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们的1654

第373节

    孙瑜大队长这时一拍工作台,高喊:“目标吉野,开炮!”
    铜喇叭筒里立刻嗡声嗡气地传来了回声:“是!”
    “咚”“咚”“咚”二十秒内,三发十二磅实心炮弹完美地打出去了。
    那铜喇叭筒里不断传出m1857架退炮的哗啦啦的铁链子声。
    但是结果不让人满意。
    “靠!还是那个水平!”孙瑜大队长放下了望远镜。刚才这三发炮弹中,第一发飞高了,远远地越过了礁石;第二发飞低了,离礁石还有一百米就落水了,激起一片没有用的浪花;第三发飞偏了,在礁石左面五十米处落水了,似乎还击中了什么暗礁,浪花不高,竟然滚动出一片扇形状浪花。
    妈蛋的,射击准头还得练!
    孙瑜大队长一点也没有责备这些明人海安炮手的意思。
    汉唐集团里也有过技术员不服气,跑到船上试手。大家当然对这个火炮很放心,铸造后都是用超声波检验过,又都是黑、火药的水平。
    但是结果,他们感觉这个m1857副炮确实很难射准,也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时空为什么要在50米左右开炮的原因。
    帆船的船身在海浪的作用下不停地上下起伏,甚至这还仗着他们有这个时空还没有的整体架退,要不然回复炮身都是个问题。
    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丢下一句话,说:“只能慢慢练了,破烂炮,等着上75直瞄炮吧。”
    技术员们悻悻然地走了,但是明人海安炮手们真的不服气了,看他们射击的样子,与我等相差无几,为何说这是破烂炮?比那红毛蕃子的好上许多了!
    所以,只有两个办法,一面加大训练力度,一面增加射击的频率。
    有时候概念性打击,也会要了人命的。
    孙瑜大队长下令说:“再来两轮连射,统一炮击数据!”
    一阵子狂射后,哈哈,打中了一发!
    在孙瑜大队长的望远镜里,那礁石亘古不变的身上,被生生砸出了一个脸盆大的坑!
    “好样的!”孙瑜大队长喊道,“前行,转向,左舷炮位做准备!”
    妈蛋的,这是百分之十多了呢!
    可是王成船长的海安2号轮三轮全部打空,成功地将孙瑜大队长的准确率拉低。
    最后当左右舷全都完成射击后,一算,也就是百分之七八,这还是在三四级风力下,浪高才一米多一些的条件下。
    孙瑜大队长火了,妈蛋的,去一百米处!
    结果,他报了仇,这三轮下去,那块礁石的身上凭空又填了十多个大坑!
    好吧,就这样了,这才是最好的位置,差不多一半以上中的了。
    本来还想放螺纹炮,但是又不舍得,毕竟它要比实心球难以加工太多。
    明人商船上的人目睹海安1号和2号的炮击,纷纷高声叫好,还有人乱跳一气,这是保护我等的战船,还有哪个海盗敢来抢掳我等?!
    还有不少的海商早就打定了主意,回去后不管身在哪里,首先就要办一个台湾身份证,全家都办!!
    可惜孙瑜大队长和王成船长,还有一个补给船船长,都不是合格的政工人才,在三亚时,他们还错过了一次利用保护有台湾身份证的商人的行为,这是一个多好的宣传机会啊,那还不大讲特讲?
    结果他们就真的没讲什么。
    但是,几个月后,当他们回到了三亚崖州城后,偶然间发现那里凭空多了众多拥有台湾身份证的商人。
    谎言也许重复一百次会成为真理,但是,真实的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超过一百次的宣传。当然,想要能看明白,这还要和人的智商有关。
    葡萄牙商船上的船长当时面目凝重,他呆呆地看着海安1号和海安2号的表演。此时,他才真正明白了议事长德阿隆如此安排的用意。
    是啊,我的上帝,我们正好利用他们夺回马六甲城,不要让他们和荷兰人走向和解,能全歼了荷兰船队的势力一定不能小看!
    果然,他们竟然能在三百码外开炮射击!
