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儒道至圣

第613节

    雷庐却笑眯眯道:“不要过早下结论,或许方虚圣有办法解决此次粮祸。”
    “未必。我看啊,事情很可能会演变成方运坚持不认负,而左相一党坚持不放粮,最后等饿死人了,景国皇室各打两大板。”
    雷庐微笑道:“不错,你说的亦有可能,身为医道中人,我不能坐以待毙!那么,本官就代表嘉国医官,说一说吧。”
    雷庐轻吸一口气,舌绽春雷道:“本官雷庐,嘉国太医院太医令,本为参与医道文会而来。但,医者父母心,有仁心方可有仁术,若无医德,不配称医!如若方虚圣不能解决百姓饥饿问题,万一饿殍遍地,我等助他医道,扬他文名,岂不是助纣为虐?本官提议,方虚圣一日不解决宁安粮祸,这医道文会便一日不开!不知各国医道文友可否答应?”
    “附议雷大夫之言!”
    “医者仁心,断不能弃医德,文会必须延后!”
    “方虚圣,你若为一己私欲而饿死宁安县百姓,老夫定要去刑殿参你一本!”
    “雷庐先生所言极是,学生出于医者之心附议,还望方虚圣莫要见怪。”
    “赞同雷先生之言……”
    宁安县上空雷音滚滚,大量的医家人舌绽春雷,支持雷庐的话。
    突然,敖煌的声音响起。
    “宁安伴青草,惹来多嘴驴。我们宁安县人吃你家粮了?关你们屁事?”
    咔嚓……
    晴空生雷,在宁安县上方炸开。
    真龙之名威震万界,声音里更是隐含天威,所有的舌绽春雷戛然而止。
    宁安县后衙,方运微笑道:“多谢,不过不必如此。”
    敖煌抱怨道:“我这才寻思过味儿来,他们不仅断宁安县之粮,更在医道文会中埋了钉子!你还说过,若无意外,今日宁安县官吏以及景国官吏和皇亲国戚会一起上书抨击甚至弹劾你!以粮食毁你民生一科、以医德毁你医务一科,以百官上书毁你吏治一科,简直太恶毒了!”
    “不着急,在盖棺定论之前,那些官吏不会提前上书,只有在确定我无法解决粮祸后,他们才会以此为理由,展开全面……嗯,大概算是反攻吧。”方运微笑道。
    敖煌道:“我知道啊,可先是大学士蓝寻古,后是翰林耿戈,接着就是大量的医家读书人,他们连续舌绽春雷,你如果不能解决粮祸,那些百姓不可能再相信你!没有粮,说什么都白费。”
    “那如果我能解决饥饿问题呢?”方运问。
    “你能解决?你不是说了粮食运不进来,有也买不了,直接送的话,会导致殿试评等降低。咦?饥饿问题?不是粮食问题?”敖煌敏锐地发现了方运的用词有异。
    方运冲门外道:“备龙马豪车。”
    “是,老爷!”方大牛答应完快步离开。
    “你到底有什么办法?”
    “马上就知道了。”
    “不用回答耿戈那个贱人吗?”敖煌问。
    “他配么?”
    方运转头望着圣院的方向,自言自语道:“差不多快到了。”
    敖煌疑惑不解,慢慢高飞,也往圣院的方向望去,他的视力极好,一望可达几万里,可除了一些乌云,什么都没看到,然后低下头要问方运,但低到一半突然愣住了,如同雕塑一样悬浮在半空。
    敖煌足足愣了数息,然后猛地抬头,抬头动作之猛,让方运怕他的脖子断掉。
    随后,敖煌脸上浮现狂喜之色,再次低头望着方运喊道:“你竟然把圣物调了过来?你真调过来了?祖龙在上,你昨天花了一下午和半个晚上的时间到底和谁传书?怎么能把那等东西给调来?乖乖,那可是连龙圣爷爷都很喜欢的半圣文宝啊!”
    方运微笑道:“你看到了?”
    “废话!本龙可是真龙,虽然从未见过,但那东西可和普通的云朵不一样,仔细看的话肯定能发现不同!你简直太牛了……不,简直太龙了!”
    方运笑了笑,道:“那只是投影,不是本体。”说完继续喝早茶。
    “投影也很强啊!哈哈哈……”敖煌忍不住笑起来,“虽然我不知道你具体做了什么,你连那等半圣文宝都能求过来,解决粮食问题自然不成问题!哈哈哈,我倒要看看他们如何继续嚣张!”
    宁安县出现短暂的平静,而宁安县的百姓们却开始矛盾起来。
    到底是相信方运,还是应该相信左相一党的官员?听舌绽春雷,好像是反对方运的多一些,可是,方运为什么不出口反驳?难道是无法反驳?
    过了好一会儿,方运也没有回答。
    转运司司正耿戈再次舌绽春雷道:“方县令,你为何藏头露尾!为何不敢给我一个答复!在你眼中,宁安县上下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还比不上你一个县令的颜面吗?请方县令如实回答,让我们宁安县上下死也要死个明白!”
    耿戈的话引起一些百姓共鸣,虽说官员不能事事都说明,但此次事关重大,不能藏着掖着。
    耿戈话音刚落,官印突然响动,随后传来方运的声音。
    “宁安县诸位同僚,请随我前往南门,迎接农殿特使。无故不到者,以不敬圣院论处!”
    第900章 云楼
    耿戈听完后,立刻手握官印查看文书,从中看到方运的官印,乃是官文传书,这相当于正式的文书,由圣庙验证,做不得假。
    耿戈皱眉思索片刻,方运虽然不是他的上司,无权下令,但由于是迎接农殿特使,既然通知他了,若他不去,只要方运说几句难听的话,他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农殿特使至少是翰林,一旦外出代表圣院做事,文位默认提高一层,相当于大学士,地位丝毫不下于景国这种小国的左相。
