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儒道至圣

第932节

    张经安起身,向方运弯腰行礼,道:“请爹爹赐教。”
    “你可以选谁当你的爹娘、选何时出生吗?”
    “不能。”
    “你在呱呱坠地后,可以选吃什么做什么吗?”
    “不能。”
    “你牙牙学语时,可以选学什么话吗?”
    “不能。”
    “你上学的学堂,是你选的吗?”
    “不是。”
    “你学习的书本,是你选的吗?”
    “不是。”
    “那这些是谁帮你选的?”
    “是爹娘,是先生。”张经安认真回答。
    “你为什么不自己选?”
    “孩儿做不到。”
    “你喜欢这些选择吗?”方运问。
    “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只是有时候会心生反感,没人愿意当提线木偶。”
    “你很想自己做出选择,对吧?”方运问。
    “我想人人都愿意自己决定。”张经安中气十足,认为自己说的有道理。
    “所以,你在认真读书和不认真读书之间,选择了不认真读书?所以,你在读书和不读书之间,选择了不读书?”方运道。
    张经安一愣,辩解道:“孩儿说过,当年事情复杂,孩儿也是无奈,毕竟当时孩儿年少无知,若是换成今日,定然不会畏惧他们,坚持读书!”
    “无论说什么,你都无法否定一件事,你做出了最错误的选择!”方运道。
    “父亲说的是。”张经安无言以对。
    “你说我在操控你,但若是没有我,你现在就算十八岁成年,进了军营,结果如何?”方运问。
    “没有文位,哪怕再能杀敌,无非是成为伍长或什长,连队长都当不上,更何况军官。”
    第1448章 读书的作用!
    “你若是进入官府,又能如何?”方运又问。
    “我学识太差,连书办都当不上,只能当差役。至于里长亭长,都是当地有权有势之人担当,与我无关。”
    “那你会选什么行当?”方运道。
    “我只能求爷爷告奶奶进入一家工坊当学徒,偷偷摸摸学技术,等把技术学到手,便可以去更好的工坊,赚更多的钱。”张经安道。
    “你为什么要学技术?”方运问。
    “不学的话,怎么成家立业?怎么养一家老小?”
    “在工坊学技术,和在学堂读书,有区别吗?”
    “没有。”
    “如果你当年选择了读书,现在是蒙童,进入军中会如何?”
    “马上会被选入精兵,很快能晋升伍长或什长,甚至有机会当上队长,若是运气好,能获得九品官衔,成为副尉或正尉,那就是真正的军官,老了以后必然会获封乡男,衣食不愁。”
    “成为童生后,你若不想当兵,会选什么工坊?”方运问。
    “我何必选工坊,我可以开私塾当先生,可以去县文院当教员,可以去大家族教族学,甚至能进官府当书办,随便选一个行当,都比去工坊好,除非我是工家童生。”张经安认认真真回答。
    “成为秀才当如何?”方运再一次。
    “那能做的事就更多了,无论是进军中还是去官府或文院,只要不乱来,都有一席之地,老了混个从八品的官职并不算太难。那些穿秀才服的,走起路来都比别人威风。”张经安语气中有些羡慕。
    “不用我再问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大儒甚至半圣,你一定能说得出种种好处。你现在知道读书的用处了吗?”方运问。
    张经安露出为难之色,含糊道:“知道了。”
    “说说看。”
    “能有更高的文位。”张经安偷偷打量方运。
    方运轻轻摇头。
    张经安脸一红,不知道如何是好。
    “读书,让你有更多的选择!”方运的声音如金玉交击,铿锵有声。
    方运缓缓转身,看着张经安。
    “你生下来,完全由我们替你选择,你吃什么,喝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身不由己。但当你成人,无论是否愿意,都会被这个世间逼迫做出选择。你没有文位,只能选择给别人做工,只能选择去当衙役和小兵,是,行当不分贵贱,但在你我的心中,是分了高低的!”
    方运的声音骤然提高。
    “你我第一天去牙行,看到处处在招人,似乎有很多选择,但文位限制你的选择,年龄限制你的选择,性别限制你的选择,身体限制你的选择,经验限制你的选择,家庭限制你的选择,父母限制你的选择,雇主限制你的选择,喜好限制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当时有多少钱也在限制你的选择。哪怕有些行当在一个月后会给你很高的工钱,但只要他不管吃住,你只能饿着肚子去选择运送垃圾和粪便,只为在第一天就能得到工钱,只为不被饿死!”
    “你看,世间有许多选项,但你往往无法选择!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从一开始就做出最错误的选择,你选择了不读书!”
    方运的声音犹如暮鼓晨钟在房间内震荡,张经安只觉自己的头脑嗡嗡作响,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凿穿自己的脑壳。