    早在16世纪吧,欧洲开始高炉炼铁铸炮,而且开始出现借助水力机械镗孔,他们的工匠用钻头拉孔,从而使内膛口径一致,更为光滑。
    汉唐集团的人明确表示,从这一个时刻点开始,明人的铸炮技术就开始落后,特别是李子强董事说:“机加工,它代表了工业的综合水平。在这个时空,从这一个点开始,明人工匠开始不是对手了。”
    不过好在这个时空传播和发展技术的时间都是以年或十年来做为计算单位的,在汉唐集团的眼里,这些啥都不是。
    不是所有的铁砂都能高炉炼铁铸炮,而且这项技术对他们来说也是高精尖的水平。
    所以,在16世纪四十年代一直到17世纪时,英国人凭借着自己的资源和技术牢牢的掌握了这种加工方式,这为他们的海军赢得了发展的时间。
    上天首先就赐给了他们先天的煤铁复合体式工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伯明翰,曼彻斯特都是先天发展工业的好地方。
    直到十七世纪初,荷兰人掌握了瑞典的铁矿,也开始了铁炮加工的发展,甚至在1620年,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也相继跟进后,这项技术在欧洲开始属于常规技术了,各国军队在1650年基本都达到了海陆军的标配。
    请注意铸造和锻造是有巨大的区别,铸造和铸造后能否继续加工也是有着不小的区别,这一切都代表着对动力的需求!
    是的,对原动力的需求在暗中推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
    明大陆上的工匠们则似乎不需要,或者没有产生这种需求的土壤。
    从两轮马车退化成独轮车,再后退成伟大的轿子,各种类型的轿子,或者从某个层面上看出这是明大陆上工匠的一种妥协,或者是一个民族的妥协。
    但是,汉唐集团来了,从一开始他们就在原动力方面“无所不用极”。而且不仅发展自己,还生生要把人家郑家集团在福建也要逼出个煤铁复合体来,不管这是诱骗也好,还是怂恿也好,或者是要挟,反正郑家集团不得不走下去。
    当然,这里面有大环境逼迫的原因,郑家集团心知肚明,鞑虏绝不会放过他们,他们一要联合汉唐集团,二要不停地壮大自己。
    汉唐集团这一上来就把美国内战中的m1857炮拿出来了,这就是大开金手指了,还弄成一个海陆系列了。
    他们在金属材料和后期加工上,为了图省事情,可耻的作弊了,当使那个m1857比过去有了较高的膛压和精研黑、火药后,就连个膛线都不给拉,说什么先凑合着用吧,用现代刀具加工太浪费了。
    好吧,海安大队只好和陆安大队一样,都先玩一玩m1857式火炮了。
    这个时空欧洲有了可以打三英里远的大炮,但是那个更是比概念还概念,更别说装到海船上。
    这个时空六十磅的战舰火炮也有,1637年的海上君王号就有,但是,这种要前装而且奇重的火炮,它的发射速度和后坐力在海上交战的用处有多大,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一直怀疑这是扯蛋。
    但从历史资料上看,这东西竟然打了六十年的海战,好吧,可以看出来,他们60磅炮的威力没有体现出来,否则以一炮灭一艘的战斗力来说,用不着打那么多次海战。
    再说,这关汉唐集团什么事情?这是亚洲,而且,我们只按照你们海战的距离来算,m1857都有些超前了。
    这个真有些超前了,葡萄牙商船船长诺尔松对他的大副说:“请你记在航海日记里,他们竟然在100码外开炮后,还能达到十炮五中的准确率,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射速,让人感觉他们是在连发!这个距离中,没有战船能抵挡得了。”
    在继续南行的时候,孙瑜大队长和王成船长两人不断地沟通,不断地互相补充,或许他们也在不断的进步。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这个是因马来半岛南岸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
    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80千米,连同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为1185千米。
    西北宽370千米,东南宽37千米。面积6.3万平方千米。海底比较平坦,多泥沙质。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一般为25—115米。
    东南峡口有许多小岛,一些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在那面的世界里妨碍航行,有许多巨轮都不得不绕行龙目海峡。