    耿戈无奈地坐上马车,前往宁安城南门。
    方运除了发布正式的官文传书,还给像殷崎等认识的医家读书人发传书,请他们一起前往南门迎接。
    方运也给景国太医院的太医令传书,但迟迟收不到回应,看来对方应该在来的路上,离城市较远,无法与圣庙联系,只能收到加急传书。
    “老爷,龙马豪车备好了,正在院子里,倍儿精神!”方大牛笑呵呵在门外喊。
    “我知道了。”方运面带微笑,知道方大牛是故意把话说得喜气一些。
    方运走出书房,就见杨玉环和苏小小也走进院子里。
    “玉环,我出去一趟,今天可能比较忙一些,晚上我带你一起参与医道文会,你准备一下。”
    杨玉环听方运叫得亲昵,心中欢喜,道:“我一介女流之辈,方便参与那等大文会吗?”
    “你是我的夫人,没什么不能的。”方运微笑道。
    杨玉环脸上闪过一抹羞意,自从那日祈天献文后,方运对她的态度就有所转变,已经不再叫她玉环姐,只叫玉环,在无人的时候还会叫娘子。
    “嗯,那我便去准备一番。”
    方运坐上龙马豪车,道:“直飞到南门。”
    “是。”车夫应声。
    此刻给方运当车夫的不是别人,正是聂石。当年方运在大源府的时候,他的伯父方守业派给他的老兵之一。在前往宁安县前,方运让堂兄方应物把聂石与另一个老兵谈语带来宁安县,给予优厚的待遇。
    聂石因有疾病退役,被方运请医家进士用医书轻松治疗。
    谈语断了一条手臂,不能赶车,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一直在帮方运训练家丁,并辅助敖煌训练蛮族私兵。
    十八匹纯血龙马甚至不用助跑,直接踏空而行,好似踩着斜坡一样带着马车斜向上飞去。
    方运到宁安县月余,龙马豪车还是第一次在天空飞行,立刻引发下方宁安县民众的议论。
    宁安县各处官吏也坐着马车前往南门,得知龙马豪车飞在半空,纷纷探出车窗外,向高空看去。
    “呵!不愧是虚圣,都火烧眉毛了,还在天上耀武扬威,世家子弟也不过这等做派。”
    “当真是青天大老爷啊,百姓饿死,同僚忙死,他却还大张旗鼓迎接农殿特使,等到图穷匕现的时候,大概才会收敛。”
    “好气派,哼!”
    高空的敖煌探出头望去,就见清晨的宁安城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前往南门主干道最为拥挤,许多官吏的马车或轿子都配备了齐全的人手,多人在一起连成了长长的队伍。
    敖煌扫视全县城,发现许多衣衫普通的人面带忧色,而在粮铺周围聚集着许多百姓,正在不断讨论。
    敖煌耳朵一动,就可以听到数里之外的声音,听到那些百姓基本分成了两派,一方认定方运一定会解决粮价,另一方认为方运太年轻,就算解决粮价,肯定也会降低评等。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
    宁安县各处的粮铺成了方运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战场。
    敖煌轻叹一声,道:“人族百姓多好啊,被左相这么害,都不反对。换成我们龙族,要是谁敢不让我们吃好吃的,就算是龙圣爷爷我们也敢跟他战!”
    方运点点头,道:“所以说,从百姓身上割肉,戕害百姓,就是最大的暴虐!”
    “你怎么反击左相党?”敖煌问。
    “若我无法解决粮价问题,许多官吏会在明天上书攻击我。如若我解决了粮价问题,他们便会放弃上书。不过,他们不上书,我上!”方运道。
    “好,明天早上我等着看!”敖煌非常兴奋。
    龙马豪车飞到城外的三里亭,缓缓下落,最终落在三里亭前。
    龙马豪车的速度远超所有的马车,方运第一个到达,坐在车里与敖煌闲聊。
    时间慢慢过去,越来越多的马车停在这里,大部分官吏来到这里后,都会首先下车前往方运马车的窗口下,向方运问候。
    不多时,一辆马车驶来,大量的官吏快速走过去。
    “耿大人!”
    “司正大人!”
    这些官吏问候的声音远比对方运大,态度也更加热情。
    跟问候耿戈相比,问候方运的声音可以称得上有气无力。
    不多时,方运听到耿戈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方县令,不知今日来宁安县的是农殿的哪位特使?”
    方运一愣,道:“这我还真不知道,具体是谁,还没得到消息。”
    外面一片寂静,最后传来几声低沉的轻笑。
    耿戈冷哼一声,道:“方县令好大的官威,不知农殿的具体来人就有如此做派,实乃罕见!我们本以为你会跟各殿都有深交,没想到连来者何人这种基本的消息都不清楚。那么,农殿特使此来有何贵干?”
    方运道:“等农殿特使到来,你们自然知道。”
    “呵呵……”耿戈笑了笑,许多官吏跟着附和,声音里充满了讥讽。
    过了一会儿,方运走下马车,道:“农殿的人快到了。”
    众人一起向官道望去,倒是有一些马车,但没有一辆有农殿的标志。
    申洺笑道:“方县令,您的眼神不是一般好,莫非已经看到千里之外?”
    方运却抬头道:“我是说上面。”


上一章
返回

儒道至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