    方运继续问:“你十一岁选择进军营,现在看来,是对是错?”
    “错。”张经安垂头丧气道。
    “你选择当文官,是对是错?”
    “错。”
    “你选择去倾脚头,是对是错?”
    “错。”
    “你选择不读书,是对是错?”
    “错。”张经安的脸更红。
    方运缓缓道:“不要说你,哪怕是洞察世事的大儒甚至悟透圣道的半圣,都会面临选择,而且他们也都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你才十一岁,为何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不是蠢,是你读的书不够多,是你经历的事不够多。那么,你现在知道读书的作用吗?”
    张经安点点头,却不敢开口,因为感觉自己并没有完全懂方运的话。
    方运用食指指着桌面上的书籍,双目深邃如星空,目光悠远如天际,道:“全人族用千百年的智慧与经验,创造科举,建造书院,制定书本,为我们后辈铺成一条最宽阔最长远也最正确的读书之路!这条路的作用,就是给予你充足的时间和学问,让你在走到自己所能抵达的最远处时,选择一条你想选的新道路!”
    “你在蒙童时不知道如何选择,那就去当童生;你在童生时不懂选择,那就去当秀才;你在秀才时不懂选择,那就去当举人、当进士!总有一天,你会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对,那时候的选择,未必更轻松,未必更高贵,但你至少不用饿着肚子选择!至少不用在垃圾与粪便之间做出选择!”
    “选择读书,选择咬着牙继续走下去,那时候的你,就算同样痛苦,也能选择更多的方法减轻痛苦!”
    方运俯下身,与张经安对视,露出灿烂的笑容,伸手揉着张经安的头发。
    “去读书吧,就算将来后悔,也只会后悔选错路,而不是无路可选!就算烦恼,也只会因方向太多,而不是因为无路可选!生而为人,便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道路!若到了尽头,那便以书为剑,选择斩出一条新路!”
    “嗯!”张经安用力点头,这一次他没有躲开。
    “去睡觉吧。”方运微笑道。
    “您为什么很晚才睡觉?有时候甚至是天亮,几乎没听说过有读书人比您还刻苦。”张经安仰着头问。
    方运微微一笑,道:“我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所以要读最多的书!”
    张经安只觉此时父亲的笑容比太阳更加耀眼,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道:“孩儿告退,父亲晚安,不,是晨安。”
    “晨安。”方运微笑道。
    张经安转身离开,走到门口突然回头,脸上闪过一抹忧色,问:“我现在读书来得及吗?”
    “不只有纸张上的文字是学问,你在军营、衙门和做工时经历的一切,都是学问。你所见之人,所听之言,所观之景,都是天地间的文字。人从生下来,就在阅读天地这本大书。只要你读透,便会走得更远。只不过,在学堂书院里,是最好的读书之路。其他的道路,难千百倍!”
    “嗯!”张经安充满信心离开。
    小三更。
    第1449章 祝融书院
    清晨五点半,方运走到张经安卧室的窗外,听到孩子平稳的呼吸声,便牵着一匹马离开珠江侯府。
    六点,方运再一次来到新明街的倾脚头住处,把一起做工多日的老郭叫到无人的地方,给了他十张一百两的银票和自己手书“珠江侯张龙象”的文书,让老郭以后不要再做这个工作,拿这笔钱去给妻子治病,然后找个更容易的生计。以后若有事,可手持这张文书去珠江侯府求助。
    方运嘱咐完,转身离去,老郭泪眼朦胧,跪在地上,朝方运的背影磕了三个响头。
    方运始终都没有回头。
    方运没有给那个倾脚头一文钱。
    这是儒家的福报。
    第二日清晨,方运带着张经安前往楚国最好的蒙学,祝融书院。
    楚人以祝融为先祖,所以数百年前的楚王建立祝融书院,原本只收楚国宗室子弟,后扩大生源,大学士、大儒或公侯之家每年皆可推荐一人入学。
    楚国所有人都以在祝融书院启蒙为荣。
    祝融书院只教蒙学,但教员最差也是举人,不乏有进士甚至翰林因为各种原因进入祝融书院进行短暂的教学。而院长至少是翰林,有时候甚至由大学士担任。
    举人给蒙童当先生,在他处是大材小用,但数不清的举人为了祝融书院的教员名额抢破头。
    能成为未来人族最优秀的那一批人的老师,为自己带来的好处远远胜过一座金山。
    马车离开荆州城,前行数里,抵达祝融书院。
    方运走下马车,张经安随之下车。
    放眼望去,天空一片蔚蓝,地面是一望无际的白色积雪。
    前方有一面高大的牌坊,上书“祝融书院”四字。


上一章
返回

儒道至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