排?”
    第278章 中计
    知命话出,满堂皆寂,让每个人心中都是咯噔一响,面露惊色。
    谁都没有想到此事竟然会惊动知命侯出来过问,大夏文武分治,而且永夜之祸正盛,按理说,知命侯没有精力关注此事才对。
    众臣低着头,偷偷地眼神交流,互相推诿,谁都不愿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龙椅上,夏明日也看出了不对之处,神色沉下,不说话,看着这帮臣子准备怎么说。
    压抑的气氛越发浓郁,掌控国库的司农卿见躲不过去,走出列,沉声道:“陛下,武侯,如今正值吾朝和永夜神教的交战时期,国库空虚,灾民之事,臣等已在尽力安排,只是尚需要一些时间。”
    夏明日依旧一语不发,沉着脸继续看下去,他比谁都清楚宁辰身上还有多少事要做,若只是寻常小事,根本没有精力去理会。
    “孝贤侯,你认为呢?”殿下,宁辰将目光移到一位老臣身上,淡淡道。
    孝贤侯颤巍巍地走出,苍老的眸子中闪过一抹恐惧之色,低着头道,“武侯,此事并不属于老臣的管辖范围。”
    “平陵侯,此事与你有关吗?”宁辰看着孝贤侯身后的中年男子,平静道。
    听到知命侯点到自己的名字,平陵侯心中一震,立刻出列跪下道,“陛下,武侯明鉴,臣已全力为灾民安排去处,不曾丝毫懈怠。”
    宁辰没有回应,将目光再次移到另一位朝中重臣身上,道,“光禄卿大人,你可是朝中谏官之首,是否发表一下意见。”
    龙椅之上,夏明日听着宁辰点出的这一个个名字,脸色越发阴沉,虽不说话,但明显已是极怒的爆发之兆。
    “臣问心无愧。”
    下方,光禄卿一脸刚毅正气地走出,脸上不带任何惧色,应道。
    “光禄卿大人果然不愧谏臣之首,一身浩气凛然,让人佩服。”宁辰冷笑一声,旋即看了一眼众臣中的孔羽,开口道,“太理司主,将你查到的东西拿给陛下。”
    “是。”孔羽应了一声,将这些日子查出的账目拿出,递了上去。
    龙椅前方的一位小太监赶紧上前接过,然后,将其送到了夏明日手中。


上一章
返回

大夏王侯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