    但是在这个时空,他们的帆船想搁浅都很难,当然还是一样怕暗礁。
    葡萄牙人在商船上藏了不少的军火,他们的水手转眼就可以变成武装人员。在澳门议事长德阿隆的计划里,他们要利用与汉唐集团船队一起到马六甲城补给的时机,突起发力,夺回马六甲城。
    澳门议事长德阿隆认为,汉唐集团在夺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热兰遮城后,并没有中断与荷兰人的商业来往,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想与荷兰人完全弄僵关系,这就不和葡萄牙人,特别是澳门的利益了,一但他们要是联合起来,那么澳门又要回到过去不死不活的状态中,而不是现在这样呈现出一种老树开新花的返春现象。
    尽管一直有澳门海商借着各种渠道向汉唐集团报料,巴达维亚城如何如何虚弱,可是他们好像对此不太感兴趣,这一点真是让人失望。
    但是若是他们主动去印度商贸,葡萄牙人的机会来了,他们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夺回马六甲城。
    成功了,他们重新有了一个最好的补给点,汉唐集团脱不了干系;失败了,他们还如现在一样没有马六甲城,汉唐集团还是脱不了干系。
    汉唐集团一点也不知道葡萄牙人的暗自打算,所以他们同意了。
    但是葡萄牙人也一点不知道汉唐集团的暗自打算,他们竟然在他们叫淡马锡的岛边又停驻了,据说这一次要很长时间。
    葡萄牙商船诺尔松船长有些急了,他和另一位船长乘坐了交通小艇来海安一号拜见孙瑜大队长。
    第四百八十四章 汉唐集团远洋船队 11
    汉唐集团远洋船队就这样停泊在了淡马锡河口,接着孙瑜大队长有令,什么时候再次出发听候通知。
    明人商船船长和海商们表示听从一切安排。
    葡萄牙商船船长打死也没有想到这半路上还要耽搁这么久,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到底会不会在马六甲城停留?为什么明人海商们都知道的事情,他们停了船后才知道?
    这个美丽的黄昏中,淡马锡河口风平浪静,海浪都不到三十厘米高,空气中弥漫着淡水河与海水交汇时散发出的味道,新鲜而微咸,远处有白色的,黑色的水鸟在起起落落,看样子很悠闲,不过很快就不会了,它们会搬家的。
    真是一个美好的时空!
    孙瑜大队长站在甲板上,打量着淡马锡河口岸上茂密的高高的野草地,再远一点地方就是柔和的高地了,那上面现在还是树林丛生。
    他同大家一样都换上了夏季海军服,淡蓝色的半截袖,他的金色的帽徽和肩徽在落日的余光里闪闪发亮,还好,他戴着茶色墨镜,不晃眼。
    他端着咖啡杯子和碟子,慢慢品着,这个味道真好。
    那条微笑的老海狼终于被他踢下船了,让他带着一个小队的人去查水文,去查地形,这个时候,他才感觉他是这条船上的王,要不遇到事情总是要询问他,他虽然态度好,但是让人不舒服……
    孙瑜大队长让商船们都驶进淡马锡河,安海1号和2号守在河口。
    这条河到底叫什么名字,没有人知道。管它呢,查过河口的水文情况后,就直接叫它淡马锡河了。
    他扫视了一眼乖乖停靠在河岸边的商船们,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
    这时,他看到一条交通小艇向他这面划来,上面是两位葡萄牙船长,还有一位通事吧,两个水手划得正欢。
    孙瑜大队长想了想,猜测他们是为了补给地点的事情。从庸宪港出发时,要在淡马锡停留一段时间的事情没有告诉他们。
    他们上船以后,果然是这件事情。
    自称叫诺尔松的船长很恭敬地在自己的面前脱下了他的船长三角帽,另一位船长也赶紧脱下,两人的长发都有打绺的地方。
    孙瑜大队长微微皱了皱眉。
    诺尔松船长通过通事说:“英勇的尊敬的孙大队长,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停留?为什么不去条件更好的马六甲城补给?”
    孙瑜大队长一口喝完了咖啡,让勤务员把杯子拿走。
    他轻松地说:“这是一个计划,我们要在这里建一个码头,这是一个临时计划。”
    诺尔松船长说:“如果您是公正公平的令人尊重的船长,您应该在事前告诉我们,毕竟我们答应付您护航费用的……”
    孙瑜大队长提高了些声音说:“我说过,这是一个临时计划!而且大多数商船已经同意了我们的建议,我们称这个为民主。你们可以选择离开。”
    “……”
    “两位船长,还有意见吗?”
    “英勇的尊敬的孙大队长,您还会去马六甲城补给吗?”


上一章
返回

我们的1654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